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錯誤作文600字篇一
約翰·瓦納梅克每天都要到自己的店里去一趟。有一次有個顧客等在柜臺前,沒有人理會她。店員呢?他們正聚集在另一個角落里聊天嬉笑。瓦納梅克不說一句話,靜靜走到柜臺后,親自幫那位女士結賬。他把東西交給店員包裝后,便走開了。他沒有直接去批評店員,而是用實際行動教育了店員。
很多大公司或機構的主管通常難以約見。他們的確很忙,可是主要的原因是下屬過分保護。他們不愿增加上司的負擔,因此擋掉了不少求見者。卡爾·朗佛曾當過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市長,那里是迪斯尼樂園的所在地。他在任的時候,經常要部屬讓百姓進來見他,這便是他的“開門政策”。但是市民還是常常被秘書和管理人員擋駕。
后來,市長想出解決的辦法,他把門從辦公室移走,這一象征性的舉動,果真顯示了市長的決心,助手們也才把上司的話當回事兒。
有許多人在真誠地贊美對方之后,喜歡拐彎抹角地加上“但是”兩個字,然后開始一連串的批評。舉例來說,有人想改變孩子漫不經心的學習態度,很可能會這樣說:“杰克,你這次成績進步了,我們很高興。但是,你如果能多加強一下代數,那就更好了。”
在這個例子里,原本受到鼓舞的杰克,在聽到“但是”兩個字之后,很可能會懷疑原來的贊美之辭。對他來說,贊美通常是引向批評的前奏。如此不但贊美的真實性大打折扣,對杰克的學習態度也不會有什么幫助。
如果我們改變一兩個字,情形將大為改觀。我們可以這么說:“杰克,你這次成績進步了,我們很高興。如果你在數學方面繼續努力下去的話,下次一定會跟其他科目一樣好。”
這樣,杰克一定會接受這番贊美了,因為后面沒有附加轉折。由于間接提醒了應該改進的事項,杰克便懂得該如何改進以達到父母的期望。
間接指出別人的錯誤,要比直接說出來得溫和,且不會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感。瑪姬·賈可布有次談到,她如何使草率的建筑工人養成良好的事后清理的好習慣。
賈可布太太請了幾位建筑工人加蓋房間。剛開始幾天,每次她回家的時候,總發現院子里亂七八糟,到處是木頭屑。由于他們的技術較好,賈可布太太不想讓他人反感,便想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她等工人們離去之后,便和孩子把木屑清理干凈,堆到園子的角落里。第二天早上,她把領工叫到一旁,對他說:“我很滿意昨天你們把前院清理得那么干凈,沒有惹得鄰居們說壞話。”從此以后,工人們每天完工之后,都把木屑堆到園子角落,領工也每天檢查前院有沒有維持整潔。
許多后備軍人在受訓期間,最常抱怨的就是必須理發,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仍是普通老百姓。一級上士哈理·凱撒談到這個問題時說道,他有次正好奉命訓練一群后備士官。按照舊時一般軍人管理法,他大可對那群士官吼叫,或出言恫嚇。但他并沒有這么做,只是用迂回戰術達到了目的。
“諸位,”他說,“你們都是未來的領導者,你們現在怎樣被領導,將來也要怎樣去領導別人。諸位都知道軍中對頭發的規定,我今天就要按照規定去理發,雖然我的頭發比你們的還短得多。諸位等一下可以去照照鏡子,如果覺得需要,可以安排時間到理發室去。”結果可以料想,許多人真的去照鏡子,并且遵照規定理好了頭發。如果你要說服他人,就應該記住:間接地指出他人的錯誤。
錯誤作文600字篇二
從外面進來,一看兒子的模擬試卷,上面做了一道填空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白,他有思仙之稱。
看完我就止不住笑起來:“得是你爸給你說的?”當地方言s和sh不分,老公多年鄉音難改,以至于英語成績沒法上去,但是語文還不至于輔導不了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看我快要笑岔氣了,老公趕緊檢查試卷:“給你說的那s不是這s,是詩(si)歌的s,不是思考的s。”兒子則是滿臉欲哭的委屈。 “ s、s、s”越說越糊涂了,平時兒子學習都是我管,但是我又不夠嚴厲,常常鎮不住他,有時候一道題,明明是對的,他也要糾纏半天,無理取鬧,認為還有更好的答案,是我故意保留了一樣,讓我非常煩。面對他父親他不管對錯只能將就著算了。
兒子小時候和他爺爺呆了幾天,就變得滿口白水西北鄉生硬的秦音:“屋里有一、二、單(三)、地(四)外(個)人,吃得洋地(柿)子泡饃,刁擱多了(花椒放多了)……”很多天,大家都逗著讓他反復說這句話。還好幼兒園的老師講的是普通話,我雖然也說陜西話,但是發音盡量用標準發音,就是怕他以后難以糾正轉換。
但是今天他把“詩仙”寫成“思仙”也錯也不完全錯,意義非凡,幾乎每個小學生的啟蒙唐詩都是《靜夜思》,現在又有多少人漂泊在外,在外的日子遠遠超過還鄉的日子,回歸故里倒像是出門在外一樣狼狽,思鄉難以還鄉,回不去,又放不下,糾結難過,悲傷郁悶。尤其年關將至,還不了鄉的人又該如何過得了這個情關?
現實如此,沒法改變,何不做個思仙?鄉是要思的,堅決不能忘本,但是不要被此情所累,更不要被此情所傷。即使是下一代的農村孩子,也很難再有鄉情的概念,他們被過早過多地關在學校里,對家也是淡漠的,何況鄉。或許他們將來的傳記里寫的更多的是游記而不是鄉愁。
思仙,這個詞美,是我兒子創造的,錯誤也是如此美麗。
錯誤作文600字篇三
潘菽先生曾說過:“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進的方向。”是啊,做錯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錯誤的方向上一直航行。
我看過這樣一則寓言。從前,有一個放羊娃每天都要去山上放羊。有一天,他閑來無事,就想了個捉弄大家的主意。他向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道:“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了到喊叫,連忙往山上跑去,想要去救他。這時,放羊娃哈哈大笑,說道:“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再次跑來。可一看放羊娃又在說話,就拂袖而去,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
可是,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羊群,接連咬死了好多只羊。放羊娃驚慌失措,拼命地喊:“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到了他的喊叫,以為他又在說謊,所以都無動于衷。結果,放羊娃的羊都被狼咬死了。
放羊娃放羊時太過無聊,想找個樂子,這無可厚非。可他選擇的玩笑方向錯了。一旦在這條路上走遠,就覆水難收了。其實除了這個故事,還有一個與之類似的寓言值得我們警醒。
從前,有一個人要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許多盤纏,買了最好的車,駕上了最快的馬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人不問好路就駕著車往北面走。
路上,有人問他去哪兒,他大聲回答:“去楚國。”路人好心好意地告訴他,楚國在南面。可他不以為然地說:“沒事,我的馬很快。”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想阻止他。可他依然固執地說:“不打緊,我路費多著呢!”路人勸阻他說:“你路費再多也沒有用,因為你方向錯了,怎么也走不到楚國!”可那人就是不聽,路人也很無奈,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他走了。
這兩則寓言都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準方向,否則只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