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寫一篇優秀作文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驗證和提升。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讀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提供些許幫助。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一
在漫長而有趣的童年中,我常發現日常生活的小秘密,但最難忘的還是那次發現了有關蘋果上"福"字的秘密。
于是,我便向《十萬個為什么》請教。當我讀到"萬物生長靠太陽,有充足陽光的植物就可以茂盛生長,反之就會失去原來的光澤。"這一句時,一個大膽的想法就躍然腦海,我興奮得手舞足蹈。我不滿足于紙上談兵。因此,我決定做實驗來證實一下。下午,猛烈的陽光照射著大地,我找來一塊膠片和一個小夾子,來到陽臺的花盆前,輕輕執起一片葉子,把膠片放上去,用小夾子小心翼翼地夾好。若干天后,我又回到這里,此時陽光已經不那么猛烈了,我迫不及待要看看自己的實驗成果,我細心地取出夾子,拿開膠片,看到原膠片的顏色轉淡了,與其它地方翠綠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頓時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原來蘋果上的字是由于陽光不足造成的。只要在蘋果未完全熟透的時候在上面貼上"字",那么一段時間后把"字"撕出,上面便會清楚地出現這個字了。這是因為貼著字的地方長期受不到陽光的照射,變成了綠色,跟四周紅通通的顏色成了鮮明的對比。看上去就像真的有一個字似的。我連忙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不錯,繼續努力吧!"。
這次小小的發現使我明白了:凡事只要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就能把事情辦好。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二
在聽我講這件事之前,你最好把醫生叫來。叫醫生干嗎?當然是在你笑破肚皮時,讓醫生給你縫上啊!
我八歲時,發現自己流鼻涕有個規律:鼻涕總是在我吃熱騰騰的飯菜時不由自主地流出來,有時當著客人的而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的。這是為什么呢?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原因。我一有空兒就對著鏡子瞅鼻子,還把暖水瓶的瓶塞拔掉,將鼻子對著瓶口熏。我還學著電視里做的`現場調查,看班里的同學有沒有同樣的經歷,經過多方詢問和調查,我知道有好多同學跟我一樣,吃飯時都愛流鼻涕。我興奮了,更想知道流鼻涕原因。哈哈!我就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了,我將是發現流鼻涕規律的第一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由冰雪融化得到了靈感。流鼻涕一定跟冰雪融化有很大的聯系,黏糊糊的鼻涕就好比水,外而的天氣很冷,鼻涕就像冰塊一樣凍在鼻子里面流不出來,而回家吃飯時,而對熱氣騰騰的飯菜,鼻涕被熱氣熏了以后,就像冰一樣融化了,從鼻子里流了出來。哇!原來如此簡單,我興奮得又蹦又跳。為了讓家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天才兒童,我特意向家人宣布我的超級大發現,還沒等我說完,全家人就笑得前俯后仰了。我以為他們在笑我聰明,就更加得意了。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三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豐富多彩的,童年有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小時候時的天真、可愛和幼稚,還會時時浮現在腦海里。
童年是我們人生的開端,在我第一次踏進校門的時候,我知道,這就點亮了我人生中第一盞明燈。還記得在我入學的第一天,媽媽把我帶進校園,當媽媽離開時,我的心中就感到孤獨、寂寞,因為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長,自己獨自一人學習、生活。
校園生活。
使我學會了自強、自立,學校生活還使我學會了與別人交往,我擁有了許許多多的好朋友,我與他們在一起十分得快樂。
記得一年級的時候,一天晚上,老師布置了很多作業,還要背誦一篇很難背的課文。我完成了作業,便開始背課文。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經10點鐘了。“女兒,快睡覺吧,背不完明天再背吧!”客廳里傳來媽媽的聲音。我只好洗漱一下,上床睡覺去。第二天早晨,我很早起床背書,不知為什么,我覺得那篇課文變得非常容易背了,一會兒就背好了。我懷著好奇心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早上背課文比晚上容易呢?”媽媽笑了笑說:“那你自己去找答案吧!”我聽了有些不高興。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我來到圖書館找答案。我在知識的海洋里,上下查閱,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了,原來在我們睡眠的過程中,大腦進行了休息,所以第二天起床時,腦子十分清醒,沒有壓力,因此記憶力非常好,所以,大家都要早睡早起哦!
我的童年,我忘不了你啊。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四
你是否有過,將你的發現說給你的同桌聽。
學生甲:我發現蝸牛爬行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延線。
學生乙: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文作者的發現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全文。思考:童年時“我”發現了什么?
(達爾文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禍患:災難。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絞盡腦汁:費思慮,費腦筋。
眉目:事情的頭緒。
隨心所欲:一切都由著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阻礙。
困窘:為難。
驅逐:趕走。
3.按照課文的不同內容給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了懲罰。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問過老師后仍沒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觀察,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課上當老師講到人的起源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發現便笑出了聲。老師認為“我”的笑不懷好意,便把“我”轟出了教室。
三、細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內容。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他善于觀察,喜歡問為什么,并有著執著的精神。)。
3.課文最后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試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師簡介有關史料:
布魯諾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為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布魯諾為了他的發現,為堅持真理而獻出了生命。
(2)學生簡介他們收集的資料。
4.通過學習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五
第一課時。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3.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音。
學生可能會比較驚訝和佩服,都會說出他的聰明、機智、愛動腦、愛思考等。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1.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2.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3.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2.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3.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學生可能會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學生會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嘿”“哈”等詞語,體會發現的來之不。
4.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易,從而更能體會出發現后的興奮之情。
流程圖。
夢中飛行。
請教老師。
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想象研究。
思考推算。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燁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那里。
我以為在同學中間只有我一個人具有飛行的天賦,可是,有一天我終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們也都會在夢中飛騰。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里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說。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么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后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一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鄉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么是九個月呢?”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競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又過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級。老師開始給我們上生物課。有一次,年輕的女教師一本正經板著面孔講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這時候,我清清楚楚聽見老師說,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當時教室里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老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費奧多羅夫!……你笑什么?再笑就從教室里出去!”
“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
教室里一陣笑聲。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氣得臉色蒼白,大步朝我走來。
“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里出吉去……”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六
在許多人的心里都隱藏著童年的發現,這些發現是那么的有趣。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的童年發現。
好久沒下雨了,我們的自然老師叫我觀察螞蟻。螞蟻總是在6~7點起床,7-8點清掃衛生,8-9點工作,下午5-6點收工。這是我在書上所看到的,可見螞蟻的生活很有規律。我早早就起了床,螞蟻和我昨天一樣,可是5點的時候不見它們收工晚上7點多還在忙,這是為什么呢?我細心的觀察,只見一只只螞蟻嘴里銜著一顆顆小土粒從洞里爬出來,堆在洞口周圍。它們出出進進.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地在洞口周圍用叼出的土粒筑起一道環形的“圍墻”。最后還見一只螞蟻用一顆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這才算是結束了這一天的工作。自然老師告訴我們:這是螞蟻在銜土“筑壩”,這種現象預示著明天將要下雨。我聽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起了床,今天螞蟻沒有提前“開工”。這時,天空陰沉沉的,天上烏黑一片。可是我還是照樣觀察,洞口仍舊被土粒蓋的嚴嚴的。過了一會兒,洞口仍舊原樣。又過了一會兒,老天果然下起雨來了,雨下的還不小呢!從早上下到下午,好一場中雨,基本解決了旱情。我有發現螞蟻又在“筑壩”。根據“螞蟻筑壩,不陰就下”的經驗,又根據螞蟻筑的壩的大小,我們發布了那天天氣“陰有小雨”的氣象預報。
可是到了下午5點了,天空仍然那么晴朗,沒有一絲云彩,根本沒有下雨的跡象。為什么哪天預報不靈了呢?我又跑到螞蟻窩跟前仔細觀察,見到螞蟻仍在出出進進,個別的`仍銜著土粒“筑壩”。我撿起幾只螞蟻用來“筑壩”的土粒,用手指捏了捏,怪事,怎么用勁捏也捏不碎?我們把它與泥土比較了一下,啊,原來這些螞蟻用來“筑壩”的東西,像土粒而不是土粒。自然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個螞蟻從洞中清除去來的排泄物。噢,我被螞蟻的假象欺騙了!
瞧,這就是我的有趣的童年發現。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七
啊!經過我的努力研究,終于發現了“手同尾是1”的兩位數的快速算法。它給了我很多啟示,不反讓我嘗到了動腦的跳投,還讓我悟出的真理。
那是我13歲的一個晚上,家人都津津有味地在飯桌旁吃晚飯,爸爸突然問我:“馨兒,你能盡快口算出爸爸出的這幾道題嗎?”“哪些題,您說吧。我爭取達標”。“好”。爸爸眉開眼笑地說道:“41x41、51x51…限你五分鐘內算出所有的答案。”我立刻抓緊時間在大腦中計算。但由于都是兩位數的,所以,搞得我腦子里一團亂麻。這時,爸爸見我一籌莫展的樣子,微笑的說:“算不出來吧。你發現這些口算題都有什么特征嗎?你好好想想,肯定能很快選出來的。”我回想了一下這些題,發現頭數都是相同的,而尾數都是一。我感到這些題一定有快速計算法。于是,我發誓一定要把這種簡便法運算研究出來,我的發明就這樣開始了。我先計算出41x41的結果,是1681。我抓耳撓腮,絞盡腦汁,但還是毫無眉目。我又計算出51x51的結果,是2601.從此以后,我吃飯在想,睡覺在想,連走路都想。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我終于找出了竅門:先用這兩個因數的`首數先乘,再把它們相加,而個位上則都是1,這樣就可以快速算出答案了。我為了證明,就試驗自己能不能口算出其他類似的題。我琢磨著:61x61,6x6=36,6+6=12,12滿十進一,連起來得數是3721,我利用同樣的方法算出了另外幾道題。口算完后,我再一道一道地計算,結果一模一樣。此時此刻我那開心的勁兒真是難以言表。我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撥通爸爸的手機號碼,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出差的爸爸。爸爸聽了,直夸我肯動腦。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
自從這件事過后,我懂得了一個到了: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知識長河,沒有正不服的知識高峰。只要你愿意,勇于嘗試,災難的題也會迎刃而解。只要你肯動腦,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八
設計解讀:
《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以及因這個發現在一次課堂中情不自禁笑出了聲,被老師誤解當眾受到懲罰的事。除去“胚胎發育”、“進化”等一些生物學術語的理解難點外,整個文本無論是語言還是情節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從整個文本脈絡和層次上來看,雖然文段較多,篇幅較長,但“童年的發現”和“因發現受到懲罰”兩件事斷章清晰,前后關聯遞進。所以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集中在學習字詞、理清結構和探尋“發現過程”的內涵。其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辨,對童年發現的起因(夢境)、經過(過程)、結果(規律)等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期待在“簡單”與“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讓學生聚焦作者的發現過程(科學探索過程),從而敏銳地捕捉到作者童年發現的過程意義之所在。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理清文章結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依托重點詞句的品讀,在由“簡單—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探尋“發現”的過程意義。
3.感受作者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求知精神,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引發興趣。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童年的發現》。
2、了解作者信息。出示:
費奧多羅夫:一位極富創見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他的學問淵深,博覽書史,據說他幾乎知道俄國國家圖書館所有藏書的內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不僅如此,他對哲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為“百科全書”。
快速地默讀。交流:資料當中最讓你吃驚的是什么?
3、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極富創見的人,他的童年又會有怎樣獨特的成長經歷呢?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自由地朗讀課文。
二、理清脈絡,指導讀法。
1、學習字詞。
胚胎、滑翔、妨礙、禍患、驅逐、羞愧。
隨心所欲???絞盡腦汁???情不自禁。
(1)尋索第一組詞的構成特點;
(2)比較品析——讀悟第二組詞的意思。
2、理清結構。
(1)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感知主要內容并迅速分段;
(2)小結:閱讀比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試著先理清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于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感悟“夢境”和“發現”
(一)品讀“夢境”
作者在文中說,他的發現是起始于——夢中飛行,出示: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1、自由讀——指生朗讀——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夢。
2、作者的哪些描寫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3、帶著這些感受,一邊朗讀一邊在腦海當中描繪這些畫面。
(二)品讀“發現”
正是緣于這個奇妙的夢境,作者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胚胎發育的規律。關于這個發現,文中有一個非常生動而有趣的描述,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到它,并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出示: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1、讀著讀著,你感覺這段話的字里行間流淌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2、把你覺得能夠體現作者這種心情的字眼加上著重號(哈、竟、格外……)。
3、指導朗讀。
四、體味發現的“不簡單”。
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留意到,作者在形容自己的發現時用了哪一個詞兒——簡單明了。這在作者看來如此簡單明了的發現,是真的那么簡單地被發現的嗎?請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的4—12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使作者有這樣的發現的原因劃下來,看看你又能有怎樣的發現。
(一)不簡單——深度問答。
1、指導朗讀“問句”,感受追問的急切。
4、你從這里發現什么?(善于思考、很有探索的欲望……)。
(二)不簡單——感受“癡迷”
我想的是那樣的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1、點撥生字“癡”,通過字理的解讀猜度“癡迷”的意思。
出示:癡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癡迷?
3、抓住“翻來覆去”體驗想象。
4、補充寫話:
五、回溯“發現”,升華主旨。
1、復現作者對“發現”的描述。
2、質疑“發現”,再度感受“不簡單”
板書設計:
不簡單?。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九
每個人在童年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發現。而我最得意的是:發現了烏龜照鏡子撒尿的秘密。
一天,我買了只烏龜,剛一進門他就撒尿,我連忙帶它去廁所撒尿,順便洗手,可我剛一轉身它就不撒了,我便把它放電視機旁,洗手去了。以后每次烏龜在可以看到鏡子的地方總會撒尿,可我當時并不知道是鏡子的原因,所以每次烏龜在我家有鏡子的地方撒尿時,我都會納悶地對烏龜說:“你怎么老是在這里撒尿啊”。
直到有一天,我把烏龜放在茶幾上,自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這時,媽媽走過來把鏡子放在茶幾上,小烏龜看見鏡子又撒尿,我走過去抓小烏龜,手把鏡子遮住了,小烏龜馬上停止撒尿。我想:小烏龜撒尿會不會是鏡子的緣故。我用鏡子照小烏龜,可它一點反應也沒有。我想:會不會是照錯了地方。于是,我從不同的地方照小烏龜,當我把鏡子放在烏龜正前方時,烏龜開始撒尿了。可是小烏龜為什么會對著鏡子撒尿呢?我較盡腦汁也沒想出來。
又一天,我撿到了一只雌烏龜,我把它帶回了家。我進了家門,雌烏龜看到鏡子卻沒有撒尿。我想:難道烏龜撒尿不是鏡子的原因。我把兩只烏龜放在一起,我買的那只烏龜馬上撒尿,而撿的那只卻一點動靜也沒有。我想:會不會是性別不同的原因。我認真的檢查買的那只烏龜的性別。果然,我買的那只烏龜是雄的,撿的那只烏龜是雌的。我想:是不是雄烏龜看見雌烏龜就撒尿,可鏡子里的烏龜也是雄的呀。我突然想起了河馬。公河馬與公河馬一起張嘴表展示他們的威望。而公河馬與母河馬一起張嘴表示求愛。烏龜撒尿跟河馬張嘴肯定是一樣的道理。
我真為這個發現感到自豪。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
就在這幾天,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我看同學們在買水精靈,剛開始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我買了一個很大的,同學們說你的水精靈怎么這么大,我說買的時候就這么大。我去問問老板,老板說:"這是霸王珠,可以生小水精靈。”真的嗎?我好奇的問。他說:“是的。”后來我想了想為什么這個會生小水精靈呢?后來,我上網查了查才知道:這個水精靈是一種叫做明膠的`東西,至于小寶寶,是在做它的時候在里面塞入了更小的明膠。
現在一切都可以解釋了,明膠在水中浸泡后會稍微變大,體內的小明膠吸水后會擠出來長大,由于剛出來的較小,對它“媽媽”也不構成威脅。
那天我真開心,我終于知道了那個秘密!
文檔為doc格式。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一
在許多人的心里都隱藏著,這些發現是那么的有趣。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的童年發現。
好久沒下雨了,我們的自然老師叫我觀察螞蟻。螞蟻總是在6~7點起床,7-8點清掃衛生,8-9點工作,下午5-6點收工。這是我在書上所看到的,可見螞蟻的生活很有規律。我早早就起了床,螞蟻和我昨天一樣,可是5點的時候不見它們收工晚上7點多還在忙,這是為什么呢?我細心的觀察,只見一只只螞蟻嘴里銜著一顆顆小土粒從洞里爬出來,堆在洞口周圍。它們出出進進.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地在洞口周圍用叼出的土粒筑起一道環形的“圍墻”。最后還見一只螞蟻用一顆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這才算是結束了這一天的工作。自然老師告訴我們:這是螞蟻在銜土“筑壩”,這種現象預示著明天將要下雨。我聽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起了床,今天螞蟻沒有提前“開工”。這時,天空陰沉沉的,天上烏黑一片。可是我還是照樣觀察,洞口仍舊被土粒蓋的嚴嚴的。過了一會兒,洞口仍舊原樣。又過了一會兒,老天果然下起雨來了,雨下的還不小呢!從早上下到下午,好一場中雨,基本解決了旱情。我有發現螞蟻又在“筑壩”。根據“螞蟻筑壩,不陰就下”的經驗,又根據螞蟻筑的壩的大小,我們發布了那天天氣“陰有小雨”的氣象預報。
可是到了下午5點了,天空仍然那么晴朗,沒有一絲云彩,根本沒有下雨的跡象。為什么哪天預報不靈了呢?我又跑到螞蟻窩跟前仔細觀察,見到螞蟻仍在出出進進,個別的仍銜著土粒“筑壩”。我撿起幾只螞蟻用來“筑壩”的土粒,用手指捏了捏,怪事,怎么用勁捏也捏不碎?我們把它與泥土比較了一下,啊,原來這些螞蟻用來“筑壩”的東西,像土粒而不是土粒。自然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個螞蟻從洞中清除去來的排泄物。噢,我被螞蟻的假象欺騙了!
瞧,這就是我的有趣的童年發現。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二
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爛漫的時節,在玩樂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發現。今天,讓我們走進童年去尋找吧!(板書:8.)。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大家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走進課文,去尋求答案吧!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學們讀的都非常認真,文中的生字詞你們都認識了嗎?誰來當小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生字詞?你們都會了嗎?讓我們開火車來讀好不好?看來大家預習的非常好,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
2、作者是什么?他又是怎樣發現的呢?一起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句段。劃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發現的句子。
1、讀完了嗎?誰來向大家匯報一下你找到的句子?你很會讀書!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正好是九個月。請大家仔細的讀一讀這幾句話,并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請你,不錯!你來說,說得真好,看來大家已經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2、請同學們再次讀課文,找一找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對,你找的完全正確,就是這一句: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請大家把這兩段話分別朗讀一下,看看這兩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對,我們在平時寫作時,就應該注意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1、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呢?看老師擬定了學習計劃,請大家按要求分小組合作學習。
2、(屏幕出示):(1)找出有關的句段。(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個四字詞語。(3)在白紙上畫出四字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剛才大家的合作學習真是熱火朝天呀。現在請每一組用一個詞來概括發現的過程。一組,夢見會飛(板書:夢見會飛)二組,請教原因(板書:請教原因)三組,癡迷研究(板書:癡迷研究)四組,發現原理(板書:發現原理)大家真會學習!
4、從“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充滿幻想,(板書)讀一讀相關的句子!誰還有不同的觀點?請你,執著探索,(板書)讀一讀有關這方面的句子。
5、孩子們,通過學習,你受到了啟發?有沒有什么想對作者說的呢?
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給自己一雙善于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生活是這么豐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你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說不定,你還會成為未來的發明家,科學家呢!
這節課上到這里,課下請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發現,并把它寫出來。下課!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三
一到夏天,就會“神不知,鬼不覺”的聽到一種聲音,他是誰呢?沒錯!它就是那位“隱身人”——蟬。
可是它是從哪發出聲音的呢?是想我們一樣用嘴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出奧秘吧!我們到附近的林子里搜索,一聽到那兒棵樹上有聲音,就爬上樹,把他捉下來放在地上。不一會兒,他就開始發出聲音了,我湊近一點兒觀察,認真檢查了他的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之后,我就起疑問了,它沒有嘴,退和腳都不能發聲,那就只有胸部了。它又發出了聲音,我一聽,沒錯就是它的胸部發出的聲音。
為了進一步的發現,我們利用網絡查閱資料后,終于發現了產從哪發出聲音之謎,蟬是一種小型昆蟲,經常在夏天出現,而且會發出聲音,它是從胸部發出的聲音,它身披甲殼,以一位身穿鎧甲的將軍。為了驗證這個事實,我們又到附近的林子里,根據聲音,找到了一只蟬。我用布把它身體的全部部位都封起來,除了胸部。果然,他又發出聲音了,果真是從胸部發出的。
我沾沾自喜,有稍有點兒自以為是。因為我才十二歲,就發現了蟬發聲的部位。這就是我。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四
我們每一個人很多很多,而我覺得我的發現卻與眾不同。
自從我能記事起,我爺爺就愛好養鴿子,所以他家總有鴿子到處飛來飛去。偶然的一個趕集日,爸爸從集市買了四只雞(一只公雞、四只母雞)。因為我家住樓房,所以我爸爸把雞“寄宿”到我奶奶家。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后,有一天中午,我送飯到爺爺家給倆老人送飯吃。不經意間我就聽到有只母雞在“咕咕咕咕”的大叫,我很納悶。因此我就去問奶奶:“為什么到了正午母雞要叫呢”奶奶很興奮的'給我講:“孩子這是母雞要下蛋了,你快去看看吧。”聽奶奶一說我就興致勃勃的到處找,卻沒有找到雞蛋在哪里。我有些失望了,正在這時我聽見另外一只母雞也咕咕叫,抬頭一看,看見母雞從鴿子窩了跳下來。我想:他是不是在鴿子窩里下了蛋?于是我找了梯子爬上去一看就發現有許多蛋。但令我奇怪的是:為什么會有大蛋和小蛋在一起呢?莫非有小母雞和大母雞?所以我急忙跑去問正要出門的爺爺:“爺爺,為什么鴿子窩里會有雞蛋,還有很大的又有很小的?”爺爺哈哈一笑,瞇著眼說:“大的是雞蛋,而小的是鴿子蛋啊。”這我才知道原來鴿子也會下蛋,而且雞蛋和鴿子蛋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大小不一而已。母雞雖然在鴿子窩里下了蛋卻沒有傷到鴿子蛋,相處得很好!
那一天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我知道了正午母雞要叫是已下蛋了,并且發現了鴿子也是下蛋的。其中我明白了鴿子會飛而雞不會,但他們都要下蛋,它們是一類家禽,可以說是一家人,這一切都是我的發現,就像我們中華民族一樣是一家人。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五
說到童年,我總會想起很多有趣的事,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在奶奶家發生的一件事。
暑假,爸爸把我送回了奶奶家。
一天上午,我吵著要吃雞蛋飯,奶奶說:“雞蛋吃完了,要去雞窩里撿雞蛋。”說完,奶奶轉身就出門了,我吃了那么多雞蛋,還從來沒有撿過雞蛋了。于是,我也跟在奶奶身后,蹦蹦跳跳朝雞窩走去。
來到雞窩旁,看著雞窩里躺著三五成群的雞蛋寶寶,我高興極了。奶奶見我那么興奮,便遞給了我一個雞蛋,再三囑咐我要保管好,不要把雞蛋打碎了。調皮的我哪肯聽奶奶的話,我左捏右捏,發現雞蛋結實的很,我心想:雞蛋哪有那么脆弱?奶奶凈胡說。
轉眼,暑假結束了,爸爸來接我回去上學了。回到家,我把這個現象告訴了爸爸,纏著爸爸給我解釋,爸爸拗不過我,在網上查閱資料,告訴我:“捏雞蛋時,力氣分散到了整個雞蛋殼上,而磕雞蛋時,力量集中到了一點,所以雞蛋不容易捏破,一磕就破,建筑師還根據薄殼原理設計了北京的鳥巢咧!”聽了爸爸的解釋,我恍然大悟。
童年歲月里,我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過,正是因為這樣,我還收獲不小了。如今,我長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愛問了,然而,每當我想起捏雞蛋的事,我又會提醒自己,要多問,多去發現!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六
我和爸爸都非常喜歡養魚,雖然我們的魚缸不大,但總有一兩條小魚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泳。
一天,爸爸買回四條孔雀魚。兩條雌的,兩條雄的。雄魚的尾巴特別漂亮,簡直就像一條五彩繽紛的孔雀尾巴,真是名不虛傳。這四個小家伙就在我家的魚缸里安家了。我們每天都要和他們玩一會兒,不是喂食,就是靜靜地看他們在水里“跳舞”。
兩個月后,我突然發現魚缸底部有很多黑色的小點點在水里飄動。一開始,我以為是魚兒們排泄的`糞便,沒有仔細看。又過了一個星期,那些小點點有點變大了。我更加感到奇怪了,這些家伙究竟是什么呢?我疑惑不解。我請教爸爸:“爸,你看,魚缸里的黑點是什么呢?”爸爸把眼睛貼近魚缸,仔細地看了又看說:“我也搞不清,這樣把,我有時間上網查查,會不會是小魚。”“不會吧,小魚應該有小魚的樣子,他們哪有一點魚的樣子呢?”
童年的發現童年趣事(模板17篇)篇十七
童年就像一臺鋼琴,白鍵代表的是童年的快樂和滿足,而黑鍵則是記載童年的悲傷。那么,呢?如果要找到,就要拆開一個個零件,來回答我們的問題。
記得一次,媽媽買回一只兔子,白色的絨毛,紅寶石般的眼睛,剛一把它放在地上,就調皮地蹦來跳去,一會兒去這邊玩一下,一會兒去那邊胡亂抓一下,令我愛不釋手。過了一個上午,我想:兔子在這里太悶了,要不把它帶出去玩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幾分鐘后,只聽見兔子蹲在草堆旁,悠閑地吃著身邊鮮嫩的草,因為下完小雨,嫩草上附帶著一些細小的雨珠,在光芒下顯得閃閃發光。兔子吃了一會后,好像沒有那么活潑了。周圍很快聚來了許多小區里的孩子,他們摘了一大籃草,不停地給兔子喂食,兔子剛吃完這根草,另一根草就擺在它面前了,兔子卻不厭煩地照單全收。它越吃越沒精神,原本睜得大大的眼睛一垂下了一半,而我卻單純的認為:兔子吃飽了想睡覺了。
我馬上打電話給大舅,大舅告訴我:“兔子腸胃不好,千萬不可以吃生冷的東西,除了沒水分的玉米包衣。草里有水分,就代表有細菌。兔子吃草要吃太陽曬干的干草,兔子喝的水要煮熟的,水溫要溫和。現在把兔子放在陰涼的地方,不要再給它吃任何食物了。”
有驚無險,兔子得以存活。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了:兔子不可以吃沒熟的東西,不然,后果自負啊……愛好兔子的馴養者們,千萬不要犯錯,讓兔子們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