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mouqm"></ul>
  • <strike id="mouqm"></strike>
    <ul id="mouqm"></ul>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

    時間:2025-05-07 作者:紫衣夢

    教案模板的使用可以增加教學的可操作性,使教師更加自信地進行教學。想要寫一份完美的教案模板嗎?下面是一些經典的教案模板范文,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準備教學。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一

    口算除法分為三個部分:

    1、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

    60÷3=20。

    解析:60里面有6個十,把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十,就是20.

    600÷3=200。

    解析:600里面有6個百,把6個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百,就是200.

    6000÷3=。

    解析:6000里面有6個千,把6個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千,就是2000.

    先用一位數除被除數0前面的數,在得數末尾添上和被除數同樣多的0.

    2、一位數除幾百幾十、幾千幾百數。

    120÷3=40。

    解析:120里面有12個十,把12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個十,就是40.

    1200÷3=400。

    解析:1200里面有12個百,把12個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個百,就是400.

    先用一位數除被除數0前面的兩位數,在得數末尾添上和被除數同樣多的0.

    3、一位數除兩位數。

    66÷3=22。

    60÷3=20。

    6÷3=2。

    20+2=22。

    先用把兩位數分成幾十和幾,分別用一位數去除十位上和個位上的數,把得到的商相加,算出得數。

    660÷3=220。

    600÷3=200。

    60÷3=20。

    200+20=220。

    先用把幾百和幾十,分別用一位數去除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數,把得到的商相加,算出得數。

    總而言之,就是把口算除法就是要把一位數除整百整千數、幾百幾十數、幾千幾百數的算式變成能夠直接用乘法口訣計算的算式。

    348÷3=507÷6=2100÷7=。

    486÷4=375÷5=405÷7=。

    396÷3=975÷3=497÷8=。

    6015÷5=874÷5=740÷8=。

    121÷4=765÷8=823÷3=。

    744÷9=1352÷5=296÷4=。

    860÷2=3025÷4=155÷4=。

    220÷9=618÷4=654÷5=。

    6202÷8=451÷3=900÷6=。

    677÷6=1092÷7=220÷9=。

    1053÷5=8701÷6=357÷6=。

    640÷2=128÷8=654÷5=。

    4046÷2=807÷6=906÷3=。

    783÷3=2804÷2=748÷8=。

    870÷4=716÷5=246÷7=。

    750÷5=911÷9=2103÷3=。

    718÷6=350÷8=120÷4=。

    755÷5=425÷3=529÷4=。

    392÷3=6308÷8=627÷3=。

    441÷5=412÷3=6204÷4=。

    260÷4=375÷5=608÷6=。

    4068÷5=357÷6=510÷3=。

    194÷2=5160÷6=100÷2=。

    439÷8=125÷5=4150÷4=。

    453÷6=705÷3=921÷3=。

    8740÷5=870÷3=352÷5=。

    429÷3=5240÷8=594÷7=。

    797÷3=876÷4=4120÷3=。

    512÷8=103÷3=444÷6=。

    1210÷4=645÷3=966÷7=。

    728÷8=3150÷7=720÷6=。

    919÷6=883÷4=7506÷9=。

    254÷3=728÷8=832÷5=。

    9190÷6=698÷8=269÷6=。

    196÷2=432÷8=368÷5=。

    682÷4=479÷6=496÷4=。

    308÷7=427÷5=346÷6=。

    536÷7=692÷7=391÷4=。

    931÷8=451÷3=804÷2=。

    941÷9=157÷2=873÷5=。

    315÷3=458÷3=826÷4=。

    654÷3=800÷6=980÷7=。

    267÷7=716÷4=825÷5=。

    132÷2=285÷6=267÷3=。

    408÷2=890÷6=48÷2=。

    368÷5=708÷6=980÷4=。

    692÷4=796÷9=148÷4=。

    500÷3=147÷9=960÷5=。

    347÷5=490÷5=873÷3=。

    507÷3=516÷5=284÷7=。

    137÷4=718÷5=937÷4=。

    96÷8=480÷4=128÷5=。

    486÷9=306÷3=517÷5=。

    783÷6=420÷3=209÷3=。

    676÷4=584÷4=708÷6=。

    800÷5=306÷3=566÷7=。

    6018÷6=205÷4=729÷9=。

    2594÷5=÷3=2087÷4=。

    524÷8=436÷6=909÷9=。

    5540÷8=6420÷3=308÷7=。

    927÷3=6018÷6=816÷4=。

    345÷3=832÷4=4029÷3=。

    3502÷5=8023÷3=4104÷6=。

    7210÷4=3645÷6=364÷9=。

    728÷7=648÷6=427÷7=。

    654÷6=1802÷8=7052÷5=。

    570÷7=408÷5=303÷7=。

    947÷9=465÷5=906÷3=。

    1870÷4=7016÷5=396÷3=。

    480÷6=1783÷3=2804÷2=。

    348÷3=1048÷8=2446÷7=。

    347÷5=2750÷5=147÷9=。

    960÷5=2103÷3=952÷4=。

    486÷9=1023÷3=128÷5=。

    1344÷9=480÷4=297÷3=。

    3052÷5=596÷8=2096÷4=。

    486÷4=1860÷2=497÷8=。

    937÷4=÷9=490÷5=。

    718÷5=1053÷5=3057÷6=。

    604÷2=1208÷8=873÷3=。

    137÷4=4406÷2=507÷3=。

    284÷7=9101÷9=760÷8=。

    434÷8=375÷2=4015÷7=。

    3025÷4=516÷5=1505÷4=。

    267÷3=2718÷6=3501÷8=。

    567÷6=500÷3=8071÷6=。

    2200÷9=569÷4=6018÷4=。

    148÷4=6054÷5=498÷7=。

    6022÷8=796÷9=4501÷3=。

    197÷2=692÷4=6177÷6=。

    974÷5=9070÷6=980÷4=。

    1902÷7=483÷8=1200÷4=。

    708÷6=2750÷5=4025÷3=。

    320÷2=368÷5=6105÷5=。

    148÷2=8704÷5=408÷2=。

    890÷6=7040÷8=500÷6=。

    2080÷7=719÷2=432÷8=。

    1021÷4=368÷5=1375÷5=。

    451÷3=3902÷3=804÷2=。

    6308÷8=941÷9=4041÷5=。

    157÷2=4120÷3=873÷5=。

    6240÷4=315÷3=2060÷4=。

    3075÷5=745÷3=690÷6=。

    4680÷5=826÷4=3057÷6=。

    654÷3=5010÷3=804÷6=。

    1904÷2=198÷7=5160÷6=。

    267÷7=1002÷2=430÷8=。

    1250÷5=716÷4=4015÷4=。

    825÷5=4503÷6=132÷2=。

    7005÷3=285÷6=9210÷3=。

    267÷3=1627÷3=103÷3=。

    8074÷5=444÷6=8070÷3=。

    121÷4=4209÷3=645÷3=。

    3520÷5=966÷7=5094÷7=。

    728÷8=315÷7=5102÷8=。

    720÷6=5204÷8=907÷3=。

    807÷4=4120÷3=919÷6=。

    1103÷3=388÷4=1201÷4=。

    756÷9=1645÷3=254÷3=。

    9606÷7=728÷8=7208÷8=。

    269÷6=4044÷6=683÷5=。

    3150÷7=198÷8=2720÷6=。

    919÷6=7506÷9=880÷4=。

    1254÷3=496÷4=7208÷8=。

    308÷7=1496÷4=427÷5=。

    9019÷6=803÷5=9109÷6=。

    510÷3=1918÷8=194÷2=。

    2269÷6=516÷6=1009÷2=。

    100÷2=4320÷8=243÷8=。

    2368÷5=4051÷3=125÷5=。

    8004÷2=415÷4=4027÷5=。

    453÷6=9041÷9=705÷3=。

    2157÷2=921÷3=8073÷5=。

    874÷5=1315÷3=870÷3=。

    8002÷6=352÷5=9008÷7=。

    429÷3=524÷8=6504÷3=。

    594÷7=2805÷6=397÷3=。

    2607÷3=512÷8=3008÷7=。

    450÷3=8026÷4=687÷4=。

    2267÷7=825÷5=1302÷2=。

    412÷3=6007÷3=475÷5=。

    1034÷8=425÷3=5067÷6=。

    615÷5=5609÷4=874÷5=。

    1498÷7=375÷5=1375÷2=。

    740÷8=5197÷2=121÷4=。

    9174÷5=483÷8=1320÷2=。

    200÷7=4008÷2=850÷6=。

    8090÷6=392÷3=4008÷2=。

    638÷8=2608÷5=627÷3=。

    2708÷6=441÷5=6092÷4=。

    412÷3=7196÷9=624÷4=。

    1048÷4=260÷4=5001÷3=。

    375÷5=1047÷9=760÷6=。

    9060÷5=468÷5=3047÷5=。

    357÷6=1980÷4=864÷2=。

    5002÷4=128÷8=3048÷3=。

    446÷2=1486÷4=911÷9=。

    1396÷3=405÷7=4907÷8=。

    325÷4=4090÷5=155÷4=。

    8073÷3=718÷6=5007÷3=。

    376÷8=350÷8=5016÷5=。

    871÷6=2084÷7=220÷9=。

    7008÷6=8005÷5=3006÷3=。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培養探究性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探究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具、學具】。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考考老師: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律的知識,用學具設計一個規律,然后告訴老師,你是怎么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奇。)。

    2、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一)明確圖意,展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主題圖:通過創設校園里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二)實際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2)動手操作:請小朋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考)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并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教學例題2。

    (3)認識余數: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6)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7)學生匯報。

    (8)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才叫余數;

    (2)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要比除數小”。)。

    3、游戲題:“猜猜看”。

    (課件呈現:一組有規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么圖形、第18個是什么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能比較熟練的估算、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為學生盡可能大的探索空間,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計算時要“退位”。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18÷6100÷5183÷335÷7。

    50÷5100÷4238÷7129÷3。

    (2)簡單說一說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二)導入新課。

    1.出示信息窗1。

    從古到今,農民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耕作方式每小時耕地面積(平方米)。

    人力6。

    耕牛60。

    手扶拖拉機96。

    四輪拖拉機540。

    2.觀察,你從中發現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手扶拖拉機平均每小時耕地面積是人力的多少倍?

    生:16×6=96,所以96÷6=16。

    9個十除以6得1個十,余3個十,3個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

    師:豎式計算(三人板演)集體訂正。

    四輪拖拉機平均每小時耕地面積相當于耕牛的多少倍?

    怎么列式?540÷60=。

    小組討論。班上交流,教師。

    生:60×9=540,所以540÷60=9。

    540÷6=90所在地540÷60=9。

    54個十除以6個十等于9。所以540÷60=9。

    教師重點讓學生多說第三種方法。同桌互說幾次。

    四輪拖拉機平均每小時耕地面積相當于人力的多少倍?

    3.引導學生在理解提議的基礎上,獨立列出算是并思考算法,教師板書算式。

    96÷6540÷6540÷60。

    5.出示小電腦問題:你會口算960÷6嗎?學生口算,并說己是如何計算的。

    (三)自主練習。

    2.自主練習第三題:口算小組交流:買哪箱橙子更合算?

    (四):

    今天我們復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和我們以前學習的不同的是,今天的口算都需要“退位”,在信息窗我們自己提出的問題中,540÷60這個算式還沒有解決,是我們下節課學習的內容。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四

    65÷5=906÷3=870÷4=716÷5=。

    80÷6=783÷3=804÷2=148÷8=。

    246÷7=750÷5=103÷3=123÷3=。

    144÷9=97÷3=352÷5=296÷4=。

    860÷2=220÷9=153÷5=357÷6=。

    64÷2=128÷8=446÷2=911÷9=。

    405÷7=76÷8=325÷4=155÷4=。

    718÷6=350÷8=871÷6=220÷9=。

    618÷4=654÷5=622÷8=451÷3=。

    900÷6=677÷6=192÷7=120÷4=。

    75÷5=425÷3=615÷5=874÷5=。

    740÷8=50÷6=200÷7=121÷4=。

    375÷5=392÷3=638÷8=627÷3=。

    441÷5=412÷3=624÷4=260÷4=。

    375÷5=60÷6=468÷5=357÷6=。

    510÷3=194÷2=516÷6=100÷2=。

    43÷8=125÷5=415÷4=453÷6=。

    705÷3=921÷3=874÷5=870÷3=。

    352÷5=429÷3=524÷8=594÷7=。

    97÷3=87÷4=412÷3=512÷8=。

    103÷3=444÷6=121÷4=645÷3=。

    966÷7=728÷8=315÷7=720÷6=。

    919÷6=88÷4=756÷9=254÷3=。

    728÷8=83÷5=919÷6=496÷4=。

    308÷7=427÷5=98÷8=269÷6=。

    19÷2=432÷8=368÷5=451÷3=。

    804÷2=941÷9=157÷2=873÷5=。

    315÷3=45÷3=826÷4=654÷3=。

    800÷6=98÷7=267÷7=716÷4=。

    825÷5=132÷2=285÷6=267÷3=。

    67÷3=434÷8=375÷2=567÷6=。

    569÷4=498÷7=197÷2=974÷5=。

    483÷8=320÷2=408÷2=890÷6=。

    48÷2=368÷5=708÷6=980÷4=。

    692÷4=796÷9=148÷4=500÷3=。

    147÷9=960÷5=347÷5=52÷4=。

    348÷3=486÷4=396÷3=497÷8=。

    490÷5=873÷3=507÷3=516÷5=。

    284÷7=137÷4=718÷5=937÷4=。

    96&;8=480÷4=128÷5=486÷9=。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五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和章節中的作用是:《有余數的除法》是二年級第六單元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表內除法》,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在二年級的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以后學習多位數的除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理解有余數和除法的關系,懂得余數比除法小的道理。

    (2)能力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通過動手、觀察、討論等方式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教學重點:列除法豎式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和除法的關系,懂得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1、觀察、比較、發現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的擺法得到不同的結果,然后進行比較進而發現余數,從而建立余數的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

    2、合作討論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新知探索時適當采用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與交流不僅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探究新知:

    出示除法口算題,考察學生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出示課件例題,由學生擺小棒,列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引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用除法豎式計算。

    (2)新課講解,形成性練習。

    首先,出示完整的豎式計算的過程,由學生討論匯報每個數的含義。其次,由老師強調計算的過程,通過一商、二乘、三減、四比的口訣來幫助學生強化記憶豎式計算的過程。

    最后,對于被除數較大的除法,采用試商的方法,要求是除數和商的乘積最接近被除數且小于被除數。

    (3)鞏固新課。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六

    一、說內容: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有余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本課的內容包括教材第1至第2頁。

    二、說教材:

    有余數的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既可以使學生拓展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范圍,又為以后繼續學習除法打下基礎。本節課要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認識余數。為了使學生掌握好有余數除法的,教材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認識到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會有“剩余”產生,聯系除法的含義引出有余數除法的算式,并說明“余數”的含義以及有余數除法算式的讀法。隨后的練習,都是讓學生試著用有余數除法的算式來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幫助學生鞏固對有余數除法含義的理解。

    三、說目標:

    介于以上的認識,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通過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讓學生體會余數產生的原因及實際意義,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能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2、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

    3、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四、說教程(說教法與學法)。

    本課的教學分這樣四大塊。

    第一塊:復習引新。

    1.觀察:說說這6個蘋果是怎么分的。說出兩道除法算式。

    2.說出:6÷2的意義?6÷3呢?。

    3.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

    我想通過這樣的復習找到新知的生長點,通過適當的溫故,使新知的教學建立在舊有知識的基礎上,也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課。

    第二塊:探究新知。

    這一塊的學習內容,準備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分四個層次組織學習活動。

    第一層:分一分。讓同學們在小組內把10枝鉛筆分別按每人2枝、3枝、4枝、5枝、6枝分給小朋友,并把結果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先指導操作,后自主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小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得借助于操作活動。通過把10枝鉛筆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對“余數”概念的表象支撐,為抽象“余數”的概念打下基礎。同時,操作活動步驟清楚,面向全體學生。

    第二層:說一說。在小組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全班交流,通過交流,確認每次分得的結果,并把這些結果按有沒有剩余進行分類。通過觀察、比較,突出了“剩余”這個概念,培養了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第三層:寫一寫。引導學生根據其中分得的有剩余的過程和結果寫出除法算式,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1)觀察表一,說出算式并計算,引導學生說出兩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觀察表二,說出算式并計算,10÷3=3(人)……1(枝)。

    (3)認識余數。

    (4)觀察比較,10÷5=2(枝)10÷3=3(人)……1(枝),引導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分。

    寫算式是把學生的具體感知進行抽象的過程,是形成“余數”概念的主要環節。教學時,我力求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思考、交流等活動,由沒剩余引出有剩余,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并使學生獲得了探究新知的活動經驗。

    在這塊的新知探究過程中,充分給予學生操作的時間,真正讓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討論中去交流,注意到由扶到放,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逐步建立余數的概念,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第三塊:練習達成。

    想想做做1與例題的類型相仿,是模仿性練習。要求學生進行操作后,根據操作結果填寫相應算式的商和余數,在完成填寫后讓學生說說每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突出算式中單位名稱的選擇,在表達中進一步明確認識。

    想想做做2是形成性練習,學生觀察圖后,獨立完成填空。在交流時提出: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把一些物體按指定的每幾個一份進行平均分或平均分成幾份,只要平均分后有剩余,都可以寫成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使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從而更深層次的把握知識。

    想想做做3,先把題目的要求讀一讀,同座相互說說,再指名說一說。

    第四塊:總結評價。

    1、請學生說說你學會了什么?揭示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2、生活中還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課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數的除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整節課,從分鉛筆(初步感知),到觀察特點分類(感知清晰),再到抽象算式(形成概念),最后應用概念,遵循了學生概念形成的一般規律,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了數學的價值性。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七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有余數的除法》屬于數與代數的范疇,從本單元與前后知識的聯系來看,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又是以后學習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礎,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從本單元內部的知識結構來看,第一部分是學習表內除法的豎式,第二部分是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第三部分是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本課時也就是本單元的第二部分重點學習余數的意義和有余數的除法的橫式與豎式的寫法。

    在教材的使用上,我采用的是參考教材,但以自己創設的情境為主要資源,再增添一些拓展性練習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對于有余數的除法,不能直接由口訣得到結果,就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掌握這個知識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從直觀認識向抽象認識的.過渡。根據這一特點,我確定了如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余數、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橫式與豎式的寫法,正確表達商和余數,并學會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一分,擺一擺,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感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

    3、情感目標: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從中體會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有余數除法豎式計算方法。

    教學中,主要采用引導,探索,討論的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放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去體驗,去感受,去發現,自主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為了能最大化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情境導入,復習舊知”、“探索交流,學習新知”、“鞏固練習,掌握新知”、“回顧新知,全課小結”四個教學環節。

    (一)情境導入,復習舊知。

    “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快到了,為了慶祝我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裝扮我們的校園,讓我們的校園更美麗好嗎?”

    在這一環節中我用課件出示情境圖,并提出問題,讓學生讀題后獨立列式解決。然后我再復習講解豎式的寫法,讓學生明確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含義以及商的書寫位置。

    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必須在理解除法的意義和表內除法算式的寫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新課前一定要對這兩個知識點進行復習,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識,技能,經驗和心理上的準備。

    (二)探索交流,學習新知。

    1、問題引入,學習新知。

    如果現在我們只有17盆花,每4盆擺一個造型,一共可以擺幾組?

    這部分分四個步驟進行教學。

    (2)學生上臺展示:用事物投影儀請學生把她們的擺法展示出來。

    (3)全班交流:請學生分別說一說擺的過程,明確余下的不夠一份,不能再擺成一組,也就明確了余數的產生。并且在此基礎上引出今天要探究的內容——有余數的除法。

    (4)教學有余數除法的橫式和豎式寫法:

    根據學生的擺法,讓學生列出算式:17÷4=4(組)……1(盆)。

    重點指導學生去理解有余數除法的豎式。

    并且初步引導學生感知余數比除數小。

    2、判斷分析,總結規律。

    課件展示2道判斷題,讓學生分析判斷,并討論總結得出規律。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在交流中總結余數小于除數的規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知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鞏固練習,掌握新知。

    1、基本練習(此題考察學生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問題,既鞏固了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又檢測了本節課知識目標的達成情況)。

    2、提升練習(通過此練習在辨析中,加深對有余數除法含義的理解)。

    3、拓展練習(這是一道開放的題,學生要根據除數判斷余數,答案不唯一,進一步加深對余數的理解;。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想法,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

    (四)回顧新知,全課小結。

    全課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有余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學思考、教學設計這兩個方面進行說課。

    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我對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時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這兩種情況是在實踐中自然產生的。二年級上冊學習的《表內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余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兩部分內容相互聯系,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延伸。這部分內容也是今后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然后利用擺花片(每份幾個)得出結果進行教學,并且會讀有余數除法算式,這是進一步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的基礎。例2是對有余數的除法利用擺花片(平均分成幾份)得出結果進行教學。教材通過一個現實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讓學生著重理解余數的含義。

    2、我對教材的處理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我認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課突出體現了這一特點。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創設了“分蘋果”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體驗新知。其次,就是對教材深挖重組。我認為“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的教學,利用平均分概念,讓學生在分實物的過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數的除法,并根據這一過程寫出有余數的橫式,重點掌握余數的含義。這里的商和余數都是通過分得到的,而不是計算出來的。兩個例題重點指導如何分花片,并且通過花片直觀得出結論。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經歷由生活經驗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通過具體情境,體會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還有余數的情況,會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能最大化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情景導入,激發興趣”、“操作體驗,建立模型”兩個教學環節。

    接著,進入到第二環節“操作體驗,建立模型”。學生實際擺花片進行折紙鶴、分畫片的學習,從實物中得出結果。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根據這一理念,并遵照低中年級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的思維規律。在這一環節教學中,充分運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

    1、引發問題,感知新知

    首先,我創設了“分蘋果”這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充分參與,鞏固“平均分”這一概念,再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提出問題“12個蘋果每2個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2”,利用已經學過的表內除法知識進行計算,明確商是6,再結合剛才學生“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每盤分2個,正好分完,沒有多余。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在感知了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這一情況后,我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平均分物品時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通過反問,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隨即,我拋出問題“12個蘋果每5個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5”,這一問題。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后,體會不能正好分完的情況,經歷實踐到認識這一過程。先讓學生用12個花片代替蘋果,擺一擺、分一分。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讓學生討論、交流,明白是因為不夠分,所以這些蘋果不能正好分完,這個剩下的“2”就叫余數。如此建立余數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接著指導例1、例2分花片的方法,運用圖可以直觀得到結果,并且會讀算式。適時進行練習。

    眾所周知,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讓學生動腦想、親自擺和說,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建立比較清晰的“余數”的表象,在操作實踐中理解“余數”的含義,整個教學過程形象化、直觀化。

    4、觀察比較,強化表象

    觀察例1、例2,這兩題最大的不同點在哪?通過觀察、比較,揭示本節課的重點、關鍵,溝通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兩者之間的聯系。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建構。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有余數除法的內容。這節課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況后,再研究“分后還余”的情況。《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也是今后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進行教學。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本課的重、難點是: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本節課時,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自主操作、體驗感悟,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設計了擺一擺的活動,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體會余數的產生,以及余數的意義。

    為了能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實踐操作,自主探究”、“鞏固新知,體驗快樂”三個教學環節。

    1、擺一擺。用9根小棒擺三角形,可以擺幾個三角形?(2個小或者1個大)

    2、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擺,可以擺3個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擺,可以擺1個小三角形。

    3、列式計算

    擺兩個小三角形:9÷3=3(個)9表示什么?3呢?

    擺一個大三角形:9÷9=1(個)

    1、教學例1

    (1)師:兒童節到了,同學們打算在班級聯歡會上擺一些果盤,他們買了一些草莓,準備每2顆草莓放一盤,現在有6顆草莓,請同學們拿出水果學具,用6個學具表示6顆草莓來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

    (可以擺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余)

    師:這是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怎么列式呢?6÷2=3(盤)

    (2)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看看能擺幾盤,有沒有剩余。(學生動手操作后,反饋結果:可以擺3盤,還剩1個)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師:平均分后還有剩余怎么辦?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嗎?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組內思考、討論)

    (說明:7里面最多有3個2,這余下的1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在數學上叫做余數。

    列式:7÷2=3(盤)……1(個)

    (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的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3)觀察比較6÷2=3和7÷2=3……1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

    師: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平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余數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一道開放題,三種裝法,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根據自己的選擇,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師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2題。

    出示題目:17個紅果,平均分給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幾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紅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對自己和他們有什么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

    教學目標:

    1.經歷一位數除除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過程,在理解算理得基礎上掌握一般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在理解算理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能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理解用一位數除整十、整百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鞏固乘法口訣。

    (1)按指定的順序背誦乘法口訣。

    (2)根據給出的得數找相應的'乘法口訣。

    (3)小結:乘法口訣在我們能幫助我們又快又準地進行乘法和除法的計算。

    二、走進情境,探索口算除法。

    1.出示主題圖:

    觀察這幅圖,說說有哪些數學信息,然后提出數學問題。板書: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3次運完,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4)李叔叔他們三個人共運走124箱茄子,平均每人運走多少箱?

    3.指名列式,并說明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4.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思考:怎樣計算60÷3的得數?

    可以直接計算,并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2)回報交流:(可能有以下幾種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

    2×3=66÷3=260÷3=20。

    (2)20×3=6060÷3=20。

    (4)600÷3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5)240÷3可以怎樣計算?

    (6)小結: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

    三、組織練習。

    1.做一做求平均每個蜂房有多少只小蜜蜂。

    2.口算。

    90÷380÷215÷5270÷9。

    900÷3800÷2150÷52700÷9。

    觀察各組,你有什么發現?想一想300÷5的商是幾,為什么不是600?

    3.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本》第6-7頁。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一

    《有余數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有余數的除法》這一教學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基礎內容,也是今后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并且這部分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的應用。因此,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

    《有余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包括認識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的含義,知道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剛學會表內除法,已經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想較好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就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動手操作這個環節讓學生理解“從總數分走了一些,還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從而理解余數的產生和意義。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初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教學難點是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導、探究、討論、發現的教學方法,借助擺正方形,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合作的方式,通過觀察,操作,探究,討論,發現比較等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力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復習舊知”、“動手操作,建構知識”、“鞏固新知”、“課堂總結”,四個教學環節。

    (一)復習舊知。

    通過課前談話,告訴學生將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獎勵智慧星,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然后出示智慧星,六個智慧星,每人獎勵2顆,可以獎勵給幾人?讓學生到黑板前分智慧星,列出除法算式,復習鞏固除法算式的含義及各部分名稱。

    (二)動手操作、建構知識。

    教學不是簡單給予,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機會,在課堂中盡可能給學生創造探索和體驗的過程,所以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兩次擺小棒來感知余數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第一次擺:

    2、1各表示什么?確定除數和余數的單位名稱,明確“1”是剩下的個數,我們把它叫做余數。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余數的除法》。

    2、接著研究除數和余數的關系進行第二次擺小棒。

    組織小組分工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兩組小棒根數不同)根據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然后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發現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余數。

    這里通過用不同根數的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操作,探究,討論,發現、比較的.學習方法探究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利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優節省了全部都擺的時間,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鞏固新知,完成60和61頁的做一做。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學會確定商與余數的單位名稱,并深化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四)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來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歷程,暢談自己的收獲。評價自己及本組的表現,然后教師評價,獎勵智慧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反思能力與自我評價能力,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得到具有象征意義的獎勵,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愛學、樂學!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本節課的知識框架,更好地把握本節課的重難點,達到讓學生學好本節課的目的。

    我的說課完畢,敬請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正!謝謝!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二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有余數除法的認識》,《有余數除法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有余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除法和學會了表內除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可以加深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和鞏固表內除法計算,還為以后進一步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打下重要基礎。

    首先安排了一組分鉛筆的活動,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有時會有剩余,在此基礎上,結合其中的一個實例,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算式,并介紹余數的名稱和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的讀法。接著讓學生“試一試”,把其余兩個平均分有剩余的實例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表示。在“想想做做”中再由“按每幾個一份來分有剩余”的情況引出“平均分成幾份有剩余”的情況,從而使學生比較全面地認識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2、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觀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課教學重點是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難點是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我設計了一個游戲“猜猜看”。

    課件出示一組標有序號的,依次畫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圓圈,教師背對屏幕,請學生說出序號,老師猜出是什么顏色。這個游戲的設計在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并且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小朋友們學完了這節課,也能和老師一樣能猜出圓圈的顏色了。

    我分四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分一分。

    利用課件創設小朋友分鉛筆的情景,引導學生討論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么分?然后指導學生分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里把10枝鉛筆分別按每人2枝、3枝、4枝、5枝、6枝分給幾個小朋友,并把結果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這樣通過把10枝鉛筆平均分的操作活動,獲得了對“余數”概念的表象支撐,并為后面抽象“余數”的概念打下基礎。

    第二層次——觀察分類。

    在小組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匯報交流,通過交流確認每次分的結果。

    接著組織學生觀察表格,引導學生把分鉛筆的情況進行分類,得到一類是正好分完,另一類是分后還有剩余,課件將這兩種情況分兩張表格出示。這樣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突出了“剩余”這個概念,讓學生對“余數”有初步的感知,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

    第三層次——寫算式。

    首先組織學生觀察第一類分法的表格,讓學生說出算式,并說說算式中各部分名稱。接著組織學生繼續觀察第二類分法的表格,引導學生根據其中一次分得有剩余的過程和結果寫出除法算式,引出“余數”這個概念,并結合板書,介紹有余數除法算式的寫法以及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接著再次組織學生觀察比較10÷5=2和10÷3=3……1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

    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

    由此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余數產生的原因及其實際意義。

    通過這一層次的教學,使學生把具體感知進行抽象,形成了“余數”的概念,同時發展了抽

    象思維,獲得了探究新知的活動經驗。

    第四層次——試一試。

    組織學生把其它幾種分得有剩余的情況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然后組織同桌互評,全班交流,并讀讀算式,說說各部分的名稱。這樣讓學生再次經歷從平均分的活動抽象為有余數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進一步鞏固算式的讀法和各部分名稱。

    結合書上習題,我分三個層次進行鞏固。

    第一層次——操作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引導學生自己擺一擺、填一填,再組織交流每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平均分后有剩余就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表示,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理解。

    第二層次——對比練習。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看圖根據不同的描述獨立完成兩道填空題,然后引導學生對平均分的兩種情況進行比較,使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第三層次——回到課始的游戲“猜猜看”,我利用學生這時候躍躍欲試的心理,激發學生思考:通過學習這節課的知識,你能想一想,老師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說出圓圈的顏色的,我們能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試一試呢?然后師生共同來探討這一方法,從而掀起課堂上的一個小高潮,在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找到方法后,讓學生來猜一猜。

    這個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和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三

    有余數的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既可以使學生拓展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范圍,又為以后繼續學習除法打下基礎。本節課要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認識余數。為了使學生掌握好有余數除法的,教材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認識到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會有“剩余”產生,聯系除法的含義引出有余數除法的算式,并說明“余數”的含義以及有余數除法算式的讀法。隨后的練習,都是讓學生試著用有余數除法的算式來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幫助學生鞏固對有余數除法含義的理解。

    介于以上的認識,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通過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讓學生體會余數產生的原因及實際意義,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能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2、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

    3、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難點: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本課的教學分這樣四大塊。

    1.觀察:說說這6個蘋果是怎么分的。說出兩道除法算式。

    2.說出:6÷2的意義?6÷3呢?。

    3.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

    我想通過這樣的復習找到新知的生長點,通過適當的溫故,使新知的教學建立在舊有知識的基礎上,也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課。

    這一塊的學習內容,準備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分四個層次組織學習活動。

    第一層:分一分。讓同學們在小組內把10枝鉛筆分別按每人2枝、3枝、4枝、5枝、6枝分給小朋友,并把結果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先指導操作,后自主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小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得借助于操作活動。通過把10枝鉛筆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對“余數”概念的表象支撐,為抽象“余數”的概念打下基礎。同時,操作活動步驟清楚,面向全體學生。

    第二層:說一說。在小組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全班交流,通過交流,確認每次分得的結果,并把這些結果按有沒有剩余進行分類。通過觀察、比較,突出了“剩余”這個概念,培養了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第三層:寫一寫。引導學生根據其中分得的有剩余的過程和結果寫出除法算式,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1)觀察表一,說出算式并計算,引導學生說出兩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觀察表二,說出算式并計算,10÷3=3(人)……1(枝)。

    (3)認識余數。

    (4)觀察比較,10÷5=2(枝)10÷3=3(人)……1(枝),引導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分。

    寫算式是把學生的具體感知進行抽象的過程,是形成“余數”概念的主要環節。教學時,我力求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思考、交流等活動,由沒剩余引出有剩余,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并使學生獲得了探究新知的活動經驗。

    在這塊的新知探究過程中,充分給予學生操作的時間,真正讓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討論中去交流,注意到由扶到放,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逐步建立余數的概念,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想想做做1與例題的類型相仿,是模仿性練習。要求學生進行操作后,根據操作結果填寫相應算式的商和余數,在完成填寫后讓學生說說每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突出算式中單位名稱的選擇,在表達中進一步明確認識。

    想想做做2是形成性練習,學生觀察圖后,獨立完成填空。在交流時提出: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把一些物體按指定的每幾個一份進行平均分或平均分成幾份,只要平均分后有剩余,都可以寫成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使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從而更深層次的把握知識。

    想想做做3,先把題目的要求讀一讀,同座相互說說,再指名說一說。

    1、請學生說說你學會了什么?揭示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2、生活中還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課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數的除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整節課,從分鉛筆(初步感知),到觀察特點分類(感知清晰),再到抽象算式(形成概念),最后應用概念,遵循了學生概念形成的一般規律,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了數學的價值性。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四

    《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平均分和表內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圈一圈,算一算,拼一拼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意義。然后嘗試擺一擺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通過觀察大量算式歸納發現“余數比除數小”的規律。本節課的重難點是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和知道余數比除數小,要求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感知,同時感受余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本節課通過用“8根小棒,每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能擺幾個?”引入。然后再加1根小棒,變成9根能擺幾個了,引出有多余的1根小棒,以此類推,讓學生更加深刻感知余數的意義。一節課上下來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能基本掌握,當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2.擺小棒的操作方法單一,層次可再加強。

    3.在整個課堂活動中,讓學生說的機會太少,而是我一直在灌輸,以后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多說多做,自己多引導。

    4.余數和除數的結論得出的太快,節奏可放慢一點,讓學生慢慢發現余數和除數有關系,從而引出余數比除數小的規律。

    5.缺少鼓勵性的評價語言。

    在今后的教學中,希望能進一步改正這些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五

    2.通過實際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知道除數和余數的大小關系。

    3.體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教學課件。

    一、新授引入。

    師:這樣的題要怎樣思考?

    生回答。

    師:請學生依次任選一樣物品平均分給組內4人。

    小組活動。

    師:平均分給4個人,分完了嗎?

    生回答。

    二、新授與探究。

    探究一。

    師:現在有14個草莓,平均分給4人,你會分嗎?

    生交流。

    生回答。

    出示表格。

    師: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況,請你觀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回答。

    9÷4=2……1。

    15÷4=3……3。

    14÷4=3……2。

    師:我們把不能再進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數。請你觀察,余數有什么特點?

    生回答。

    師:是不是所有的余數都比除數小呢?

    探究二。

    師:有17個圓片,5個一圈,能圈幾次?還剩幾個?

    學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還剩兩個。

    師:怎樣列式呢?

    生:17÷5=3……2。

    師:怎樣檢驗自己做得對不對呢?

    生回答。

    師:35÷4,請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8……3。

    師:算得對不對呢?

    師:27÷7呢?

    生:27÷7=3……6。

    三、練習與鞏固。

    練習一。

    出示大雁圖片。

    師:請你說說你看到的。

    生:一圈大雁飛過,每5只一圈,能圈幾次?

    師:請你說出算式。

    生:32÷5。

    師:誰能算一算?

    生:32÷5=6……2。

    師:你用的哪一句口訣?

    生回答。

    出示企鵝圖片。

    師:這幅圖呢?

    生回答。

    師:誰來列式?

    生:52÷6=8……4。

    師:說說你的想法。

    出示小魚圖片。

    師:可以怎樣圈?算式:

    生回答。多種算式。

    練習二。

    師:誰知道余數最大能填幾?為什么?

    學生討論。

    生:最大填5,因為余數要比除數小。

    師:誰來說說除數可能是幾?為什么?

    生回答。

    多種算式。

    練習三。

    師:說說你的想法。

    生回答。

    課后小結。

    四、本課小結。

    1.知道分不完,剩下的數就是余數。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六

    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把例1的梨和盤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個學生準備11根小棒。

    1、復習(教科書第1頁復習題)。

    (1)()里最大能填幾?讓學生填后共同訂正。

    2、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6個梨和3個盤子。指名說圖意,實際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著豎式著重提問:在被除數6下面寫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個梨。)在橫線下面為什么寫0?(表示都分完了沒有剩余。)。

    出示7個梨和3個盤子。指名說圖意,也實際分一分。

    教師說明:7個梨,平均放3盤,分的結果我們就說“每盤放2個,還剩1個。”

    怎樣計算呢?說明因為是平均分,還要用除法計算。出示7÷3。

    先說明豎式的計算方法。提問:被除數是幾?寫在什么地方?除數是幾?寫在什么地方?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那么商是幾?寫在什么地方?學生回答教師寫。然后著重提問:有3盤,每盤放2個梨,實際分掉幾個梨?那么被除數7下面應該寫幾?學生回答后教師寫6。7個梨,分掉6個梨,有沒有剩余?那么在豎式里該怎樣表示?教師著重說明:7個減去分掉的6個,還剩1個,所以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這個1,我們叫它“余數”,板書“余數”。

    說明橫式計算結果的寫法:每盤放2個梨,就是商2,先寫“2”;還余1個,就是余數是1,再寫“1”;為了分清商和余數,在商的后面先寫“……”,再寫“1”。讀作“商2余1”。讓學生齊讀一遍。

    指出像上面這樣的除法,沒有除完還有余數,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書第1頁)。

    讓學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說每份幾根,還剩幾根。

    然后讓學生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輔導。

    (3)教學例2。

    出示“38÷5=”后,提問:在豎式里38和5各寫在什么地方?

    著重說明試商的方法:想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問:商6行不行?為什么不行?教師說明,5和6的積是30,38減去分掉的30,還余8;用5除8還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問:如果商8行不行?教師說明,5和8的積是40,比38大,說明商8就大了。然后寫出完整的豎式。最后指名說出橫式中計算結果該怎樣寫。

    (4)引導學生分別比較例1和例2的余數和除數,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教師小結: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齊讀教科書第2頁的`結語。

    (5)做一做(教科書第2頁)。

    讓學生看圖畫一畫,寫出豎式,再寫出橫式。

    3、課堂練習。

    練習一第1題、第2題。然后訂正。

    4、本課小結。

    5、布置作業。

    練習一第3題。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七

    教學目標:

    1.理解余數的含義,并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2.通過實際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知道除數和余數的大小關系。

    3.體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重點難點: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授引入。

    師:這樣的題要怎樣思考?

    生回答。

    師:請學生依次任選一樣物品平均分給組內4人。

    小組活動。

    師:平均分給4個人,分完了嗎?

    生回答。

    二、新授與探究。

    探究一。

    師:現在有14個草莓,平均分給4人,你會分嗎?

    生交流。

    生回答。

    出示表格。

    師: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況,請你觀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回答。

    9÷4=2……1。

    15÷4=3……3。

    14÷4=3……2。

    師:我們把不能再進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數。請你觀察,余數有什么特點?

    生回答。

    小結:余數比除數小。

    師:是不是所有的余數都比除數小呢?

    探究二。

    師:有17個圓片,5個一圈,能圈幾次?還剩幾個?

    學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還剩兩個。

    師:怎樣列式呢?

    生:17÷5=3……2。

    師:怎樣檢驗自己做得對不對呢?

    生回答。

    小結:余數要比除數小。

    師:35÷4,請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8……3。

    師:算得對不對呢?

    小結:余數要比除數小。

    師:27÷7呢?

    生:27÷7=3……6。

    小結: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練習與鞏固。

    練習一。

    出示大雁圖片。

    師:請你說說你看到的。

    生:一圈大雁飛過,每5只一圈,能圈幾次?

    師:請你說出算式。

    生:32÷5。

    師:誰能算一算?

    生:32÷5=6……2。

    師:你用的哪一句口訣?

    生回答。

    出示企鵝圖片。

    師:這幅圖呢?

    生回答。

    師:誰來列式?

    生:52÷6=8……4。

    師:說說你的想法。

    出示小魚圖片。

    師:可以怎樣圈?算式:

    生回答。多種算式。

    練習二。

    師:誰知道余數最大能填幾?為什么?

    學生討論。

    生:最大填5,因為余數要比除數小。

    小結:余數要比除數小。

    師:誰來說說除數可能是幾?為什么?

    生回答。

    多種算式。

    練習三。

    師:說說你的想法。

    生回答。

    課后小結。

    四、本課小結。

    1.知道分不完,剩下的數就是余數。

    2.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八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生理解"余數"的含義;能夠正確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感受、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性能力。

    圓片或小棒、糖。

    一、談話導入:春節的時候,你們的家里布置的漂亮嗎,都進行了怎樣的布置?

    小熊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間。瞧,它掛的氣球多漂亮!仔細看看,發現什么?(按紅、黃、粉、綠排列)。

    你們能很快猜出第31個是什么顏色的氣球嗎?

    請同學們再說出幾個氣球的號碼,誰愿意跟老師比比猜?

    想知道老師為什么猜得又快又準嗎?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就知道了。(由猜氣球的顏色導入,學生興趣會很高。再看到老師總能很快猜對,不僅能讓學生驚訝,更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會很好。)。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余數。

    1、春節的時候,我們去親朋好友家坐客,主人都會拿出一些糖果來招待客人。現在我們就幫助小猴子把買來的水果分裝在盤子里,準備招待客人吧。

    2、瞧,小猴子買來了什么水果?一共有多少個?(10個)現在咱們就幫它把這些桔子平均分一分吧。以小組為單位,用學具擺一擺,請組長記錄結果。

    余數要比除數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擺法,并說說怎樣列示。(板書)。

    4、觀察這些分法,你能給分分類嗎?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后有剩余的除法。(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6、你們能說說什么是"余數"嗎?指出幾個算式中的余數分別是幾。

    7、介紹讀法。指名讀、齊讀。

    (學生參與了探究的過程,這會對他們理解余數的概念給予很大的幫助。)。

    1、想想剛才你們分桔子的經過,再看看這幾個算式,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會有剩余嗎?

    剩下的為什么不再繼續分了?剩余幾個就不能再分了,跟哪個數比比就知道了?記住: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余數比除數大或等于余數行嗎,為什么?

    (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思考,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從而使學生在經歷、體驗、獲得的過程中加深對"余數要比除數小"的理解,使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

    三、鞏固練習。

    1、書上第三頁練一練1題、2題。(鞏固基本概念)。

    2、拓展練習:一個數除以5,如果有余數,可能是幾?

    四、歸納:談本節課收獲。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十九

    5月5日的校本教研中,聽了王玲老師講的有余數除法租船問題,課堂中教師利用教學資源,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的過程,通過關鍵詞的分析,促進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好。

    一、運用生活素材導入新課,學生興趣高。

    根據小學生好玩的特點,選擇與生活聯系的內容導入新課。在新課開始出示26個同學去洮河公園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船幾條船?教師這樣導入,一方面通過劃船這樣的生活情趣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樣服務于生活,對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大增。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了好的開端,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二、對比形式練習鞏固新課,學生練習好。

    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對比形式的練習題共出現3組,讓學生通過讀題,分析題,找準題的區別點,在不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學生的分辨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找準租船問題的關鍵,教學效果良好。

    三、注重培養學生解題的好習慣。

    寫單位、寫答,說完整的話,都是平時課堂上老師容易忽略提醒學生的問題,因此學生考試時總會忘記寫單位和答。王老師在這節課里,學生每一道題都能要求學生寫單位、寫答。還在提問學生時,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

    四、歸納總結,形成規律。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歸納總結時,師生共同歸納出租船問題的特點是進一法,買面包問題是去尾法,形成了規律,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文檔為doc格式。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二十

    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把例1的梨和盤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個學生準備11根小棒。

    1.復習(教科書第1頁復習題)。

    (1)()里最大能填幾?讓學生填后共同訂正。

    2.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6個梨和3個盤子。指名說圖意,實際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著豎式著重提問:在被除數6下面寫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個梨。)在橫線下面為什么寫0?(表示都分完了沒有剩余。)。

    出示7個梨和3個盤子。指名說圖意,也實際分一分。

    教師說明:7個梨,平均放3盤,分的結果我們就說“每盤放2個,還剩1個。”

    怎樣計算呢?說明因為是平均分,還要用除法計算。出示7÷3。

    先說明豎式的計算方法。提問:被除數是幾?寫在什么地方?除數是幾?寫在什么地方?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那么商是幾?寫在什么地方?學生回答教師寫。然后著重提問:有3盤,每盤放2個梨,實際分掉幾個梨?那么被除數7下面應該寫幾?學生回答后教師寫6。7個梨,分掉6個梨,有沒有剩余?那么在豎式里該怎樣表示?教師著重說明:7個減去分掉的6個,還剩1個,所以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這個1,我們叫它“余數”,板書“余數”。

    說明橫式計算結果的寫法:每盤放2個梨,就是商2,先寫“2”;還余1個,就是余數是1,再寫“1”;為了分清商和余數,在商的后面先寫“……”,再寫“1”。讀作“商2余1”。讓學生齊讀一遍。

    指出像上面這樣的除法,沒有除完還有余數,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書第1頁)。

    讓學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說每份幾根,還剩幾根。

    然后讓學生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輔導。

    (3)教學例2。

    出示“38÷5=”后,提問:在豎式里38和5各寫在什么地方?

    著重說明試商的方法:想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問:商6行不行?為什么不行?教師說明,5和6的積是30,38減去分掉的30,還余8;用5除8還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問:如果商8行不行?教師說明,5和8的積是40,比38大,說明商8就大了。然后寫出完整的豎式。最后指名說出橫式中計算結果該怎樣寫。

    (4)引導學生分別比較例1和例2的余數和除數,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教師小結: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齊讀教科書第2頁的結語。

    (5)做一做(教科書第2頁)。

    讓學生看圖畫一畫,寫出豎式,再寫出橫式。

    3.課堂練習。

    練習一第1題、第2題。然后訂正。

    4.本課小結。

    5.布置作業。

    練習一第3題。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二十一

    星期二我上了一節《有余數的除法》第一課時,本節課是表內除法的延伸,屬下位學習,教學中本人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余數,認識余數.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具展示,學具操作,游戲,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給學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體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同時課堂中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整節課多數是讓學生在動手中認識余數,得出結論.這節課剛開始時是小組平均分小棒,在學生動手操作分完所給的小棒后,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把分的幾種情況進行比較,并分類.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論:每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沒有剩余,一種是有剩余.學生從"小棒開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結論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養了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和比較能力.為下面進一步學習余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認識余數后引出除數比余數大時,不是我告訴學生這規律,而也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動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過程中學生總結出了除數比余數大的規律.整節課學生動手,動嘴,動腦,真正參與了活動的全過程,借助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數學概念.在自主,合作,討論中學生自己去交流,去溝通,去互動,去思考,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余數"概念的表象支撐,為抽象出"余數"概念打下了基礎.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二十二

    例4:農貿公司有農藥98千克,每8千克裝一裝。

    這些農藥能裝多少袋,還剩多少千克?

    98÷8=12(袋)......2(千克)。

    12驗算12。

    8)98×8。

    896。

    18+2。

    1698。

    2

    答:這些農藥能裝12袋,還剩2千克。

    八、課后小結: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二十三

    練習目的:

    通過鞏固,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提高口算和筆算有余數除法的能力。

    練習過程:

    一、復習:

    2、在里最大能填幾?(略)。

    3、根據題意寫出橫式。

    (1)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2個。列式:(略)。

    (2)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幾個?還余幾個蘋果?

    (3)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里,每盤放幾個?還余幾個蘋果?

    4、計算:(用豎式計算)。

    374496325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題。下面的計算對嗎?

    (1)485=93()。

    (2)337=52()。

    (3)638=77()。

    (4)56+4=34。

    6、當師傅。(完成教材p54第6題:有29片扇葉,每臺電扇裝3片,這些扇葉可裝多少臺呢?)。

    7、把計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題)。

    8、求彩帶的長度。

    一個8邊行,每邊長3厘米,一條彩帶圍一周后還剩下2厘米,求這條彩帶長多少厘米?

    二、全課總結。(略)。

    三、補充思考。(與家長同學習)。

    (1)把10枝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得幾枝?還剩幾只?

    (2)有羽毛球23個,如果每盒里裝5個,可以裝幾盒,還剩幾盒?

    (3)有42個蘿卜,每袋裝8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四、下課。

    最新小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模板24篇)篇二十四

    2、在分糖過程中,明白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2、如何試商。

    教師:糖圖,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組一包糖(14塊),彩筆,練習紙。

    一、動手操作,感知余數。

    1、師:今天,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小禮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好,我們倒出來看看,是什么?喜歡嗎?(老師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歡!

    2、師: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14塊糖,如果每人分一塊,這些糖最多能分給多少人?

    生:可以分給14個人。

    師:對嗎?好,咱們一起分一分。(課件演示:14塊糖,一人一塊,我們就一塊一塊的圈起來,最后分給了多少人?)。

    生:14個人!

    師:如果每人分2塊呢?能分給幾個人?

    生:如果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你想的真快!咱們來看,(課件演示:14塊糖,每人分2塊,一起數!)。

    生:分給了1個人,2個人,3個人……。

    師:誰來說說分的結果?

    生:有14塊糖,每人分兩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回答的真完整!

    3、師:按這樣分法,每人還能分3塊,4塊,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幾塊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塊。

    生b:我想每人分7塊。……。

    4、師:看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師給你一個機會,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這些糖,看最多能分給幾個人,然后在圖上圈一圈表示出來,好嗎?比比哪個小組的分法最多!開始吧!

    5、學生小組活動分糖,并在圖中畫圈兒表示。

    6、學生分小組匯報:

    (1)、師:分完了嗎,同學們?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們組分的情況?

    組1:我們小組有14塊糖,

    第一種分法是,每人分3塊,一共分給了4個人,還多著兩塊。

    第二種分法是,每人分5塊,一共分給了2個人,最后還多4塊。

    第三種分法是,每人分7塊,一共分給了2個人,正好分完了!

    (2)、師:聽了他的匯報,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我有點不明白,為什么第一種分法還多著2塊?

    生答:因為,每人分3塊,剩下的2塊不夠分給一個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師: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問的同學點頭表示贊同。

    生2:那你第二種,還剩4塊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塊啊,所以剩下的4塊也不夠給一個人,否則就不公平了!

    師:有道理嗎?老師把你們分的情況展示出來。

    (在黑板上貼出他們組的分法)。

    (3)師:誰還有不同的分法?說說你不同的那種。

    組2:我們組是這樣分的,14塊糖,每人分4塊,可以分給3個人,還剩2塊。還有一種,是每人分6塊,可以分給2個人,也剩下2塊不能再分了!

    師:他這兩種分法都剩了2塊,是不能再分了嗎?

    生:是,因為第一次每人分4塊,第二次每人分6塊,都比2塊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師:同意嗎?你解釋的真清楚!

    生:我發現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1、師:這些正好分完的,我們以前學過了,會列算式嗎?以它為例,怎么列?

    生1:14÷2=7(人)(師板書)。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有14塊糖,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這個怎么列?(指最后一種分法)。

    生3:14÷7=2(人)。

    師:說說什么意思?

    生3:有14塊糖,每人分7塊,可以分給2個人。

    2、師:看來這些沒剩余的,難不倒大家,那這邊有剩余的分法,該怎樣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種,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分給了4個人,還剩2塊,你能試著寫寫嗎?在本子上試試!

    3、學生試寫。

    4、展示學生的寫法:

    a、(14—2)÷3=4b、14÷3=。

    c、14÷3=4余2d、14÷3=4……2。

    師:寫好了嗎?我們來看這幾位同學寫的。

    這是誰的?說說你的算式什么意思?

    生a:我先從14塊糖里去掉2塊多余的,再用12÷3=4(人)。

    師:好,這是你的想法!我們再來看下一位同學的,為什么這樣寫?

    生b:因為有14塊糖,每人分3塊,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會算了。

    生:解決了。

    師:怎么解決了,它什么意思?

    生: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可以分給4個人,還余著2塊,他在后面寫了個余字。

    師:(問第三種方法的主人)你是這個意思嗎?

    生c:是!

    師:你們覺得這樣表示可以嗎?

    生:可以!

    生:他用了省略號代替了“余”。

    5、師:對啊,他發明了一種符號來表示剩余,想法不錯!其實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不過為了書寫簡便,人們就習慣用六個點來表示剩余,看老師寫一遍:14÷3=4……2,讀作:14除以3商4余2。(齊讀一遍)。

    6、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可以分給4個人,還余著2塊。

    師:4在這兒表示4(人),2表示2(塊),(板書單位名稱)指的哪兩塊?生:指圖中余下的2塊。

    師:大家會寫了嗎?下面這些,請你任選一種寫出來!

    7、學生練習,然后匯報。(教師板書)。

    生1:14÷4=3(人)……2(塊)。

    有14塊糖,每人分4塊可以分給3個人,還余2塊。

    生2:14÷5=2(人)……4(塊)。

    有14塊糖,每人分5塊可以分給2個人,還余4塊。

    生3:14÷6=2(人)……2(塊)。

    有14塊糖,每人分6塊可以分給2個人,還余2塊。

    8、師:大家仔細觀察,我們今天學的除法跟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學的除法有余數,以前的除法沒有!

    師:他剛才用了一個詞,什么?

    生:余數!

    師:什么是余數?

    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數!

    師:在這兒,哪些是余數?

    生:2、4。(學生邊說教師邊指)。

    師:這個詞用的好,我們就把這些數稱為余數!象這樣的除法,我們叫它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三、探究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生:16塊。

    師:如果每人分5塊,最多能分給幾個人?余幾塊呢?怎么列式?

    生:16÷5=3……1。

    師:咱們看是這樣嗎?(課件驗證)和你想的一樣嗎?

    生:17÷5=3……2。

    3、師:仔細看,“啪、啪”又添了兩塊,變成多少了?

    生:19塊。

    師:這次能分幾人?余幾塊呢?

    生:19÷5=3……4。

    4、師: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還是只分給3個人啊?

    生:剩下的不夠5塊。

    師:好,再添一塊,現在夠了嗎?能分幾個人了?

    生:能分給4個人了。

    師:我是這樣列的:20÷5=3……5,余5塊行不行?為什么?

    生:因為剩下的5塊還能分給一個人。

    5、師:剛才余5塊不行,還能再分,那6塊呢?7塊呢?

    生:更不行了,還能再分。

    師:看來當每人分5塊時,最后可能會余幾塊?

    生:可能會余1、2、3、4塊。

    師:也就是說只要余下的比5塊少就行,是嗎?你能說說,余數和除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余數不能超過除數!

    師:換句話說,也就是余數要比除數小。(板書:余數比除數小)。

    四、研究試商方法:

    1、師:你看,通過分糖,咱們進一步認識了有余數的除法,現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題,你會做嗎?試一試:

    (1)13÷5=?可以結合剛才分糖的過程想想!再來一道。

    (2)17÷4=?算的不錯,下面可要搶答了,想好就舉手,瞪大眼睛,準備好了嗎?

    (3)22÷7=?28÷5=?34÷6=?

    生:我先想的口訣,五六三十,所以商5,然后用34—30得4是余數。

    師:你想的口訣,五六三十,你怎么不想四六二十四啊?

    生:因為24離34太遠了。

    師:哦,要想得數最接近34還得比它小的那句口訣,是吧?

    他的方法行不行,咱們來試試!

    五、鞏固練習:

    1、計算:下面兩道自己試試!

    23÷4=32÷5=。

    師:第一題是怎么想的?

    生:先想四五二十,商就是五,再用23—5得到余數3。

    2、判斷:

    師:大家學的那么帶勁,把小動物們也吸引來了,瞧,他們還帶來了自己做的題,幫他檢查一下好嗎?(判斷并改正)。

    3、實踐題:

    師:咱們班同學可真棒,幫小動物們改正了錯誤,哎,今天咱們班來了多少人?

    生:30人。

    師:幾個人一組?

    生:5個人一組。

    師:分了幾組?怎么知道的?

    生:30÷5=6(組)。

    師:如果4人分一組,能分幾組呢?這個問題,咱們留到課下解決好嗎?

    六、小結:

    師:這節課,老師跟大家度過了一個愉快又充實的40分鐘,希望大家課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數除法的例子,說給你的同伴聽!

    總評:本節課的設計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水平,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形式,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活動組織方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1、注意創設情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本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創設了以分糖為主的學習情境。而分糖是學生平常經常做的事情,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原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于他們的身邊,這樣就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喜歡學習數學。

    2、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分糖情境中,通過親自動手分糖、畫圖、列算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幫助學生理解余數的含義,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索精神,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合作學習,自主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多媒體課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理解余數比除數小這一環節,借助課件演示,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數型結合,形象,生動。

    5、分層練習,實際應用,提高應用意識:

    練習設計有梯度:第一題是基礎題,純粹的計算。第二題,判斷。讓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辨別小動物做的對不對,不僅考察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讓他們嘗試了幫助別人的快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第三題,實踐題。全班30人,如果每組4人,可以分幾組,還余幾人?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也讓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猜你喜歡 網友關注 本周熱點 精品推薦
    個人簡歷是向他人介紹自己的重要工具,可以展示個人的能力、經驗和特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簡歷模板,希望能夠給大家的求職之路帶來一些啟迪和幫助。
    簡歷是一份記錄個人學習、工作經歷等信息的文檔,也是應聘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溝通的橋梁。在下方給出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合適的個人簡歷模板和格式,幫助你更快地完成簡歷的
    在撰寫個人簡歷時,要注意突出自己的特長和能力,以及過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的成就和貢獻。每個人的個人簡歷都有其獨特之處,以下是一些富有創意和個性的個人簡歷示例。
    撰寫工作計劃書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工作重點和難點,以及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和時間安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個人簡歷是我們展示個人能力和素質的窗口,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推薦閱讀以下個人簡歷范文,大家可以從中學習如何更好地展示個人的能力和特點。
    工作計劃范文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提升。請大家留意,以下是一份經過精心整理的工作計劃范文集錦,希望能對大家有
    通過工作計劃表,我們可以將繁雜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和安排,使工作變得井井有條。接下來我將分享一些常用的工作計劃表樣本,供大家參考和學習。一、2011年度我項目部經
    通過教案模板的使用,教師能夠系統地整合各種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更加有條理和緊密相連。請大家閱讀以下范文,了解教案模板的結構和內容,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
    個人簡歷是一個動態的文檔,隨著個人經歷的豐富和成長,它會不斷地進行更新和修改。在編寫個人簡歷時,每個人的情況和需要都不盡相同,但是可以通過閱讀以下范文來獲取一些
    月工作總結是對工作周期的一個思考和總結,對于個人和團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些月工作總結范文是多個行業和企業的真實案例,具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一)統計力量薄弱
    通過個人簡歷的編寫,我們可以系統地記錄自己的成果和成長,展示自己的優勢和潛力。下面是一些給予好評的個人簡歷模板,供大家參考和使用。(男,26歲)。最高學歷:大專
    單位是一個集體,它由一群人組成,共同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單位總結的范文,從中汲取經驗和靈感。一、扶貧工資成效。x村位于x縣x鎮西北
    施工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環節,需要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來進行指導和管理。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施工要點和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婚姻狀況:未婚民族:漢族。培訓認證
    個人簡歷的語言要得體、簡練,盡量避免使用復雜的行文結構和生僻的詞匯。以下是一些優秀個人簡歷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和指導。
    優秀作文要求作者具備優秀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使文章條理清晰,邏輯嚴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今天,北京下著蒙蒙小雨,我們打著傘來
    護士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跟隨醫學科技的發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以下是一些護士同行們的工作總結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心得或許對你的寫作有所幫助。近幾年,隨著人們生
    班主任工作計劃是一份全面考慮班級各項事務的綜合計劃,為班級成員提供穩定和可靠的發展環境。在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時,可以參考以下范文,前人的經驗和做法會對您的工作起
    在幼兒園中班,孩子們通過游戲和活動,培養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在這里,小編整理了一批幼兒園中班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了解幼兒園中班的教學有所幫助。1、通過角色表演
    制定活動方案需要與相關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商,形成共識和合作。以下是一些優秀的活動方案范文,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創新和突破的靈感。野炊郊游踏青,感受美好的大自
    優秀作文不僅要有文采和修辭的技巧,更要有真實的情感和深刻的體驗。欣賞優秀作文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春天來了,春天真美!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
    幼兒園小班的教學內容包括語言、數學、音樂、美術等多個學科。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班幼兒園的學習指導書,供大家參考。活動目標:1、引發孩子仔細觀察,練習講述自己看
    在項目或活動開始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一個詳細的策劃方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策劃方案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所有的活動,都必須服務于新生報名和老生續報!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部電影后的個人感想和反思。通過隨機選取一句:讀后感是一種書寫作品的方式,通過寫作來整理和表達個人的閱讀體驗和思考。下面是為大家
    讀后感是小學生通過閱讀一本書籍后所獲得的感受和體會的總結。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篇優秀的小學生讀后感,歡迎大家一起品讀和分享。海倫·凱勒一個在黑暗和沉寂中度過了87
    實施方案的成功與否往往與實施人員的執行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密切相關。以下是一些成功實施方案的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啟示。為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通過聘用,企業可以引進新的思維和能力,推動組織的創新與發展。不同類型崗位的聘用范例有很多,這里列舉了一些常見崗位的聘用范文,供大家參考。甲方:_________
    通過讀書并寫讀后感,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書中的人物、情節和主題,提升對文字的理解和解讀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選的小學生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范文能夠
    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為自己的進步提供參考和指導。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學習和生活中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實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的前期準備和詳細的規劃,以確保后續的工作順利進行。以下是一些實施方案的實際運行情況和效果評估,供大家參考和學習。誠實,漢語詞匯,拼音很可愛
    報告是一種詳細記錄某個事件、情況或問題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向上級報告工作進展或向同事分享項目經驗。鼓勵讀者在閱讀范文的同時積極動手實踐,并根據自身的需求和特點進行
    月工作總結是對自己工作狀態的一種梳理和總結,是進一步提升自己能力的必要步驟。在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月工作總結的典型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考。上半年,xxx礦
    范文范本可以為我們提供寫作的參考框架和思路,幫助我們更好地展開文章內容。小編精選了一些優秀的總結寫作樣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活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記錄下來,方便以后參考和借鑒。接下來,小編將分享一些關于心得體會的范文,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和幫助。小組合作學習是新
    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借鑒和參考。絲綢之路曾經繁榮過、輝煌過。可以想象這里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者文章后,對其中內容和思想進行反思和總結的一種文字表達方式。它可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作品,提高閱讀水平。我最近讀了一本很好的書,覺得有必要寫一
    租賃合同的簽訂需要雙方的共識和合作,以確保雙方能夠達成長期的合作關系。請謹慎使用范文中的內容,務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酌情修改,確保合同的準確性。甲方:乙方:根據《
    行政工作需要注重細節,只有對每一個工作環節都做到嚴密把控和審慎決策,才能確保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接下來,請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行政工作總結范文,了解一下如何
    使用合同樣本前,應仔細閱讀并理解其條款,確保自身權益與合同內容一致。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合同模板,可以直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使用。甲方(發包方):甲方授權代表:身份
    活動方案是對具體活動目標、內容、形式、流程等方面進行詳細規劃和設計的計劃書。活動方案的質量和效果對于活動的成功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值得學習的案例。走過2020年
    幼兒園工作總結可以幫助我發現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自我進步的方向。掌握一些好的幼兒園工作總結范文,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一個孩
    計劃書的編寫過程也是對自身能力和目標的反思和總結,它有助于我們成長和進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份計劃書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根據《xxx市xxx區城鎮燃氣
    在度過了一個月的努力工作后,總結成為了進一步提升的必要步驟。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下手寫月工作總結,不妨先閱讀一下以下這些范文,或許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
    一個清晰、明確的合同協議有助于減少爭議和糾紛的發生,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所附合同協議是經過行業專家精心編寫的,展示了標準化合同的常見內容。委托方:______
    運輸合同是一份約定雙方權益和責任的合同,具有約束力和法律效力。附錄中是一些典型的運輸合同條款,以供大家查閱和使用。根據_____和省海上運輸管理規定的要求,__
    在制定活動方案時,我們應該明確活動的目的和預期結果,以便更好地衡量活動的成功與否。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成功的活動方案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意見和建議的實施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提出的同時,我們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在這里,為大家提供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希望對大家有
    范文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寫作的技巧和水平。請大家閱讀下面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對大家寫作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今年以來,大豫鎮黨委切實貫徹落實十一屆七
    活動方案是指為實現某一特定目標或解決某一具體問題而規劃和設計的一系列活動步驟。小編精心挑選了一些創意十足的活動方案范文,希望能夠激發大家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合同協議是建立合作關系的基礎,對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非常重要。閱讀范文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到一些寫作技巧和注意事項,從而更好地撰寫合同協議。地址:_________
    心得體會是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對他人的影響和幫助等方面進行總結和思考的結果。充實的一年已經過去了,回望過去,我充滿感慨和收獲。這一年,我在工作中
    隨著時代的發展,個人簡歷的格式也在不斷變化,但其核心目的始終是為了展示個人能力和經驗。接下來,我們為大家推薦一些脫穎而出的個人簡歷,幫助大家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工作計劃書是一份詳細說明工作目標、計劃和安排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組織能力。這個工作計劃書是根據過去一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得出的,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編寫個人簡歷需要我們要注意格式規范、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以下是一些個人簡歷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對你的簡歷撰寫有所幫助。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簡歷范文,求職任何
    編寫工作計劃書的過程也是對自身工作能力和職業規劃的反思和思考。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編寫的工作計劃書,希望對大家的工作計劃起到啟發和引導的作用。進公司已有x個月,對
    工作計劃書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清晰的目標,使我們的工作更加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著名企業的工作計劃書樣本,這些范文為我們展示了先進的工作管理理念。
    工作計劃書是一種對工作任務、計劃和目標進行詳細描述的書面材料,它能夠幫助我們有條不紊地完成工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行各業優秀人士的工作計劃書,借鑒他們的成功之道
    衛生工作計劃有助于提前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確保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以下是一些衛生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效果評估,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起到啟示和
    通過編寫工作計劃范文,我們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矛盾,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下面提供了一些成功的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工作計劃起到一些幫助和指
    工作計劃范文是一個促使我們反思和自我激勵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提高和追求進步的機會。針對工作計劃的范文,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以婦女為本、社會性別平等
    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需要教師充分調研和了解教學資源,確保教學過程中所需的教學材料和設備的準備充分和有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夠為大家的教
    工作計劃書可以幫助我們合理分配工作時間和資源,提前預測可能遇到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看看這些工作計劃書范文中的亮點和創新之處,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和
    工會工作計劃是根據工會的具體情況和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目標和任務的一項計劃。下面是一份優秀的工會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20__年以來,我會認真貫徹
    幼兒園中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孩子們的認知、語言、社交等多方面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1.能仔細觀察課件圖片
    個人總結是一種自我激勵的方式,通過總結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我們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挑戰。下面是一些精選的個人總結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和指導。
    在職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一個優秀的個人簡歷是成功求職的重要一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優秀個人簡歷的范例,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戶口所在:xxx。國籍
    在撰寫個人簡歷時,我們需要注意格式的規范性和內容的真實性,以便給雇主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下是一些成功求職者的個人簡歷示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和借鑒。
    通過個人簡歷,雇主可以了解應聘者的教育背景、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為了幫助大家寫出一份完美的個人簡歷,以下給出了一些優秀的個人簡歷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幼兒園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教師明確職責,合理安排時間和資源,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以下是一份經典的幼兒園工作計劃范文,大家一起來學習吧。一年的時光又過去,我們即將迎來
    社會實踐報告要求我們具備較強的自我反思和分析能力,以及系統、全面地總結自身的經驗。以下是一些社會實踐報告的典型范文,希望能對大家寫作時有所啟發和指導。
    建筑設計不僅要滿足實用性和美學要求,還要考慮到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現代社會關注的問題。通過下面的建筑總結范文,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不同類型建筑的特點和設計亮點。
    辭職報告是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離職員工對過去的工作進行梳理和總結,并對公司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以下是一篇辭職報告的范例,僅供參考,希望能為大家撰寫辭職報告
    個人簡歷的內容要真實、準確、簡潔明了,同時要注意突出重點、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和要求。希望這些范文能幫助大家提升個人簡歷的質量和吸引力,從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
    工作方案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工作內容、流程和目標進行詳細規劃和安排的書面材料。工作方案的成功實施離不開良好的溝通和協作,下面是一些關于團隊合作的建議和技巧。
    辭職報告的語言要簡潔明了,表達自己的離職意向和感謝之情。以下是一些優秀員工撰寫的辭職報告,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1、身體素質:長期工作在施工現場第一線,
    社區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和評估社區的現狀,為未來的發展制定清晰的方向和目標。為了提升社區的整體素質和居民的生活質量,我們制定了以下的社區工作計劃:(具體內容
    辭職報告是一篇簡潔明了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把離職的原因與公司的利益進行合理的結合。別人寫過的辭職報告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以下是一些范文分享。尊敬的老師:您好。首先
    教學計劃的制定應當考慮到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了解教學計劃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技巧,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應該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和素質培養,將個性化教育融入教學中。如果你正為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苦惱,不妨看看下面這些成功的范例。日常生活中,孩子對橋已
    個人簡歷是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經驗的總結,它不僅可以展示一個人的能力和成就,還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個性和價值觀。通過閱讀這些個人簡歷范文,你將更好地了解如何突出個人優
    銷售工作總結是對銷售業績、客戶關系、市場競爭等方面進行梳理和分析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評估銷售團隊的績效。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銷售人員的總結經驗和
    個人簡歷是求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可以幫助雇主了解求職者的背景和能力。接下來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求職者的個人簡歷范文,供大家學習參考。目前所在地:廣州。民族:漢
    教學計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和依據,也是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能感受到
    畢業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他們懷揣著夢想和希望走上工作崗位。下面是一些畢業生就業市場分析和行業趨勢評述,供大家參考思考。目前所在:肇慶。年齡:20。戶口所在:梅州
    教學計劃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指導著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在下面的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年級和學科的教學計劃設計。《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教版
    教學工作計劃的執行需要及時調整和改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化,確保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中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可以啟發我們思考課堂教學的多樣化和活
    工作計劃書是對工作內容、時間安排、資源分配等進行詳細規劃和說明的文檔,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份優秀的工作計劃書參考,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寫出一
    教學計劃是教師在課程開設前必須制訂的一項重要工作,它對于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計劃范文,供教師參考和借鑒。
    幼兒園中班是引導孩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和禮儀意識的階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成長記錄,希望能夠對孩子們的學習和發展有所了解。大部分幼兒有和爸爸媽媽去動
    這個月的工作總結是我對過去一個月的努力和付出的一種體現。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優秀月工作總結范文,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總結的方法和技巧。制定石橋村2020年度
    在大班教案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提供一些指導和借鑒。在幼兒園教育中
    在現代社會,個人簡歷已成為求職和招聘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幫助雇主了解應聘者的背景和能力。這些個人簡歷樣本都是經過一些招聘專家精心挑選和整理的,值得我們借
    采購是指組織和進行購買活動,以滿足企業或個人在經營或生活中的需要。下面是一些成功采購案例的分享,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參考。制定規范的學習計劃,申請到上級醫
    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的法律依據,它規定了雇主與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勞動合同的知識和范文,以下是一些推薦的參考書籍和資源鏈接。____系我單
    工作計劃書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和更新,以適應工作的變化和調整。如果你對編寫工作計劃書還不是很了解,可以參考以下范文,相信會對你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社會實踐報告中,我們可以通過對實踐活動的成果和效果進行總結和評估,從而更好地反思和改進自己的實踐能力。現在,請大家一起來閱讀一些關于社會實踐的鮮活報告,讓我們
    編寫工作計劃書時,我們要注意考慮風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如果你還沒有寫過工作計劃書,不妨參考下面的范文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審計工作計劃是審計工作的重要
    在面對繁忙的工作時,工作計劃書可以幫助我們有條不紊地安排任務,合理分配時間和資源,降低工作壓力。范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工作特點和要求,為我們的工作
    工作計劃書是實現個人或團隊工作目標的利器,是成功的第一步。看看他人是如何將工作目標和計劃安排清晰明了地表達出來的,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靈感和啟發。。為適應素質教育
    工作計劃書是反思和總結過去工作經驗的一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不足和改進的方向。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些經典工作計劃書的范例,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在
    工作計劃書是一種對自己工作的規劃和安排,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清任務的輕重緩急。下面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有效的工作計劃書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今年由于受新型冠狀病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99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2022年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 精品视频在线v|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 亚洲精品二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观看免费 |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黄网站| 韩国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大片日韩精品|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5|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