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首先要了解聽眾,注意聽眾的組成,了解他們的性格、年齡、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們的觀點、態度、希望和要求。掌握這些以后,就可以決定采取什么方式來吸引聽眾,說服聽眾,取得好的效果。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重陽節班會演講稿小學重陽節班會活動方案篇一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我們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人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爸爸說完,我立刻拿起一袋重陽糕,飛快地向王奶奶家跑去。
王奶奶六十多了,頭發花白,臉上的皺紋一大疊,眼睛已經看不清楚了,平時很少有人來看望她。我平時一有空總會去那里幫忙、陪奶奶聊聊天等。
我拿著重陽糕跑到王奶奶家,只見奶奶正瞇著眼睛在很費力地洗菜。我跑過去對王奶奶說:“王奶奶,你坐下來,休息一會,吃點重陽糕吧!我來洗菜。”我邊說邊把王奶奶拉到凳子上,打開袋子,讓奶奶快吃重陽糕,說:“奶奶,你看這重陽糕還熱乎乎的呢,快趁熱吃吧!”奶奶笑著連聲說:“好!好!好!你真是個乖孩子。”我呢,回到水池旁,馬上行動起來。不一會兒,菜洗好了。不過衣袖卻濕了。我想:雖然衣袖濕了,但濕得有意義,我心里非常開心。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陪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鄰居王奶奶,讓他們不感到寂寞,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人生的快樂。
小學重陽節班會演講稿小學重陽節班會活動方案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在這豐收喜慶的日子里,我們歡聚一堂,共度尊老敬老的傳統佳節——“九九”重陽節。在此,我代表縣四大班子,向各位老領導和全縣所有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歡樂,萬事如意!
全縣的老同志、老干部,特別是在座的各位老領導,都是我們行唐的功臣,都曾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行唐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揮灑了辛勤的汗水,在行唐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行唐科學、快速、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你們繼續保持了健康向上的心態、樂觀積極的精神,對行唐的發展十分關注,在各個方面傾力支持全縣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表現出了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傳承你們的優良傳統,接過你們的接力棒,我們四大班子面對今年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動力,緊緊圍繞“實干發展、富民強縣”這個中心,強力推進“工業立縣、項目強縣、產業富民、和諧發展”四大戰略,唱響“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主旋律,秉持“高標準、嚴要求、一切工作規范化”的工作理念,在挑戰中搶抓機遇,在創新中解開難題,在落實中求發展,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
下一步,我們將以開展“保增長、調結構、抓項目、強園區,全力打好工業發展攻堅戰”活動為契機,圍繞工業化、城鎮化“兩化”驅動,構建產業體系,培育支柱產業,打造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產業,搭建發展平臺,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開發展。
一是加快項目和園區建設。進一步解放思想,唱響“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主旋律,既引進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大集團、大品牌,又引進鋪天蓋地的小項目,增加和充實財政稅收。對跑辦項目、簽約項目、續建新開工項目和在建重點項目,嚴格落實領導分包責任制,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確保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同時,加大“兩園一區”建設力度,年底前完成“兩園一區”詳規,成立園區管理委員會,統籌做好項目落地后的服務工作。積極探索規模以上招商項目入駐園區的體制機制,逐步形成小項目向鄉鎮集中,規模以上項目向園區集中的發展模式。二是促進工業快速發展。制定全縣“保增長、調結構、抓項目、強園區”實施意見。進一步強化服務,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培育壯大骨干企業,幫助虧停企業盡快恢復生產,扭虧為盈,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和特色產業集群上規模、上水平、上檔次,確保工業企業提質增速。三是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立足縣情,加快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著力打造符合行唐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入開展創名牌、創名企、創名企業家創造活動,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培育名牌產品,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四是抓好三年大變樣。全力以赴,集中攻堅,按時、按質、按量建設一批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完成三年大變樣省市考核目標。建立健全城區管理長效機制,著力提高縣城承載能力和品位形象。結合新民居建設,做好小城鎮規劃建設。五是抓好財稅金融。強化稅收征管,抓好稅源監控,大力清繳欠稅,做到應收盡收;在保工資、保穩定的基礎上,嚴格財政支出,集中財力辦大事;優化金融環境,加強政銀企合作,調動更多資金投入經濟發展。六是保民生保穩定。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讓改革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重點解決一批事關百姓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在高度關注民生中,使行唐更加和諧穩定。
“最美莫過夕陽紅”。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需要并渴望能夠繼續得到各位老領導的熱情關懷和悉心指導,我們四大班子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各位老領導、老干部、老同志們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一定能夠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共同創造美好燦爛明天。
最后,衷心祝福各位老領導,并通過你們祝賀全縣的老干部、老同志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合家幸福!
小學重陽節班會演講稿小學重陽節班會活動方案篇三
大家上午好!
重陽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人們在重陽節當天佩茱萸,飲菊花酒,登高望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是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亦是重陽。重陽節寓意為健康長久,中華民族向來又有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因此,重陽節又被定為老人節。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0月_日,帶著對老人的尊敬,帶著對老人的關懷,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生會的代表來到夕陽紅敬老院為爺爺奶奶們送上節日祝福,讓爺爺奶奶感受社會的溫暖和關愛,過個溫馨、快樂的重陽節。
同學們一到,敬老院里就響起“爺爺好!”“奶奶好!”的問候聲,親切的稱呼讓老人們心花怒放,笑逐顏開。緊接著,同學們按次序地給老人們贈送了蘋果、香蕉等慰問品。慰問品雖然少,卻代表了我們的一片真心。老人們手捧禮品,眼含熱淚,不住道謝。20多位同學利用周末時間,與老人聊天、拉家常;打掃,整理了老人們的房間;幫助有需要的老人剪指甲、做清潔;還為老人們表演了舞蹈、長笛等節目,老人們開心得像個小孩。
慰問活動很快結束了。當同學們依依不舍地和爺爺奶奶們說再見的時候,老人們滿懷深情地與我們話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事實上,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同時,我們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電話會讓他們倍感欣慰和滿足。親情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洗手,一個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
一、送上一個水果給我們身邊的老人,再送上一句祝福語,祝愿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健康康。
二、今天放學回家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補過一個愉快的重陽節。
三、和家里的老人吃一次團圓飯,或給遠在他鄉的老人打一個問候電話。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尊老之心,感人的愛老之行影響全社會。在這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謝謝大家!
小學重陽節班會演講稿小學重陽節班會活動方案篇四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主題是:佳節重陽,尊老敬老。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幕戲劇。是啊,漫漫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重陽節,就是這樣一個“尊老敬老”的節日,它既是傳承民俗文化的代表,又是華夏傳統美德的象征。在《易經》中,“九”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據記載,重陽節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節日,此后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歌詠。孟浩然曾在《過故人莊》中抒發“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朋友情、田園夢,王維在飽受思鄉之苦時,也吟出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絕唱,邊塞詩人岑參更在九月九日這一天登高遠望,抒發“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的壯士情懷。
時至今日,每逢重陽那天,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多一些體貼。家家都要為老人們專門做些可口的美食,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也一定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總之,在這樣一個日子里,家家都希望老人的心情更加舒暢,健康長壽。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作為交大附中的一名學生,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里,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么樣的祝福呢?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比如幫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捶捶腿、洗洗碗掃掃地,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他們說上一句祝福的話,給他們倒一杯水,沏一壺茶,陪他們講一件你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么,我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的長輩們為國家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卓越的奉獻,我們應該為他們感到自豪。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文明禮貌的學生。 最后,再次祝福我們親愛的長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小學重陽節班會演講稿小學重陽節班會活動方案篇五
大家早上好!我是陳曼希。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同學們,你們都應該知道重陽節吧!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曾經學過好幾篇關于重陽節的詩篇呢!比如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課本里我們知道了,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初皇宮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時,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關于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么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后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里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擬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后歸于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后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凈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小學重陽節班會演講稿小學重陽節班會活動方案篇六
大家早上好!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九月初九,重陽節。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迅速增多。現在,我國已正式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中國老人節”,目的是這一天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發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使老人們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
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以及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在過去的日子里,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新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里,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么樣的祝福呢?也許會說上一句祝福的話,也許會給他們倒一杯水,也許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
最后,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小學重陽節班會演講稿小學重陽節班會活動方案篇七
隨著候鳥的遠走高飛,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的秋天。金菊爭艷,秋高氣爽,金秋時節讓人心曠神怡。此時,九九重陽節帶著所有人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重陽節前夕,我們去了外婆家,讓她們享享清福,一起來度過這個一年一度的老人節。
“快,放面!”我和媽媽在廚房里忙得不亦悅乎,這不,我們正在做第一道菜――長壽面。我拿了一個雞蛋,輕輕沿著鍋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鍋里了。我又加入青菜,堆點肉末,散點小蔥。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就做好了。“上菜――”外婆臉上的皺紋剎那間沒了,而外公的頭上的白發似乎也少了數根,一邊品嘗著長壽面,一邊夸著我和媽媽的杰作。“外公外婆,這長壽面阿,可是我們用特別長的面煮的,你們吃了呀,保準能活到100歲,身體康健得不得了!”我調皮地對外公外婆說到。“你這丫頭!”外婆點了點我的腦門。“上重陽糕!”只見媽媽端著一盤松軟可口的重陽糕來了。“外公外婆,這叫‘九九重陽糕’。這個‘糕’阿,預祝你們步步高升,上面畫的兩頭羊,象征‘重陽’,而這‘九’呢,古代時為陽數,兩個‘九’在一起,就是最大的長久之數,長命百歲不成問題!”看,外婆笑得連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我們還上了西紅柿炒雞蛋、大閘蟹、雞湯……只剩下最后一道“壽比南山”了。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不但要在老人節多幫助老人,給老人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實我們要時時刻刻關注老人,從點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讓我們,去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吧!
秋雨綿綿,小巷里那棵梧桐樹開始落葉了,街邊的桂花在秋雨中開出細小的花朵,淡淡的幽香在街頭縈繞。菊花黃、楓葉紅,秋天也是這般色彩斑斕。我喜歡劉禹錫的那首《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確秋天最豐碩壯美,厚重深遂。
梧桐葉落秋漸深,滿城風雨重陽近。在濃濃的秋意中,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來了,重陽節至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國家已經把這一天定為老年節,讓全社都來關愛老年人,尊老敬老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生逢盛世,老年人更要珍惜晚年時光。
重陽節是農歷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這天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重陽節這天,老年人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快樂,更加地情趣盎然。
重陽節,如今也是屬于我的節日,記得少年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不知不覺,我也成了老人群體中的一員。每逢重陽憶故人,此時總會記起在老街小巷里和我一起滾鐵環打陀螺的小五哥。和他一起爬樹摘桑葚,看電影的時光雖然已經遠去,往事卻像老電影一樣在眼前上映,仿佛又看見了小五哥的音容笑貌。遙知重陽一杯酒,欲訴衷腸憶故人。重陽節是個讓人思念的日子。
從兒童節到青年節,再到老年節,人的一生如同清晨的太陽,隨著時間流逝最終成了黃昏里的夕陽。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人生的腳步總是這么匆忙,經歷了人生的拼搏,回首往事,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睛。平淡、快樂、健康,才是晚年最大的幸福。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期盼重陽節這天,那些曾經和我同甘共苦的老友,那些和我在一起讀書的同窗,那些曾經在一起下放鄉村的知青,那些一起招工到工廠的學徒,那些一起下崗離開工廠的工友,無論你們現在身處何地,還是在北飄或是南漂,你們現在都好嗎?能相聚在重陽節的日子里,飲酒賦詩賞菊花,徜徉在故鄉的土地上,在一起共敘年華,縱談流金歲月里的往事,那該多好。我知道最難風雨故人來,不能相逢在一起,只有舉杯默默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重陽節的日子最珍貴,重陽節的美酒正飄香,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秋日,多少美景值得我們去賞玩。或登山看霜葉紅如二月花,或游湖看碧水藍天白鷺飛,或騎車到郊外看綠水繞村流。既鍛煉了身體,又開闊了眼界。老有所樂,在美好的晚年時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快樂會永遠相伴。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心中縱有千千結,聊寄重陽酒一杯。秋天這個美好的季節,流淌著斑斕的色彩,閃耀著繽紛的光芒。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我縱情歌唱如詩如畫的重陽節,歌頌我們老年人。讓我們在一起,用最美麗的色彩描繪天邊那一抹瑰麗的夕陽,讓黃昏變得更美麗!
一個值得愛的人,肯定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才會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秋高氣爽,人們登高,可強健體魄,調劑身心;是發揚我國傳統孝道和報本思源的美德。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奶奶的臉已布滿風霜,無情的歲月在她的眼角和前額,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細細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發上,鋪上了一層層透亮的白霜。而長年累月的操勞使這雙手已不再細膩,結出厚厚的老繭!
不管風吹雨打,放學時,您總是出現在我的視線里,這么多年來,為我遮風擋雨。
奶奶不認識字,可經常要我把做完的作業拿給她看。她戴著老花鏡,有時把我的作業都拿反了,還鄭重其事地看著,她主要是看括號和橫線有沒有填上字,看完還不斷自言自語地喃喃,好,好!
而在家里,奶奶總是不讓我干這不讓我干那,總是說:“小孩子家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而現在我也學會了頂嘴:“什么啊,什么小孩子家家的,課本的我會了,你不讓我做,我就偏做!”就這樣和奶奶杠上了。后來,奶奶拿我沒辦法,就和我搶著家務活,可我做家務還沒幾天,就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了,而奶奶,卻開心極了。
奶奶每天在忙碌著,每當我一放學,她都給我準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半夜怕我著涼,經常起來給我蓋被子。
奶奶喜歡看閩南語頻道,可我作業一做完,總是搶著遙控器,看我喜歡看的貓和老鼠的卡通片,沒有體會奶奶的感受。
隨著年輪的增長,我心更上一層樓,奶奶的愛,讓我學會了做人,明白了學習的目的。當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也要付諸行動。奶奶喜歡喝茶,我每天將為她沏一壺香飄四溢的茶,為她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梁,揉揉背!學習上,用優異的成績來感恩。在生活中,奶奶教會了我許多,這么多年來,是您教會了我生活的常識!
奶奶,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
在重陽節之際,祝:奶奶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