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草原篇一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山峰,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草原.草原真綠啊,綠得多彩多姿,有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繪出那么多的綠顏色來呢;草原真大啊,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望也望不到邊;草原真靜啊,靜得連風吹打草叢的聲音也聽得一清二楚,還夾雜著一些小昆蟲的鳴叫聲呢!
不僅如此,在大草原行走時,還會不時地看見一些小池塘.小池塘清澈見底,連池底的沙石都看得見.小池塘還有一些小魚呢!它們在里面歡快的游來游去,一點兒也不怕陌生人.有時還會躍出水面,劃了一個弧又躍入水中,可愛極了!小池塘的水很涼,我剛把手伸進去,就感覺有一股寒氣,涼颼颼的,好清爽哦!
草原篇二
;草原站草原工作總結
20××年,**市草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新農村建設暨農村牧區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中心任務,立足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加快生產方式轉變步伐,全面推進各項草業工作。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草原戰線廣大科技人員的辛勤工作和農牧民群眾的密切配合,全市草業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并取得可喜成績,為加快我市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現就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草業生產建設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㈠、草原建設總規模
⑴、草原建設總規模完成540萬畝,其中人工種草完成150萬畝,飼料作物完成62萬畝,飼用灌木完成34萬畝,草地圍欄完成194萬畝,草地改良完成100萬畝(退牧還草草場補播)。
⑵、打貯青干草完成7.3億公斤。
⑶、生產各種草籽完成108萬公斤。
㈡、推廣草業實用增產技術情況
⑴、以水為主的配套草庫倫建設完成120處,1500畝。
⑵、青、微貯飼料完成46.37億公斤,其中青貯飼料36.17億公斤,微貯飼料10.2億公斤。
㈢、草原“三害”防治情況
⑴、草原蟲害防治面積51.8萬畝。
⑵、草原鼠害防治面積120萬畝。
⑶、除毒草面積3萬畝。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㈠、加強組織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在全市新農村建設暨農村牧區工作會議和全市農牧業工作會議之后,我站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結合全市草業工作實際及各旗縣業務工作特點,認真安排部署了20××年的草業工作重點。各旗縣(區)立足實際,細化步驟,采取有力措施,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確保各項草業工作的有序快速開展。
㈡、圍繞主推項目,強化技術服務
今年,我站按照市農牧業局確定的三項草業實用技術主推項目(肉羊舍飼圈養營養平衡配方技術、天然草場合理利用配套技術和利用c型肉毒素防治草原鼠害技術),進一步加大草業技術服務工作力度,一是立足崗位,加強自身培訓。站里采取以會代訓的形式,對科技人員進行基礎專業理論知識和常規業務技能培訓,使每一位科技人員的服務能力有了極大提高。二是結合項目,開展重點培訓。根據不同項目的服務內容,制定了具體推廣實施方案,并有針對性的對農區高效益種草養羊示范戶、牧區家庭生態牧場建設典型戶和無鼠害示范區牧民群眾利用c型肉毒素防治草原鼠害技術進行重點培訓,進一步增強了科技示范戶的輻射帶動作用。三是依托項目,加大指導力度。全市草業戰線共有近百名科技人員積極參與了農區科技示范園區、高效益養殖示范戶和牧區家庭生態牧場建設工作,并主動介入草原生態建設項目,全方位提供技術服務。同時責成60名科技人員按照既定的服務項目、服務內容,通過技術承包、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的“四技”服務形式,深入生產第一線重點抓好優質牧草和專用飼料的種植、飼草料加工調制、牧草病蟲害防治、窖池建設、圈舍改造、模式化飼養、人工草地建設、天然草場合理利用配套技術的推廣普及,大大提升草業生產建設的科技含量。四是面向市場,拓展服務領域。今年,我站有2名科技人員被市科技局聘為巴市首屆科技特派員,常年奔波于農畜產品流通領域,全方位向農牧民免費提供可靠的農畜產品市場信息及各類農作物種子和動物飼料銷售供給等中介服務。五是以新農村建設示點為陣地,培訓新型農牧民。臨河區烏蘭圖克鎮紅旗村是市農牧業局“十二五”時期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聯系點,為此,我站從草業部門的職能職責和業務范圍出發,在該村組重點開展了青貯養畜技術和肉羊舍飼圈養營養平衡配方技術培訓,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大力宣傳黨中心、自治區及我市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增強農民參與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站領導班子和高級職稱科技人員全程參與市委、政府組織的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調研工作,并為制定全市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總體規劃積極建言獻策,全力為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服務。據初步統計,今年共組織各類培訓班30多期,完成師資培訓是700多名,普訓農牧民10000多人次,發放科技資料20000余份。
㈢、擴大飼料種植,夯實青貯養畜
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加快推動以種植業為主導型農業向以養殖業為主導型農業轉變”的發展思路,全市各地把提高青貯養畜水平作為夯實牲畜營養工程的突破口,一是抓實基礎工作。通過強化飼草料體系建設,以專用玉米和優質牧草種植為主,努力擴大優質飼草料的播種面積,為青貯養畜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今年全市玉米播種面積達208萬畝,比去年增加45.2萬畝,優質牧草種植面積達60萬畝。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各地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完善服務措施,落實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大窖池維修建設和機具購進力度,為青貯養畜提供有力保障,全市窖池建設達到205445座,其中新建16004座;加工機具擁有量41045臺(套),其中新購機具851臺(套)。三是強化行政推動。繼續以大會戰形式作為青貯工作的有力抓手,會戰期間,各旗縣(區)、農墾局集中各方面力量,采取八個到位措施進行專項推進,積極為青貯養畜創造有利條件。據統計:截止10月底,各類農作物秸稈及副產品加工調制總量達46.17億公斤(青貯飼料36.17億公斤,微貯飼料10億公斤),其中玉米全株青貯10.06億公斤,玉米秸稈青貯17.22億公斤,瓜菜、葫蘆皮等農副產品青貯7.6億公斤,超額完成年初40億公斤的目標任務。
㈣、密切監控災情,及時開展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指導方針,我們認真總結往年的監測經驗,充分發揮監測預警體系優勢,進一步完善監測措施和手段,積極做好應急預案,牢牢把握防蝗滅蝗工作主動權。去冬今春市站積極開展了兩次常規的蟲卵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編制了防治計劃和防治方案,特別是進入六月份,氣溫回升快,降雨相對增多,天然草場溫濕度條件非常適宜蝗卵孵化出土。市旗兩級技術人員及時深入到全市18個蝗災監測點,實行24小時監控和三天一報制,全面監測蝗蟲孵化出土情況,密切監視蟲害的發生、發展及動態變化,及時把握第一手資料,為科學指導滅蝗工作隨時提供可靠依據。同時,提前完善落實防控技術措施,培訓業務人員,并對飛機租用、資金籌措、藥品定購等工作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據監測統計,今年我市天然草原蟲害發生面積330萬畝,嚴重危害面積為125萬畝,危害嚴重區主要分布在烏前旗的額爾登布拉格蘇木、巴彥花鎮;烏中旗的海流圖鎮;烏后旗的潮格溫都爾鎮和磴口縣的沙金套海蘇木。根據今年我市草原蟲害發生地區實際情況,市草原防蟲滅蟲指揮部對各旗縣蟲害防治工作進行了統一安排部署,啟動了三套防治方案(人工、機械、飛機防治),因地制宜開展防治工作。在烏前旗、烏中旗、烏后旗針對蟲齡不整潔,高密度發生區面積小,不連片且集中在山地草場等特點,采取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措施進行防治,在磴口縣以檸條錦雞兒為主的灌木草場上開展飛機防治,由于防控措施到位,災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完成防治面積51.8萬畝,其中磴口縣完成飛機防治面積40.1萬畝,滅效率達95以上。
鼠害防治工作通過對去冬今春兩次調查結果的匯總分析,制定了20××年**市鼠害防治實施方案,并組織科技人員重點對無鼠害示范項目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春季滅鼠工作,防治工作結束后,又陸續對項目區開展了自查工作,查遺補漏,秋季重點對“無鼠害示范區”開展了補防工作。據監測分析,今年全市鼠害發生危害面積888萬畝,嚴重危害面積350萬畝,因資金有限,全市完成防治面積120萬畝,其中無鼠害示范區完成防治面積100萬畝,圓滿完成今年農牧業局重點推廣技術項目,利用生物技術防治草原鼠害100萬畝指標任務。
㈤、依托項目實施,推動生態建設
根據我市牧區草原生態環境實際,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建設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半農半牧區、牧區舍飼禁牧、輪封輪牧和圍封轉移政策措施的落實,大力實施風沙源治理、天然草原保護、退牧還草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深入推進草原家庭承包責任制的落實,充分調動廣大農牧民投資投勞建設草原的積極性,通過推行劃區輪牧、圍封禁牧、舍飼養牧、移民休牧、飛播種草等綜合治理辦法,大規模的開展草原生態建設與保護活動,特別是退牧還草工程、無鼠害示范區項目和圍封轉移戰略的實施,大大加快了我市草原生態保護建設進程。在生態項目實施過程中,市站積極發揮業務技術優勢,主動協助農牧業局完成牧區“一帶一線二區”退牧轉移規劃和全市農牧業經濟“三區”規劃,并積極深入草場實地對天然草原補播工作進行現場技術指導。據統計,全市完成草場補播面積100萬畝,完成草原圍欄面積194萬畝。
㈥、強化行政執法,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一是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市旗兩級草原監理部門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通過多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全面開展了《內蒙古自治區草原治理實施細則》的宣傳普及工作,在宣傳活動中,草原監理人員深入牧區一線,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材料,現場講解《內蒙古自治區草原治理實施細則》的相關條款,并采取以案說法等形式,使農牧民對《內蒙古自治區草原治理實施細則》有了新的理解,基本上做到了領導干部熟悉《細則》,草原技術治理執法人員精通《細則》,廣大干部群眾了解《細則》的目的和要求。二是加強行政效能建設。通過大力開展“文明執法,優質服務,廉潔高效”的行風建設服務活動,進一步強化草原監理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執法人員自身素質,提高隊伍的執法水平,真正在實際工作中詮釋立法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三是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通過打擊震懾不法分子,增強警示教育作用,進一步加強了草原生態建設成果管護力度,今年,全市共發生草原違法違規案件161起,查處118起,結案率73,有力的打擊了草原違法行為。四是深入開展“紅盾護農”行動。密切協同工商、公安、質檢等行政主管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以飼料、牧草種子為主的農資打假行動,強化市場治理,加大監測力度,有效規范我市飼料、牧草種子市場經營秩序,今年,安排落實飼料安全監測104批次的抽樣送檢任務,圓滿完成自治區下達的飼料抽檢目標。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㈠、草業投入嚴重不足。一是草業技術推廣經費短缺,使諸多草業科技成果不能快速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草業事業的發展;二是草原植保經費地方投入少,草原鼠蟲害不能得到及時有效防治,加之草畜矛盾突出,使得草原生態項目建設成果難以鞏固,草原沙化、退化現象嚴重,全市草原整體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㈡、據調查,我市優質牧草種植面積繼續萎縮,從農牧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勢必造成我市畜牧業發展的后勁不足,為此在優質牧草種植上需要科學引導,并給予政策性補貼。
㈡、據調查,我市優質牧草種植面積繼續萎縮,從農牧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勢必造成我市畜牧業發展的后勁不足,為此在優質牧草種植上需要科學引導,并給予政策性補貼。
相關熱詞搜索:;草原篇三
我,來自內蒙古包頭,在內蒙古,有遼闊無垠的大草原。我雖然家在內蒙古,卻從未去過草原。我一直對草原有著無限的向往與癡迷。所以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去一趟大草原。
突然,我感到有人在叫我,睜眼一看,是一位和我年齡相仿的蒙古族小姑娘。我坐了起來,歉疚地朝她笑笑。她也笑了,說:“你好啊!歡迎來到草原,走,我帶你去個好地方!”說著,她拉起我的手,神秘一笑,向前跑去。不知跑了多久,隱隱聽到了馬蹄聲。她停下了腳步,說:“走吧!咱們倆去騎馬!”我則擔心地問道:“我可是從來沒騎過馬啊!”她笑了,說:“我們這里的馬兒可乖呢!你不必害怕!”我們來到一匹馬身邊,她輕輕說:“乖,這是我的客人,你讓她騎一騎,好嗎?”沒有想到,馬乖乖地低下了身子,我騎了上去,馬兒在草原上馳騁,十分灑脫。我心中的害怕蕩然無存,騎在馬背上,我仿佛成了英雄。騎在馬背上比坐在車上舒服多了。她騎著馬也追了上來,問道:“感覺怎么樣?好玩嗎?”我笑著說道:“太棒了!”她說:“中午去我家吃飯吧!”說著,領著我下了馬,奔向一個蒙古包。我們進了蒙古包,里面坐著一個漢子,一臉驚奇。她說:“爸!這是我迎接到的客人,留她在家了吃吧!”那漢子露出了微笑,點點頭。一會兒手抓羊和奶茶就擺上了,奶茶是我最喜歡的蒙古族食品。飽餐一頓后,我謝了他們,走出了蒙古包,不舍地朝著他們揮揮手,與他們告別。走出不遠,聽到有人在喊我,回頭一看,正是那個陪我玩耍的蒙古族小姑娘,她手捧一條潔白的哈達,掛在了我的脖子上,說:“歡迎你再來草原!”我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心中深受感動,草原的孩子是多么人情好客啊!
“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如今終于見到這遼闊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走吧!去草原吧!真正實現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