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故事的延續,是作者與讀者在文化的溝通中建立起的情感的橋梁和信任的紐帶。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這些優秀作文,涵蓋了不同主題和風格,希望能夠讓大家有更多的選擇和借鑒的余地。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一
7月7日,我跟著媽媽學校組織的旅游團,飛往貴州。
我們先來到了天星橋。天星橋是由366塊石塊組成的,石塊上印著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日期。石頭下都是水,冰涼刺骨。
我連蹦帶跳,上了1月1日的石塊。哈,這天是元旦。過了一會,我跳到了4月1日,今天是愚人節。我又跳上了8月20日,喲,這天不是我生日嗎?很快,我們走到了12月31日。哈,走完了一年!真是“光陰似箭”呀!
走過天星橋,我們開始爬山。爬上山頂,我們就可以看到黃果樹大瀑布了。可是,這座山很高,階梯又很陡,很難爬上去。
爬到半山腰,我們就已經聽見了瀑布的響聲。于是,大家一鼓作氣爬上山頂,終于看到了黃果樹大瀑布。聽說,黃果樹大瀑布在全世界排名第三。果然名不虛傳啊!
瀑布是由一條條銀鏈似的小瀑布組成的,像一幅巨大的珠簾。瀑布的落差極大,那聲音像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又如山崩地裂,我們腳上的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導游告訴我們,瀑布后有一個水簾洞,于是大家都向水簾洞進發。來到洞前,我們可以看到水像簾子一樣遮住洞口,水簾洞這個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吧。進水簾洞要穿雨衣,撐雨傘。媽媽撐著雨傘帶我進了水簾洞。洞頂很高,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有少數石鐘乳、石花和“鵝管”。特別是那些石花,像水晶,像珊瑚,像花朵,漂亮極了!
時間到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黃果樹瀑布。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一定還會再游貴州!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二
一大早,我就被肚子的“咕咕”聲叫醒了,洗漱完畢后,我就催著媽媽去吃早餐了。我們找到了一家正宗的花溪牛肉粉,一碗熱騰騰的牛肉粉點燃了我今天游玩的熱情!
吃完早餐,我們來到了貴陽市區最有名的黔靈山公園。一進公園大門,只見峰巒疊嶂,古木參天,林木蔥蘢,怪不得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譽。加上今天小雨連綿,云霧纏繞在半山,好似人間仙境一般。
然而,最吸引我的莫過于園中的野生獼猴了。正想著呢,一旁的媽媽就大叫一聲:“看!有猴子!”邊說著邊拿出手機準備拍照,我也順著媽媽指著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只淡棕色的獼猴正蹲在欄桿的樁子上,我走近了幾步,仔細得看著它:眼睛溜圓,不停地朝我的包包看,臉與屁股是粉紅色的,棍子似的尾巴舉得老高,腳緊緊地抓住樁子,雙手聳在胸前,爪子還十分鋒利呢!
正當我瞧得入神呢,它突然朝我一陣齜牙咧嘴,我以為它跟我玩呢,也想回應它一個怪相呢,媽媽卻將我拉走了,猴子也一溜煙地跑了;原來這里的猴子很野呢,會傷人哦。雖然如此,但是這還是澆滅不了我對猴子的興趣。我拿著準備喂猴子的餅干走進了猴子的聚集處。道路的山道上有許多猴子,神態各異,有的正抱著山果啃啊啃;有的扭成一團正在嬉戲打鬧;有的上躥下跳好像在表演絕技;還有的則是看著游客好像在等待好吃的。
正當我想伸手給猴子喂食時,人群里發出了一聲尖叫,原來是一只猴子居然搞突然襲擊,搶了一個女游客手里的一包食物竄走了,嚇得我們也趕緊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出了黔靈山公園,我們又尋覓到了一家富有特色的飯店-老凱俚酸湯魚,美美得享用了一頓富有貴州特色的午餐,很是開心。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三
我的家鄉貴陽是貴州省省會,因城區位于境內貴山之陽而得名。
貴陽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綠帶環繞,森林圍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現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休閑勝地”的美名。
早年的貴陽,房屋低矮,道路泥濘,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地上隨處可見垃圾;人們毫無愧疚地伸出手去采摘那些嬌艷的花果;邁出雙腳踐踏那剛抽出嫩芽的小草;因為無聊而捕殺可愛的小鳥……在校園里,當我們說出一句臟話,踢開一次教室門,放學路上橫穿馬路,因一點小麻煩而動手時,“文明”這個詞早離我們遠遠而去。
我們都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都頭頂一片藍天,腳踏這方土地。它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甲秀樓,大小七孔,黃果樹瀑布馳名中外。作為這個城市的一員,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雙手貢獻一點力量,使我們美好的家園,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城更美!
近幾年,貴陽市正飛速發展著,高樓聳立,車水馬龍,現在,貴陽市全民動員,正在開展“三創一辦”的活動,地上幾乎看不到果皮紙屑了,草坪也綠了,路邊的花兒更燦爛了,小鳥在枝頭叫個不停。
“三創一辦”人人參與,人人受益,人人有責,就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為建設好我們美好的家園盡一份心力,讓貴陽“避暑勝地”的美名遠播海內外,讓這顆高原明珠更加耀眼燦爛!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四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貴陽。我非常喜歡這個地方,稱它為爽爽的貴陽。貴陽為什么是爽爽的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貴陽是一個四處環山的地方,樹木茂盛,整個城市大部分都被森林覆蓋,充滿了綠的生機。特別是雨過天晴,清風悠悠吹來,涼絲絲的還帶著綠味的清香。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青巖古鎮。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古老的建筑,傳統的文化。這里還有許多我從未見過的新鮮玩意兒。有裝飾品、首飾等許多有趣的物品,我和媽媽一起跑進一家具有民族風格的小店,媽媽給我買了一枚漂亮的小花戒指,自己買了幾條手機掛鏈。
我們來到了美麗的花溪湖畔。那是一個以水聞名的地方,走到這里,就能看見小溪小河。這里有我從未見過的水草,這些水草一條緊挨著一條,像一條條長長的水中“地毯”,我們還一起坐了小船,欣賞了湖畔兩旁的美景。
貴陽有一個好玩的兒童歡樂世界,我們一起玩了海盜船、過山車、摩天輪、飛舟沖浪等,看了4d電影,玩得可爽了!
貴陽的氣候也非常涼爽,絲絲涼風吹過來,仿佛像風兒輕輕撫摸著你的臉兒。
涼爽的貴陽,爽爽的貴陽!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五
我家鄉貴陽的雨總是下個不停。一下就是幾個月,仿佛是個剛生下來的小孩子,那眼淚流個不停。
貴陽的雨能滋潤人心,把那喧鬧的聲音給掩蓋掉了。送來了涼爽和安靜。能讓大家的心情變得舒暢。在大雨中,靜靜地在家里做自己的事情。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一句就形容了貴陽的春天的雨滋潤了大地。貴陽的雨飄下來,用自己的雙手把萬物輕輕地往地上撥了一點,用自己的雙腳踩平了打地。
貴陽的夏天的雨,像下起來,就像是發怒的大帝,拿著機關qiang在掃射大地,打出來子彈的閃光變成了閃電,嗒嗒的槍聲變成了雷聲。
貴陽的秋天的雨把熱氣消散了,一陣秋雨一陣涼,這涼涼的大雨讓大家穿上了大衣。
貴陽早晨的雨,那“滴滴”的聲音變成了催眠曲,剛起床的孩子們,聽見了催眠曲又躺在了床上。
貴陽晚上的雨,猶如一個魔術師,不僅讓大家的心情變得那么舒暢,還能讓天空變得那么干凈。
貴陽的雨既能讓大家的心情變化,還能清洗藍天,讓藍天變得那么藍,貴陽的雨真神奇。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六
南明河是貴陽人的母親河,它貫穿著整個貴陽市,孕育著世世代代的民族與生命的希望。這也給美麗的“綠蔭城市”——爽爽的貴陽,畫下了生動的一筆,使其生機勃勃,特別是坐落在南明河上的甲秀樓,更是為這條文明之河增添了活力與歷史的文明色彩。
甲秀樓是著名的古樓閣,是貴陽的標志性建筑,給貴陽人帶來了無限的光榮與自豪!從古自今,甲秀樓經歷了六次大規模的修葺,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屹立不倒,它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文化發展史上的標志!他們歷盡歲月的滄桑,蘊含了貴陽的豐富的文化和歷史。
我靜靜佇立在浮玉橋上,眺望著行色匆匆的人們,仰望那碧藍的天,看著那碧綠的水倒映出高聳的甲秀樓。河水慢慢從腳下流過,流入了我的心田,流入了我的大腦,甲秀樓深深浸入了我的精神里。浮玉橋為九孔,稱“九眼照沙州”,它全長90余米,宛如一條巨大的白龍橫臥在南明河之上,貫穿甲秀樓“腳下”,通向兩岸。浮玉橋還立有石木牌坊在橋頭,牌坊之中設有“城南遺跡”四個大字,這四個字飽經風霜,歷史感十分強烈。
橋上還建有供人休息的涵碧亭,走過涵碧亭,映入眼簾的就是甲秀樓的主體了,它為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建筑,這種構造在中國古建筑史上可是獨一無二的。樓高22。9米,飛甍翹角,12根石柱托檐,護以白色雕塑花石欄桿,翹然挺立,煙窗水嶼,“身臨畫意”。登樓遠眺,四周景致歷歷在目,從建成開始便是文人騷客聚集之處,高人雅士題詠甚多,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使得南明河之上的甲秀樓更有風范了。
夜晚,夜景燈閃亮亮的,河中心的甲秀樓被映襯得好似一顆巨大的“琥珀”,閃閃發光。我走上樓頂,微風吹拂著我的臉頰,望著那清清的江水,我不由贊嘆甲秀樓、南明河、浮玉橋……的美,白天和夜晚各有各的風景,柳樹輕撫著春風,春風縈繞在人們的耳畔,聲聲說道甲秀樓之上的風景。
甲秀樓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聚焦點,現代文明中閃爍的歷史光芒,昂揚著“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引導人們走向無限美好的未來。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七
xxx先生到織金洞一游后,提筆作詞:“此景聞說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游。”到貴州的第十二天,我們來到了這里??這個變化多端享有“亞洲第一美麗洞穴”美謄的洞穴。
織金洞又名打雞洞,座落于貴州畢節地區。織金洞有公里長,洞內最寬的地方有125米,一般高寬均為60米,織金洞總面積達70余萬平方米,是目前全亞洲最大的洞穴。
俗話說的好,沒有不見風雨就見彩虹的。因為貴州四面環山,而畢節的山路又是貴州出了名比較險峻的,所以去織金洞的路也成了貴州一行比較危險的一段。可是貴州的司機,開車都是一流的,就像陪同我們一路的司機叔叔,他硬是把那些看起來讓我們的中巴車過不去的彎道一個個遠遠拋在了后面,令我非常佩服!在經歷了近四個小時的一路顛簸后,我們終于來到了久負盛名的織金洞。
走進洞里,涼氣襲面而面,外面三十多度,可洞內只有十幾度,媽媽給我披起了外衣。洞內在各色燈光的照射下,各種石筍如同百花般爭奇斗艷,這也正是洞內一個景點的名字:“石花斗奇”。只見在淡藍色燈光的掩映下,一朵朵石花從一個個高大的石柱上“長”了出來,活靈活現,仿佛有了生命。
爬高上低,我們不停地又往前走,一尊巨大的石像出現了。雖說是石像,其實不過也只是兩塊巨大的鐘乳石罷了。但這塊鐘乳石巧妙的組合,令人們看起來很像是一位孝順的女人在給她年邁的老母親梳頭。在藍色和黃色的燈光輝映下,這一切顯得是那么詳和、安寧。
繼續往前走,一顆雪白的被藍白色燈光反襯著的雪松出現在我們面前。它渾身被皚皚白雪所覆蓋,仿佛是由一個圣潔而高貴的天使栽種在洞內。
再往前,一個好似塔一樣的石柱映入眼簾。洞內導游介紹說它叫銀雨樹,又稱地球之樹。它象征著和平、平等與安定。
繼續往外走,我們便出洞了,出了洞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不停地走了整整六座山,用了將近三個小時,可我一點也沒感覺到累,織金洞實在太大太神奇了。
織金洞被我們游完了,貴州之旅也基本宣告結束。這次到貴州旅游也成為了一顆多姿多彩的星星被收藏于我的記憶之盒中。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八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就到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秋了。
從這一天開始就標志著炎熱的夏天逐漸離我們遠去,涼爽的秋天來臨了。
雖然現在樹葉仍舊碧綠,但是街上部分怕冷的行人已經穿起了外套或者長袖,空調也沒有太多人開了,當陣陣秋風拂面而來,頓時就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
一年四季,我最喜歡的就是秋天了,秋天那金燦燦的樹葉,那豐收的佳景,無一不讓我留戀,我很期待秋天的到來。
【篇二:立秋】。
付子函。
還記得剛開始寫的二十四節氣,便是秋天的白露,而今日立秋,意味著將近一年的時光已經悄悄的流走了。
今年的立秋,最最吸引我的,就是天空上的云了。與平時不同,今天的天空,不再是漫天的白色,卻出現了動畫里面才有的藍天白云。雪白雪白的,三五成群,順著微風飄浮在天空上,慢慢地移動著。有那么幾朵稍大一點的云彩,被太陽映出了光影,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
它們沒有任何的煩惱,也不著急去做點什么,只是靜靜的享受著秋季的第一天。而對我來說,今天最好的享受,便是悠閑地在地上看著它們從一側慢慢飄到另一側,是那么的悠然自得。
【篇三:立秋】。
劉宇鑫。
一陣風吹過,樹尖被染成金黃。溫度不減,風中帶著夏天的嘲諷,熾熱映襯著萬物金黃。夏天卻殊不知自己的崩塌與消逝。不用側耳傾聽,蟬鳴遍布。古人有“寒蟬凄切”一說,但我認為蟬并不是在哀嚎。蟬在地下生活四年,畢生光輝皆在一夏,它的歌聲實現了它的價值,這方式是殘忍的,但這是使命,這是追求。它們在為了下一代忘記壽命的短暫,一代接著一代,直至滅亡,有何可悲?受季風和溫度影響大量水分要蒸發,表面薄薄一層,凝結成白露。“朝露待日晞”,白露、寒蟬、秋風都是短暫的存在,想想這之后就是冰冷的冬,但是它們沒有絲毫退縮之意,那也讓我們悄悄地享受秋天中美好的時光。
【篇:立秋】。
范宇祺。
今天是立秋,也就是說會涼快一些了。
我和母親騎車去了永定門公園,大概用了一個半小時。路上很曬,不過明顯涼快多了,或許是因為氣溫整個都低了下來,又或許是因為迎面吹來的徐徐涼風。而當我們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這時候是烈日當空,但在公園的樹蔭底下,卻是涼爽的。聽著秋蟬鳴叫,看著這高高的大樹,讓我忘記了來時的路程有多累,而享受在大自然中。
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不是那么曬了,并且我的心情也很快樂,因為好不容易出去“這么遠”了。或許這一切都證明這秋天到來了,而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
【篇四:立秋】。
曹睿文。
今天是立秋,難得也是暑假中沒有課的幾天,自然要好好放松一番。父母帶我去崇禮游玩。
剛到崇禮,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酒店外圍在為冬奧會施工,加上雨水,顯得有些泥濘。不久,天晴了,雖然過程比較漫長,但是這種晴不同于一般的晴。雨后晴天顯得格外的美好,再加上適宜的溫度,已有些像秋季。
最令人陶醉的還是在山上,因為路有些泥濘,我只能坐纜車上山,山上的風景才是讓人震撼的。站在山頂,向下望去,近處是茂密的草地,星星點點的深紅點綴在綠色絲絹上,遠處的山,層層疊疊,很有層次,顏色時而深時而淺天上白云投下的陰影讓整個畫面更為豐滿,山頂上拂過涼涼的風,有種秋高氣爽的感覺。
【篇五:立秋】。
陳凱豐。
不知不覺就已經立秋了,夏日的酷暑也許快要退去了,離開學也已經不遠了。
但可悲的是,我似乎已經忘卻了日期和星期,暑假已經過半,可真正留下印象以后還能想起的,也就一兩天。每日上課是單調而乏味的,還偏偏占據了整個上午和大半個下午,剩下的時間,除去寫作業,也完不成什么“影響深遠”的的事情,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了,往日能歡喜一會的貼秋膘,也被人忘卻,無人提起。
或許我的內心還沒適應如此的生活。
【篇六:立秋】。
王予涵。
今天是立秋啦!立秋就應該……。
貼秋膘(大吃特吃)啦!
雖然肚子上的肉肉已經在向我抗議,但是這阻擋不了我對美食的渴望!(我不胖,哼!)。
第一道菜:燒茄子。
雖然已經到了秋天,但酷暑仍未褪去,這時候,為什么不來點清熱解暑的美食呢!正好茄子具有清熱解毒去火的作用,非常適合秋季食用。所以——美味的茄子!我來啦!
第二道菜: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那么為什么不在這搶秋膘的一天吃上一頓美味的餃子呢?
就在這剛剛立秋的幾天最后享受一下應季的西瓜吧!
【篇七:立秋】。
梁少騫。
立秋又如約而至了。
時光如流水,轉眼間已經八月份了。暑假也過去了一半,夏天好像沒有來過一樣,秋天就不知不覺來到我們身旁。
傍晚,天氣逐漸變得清涼,沒有風,窗外樹上的樹葉好像停在了那一瞬間。樹上的蟬還像往常一樣,不停的鳴叫,只是我們家的蟋蟀叫聲越來越少。傍晚天空出現晚霞,夾在一大片一大片的云彩之間,火紅火紅的。遠處還能看到山的輪廓,不過好像跟天空融為一體了一樣。
時間在不經意間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之前好像做了個夢一樣,記憶模模糊糊的。好像發生過,又好像沒經歷過。
【篇八:立秋】。
李泓毅。
今天是立秋,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立秋,我并不在北京,而在北戴河,這里的天氣和北京幾乎差不多,不過空氣比北京更好,而且因為臨海,這里面的空氣,也比北京濕潤,不容易像北京那樣口干舌燥,因為空氣好,所以陽光也比北京明亮的多,這也就讓北戴河比北京熱許多,很難想到現在已經立秋了,這里總是藍天白云,不像北京時不時就霧蒙蒙的,不過因為臨海,所以在炎熱的天氣里,漫步在海邊,就會感覺到一股海風拂過面龐,把夏日的炎熱全部從身上褪去了。每天早上起來去看大海退潮,十分享受,這就是北戴河的立秋,沒有感覺任何秋意來臨。
【篇:立秋】。
馮亦康。
沒想到這么快就過去了一年,著實令我驚詫。
前幾日隨父母來貴陽避暑,這次避暑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避開了夏天。
近些天在貴陽本就幾乎感覺不到夏天,連蟬鳴都聽不見,立秋卻又跟著來臨了。不知以后貴陽會有多涼爽。
貴州向來就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特點。來貴陽幾天,就沒見過完全放晴的日子。
下午可真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眼看著東邊下著濃得像霧一樣的雨,頭頂上卻是艷陽。
晚上難得出去走走,輕柔的風吹在身上甚是舒服。
【篇九:立秋】。
梅潤東。
當節氣帶上了“秋”,暑氣便被收住。沒有了酷暑,打開窗戶往往可以感受到風的氣息。直撲面門的清爽。當霞光出現在天邊時,炎熱便遠遠遁去。當夜晚降臨,你大可關上空調,打開窗戶,風便灌滿房間。
【篇十:立秋】。
王博聞。
今日立秋。
清晨,坐在車上,手輕輕倚著半開的窗,享受著大自然送來的習習清風。天氣剛剛由小雨轉晴了,空氣無比清新,一路寒蟬之鳴,與一旁靜靜流淌的京密運河,為立秋拉開了序幕。
到了中午,濃濃的夏意卻又沖淡了這份秋意。綠樹濃蔭,碧草藍天,翠色欲滴,可它們殊不知眼前的綠色已抵不住肅殺之氣的大勢了。
下午是悶熱的,令人煩躁與困倦的,待在空調房里就不想出來,但寫寫作業,看看書,它也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立秋即將收尾,夜幕更早地籠罩了這片土地,天色已晚,明日清晨,與朋友前去“山吧”,再賞這秋“立”之時的山水之景吧。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九
許多人都知道貴陽被稱為“林城”。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貴陽的氣候冬暖夏涼,夏天綠樹成蔭,空氣清新,讓人如身處林中一般。
在老環城路寶山路,一眼望去,如同一片綠色的河流,從路頭到路尾,種著不計其數的梧桐樹。聽外公說,這些樹都是五六十年代種的呢!
當涌來縷縷清爽的微風時,你會感覺身處寶山路,是多么的愜意,風中帶著樹葉的清香,樹葉如小河碧綠的浪花一樣,在風中蕩漾。
都說貴陽山中有城,城中有山。黔靈山便是一個標志性的地方。走近黔靈公園,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許多山被云霧纏繞,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當然,想好好觀看一下這綠綠的仙境,還得用毅力登上頂峰,你若是累了的話,也沒有關系,山中還有機靈的小猴子陪你玩呢!
貴陽這座綠色的城市,除了山青城綠,而水更綠。
百花湖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湖泊。湖水中的島嶼相互交錯,足有上百個島嶼。島上的綠樹染綠了湖水,湖水把綠樹映襯得更加碧翠,整個百花湖就如同一塊翡翠。
除此之外,貴陽還有許多的湖泊河流,南明河、紅楓湖、阿哈水庫、花溪河……更有許多美景,森林公園、情人谷……這些地方,所呈現的都是“綠”,一年四季,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
啊,我的家鄉,綠綠的貴陽,爽爽的貴陽。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十
甲秀樓在貴州省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并恢復原名。本文是貴陽甲繡樓的。
導游詞。
僅供參考。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爽爽的貴陽,西安有大雁塔,武漢有黃鶴樓,成都有望江樓,昆明有大觀樓一樣,而我們貴陽有甲秀樓,甲秀樓是貴陽的市徽和標志,現在我們去參觀貴陽市的標志。
甲秀樓位于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甲秀樓始建于明萬歷20xx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為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并筑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后,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的楊世友,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是貴陽人杰地靈的象征,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跡”,各位朋友可以在這里留影。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增加了橋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凈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
浮玉橋上的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高約20米,四個角上刻有珍禽異獸的圖案,底層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護以雕花漢白玉欄桿,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橋原先有九個橋孔,橋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蕩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橋上的這個亭子叫涵碧亭,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詩人更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幅楹聯,用“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青蓮瓣里行”的詩句點出了它的神韻。歷代騷人墨客對甲秀樓題詠甚多,其中清人劉玉山所撰206字長聯膾炙人中,此聯比號稱天下第一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還多26字。它概括了山城貴陽的地理形勢及歷史變遷。
集山光水色為一體的甲秀樓有一種獨具魅力的美。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到此一游又是一番別有情趣的享受。
“五百年穩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茫茫眼界拓開。看東枕衡湘,西襟滇詔,南屏粵嶠,北帶巴衢;迢速關河,喜雄跨兩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卻好把豬拱箐掃,烏撒碉隳,雞講營編,龍番險扼,勞勞締造,裝構成笙歌閭,錦繡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難與神州爭勝概。
數千仞高凌牛渡,永鎮邊隅,問誰雙柱重鐫,滾滾驚濤挽住。憶秦通棘道,漢置戕河,唐靖且蘭,宋封羅甸;凄迷風雨,嘆名流幾輩,銷磨了舊跡千秋。到不如成月喚獅岡,霞餐象嶺,崗披鳳峪,霧襲螺峰,款款登臨,領略這金碧亭臺,畫圖煙景。恍覺蓬州咫尺,頻呼仙侶話游蹤。”
甲秀樓為貴陽主要名勝,素有“小西湖”之稱,歷代文人墨客往來于此,觸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寶,其中尤以清人劉玉山所撰長聯最為著名,洋洋灑灑174個字,凝結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占鰲磯,獨撐天宇,讓大家更上一層樓,眼界開拓。”
甲秀樓是鬧市中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區內古色古香,景區外高樓林立,入夜后燈火輝煌,成為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聚焦點。甲秀樓歡迎您下次再來。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十一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在新紀年的第一天,貴陽新落成的孔學堂向市民正式開放。早在去年9月28日,趕在孔子2563周年誕辰,就舉行了盛大的孔學堂落成慶典,但因為一些尾后工程尚需時日,沒有對外開放。
這項投資4個億,占地130余畝,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仿古工程,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花溪景區大將山下,建筑群體依山傍水,與正在興建的貴州大學城融為一體,成為貴陽的一道亮麗文化風景線。
建造孔學堂的目的,貴州黨政領導認為,當前人們群眾物質生活得到普遍提高,但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卻變得荒蕪,由此滋生出許多“社會病”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興國安邦的精神支柱,因此決定把它建設成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的重要基地和提高本地黨政干部文化素養和“官德”境界的重要平臺,力推貴州經濟建設“后發趕超”、“走出洼地”。為此市委書記主持落成典禮,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親自擔任孔學堂管理處處長一職,規格之高可見一斑。12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黔考察期間,省市領導陪同也曾到孔學堂視察,指出孔學堂硬件條件很好,要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有影響的活動,打造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品牌。
代文明的聚焦點,在現代文明中閃爍著歷史的光芒,昂揚著“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引導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十二
黔靈山公園位于貴陽市的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而得名。我覺得黔靈山最好玩的地方有:黔靈湖、獼猴觀賞園、弘福寺、動物園。下面,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幾處地方吧。
黔靈湖是一個湖,來回大約有990米。上面有許多白色一米多的鳥,非常的美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在黔靈湖上劃船,看見有幾個人在湖上游泳。突然,我們的船馬上和另一條船撞到了,那一只白色的鳥從兩條船中飛過,好像在向岸上的人們表演。
獼猴觀賞園是一座山,山上有很多猴子,游客不停的丟食物給猴子。那些猴子喝水的方法各種各樣,比如說:用石頭砸、用舌頭舔、往地下砸、用牙齒把瓶子咬爛……其中最有趣的是用牙齒把瓶子咬爛。那只猴子是這樣做,他先用舌頭舔了下,再用牙齒瘋狂得把瓶底咬爛,就喝到水了。對了小朋友,在這里的時候千萬不要拿出東西來吃。
弘福寺在獼猴觀賞園的后面,里面有許多的佛像,佛像下面有一個紅色的地毯,游客可以跪在那里拜佛。弘福寺門口有兩個獅子,他們的嘴里含著一顆珠子,顯得非常的兇猛。弘福寺里有一個大池,有2米深,池底有9個小壺子,里面有很多的硬幣,人們把硬幣丟進池里。
黔靈山公園不僅有憨態可掬的小猴子,還有寬闊的黔靈湖,還有可以拜佛的弘福寺,還有可以觀賞到各種動物。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十三
走進大門,聳立在臺階上的殿,是南明時期永歷王朝修建的拱南閣。永歷王朝,最初建都在廣東肇慶,以后輾轉遷到貴州,在安龍駐了4年。拱南閣就是這一時期所建,大梁上至今還保留著"永歷己未孟秋月吉旦"的字樣。己未年即永歷九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永歷王朝的建筑,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都毀壞、消失,惟有貴州還保存了一些遺跡,除了拱南閣而外,在安龍還有"十八先生墓"和幾個小皇子的墳冢。
供南閣內陳列著貴州的各種民族工藝品,可供游客自由選購。在它的右側,翠竹請幽,從前在此建有"龍門書院"。"龍門"二字寄托了一個良好的愿望,希望學生們有朝一日能夠像鯉魚跳龍門一樣,高中舉人、進土。
拱南閣右側的"澹花空翠"園林內有花墻、洞門、長廊、水榭、樓閣,是典型的江南庭院。昔日的翠微閣,臨水而建,"半邊山樓,半邊水樓",頗有詩意。倚樓遠眺,明月清風,兩岸煙柳,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情思,文人雅土經常在此詠詩作賦。
如今的"澹花空翠"園林,展出各種奇石,有兩億多年前的恐龍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有各種形狀怪異、能引人遐邇的石頭,集中展現了貴州的石文化。盞景和根雕,也是貴州山地文化的一角。
翠微閣內,開辟了蕭嫻書法作品陳列館。蕭嫻是貴陽人,她是康有為的弟子,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請看她的手跡,在氣勢宏大的筆觸中顯出售秀,"飛檐甲天下,落影秀寰中"的條幅,詩句中隱言"甲"與"秀"的意思。"清風待客,明月留人",運筆飛動,詞意清雅,表達了貴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懷,歡迎天下游客來貴州,到甲秀樓乍客。
甲秀樓是鬧市中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區內古色古香,景區外高樓林立,入夜后燈火輝煌,人影晃動,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聚焦點,在現代文明中閃爍著歷史的光芒,昂揚著"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引導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十四
小時候,我去過一個美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在我腦海中若隱若現,留下了一層層深入的印象。長大后我才知道,那個美麗的地方叫做黃果樹瀑布。
我曾聽說過黃果樹瀑布下面有一條河,叫做白水河。
一進大門,就下起了雨,我連忙穿起了雨衣。沒過量久,從白水河里升起了一層蒙蒙的薄霧,完全遮蓋住了大家的視野。大約過了半小時,雨停了,薄霧也散了,我們的視野漸漸地清楚起來。
我第一眼望去,看到的就是那條用普通石頭鋪成的小路,那些石頭都是用一塊塊鵝卵石,有玄色的、有白色的、有綠色的、還有花的各種各樣,五彩繽紛。小路旁有一條竹子做的護欄,竹子很脆,假如你用力一踩,全部竹子都會散架。
我迫不及待地向黃果樹瀑布跑去。從山上流出了一條長長的河水,從遠處望去,瀑布就像一條白色的長毛巾。可希奇的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是凈水,一碰到白水河就變成黃水了。我直往水簾洞跑去,它的水很小。爸爸要我嘗一口黃果樹瀑布的水。那時候,我還很小,不敢去。爸爸就硬把我抱起來,伸到水簾洞的洞口,水嘩嘩地流到了我身上,全身清涼的我,不時張開嘴巴,舒服極了。我翻了個身,爸爸說:別動,會掉下去的。我趕緊躺好,過了一會兒,我的眼睛睜開一條小縫。我看到的白水河,是史無前例的七彩色采:紅、橙、黃、綠、青、藍、紫。后來我才知道,那種自然現象叫彩虹。
看,那美麗的黃果樹瀑布。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十五
“中國現有的大部分孔廟,功能基本都是以祭祀為主。”據介紹,貴陽的.孔學堂,在功能定位上是以“傳承與弘揚儒學的圣殿,教化與開啟新風的基地”為目標,具有教化、禮典、祭祀、典藏、研究、旅游等六大基本功能,就建設規模、面積、功能來說,堪稱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六大服務功能今后不但能夠滿足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需求,市民還可在此坐而論道、以文會友,也可在此吟詩作賦、品茶下棋、旅游觀光等。
兩橫軸即“風軸”、“行軸”,都由東北至西南并橫。“風軸”象征儒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軸上左有講堂群、溪山書院,是今后進行會議研討、學者講學的主要區域。“行軸”象征孔學的智慧與實踐,軸上有鄉賢祠、陽明祠、奎文閣等建筑,鄉賢祠供奉貴州歷代賢達名士,陽明祠祀奉明代大儒王陽明,奎文閣典藏儒學文化經典。
貴陽甲秀樓優選(優秀16篇)篇十六
星期六,陽光明媚的一天,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媽媽破天荒地讓我出去玩,而且是自己一個人,說是很久沒有放我出門,讓我去活動活動筋骨。我不由得跳了起來,興奮地計劃著。
下了車后,來到黔靈山公園大門前,“黔靈山公園”幾個大字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去買了門票,然后我們依次排隊進入黔靈山公園。
進了大門,發現中央有一群人圍成一圈,仿佛在看什么,于是愛看熱鬧的我就忍不住圍了過去。突破重重包圍圈才看見。原來是有人把花生扔給了小猴子,小猴子卻輕而易舉地把三顆花生接住了。然后,它居然自己剝開了花生殼,吃到了花生,小猴子真是太聰明了。
為了不浪費“寶貴”的時間,就往麒麟洞進軍,但才走不遠就看到了一片湖,突然想起小伙伴提起的小蝌蚪,不禁湊近去看了一下,在湖的邊上,仿佛有什么東西在游動,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小蝌蚪。黑黑的一團,連尾巴也是黑黑的呢。還好我“裝備”齊全,我高興地從書包里拿出了一個紙杯,裝了幾只小蝌蚪,盯著紙杯里的他們,不停地看呀看,估計小蝌蚪也正和我對視呢。轉念一想,小蝌蚪離開它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會傷心的,還是把它們放了吧。
小蝌蚪又回到了它們熟悉的地方,而我依然興致勃勃地向前走去。
終于,我走到了麒麟洞,進洞的那一會兒氣溫仿佛也低了幾度,我猜可能是因為這洞是個溶洞的關系。洞里有很多鐘乳石,我聽媽媽說,它是由一滴滴的水慢慢累積形成的,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簡直太神奇了。就在我看得入迷的時候,天真地認為洞內沒有猴子的我,被猴子打劫了!它搶走我一包吃的,還好我跑得快,不然就什么也沒有了。
最后我還去了動物園,直接就奔向了食肉動物的那一條通道,第一個參觀的動物就是大蟒蛇,但是我找了半天也沒看見,仔細查找了一會兒,才發現它躲在了陰涼的角落,蟒蛇仿佛就像“偽裝者”一樣會隱身呢。
本來還想繼續游玩下去,結果卻被媽媽的一道“圣旨”給召喚回去了,只好帶著些許遺憾離開了黔靈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