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過年拜訪親戚過年拜訪親戚篇一
大年初一,拜年嘍。我們一家人去給爺爺奶奶拜年。
我們吃完早餐去爺爺奶奶家。第一件事:做蛋糕。爺爺先做試范,做了一二張蛋皮,然后二伯伯做。先把十幾個雞蛋打碎,使勁攪拌,然后正式做蛋皮。先把攪拌好的蛋液用勺子舀一舀,開小火,倒入鍋中,再晃動鍋子,讓雞蛋液流動。每次晃動雞蛋液,雞蛋液都會減少很多。為什么呢?因為火把雞蛋液煎熟了。最后翻邊,因為火只煎熟了一邊,所以要二面都翻。當,當,當,當,蛋皮終于做好了!我一看蛋皮金黃金黃的,真好看!想必也很好吃吧。這樣如此反復,一張張金黃金黃的蛋皮順利出鍋了。第一個大步驟完成了,接著到了第二個大步驟了。蛋皮做好,就是蛋皮里面的肉了。蛋皮里的肉是豬肉。二伯伯把豬肉放在蛋皮上,再小心翼翼地把蛋皮卷起來,這樣大功告成了。
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三十幾個蛋糕做好了,再把蛋糕蒸上半個小時,蛋糕就真正地做好了。我嘗了嘗,真好吃!吃到嘴里有一種濃烈的香味,又有一絲甜甜的味道,真是無比的美味啊!
中午,來拜年的人陸續趕來,他(她)們進來都會說一句:“新年好。”我們也回一答一句:“新年好。”過年就是少不了可口、熱騰騰的飯菜。所以,廚房里熱鬧非凡。餐桌旁的人吃得不亦樂乎。
無論是過年還是拜年,還是每一天,我們都過得很開心。
過年拜訪親戚過年拜訪親戚篇二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對于眾多孩子來說,春節的到來是令人高興的,他們唱歌,他們跳舞,以慶祝他們的喜慶節曰。
每當春節早上我一醒來,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壓歲錢,那該有多好呀!每當想到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收紅包”是每年春節都必須做的幾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過,過年拜年是最有趣的。除夕夜,我們貼好春聯,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正月初一按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后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爭向年長者拜年。
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第二天一早,便穿上新衣服,去外婆家拜年了。一路上,我和爸爸說說笑笑,看看路邊的風景,也別是一番風趣。拜年不僅僅是玩耍,小輩還要給長輩送去各種禮品及祝福,所以,我們玩夠后又去了舅舅、大姨等等親戚家。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說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這些錢足夠我支付一個學期的學費,新年是把煩惱扔給舊年,用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這幾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煙花綻放美麗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學習會像煙花般燦爛!
聽著大人們說著“新年發財”的祝語,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心中不覺暢快無比。
過年拜訪親戚過年拜訪親戚篇三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家給外公外婆拜年,一路上我十分得開心,和爸媽有說有笑。
很快到外婆家了,姐姐看我來了就拉著我來到了房間,悄悄地和我說:“我們去院子里放鞭炮好嗎?”“放鞭炮!”我驚呆了,“我—我—我不敢!”姐姐笑了:“你這膽小鬼!”說著就拉著我來到院子里放鞭炮了。
于是我鼓足勇氣,跟著妹妹去放了,心里其實還是很怕的,我想心像兔子一樣的跳著,我小心地把鞭炮插到墻縫里,用香頭點著鞭炮,飛快地向后跑了很遠,只聽見“叭”的一聲,鞭炮放響了,“哈哈哈哈我敢放鞭炮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接著我又點著一個鞭炮,這回向后跑一米,又一聲清脆地響聲,回蕩在空中。我們不停的放著叫著,小院到處是煙霧,和我們的歡叫聲。
看著弄弄的鞭炮味道,我們想起來老師說的“少放鞭炮,保護環境!”我們很快就收拾好鞭炮,跑進家里看電視去了。
轉眼間,幾個小時過去了,今天我勇敢的學會了放鞭炮。我不是膽小鬼了!
過年拜訪親戚過年拜訪親戚篇四
歲月荏苒,光陰似箭,又是一年除夕時。
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傳說!
關于“年”,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事——拜年。拜年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我拜年的第一站就是爺爺奶奶家。一見到爺爺奶奶,我就學電視上的小朋友向爺爺奶奶作揖,大聲喊道:“爺爺奶奶,新年好!”看著我的認真樣,爺爺奶奶樂得哈哈大笑,說:“乖,給你個大紅包。”說罷,他們遞給我一個紅包。“謝謝爺爺奶奶。”我興奮地收下了。
告別了爺爺奶奶,我又來到了叔叔家。還沒進門,我就著急地叫起來:“叔叔,我來給你拜年啦!”“好啊,歡迎歡迎!”叔叔爽朗地應道,并拿出了一盒糖果給我吃。
在拜年中,我向長輩們表達了美好祝愿,他們也以點心或壓歲錢等熱情款待了我,促進了交流和溝通。通過這次拜年活動,我認識到了:我們必須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把那些有意義的習俗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