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一
“五一”節其實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每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都成為我們贊美勞動者、歌頌勞動的節日。
同學們,我在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冬天的一個晚上,勞德夫人和她的兩個女兒坐在壁爐旁。兩個女孩在縫東西,媽媽則在忙著織毛衣。
凱蒂完成了自己手上的活兒。她抬頭看了看說:“媽媽,我覺得今天的火比平時的大。我真愛聽火在燃燒時發出的噼噼啪啪的聲音。”
“我也正準備這么說呢,”瑪麗也叫起來,“今天的燈確實比昨晚的亮。”
“親愛的孩子們,”媽媽說,“那一定是因為你們今天晚上感覺比平時快樂的緣故。也許這就是你們認為火比平時更大、燈比平時更亮的原因吧!”
“但是媽媽,”瑪麗說,“我不明白我們現在為什么會比平時更快樂。昨晚表姐在這里和我們玩游戲,一直玩到我們都累了才結束呢。”
“我知道,我知道為什么!”凱蒂說,“這是因為今天晚上我們在干一些有意義的活兒。我們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為我們成了有用的人。”
“說得很對,親愛的,”媽媽說,“我很高興你們兩個都認識到做些事情要比單純玩耍更令人愉快,更讓人受益。”
同學們,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你有沒有自己在勞動中感到快樂的例子?說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我們現在還是小學生,應該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洗,自己的床鋪自己疊,自己的書包自己理;在學校,積極打掃衛生,時刻保持課室的整潔;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培養自己的適應能力。
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勞動的人,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不浪費水電,講究衛生,愛護公物。
勞動最光榮,勞動的人最美。幸福生活是需要我們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的,無論是白領還是農民工,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清潔工,他們都是光榮的勞動者,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
我們的幸福生活來源于父母的日夜操勞,來源于老師的辛勤工作,來源于全社會廣大勞動者的共同奉獻,讓我們向他們致敬,祝他們“勞動節快樂”!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二
走在大街上,人來人往,每個人的手上都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這些購物袋都不曾離身。可是人們總是會遺忘了自己遺留在某一個角落的垃圾。然而,每每總能看見保潔阿姨那忙碌的身影。
在這個日新月異,科技發達的21世紀來說,現在的人們都變的不講衛生,隨意的亂扔垃圾,而就是這樣放蕩不羈的行為,才形成這樣不愛勞動的不良行為。
風兒調皮地吹起地上的塑料袋,保潔阿姨拿著掃把和網兜追趕著,就好像當時那天真的我,一心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一樣。
那時的我真的很傻很天真,每次在放學的路上,總能看到路上那滿天飛的塑料袋,每次看到這些白色垃圾,我都會彎腰把它們撿進垃圾桶里,而路人們都會投來贊揚的目光和深深的愧疚感,而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也是很自豪的!但,又是傷心的。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幫助媽媽做家務,不僅媽媽表揚了我,爸爸還給我獎勵,奶奶又給我買好多好吃的。那時的我覺得,勞動太好了,可以得到這么多東西。
可是上了初中的我卻變得我自己都不可理喻了,我自己都不認識我自己了。現在的我要么逃避著打掃衛生,要么就是裝裝樣子,稍稍微掃一下,應付應付。和以前愛勞動的我幾乎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我不打掃也就算了,但又是我竟然也會跟著那些人l亂扔垃圾。放眼望去,垃圾箱旁邊都是垃圾,然而,卻沒有一個人愿意出來把那垃圾掃進垃圾桶里的。我想了想,最后還是把那些垃圾掃進了垃圾桶里。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三
馬大哈成“大廚”
今天,太陽被一簇簇云遮住了,天灰蒙蒙的,陰天適合宅家,我要給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人間美味:雞蛋餅。
我先回想了一下美食制作攻略,然后擺出五星級大廚的架勢,哼著小曲兒,把牛奶、面粉這些基礎食材“嘩嘩”地倒進盆中,又把錦上添花的小伴侶——蔥花、雞蛋灑進去,它們濺起的面粉像一股雪白的噴泉,看著這美輪美奐的畫面,我自豪地想:小菜一碟!
下一步最關鍵,我把剛備好的面漿勻了又勻,說時遲,那時快,我狠狠地挖了一大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面漿倒入鍋底。不久,油開始“滋滋”直響,本以為要大功告成了,沒想到,由于面漿沒灑均勻,這張餅時而這里凸出來,時而那里凹一塊,中間還冒出許多可惡的小泡泡來湊熱鬧,我氣急敗壞,拿起鍋鏟就對這些泡泡發起進攻,一個泡泡“吧嗒”一聲被壓下去,可它好像雄心不死,那個地方會留下一個小洞洞,那么多“傷疤”真難看!過了一會兒,只見一朵朵蛋花在鍋底綻放,蛋花底部甚至有些燒焦,油煙也糊了我一臉......這“垃圾食品”還能吃么!我只好悻悻地把它鏟出來......
第二次,我這個貼著“馬大哈”標簽的“油面人”認真多了。我小心翼翼地把面漿倒入鍋中,看,面漿均勻地蕩漾開來,像向日葵慢慢綻放,同時另一只手輕輕轉動鍋沿,一個標準的圓形慢慢成型了,再開小火烘兩分鐘,一張圓潤的、香噴噴的雞蛋餅呈現在了我的面前,我擦了下汗,總結出了一個好方法:把餅切成四片就方便鏟出了。果然,這樣做出的餅既完整又美觀,真像出自一個大廚之手!
看來,我們不可以做毛手毛腳的馬大哈,要做認真細致的小天使。
我做個餅就如此精疲力盡,那媽媽每天從不間斷地做家務累嗎?媽媽,您辛苦了!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四
今天是我們盼望已久的日子,今天也是我們最高興的日子,不用說,你也會猜到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一走近學校,我就看見校門被“彩虹”氣球包裹起來了,走進校園,每個教室都被裝飾一新,到處掛滿了氣球,真是熱鬧非凡。仿佛一夜之間,匯師小學變成了“星期八小鎮”。進了教學樓,我的眼睛就一直睜得大大的,就怕看不過來。等我走進三(4)班的教室,發現它變成了一個戶外陽臺,有許多衣服等著我們去晾曬呢!我這才明白,原來這次“六一”活動的主題是“勞動最光榮”。
老師把全班同學分成了四個小隊,我是第一小隊——“陽光”小隊的成員。終于,活動開始了,我們小隊以風一般的速度沖向了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巧手剝豆”。要求游戲者要在40秒內剝完三個豌豆。我心想:我幫外婆剝過好幾次豌豆,這個項目可難不倒我。果然,我的速度極快,只過了15秒就順利完成了任務,得到了第一個紅色的“你真棒”的印章。
接著,我們小隊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第二個活動教室。我看到桌上放著許多鞋子,正納悶呢,忽然看見了宣傳海報,原來這是“巧手系鞋帶”的活動內容啊!我心想“不好”,平時為了圖方便,我穿的都是沒有鞋帶的鞋子啊,這下可要漏“馬腳”了。為了完成任務,我只能硬著頭皮上了。最終的結果和我預想的是一樣的,我系了一個大死結,無奈,只獲得一個藍色的“加油”章。我想回去后,我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鍛煉,提高“系鞋帶”的技能啊。
一個個以“勞動”為主題的活動項目結束了,我獲得了7個“你真棒”章和3個“加油”章。最后,我來到了換取獎品的地方,得到了一個小小的魔方。這個小魔方雖然不值多少錢,但它卻是我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所以特別珍貴!
這次的“六一”活動讓我懂得了勞動是最光榮的,感謝學校讓我度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兒童節!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五
國慶佳節期間,我們放了七天假。前兩天我做了很多事,比如去游樂園玩,在美食城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去老家拾洋芋了。
放假第一天,我們一家回到老家,爺爺在門口熱情的迎接我們。當我聽說要拾洋芋,我就想:爺爺年紀大了干不動體力活了,我們應該幫助拾洋芋。
下午我們先拔洋芋藤蔓。在拔洋芋藤蔓時我拔得很快,只要拔出根須,一個個圓圓滾滾的“胖娃娃”就像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孫悟空一樣翻著跟斗,我急忙一個一個地拾起來放進竹籃里。不一會兒我的竹籃沉得我提不動了,哥哥一看說我提了一籃子土塊,沒幾個洋芋。媽媽就教我把洋芋上裹著的泥土搓掉再放進竹籃里。這樣果然輕松多了。
呀,我抓了一根粗壯的碧綠的藤蔓,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拔出來,最后表哥一下子就拔出來了。原來根須上大大小小串了一個“洋芋家族”呢。
拔完藤蔓后,舅舅用拖拉機翻出泥土里的洋芋,于是我們便爭先恐后地去拾。我好不容易才拾了三四籃子,媽媽讓我把土翻一翻,把大土塊用腳踩碎。我試著用媽媽教的辦法做了幾遍,果然又拾了很多洋芋。只是我踩土塊時,鞋子里的土越積越多,衣服也越來越臟,媽媽就說:“進了菜籽地不怕穿黃衣”,大不了回家洗洗。
那些圓圓胖胖的洋芋就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娃娃,它們就喜歡躲進泥土里和我們捉迷藏。盡管它們深藏不露,可還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像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一樣,用“火眼金睛”看出它的藏身之地,一把將它拎起扔進竹籃。
這些“土家伙”長得非常奇怪。有的紅彤彤的,有的黃澄澄的,有的紫紅紫紅,還有的還長著黃皮膚藍眼睛,特別可愛。
看著這些堆成小山似的洋芋寶寶,我品嘗了豐收的喜悅,體驗了勞動的艱辛,也體會到勞動最光榮!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六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齊:五(3)《勞動最光榮》現在開始。
甲:勞動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個東西,看,這些同學正在享受勞動的快樂。(播放ppt。)。
乙: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平時參加過那些勞動?需要哪些工具?當時的心情怎么樣?我們應該怎樣愛勞動?(指名回答)。
甲:接下來請xxx,xxx,xxx表演小品。
乙: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甲:請大家看彭德懷的故事。
乙:看完看彭德懷的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說的?
甲:請大家一起閱讀關于勞動的名人名言。
乙:接下來請xxx朗誦詩歌。
甲:討論一下:小華和小剛的做法對嗎?應該怎么做?(指名回答)。
乙:請大家判斷下列行為對不對?
甲: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齊:五年三班《勞動最光榮》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七
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在家人的影響下開始了我的“勞動生活。”
早上,陽光明媚,我拉開窗簾,拿起抹布,開始擦桌子。那吱吱作響的摩擦聲是勞動的頌歌。我把笤帚拿起清掃著滿地的灰塵。之后,我又拿起拖布把地板拖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地板上放光,我才停止了對房間的清掃。
我軟軟的倚靠在床頭上,剛想休息一下,卻看見床上胡亂堆放的衣物,我一鼓作氣,把它們收拾的干干凈凈,疊的整整齊齊。
我氣喘吁吁地走出房間,本想躺在沙發上看會電視休息一下,可沒想到家人們都在辛勤的忙碌著:媽媽在清理廚房的吸油煙機,爸爸在清理電腦桌及窗臺、地面,還收拾了衣櫥,看到爸爸順便又把大床也整理了。姥姥姥爺也沒閑著: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收拾餐廳客廳,還要照顧我可愛又調皮的小弟。看著他們勞動的身影,我的斗志又被鼓舞起來了,我又加入了大人們的行列,繼續對我們家進行徹底的打掃。
今天中午的飯菜真香啊,它承載了我們勞動的成果。勞動最光榮!我愛勞動!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八
“青青的葉兒紅紅的花,小蝴蝶貪玩耍,不愛勞動不學習,我們大家不學它……”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小時候的那件事。
小時候,我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女孩。媽媽總說我是歌里的那只小蝴蝶,不愛勞動。
一次老師對我們說:“今天的家庭作業是回去以后幫媽媽做一件家務。”我聽后驚訝得拳頭都能塞進嘴巴里。什么?讓我這么不愛勞動的人做家務,真是太難為我了。但沒辦法,為了完成作業,我只能按照老師說的去做。
放學回家,吃過晚飯,媽媽有事出去了,我看到洗碗池里摞著許多沒來得及洗的碗,決定幫媽媽洗碗。
我回想著媽媽平時洗碗的樣子,右手拿抹布,左手拿碗洗了起來。可洗了大半天,碗還是沾滿了油漬,“難道是力氣不夠?”我問自己。于是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拼命地洗起來,可碗不但沒變干凈,還把我的小手弄得紅紅的。肯定是方法不對,對了,媽媽洗碗時不是會擠一些洗潔精嗎?我也請它來幫忙吧!
我在抹布上擠了一點洗潔精,然后拿起碗洗了起來。碗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一不小心從我的手里滑了下去。我嚇壞了,連忙手忙腳亂地接住,還好有驚無險,碗穩穩當當地落在了我的手上。經過這次小插曲,我變得更加小心了,終于把碗都洗完了!
不久,媽媽回來了,她看到我把碗洗得干干凈凈,高興得把我抱在了懷里。
“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看著媽媽高興的樣子,我也很高興。我決定以后不再做懶惰的小蝴蝶了,我要成為勤勞的小蜜蜂,因為,勞動最光榮!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九
“陽陽,過來洗一下碗,我去掃地。”“哦!來啦!”說完,我一溜煙來到廚房,接替爸爸的活兒。在這病毒肆虐的“加長版”假期里,我由原來一個對家務“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家務小能手。”
在這二十一天勞動打卡爭章的活動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既能分擔爸爸媽媽的重擔,也能培養我們做家務的能力,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呢。
我開始學做家務活時,看著媽媽做的一個個示范動作,我腦里對家務的模糊印象重新被激活了,我學會了疊被、疊衣服、洗碗、炒菜……我最喜歡疊被子和炒菜。
疊被子首先要將被鋪平,然后將被子折疊三分之一,然后再疊剩下的二分之一后,一個長方形瞬間完成后,媽媽教我把長方形再兩頭對折,不一會兒又一個正方形便成功了。被子很大,也挺重的,對我來說就像一個龐然大物。
炒菜呢,我最喜歡炒青菜了。首先將洗好了的青菜送上刀盤,用刀切成小塊小塊的。然后點燃煤氣,等鍋燒熱了,往鍋中倒些花生油,將青菜倒入鍋,頓時鍋里就像放鞭炮似的,我嚇得趕緊拿起鍋鏟,在鍋里呯呯啪啪地翻炒。青菜熟后撒些鹽,把它們和均勻,關掉火。最后將它們盛入盤中,一盤清絲絲的美味便成功了。
雖然這些活媽媽做起來都特簡單,可我每次做得都汗流浹背,兩只手總是感覺不夠用,很笨拙。
通過勞動,我知道了勞動的苦與樂,從現在開始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爸媽家務小幫手,不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了。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
今年放暑假前,爸爸為我制定了一分計劃書——“零用錢計劃”,目的是讓我做家務,一來增強我的勞動意識,二來讓我掙些零花錢。
我覺得這份計劃書可行,就同意了。
暑假里,按照計劃書:我洗碗、我洗衣、我掃地、我拖地……我的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與此同時,我的“工資”一元一元地進入我的口袋。兩周之后,我覺得自己成了“小富翁”,想吃什么,不用和爸爸商量,更不用向他要錢,而是拿著自己賺到的錢去買。哈哈,我也算過上了“小資生活呀!”
天氣越來越熱,一陣陣熱浪讓我沒了干活的力氣,也沒了賺錢的興致(因為我有了有了點“積蓄”嘛),于是我跟爸爸提出不想干了。爸爸說:“計劃書上說好的,如果你想休息一天,不但得不到一天的‘工資’,還要倒扣一天的‘工資’。我想你那點‘積蓄’很快就會被扣光的!”唉,只怪自己當初沒有仔細看條文,沒辦法,我只好繼續干下去!我覺得自己成了“小保姆”了。
話說回來,苦是苦,每天做完這些事,我都是滿頭大汗的,但拿著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去買冷飲,那感覺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干順手了,做習慣了,也不覺得苦了,也不再抱怨自己像個“小保姆”什么的了。
快開學了,想到這段日子就要過去時,我突然有一種不舍。我明白了:只有當自己辛苦勞動后,得到的果子才是最甜的。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一
雨過天晴,我們在剛走進勞動基地,一股濃郁的田園氣息迎面撲來。放眼一看,原來是許多莊稼在用它們那誘人的氣息吸引我們去觀賞。
走在勞動基地的小路上,仿佛置身于一片廣闊的田野里。各種農作物都精神抖擻。蠶豆如同披著長裙的小姑娘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微風吹過,五(5)班種的韭菜和三(1)班種的蔥都如同在向我們鞠躬,也歡迎我們去觀賞它們的大家園。其中,四(5)班種植的小麥最吸引同學們的眼球。那一株株活潑可愛的小麥像小姑娘一樣羞澀,還未成熟。它們個個都挺直了腰板。那一粒粒飽滿的小麥有序的排列著,每顆麥子都長一根如頭發絲般的細針,摸上去還有點刺痛感呢!
轉身一看,那一朵朵黃燦燦的菜花最迷人了,遠望像一條黃綠相間的大絨毯。它在陽光的照射下,時不時的散發出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仔細端詳,這花有十二或十三朵小花組成,每朵花由四片小花瓣合并成,他們“齊心協力”,組成了一朵香氣四溢的菜花。
突然,張峻銘好奇地問:“茹老師,這是什么呢?”茹老師笑笑瞇瞇地回答道:“是蠶豆,等它開完花后,就會長成一顆顆蠶豆了!”茹老師帶著我們到我們班種植的區域,問我們:“我們班種的是什么呀?”“是青菜。”我們齊聲回答道。
走進基地的一角,上面有兩句名言,正面是: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這句是陶鑄寫的,反面是毛澤東寫的: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是啊,勞動的精神是難得可貴的。一個人要熱愛勞動,不能依賴他人,因為只有付出了勞動的汗水,才會獲得豐碩的成果。
這次參觀勞動基地,我的收獲真不小啊!它不僅讓我知道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還讓我懂得了農民伯伯種植的辛苦。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二
暑假的第二周,同學們要當一回家里的小主人,對于一個對烹飪一竅不通的人來說,這可是件痛苦的事!
早上起來,看到媽媽還在睡覺,我便獨自從冰箱里拿出一盒牛奶,三下五除二地喝完后,我開始寫作業。
最后,我實在想不出應該做什么了,只能拿出一盒奶對媽媽說:“今天的早飯是一盒奶。”媽媽也無可奈何,只好喝下這盒奶。
早飯應付過去了,但午飯可得認認真真地做。我看著這一大堆食材,不想說也說不出一句話來。正絞盡腦汁地想做什么菜時,媽媽給了我幫助:“先把菜都切好。”我雖不會做菜,但切菜還是難不住我的。
切好菜后,我突然有了思路:不如就做西紅柿炒雞蛋、炒菠菜吧!這兩道菜都不難,我應該能成功。
由于我不會做這兩道菜,所以媽媽只好站在旁邊指揮。她流利的說出做菜的過程,我則手忙腳亂地操作著。當油燒熱時,倒入食材會使油“噼里啪啦”地四處濺射,我的手腕被濺到了好幾次。媽媽平時做飯時應該會被濺到更多次吧?我想。
雖然那天中午的午飯不夠豐盛,但我不斷吸取經驗,做菜時越來越從容,飯菜的花樣也越來越多。
現在,我學會了炒土豆絲、紫菜雞蛋湯、炸各種肉,當然,還有炒菠菜和西紅柿炒雞蛋。
我原本以為做菜并不重要,并且不屑于做菜。但是,就像媽媽說的:“學會做一道菜的時間足夠你復習一個小科,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會做菜比學習好更重要。”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三
我常常在街上看見這樣一幅畫,上面只寫著勞動最光榮,沒錯,勞動真是人最美好的品德之一了。
我長這么大,很少幫媽媽洗過衣服,通常都忙著打電腦,哪還有時間幫忙啊。不過現在,媽媽卻主動要我幫忙幫她洗衣服,我也不好拒絕,只好乖乖的陪媽媽洗衣服。
說好在下午洗的。我拿著洗衣液和要洗的衣服,來到池塘旁,只見媽媽早已在那等著我。我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看著媽媽用盆子在湖中撈了一些水,再把洗衣液倒入盆中,便把衣服放入盆中搓洗。我的任務是把衣服上的泡沫清洗干凈。
我照著媽媽的樣子,把衣服鋪開,放到水里浸一會兒,再拿出來把水弄干。重復幾次后,再攤開觀察一邊后,才放心的把衣服交給媽媽。可是我的速度已經完全跟不上媽媽了,我的旁邊已堆滿需要我清洗的衣服。唉,看來洗衣服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簡單啊。
我開始加快速度,越發賣力得洗著。洗了一會兒,抬頭一看,媽媽已經停止了勞動,還是媽媽的速度快啊。只要功夫深,鐵須磨成針。在我賣力的勞動下,衣服終于洗完了,我長須一口氣。提著已經麻痹的腿站了起來,只覺一陣酸痛。但是我的內心也是高興的,畢竟以前沒機會報答媽媽。
勞動最光榮,這句話果然沒錯,盡管有些累,但高興的心情遠勝于累!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四
是什么創造了我們美麗的家園呢?是勞動!我們由最早的北京人到現在的新一代接班人;從以前的只會做生食到現在的什么都會做;從以前的只會用簡單的工具來耕作到現在的已經可以用高科技機器來進行耕作;從以前的只會用毛皮做衣服一直到現在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衣服,使我們的世界變得五彩繽紛,色彩斑瀾的正是勞動。
勞動不僅創造了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美麗的家園,還創造了和諧社會。有了它,我們就有了一切。
現在,我們都生活在和諧安定的社會里,可是又有誰曾想過:如果沒有勞動,這一切又從何而來呢?如果沒有勞動,人們就會變得貧窮,社會就會不安定,整個世界就會陷入戰爭與貧窮。只看得見硝煙、戰火、尸橫遍野……那么,這世界還算是人們嗎?美麗的地球會變成人間地獄!
老舍先生曾經說過:“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的確,現在世間的一切,哪一樣不是勞動創造出來的呢?難道說,勞動不光榮嗎?讓我們攜起手來,以爺爺提出的“八榮八恥”為準繩,規范自己的行為,從點滴做起,創造美好的未來!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五
陶行知在《自立歌》中說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這句話告訴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我們現在還不能出去掙錢,但并不代表我們可以總依賴父母,所以,五一勞動節那天,我創造了一點“財富”。那天早晨,我一睜開眼,就有一道陽光照在我身上,那道太陽光里飛舞著許多小小的塵埃。
我站起來,發現腳下的地板積了些灰塵,于是萌生了一個念頭——擦地板。剛開始這個念頭很快就被我打消了:“節假日,勞動者都休息了,我干嘛要干活?”不過我又想起了我已經長大了,不能像小時候那樣依偎在父母懷里,要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所以我還是拿著拖把走到了水池邊。我擰開水龍頭,水嘩啦啦地流出來,水流速度很快,像脫韁的野馬,一瀉如柱,沖到拖把上,濺起一些水花。接著我看見一灘臟水混著剛流下去的水一起從最底下流出,呈放射狀流進下水管道。
差不多干凈了,我把拖把從水池里拽出來,把它像搓麻花一樣擰,直到快干了才停下。我拎著拖把走到客廳,這兒是我要完成的任務之一,也是最艱巨的任務,因為它很臟。把全身的力氣都用在拖把上:一會兒豎著拖,一會兒又轉過來橫著拖,就像手中拿著一根大大的毛筆在地上寫大字。這兒的地板簡直就是一個公共場地——大大小小的鞋印一排又一排,有些角落都積起了三尺灰塵。
看來罪魁禍首是拖鞋,我氣急敗壞地提著三雙拖鞋走到水池邊,左手拿著刷子,右手拿著拖鞋,使出渾身解數把鞋底上的臟東西刷掉了。拖鞋干凈了,地還沒拖完,我再次回到“戰場”奮戰。我雙手握著“武器”——拖把跑來跑去,跑一圈就有無數個“敵人”消失,包括藏得最隱蔽的灰塵壞蛋。一場戰斗結束了,我累得快趴下了,因為要換“子彈”要從客廳走到衛生間,而且“武器”太重了,所以一場戰斗下來我就損失了大量“小兵”——力氣。才第一場呢,還有其他四場戰爭在等著我,看來必須改變戰術。
首先,我把“子彈”裝到桶里,提到要拖的房間;接著,我只用了一部分“小兵”,爭取一次就把“敵人”消滅。戰術改變后,敵人很快都死在我的“武器”下。爸媽回來了,從他們進門前嚴肅的表情到看見地板時變成“一朵花”,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這時候我的心情是近兩天來最好的。我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我不僅受到了父母的表揚,而且還收獲了自身的喜悅,這就是“財富”。勞動不分貴賤。腦力勞動者為社會想出很多合理的建議;體力勞動者用行動把社會建造得更美麗。雖說他們干的活不一樣。
但他們的付出都是為了社會,為了家人,為了自己。勞動最光榮!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六
“少年強,則國強!我,作為中國少年,肩負起復興中華使命的一份子,從我做起,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敢于實踐、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用我們的力量讓這條東方的巨龍在沉睡中蘇醒過來,騰飛于世界!”這是梁啟超老師說的其中一段話,令我十分有啟發,同事我也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們的大中國就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但是光靠學習是不夠的,還要靠勞動來維持我們的祖國。因為是勞動讓我們呼吸到了新鮮空氣,做出家門時看到一旁的綠色環境,所以勞動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兒,我就想起有一次,我們家新房子剛剛裝修紙板到處都是,灰塵也不例外。媽媽馬上就分配給我們任務了。我負責掃地,她負責擦玻璃,爸爸負責拖地,姐姐負責收拾,我們每個人都有任務,而且還不輕呢!我瞬間就進入了這個狀態,但爸爸卻說:“你動作要快了。”我淡淡地說了一聲:“哦。”10分鐘,20分鐘,30分鐘……終于干完了,只見一個個房間從剛才的一團亂,打了現在的干凈整潔,我心里不只有多么開心。
從這件事情中,我知道了,原來勞動可以使人那么快樂呀!這是,我想起了在馬路邊掃地的叔叔阿姨們,他沒不求回報,只求馬路可以干凈,一心只想著為紫的祖國做些事兒。
同學們,勞動和學習使我們學生的責任,熱愛祖國我們大家更有份,讓我們一起為祖國的明天繼續奮斗起來吧,加油!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通用17篇)篇十七
警察是一個光榮的職業,我的二舅就是一名交通警察。
平日里,二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絲不茍地工作;他站在指揮臺上,上下左右揮手引導車輛。太陽底下,他常常會被曬得汗流浹背。到了下雨天,他又被淋得全身濕透。真是應了那句話: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家。
越是節假日,二舅的工作越繁忙。記得一次國慶節休假,我們一家人難得團聚。到了晚飯時間,我去招呼二舅上桌吃飯。正當我們吃得開心時,“叮鈴,叮鈴……”二舅的手機響了,二舅出去接電話,我跟著跑了出去。“喂,啊?哎,好,我馬上到!”只見二舅打完電話,馬上回去拿包就要走。看見我站在他面前,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過來摸摸我的頭,說:“二舅有工作要忙,下次我們再一起吃飯。”說完,他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們吃完晚飯,看了電視以后,已經很晚了,我還是想著二舅,就給舅媽打了一個電話詢問他的情況。沒想到,二舅還沒回到家,那時已是深夜了。我不禁感慨,交通警察的辛勞是我們普通人不能想象的。每當我們節假日玩得最開心時,他們就越忙,越累,越不能放假。因為車多,交通警察就要上路去疏導交通,保障道路的暢通。
在人們眼里,也許交通警察是一個很平凡的工作崗位。但正是這些交通警察辛勤的工作換來了城市的交通安全,換來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生活。我想向我的二舅,也向和他一樣辛勤堅持在崗位上工作的交通警察們說一聲:“謝謝你們,城市道路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