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也是農歷新年的最后一天。在這一天,人們會祭祀祖先、看花燈、吃元宵等一系列傳統活動。今年的元宵節,我深切感受到了濃厚的年味和家庭的溫暖,也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正月十五讓我收獲了許多感悟和體會。
首先,正月十五的祭祖儀式讓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凝聚力。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共同祭拜祖先。在祭祖時,我感到祖先的存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祭祖不僅是一種傳統儀式,更是一種家庭情感的表達。通過祭祖,我們對祖先的感激之情和對家庭的歸屬感得以深化。這種家庭的凝聚力讓我感到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幸福。
其次,正月十五的花燈展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和家人一同去參觀了當地的花燈展覽,彩燈的璀璨奪目令人目眩神迷。各種形狀的燈籠在黑暗中散發出柔和的光芒,給人一種祥和和美好的感覺。我欣賞著那些精美的燈籠,心中不禁涌起對傳統文化的敬意。花燈的制作工藝無疑是對傳統工藝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對創造力和藝術才華的展示。這些花燈讓我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
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還有一個重要的傳統活動就是吃元宵。家人一起坐下來分享一頓豐盛的元宵晚餐,成了我在這個特殊日子的美好回憶。元宵團圓的象征意義讓我感到一種親人團聚的快樂。而且,元宵作為傳統小吃,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制作工藝,品嘗著那溫熱的元宵,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一起吃湯元宵的場景。元宵帶給我深深的思鄉之情,也讓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另外,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我還參加了一些傳統的游戲活動。比如猜燈謎、放天燈等,這些游戲既增加了節日氣氛,又給人們帶來了歡樂。我參與其中,不僅感受到了傳統游戲的樂趣,還收獲了社交的機會。通過游戲,我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拓寬了自己的人際圈子。同時,這些傳統游戲也教會了我一種團隊協作、競爭和忍耐的精神,對我的成長大有裨益。
最后,正月十五也是一個反思和展望的時刻。在這一天,我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成長和收獲,感受到了歲月的流轉和自己的變化。同時,我也對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思考和規劃。正月十五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為未來設立了更高的目標。
正月十五的心得體會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自己的成長。祭祖、花燈、吃元宵、傳統游戲等活動都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同時,正月十五也是一個團圓和思考的時刻,讓我意識到家庭的重要性和自身的成長與發展。這個特殊的節日讓我收獲了很多,也為我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正月十五到了,我們早早吃完了晚飯,來到了看花燈的指定地點。
“哇”!才七點,那里就已經人山人海,全場人頭攢動。在這些燈中有個很搞笑的,那個燈講的是《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正在我看的入迷時,一個中年男子一個箭步跳上了燈臺,這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這是什么,難道是‘桃園四結義’?”話音剛落,全場就大笑起來,笑的我肚子都疼了。
童子,一個拿著劍,一個拿著扇子,城樓下面全是曹操的大軍。只見諸葛亮文座城頭,悠閑撫琴,沉著鎮靜。津五路上的花燈那真是往北看不見頭,往南望不到尾。
七點半了,開始放煙花了,人們全轉移了陣地,一開始,先是一些煙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五環、有的像鳳凰,可美了!過了一會兒,一種像噴泉的煙花點燃了,那場面一點也不不亞于濟南的趵突泉。
今年的燈會真熱鬧啊!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正月十五,是中國農歷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深深地扎根于中國人民的心中。每年的元宵節,人們會在這一天點亮彩燈、賞花燈、品嘗元宵,而我也通過這一天的經歷,獲得不少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元宵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的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元宵節自然而然地與團圓聯系在一起。在這一天,人們不僅享受到了家人團聚的溫暖,還會將這份團圓之情延伸到家人以外的人群,與親朋好友一同慶祝。我記得去年的元宵節,我們一家人齊齊歡聚在一起,圍坐在桌旁享受著美食,談笑風生,不禁感慨生活的幸福。此外,與親朋好友一同賞花燈、放煙花、猜燈謎等活動也是增進彼此感情的絕佳機會。
第二段,元宵節是一個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在元宵節這一天,各地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賞花燈。花燈制作精美,形態各異,寓意吉祥,成為廣大民眾期待已久的節日景觀。此外,元宵節還有許多傳統的民俗活動,例如籌謎、舞龍舞獅、放煙花等,這些活動既體現了中國的獨特魅力,也傳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我曾參加過一個慶祝元宵節的活動,活動現場到處洋溢著熱鬧喜慶的氣氛,我不僅欣賞到了各種各樣的花燈,還體驗了放煙花的快樂,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三段,元宵節是一個反思自我的節日。古人有云:“正月十五看元宵,一看興子百般高。”元宵節是一個反思自我的時刻,在這一天,人們會在追逐花燈的過程中,思考自己的欲望與追求。這不僅是對自我能力的自信,也是對未來的希望。對于我而言,元宵節是一個思考自我成長的機會。我會反思自己過去的不足,并制定新的人生目標。正是這一份動力,讓我在新的一年中更加努力,追求卓越。
第四段,元宵節是一個尊重自然的節日。在中國古代,人們把月亮看作是“天地之間,五行之主”,賴以滋養萬物生長的能量。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除了欣賞月亮的光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儀式:放天燈。天燈是用紙制成的,內部用蠟燭照明,放飛后能夠在夜空中點綴出一片燦爛的光芒,如同繁星般美麗壯觀。這是人們對自然的尊重和感恩之心的體現。而我也在這一天放飛了一盞天燈,心中是對家人、對朋友、對社會大家庭的感恩之情,同時也對大自然的敬仰。
第五段,元宵節是一個傳遞美好祝愿的節日。元宵節是農歷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通常會在這一天點亮彩燈、放煙花,以期望在新年中獲得好運、好事連連。此外,元宵節還有一個習俗:猜燈謎。人們將謎語寫在紙上,貼在花燈上供他人猜解,如果答對了就會得到一份小禮物。這不僅是增加了節日的趣味性,還傳遞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曾參加過一次猜燈謎的活動,通過思考、討論,不僅能夠提高智力,還能夠增進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中國人心中一個特別的節日。它既有團圓、傳統文化的內涵,又有反思、尊重自然、傳遞美好祝愿的意義。通過參加各種元宵節慶祝活動,我受到了很多啟發,也獲得了許多心得體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意識到家庭的重要性,并體會到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同時,我也找到了自我反思和成長的契機,更加懂得如何尊重自然,展現感恩之心,傳遞美好祝愿。元宵節的經歷使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堅定了前行的方向,為未來而努力!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我愛那圓圓的月兒,也愛這份長長久久的思念,但我更愛在這月圓之夜和親人一起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湯圓。
“哈哈哈,好丑,你看我的”,班里洋溢著快樂的聲音,那時,我們班正在做著傳統節日的食品——湯圓。
老師讓我們先分組,各自各對做著團圓的湯圓,今天是元宵節,所以要做湯圓吃。我們先開始把面粉放在一個小盆里,其思不解的我們亂弄一通,我看著女孩子那一隊搓的湯圓是真圓,真好看,哇,女孩子那一隊好快,而我們這一隊卻沉思在怎樣和糯米粉的套路上,簡直比烏龜還慢!
小謝可是我們的好幫手,他那迅速的速度可幫了我們隊的大忙,我們著急用溫水,他二話沒說,不到十秒便急如風的回來了,一會兒幫我們加糯米粉,一會兒搓湯圓,我們隊有的都在看小謝一個人從東跑到西,再從西跑到南,有的都在一起包湯圓。包湯圓可不能隨便亂包,一定要小心,要想湯圓更美味,可以把湯圓內加一些好吃;比如黑芝麻,花生粉等;這樣就好吃了,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
要想料在湯圓內不漏,一定要把湯圓和好,如果湯圓硬的話,那雖然料不漏,但包不住;如果湯圓軟的話,那料就很容易漏出來了。所以和糯米粉的時候,一定要平均,一定要剛剛好,不能多也不能少。小謝快是快,但快不能代表一切,我們看他幫了我們這么大的忙,就一切都交給了小謝。小謝給了半包糯米粉,卻給了5勺溫水,后來半包糯米粉就這樣浪費了,小謝準備把四包糯米粉放進去,哇,盆不夠裝,剩下的全部都掉下地來了,怎么辦?本想用手拿起來,可是老師過來說:“算了,不要了,”我們組只能等吃了。
湯圓煮好了,雖然湯好喝,但湯圓卻是難吃的想吐!我們班做的湯圓雖然不是很好吃,但是我覺得這是幸福的湯圓。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也被稱為燈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點亮彩燈,聚在一起歡慶。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領悟到了許多道理,收獲了許多感悟與體會。
首先,正月十五教會了我團結與包容的力量。在這一天的燈會活動中,我看到了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興趣的人們聚在一起玩耍、觀賞燈籠。大家互相幫助點亮彩燈、分享美食,團結友愛的氛圍讓人心生溫暖。這提醒著我,不管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多少不同的人,我們都應該學會欣賞和尊重他們的差異,從而實現真正的團結與和諧。
其次,正月十五讓我明白了困難之后努力與希望的重要性。在燈會活動中,有許多精美的大型彩燈,它們的制作和安裝并不容易。每一個燈籠里面的小燈泡,都是由工人們一顆一顆耐心裝上去的。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非常辛苦和繁瑣,但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堅持不懈地工作。最終,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了美麗的燈光,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希望。這一切真實地告訴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敗時,我們不能被悲觀情緒所包圍,而是應該堅持努力、保持希望,相信困難只是磨練我們的機會。
進而,正月十五也教會了我觀察和欣賞生活中的美。在這一天的夜晚,這些燈籠發出了豐富而溫暖的光芒,映照著人們的笑臉。燈會中滿天飛舞的煙花,讓整個夜空變得絢麗多彩。我專注地凝視著這一切,每一種顏色和形狀都給我帶來了美的享受。我意識到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感受,就能發現它們。不僅僅是正月十五,每個日子都有值得欣賞的美好之處,我們應該用感恩和善良的心情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最后,正月十五也教會了我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意義。元宵節起源于古代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今天,由于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我們很容易忽視傳統節日的重要性。然而,正月十五一直保持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火炬,讓我們了解和親近我們的根源。在燈會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傳統的彩燈和表演,還能了解到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通過這個節日,我明白了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我們繼續傳承、保護和發揚這些文化,我們才能夠讓這些珍貴的傳統永遠流傳下去。
正月十五,是一個充滿陽光和希望的節日。在這一天里,我收獲到了許多寶貴的體會與感悟。通過團結與包容,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互助的力量;通過努力與希望,我明白了困難之后堅持不懈的重要性;通過觀察與欣賞,我明白了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通過傳承與保護,我明白了價值傳統文化的意義。正月十五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快樂與愉悅,更是對人生與世界的啟迪。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一轉眼寒假已經接近尾聲,心里有著些許遺憾的同時也迎來了我最最期盼的元宵節,因為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看花燈。
正月十五——鬧花燈。幾乎一整天我都是在期盼者天黑中度過的。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匆匆吃過晚飯,我便拽著媽媽趕往廣場。一路上前去看花燈的人流如織,而我卻是在人流中奮力爭先的小魚,拽著媽媽不斷地越過一個又一個前行的游人,要不是媽媽非得緊緊攥著我的手,我早就從人流的上頭“飛”過去了。
近了近了,遠遠看見廣場上燈火輝煌,把天空都映得變成了亮紅色。一走到廣場邊上,我更加地興奮起來。哇——花燈的種類真多啊,有“五福臨門”、“金猴獻瑞”、“八仙過海”、“悟空騰云”、“花果山”等等各式各樣的巨大花燈,讓人目不暇接,贊嘆不已。
也許是猴年的緣故,這些花燈多多少少和“猴”有關。快看“五福臨門”花燈,看到那喜慶紅火的顏色,仿佛看到了人們對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平安幸福的祈盼。再往里面走就是“金猴獻瑞”,身披金甲的送悟空高站云端,笑呵呵手捧蟠桃,仿佛要遞到我的身前一般。鐵拐李、何仙姑、張果老、曹國舅、呂洞賓等八仙各顯神通,乘坐著巨大的葫蘆飛馳在碧波大海上。再往前面看,啊!原來是《花果山》中的群猴,有的上蹦下跳,有的爬樹攀枝,有的撓頭抓耳,有的采摘鮮果,有的追逐打鬧,好不熱鬧,讓人浮想聯翩,仿佛置身花果山一般。
太多太多的花燈我都看不過來了,只是不停地隨著人流慢慢前行,而我的思緒仿佛游歷在一個又一個美輪美煥的花燈世界中。
今晚的花燈,形態萬千,意境萬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直到八點半,我們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花燈街。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盼著,盼著,元宵節終于來臨了。每家每戶都高興地品嘗著湯圓,興奮地賞月、觀花燈,我們家也不例外。吃完湯圓后,我們跟妹妹歡歡喜喜地來到了紅亭花園賞月。馬路上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車水馬龍,車上的人們穿著各式的衣裳,汽車像一條長龍在馬路上飛馳。天氣十分晴朗,月亮高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中,銀光灑滿大地,到處喜氣洋洋。
啊!這里真熱鬧啊!紅亭花園張燈結彩,有的小朋友是跟爸爸媽媽陪伴出來,你瞧!他們手里提著栩栩如生的花燈,臉上綻開了燦爛的笑容,有的還三五成群地在比花燈呢!花燈的形狀可真多,有花草蟲魚、十二生肖、奧運福娃樣子的花燈等。
還有的小朋友舉著各種奧運福娃形狀的花燈。花燈真是各式各樣、千姿百態,有的是象征吉祥如意的吉利燈,有的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各種動物或卡通人物形象的塑料彩燈,有的是古老的紙宮燈……各種各樣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象征著國泰民安,五谷豐登。特別是吊在小商鋪門前那幾盞大紅宮燈,它的罩上寫著“財源廣進”、“吉祥如意”、“元宵佳節”等吉祥詞句,為紅亭花園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我們來到中山公園,那里正在舉行的元宵潮汕文藝表演活動人山人海。現在正在表演的是傳統節目?舞獅呢!圍觀的人群水泄不通。你看那兩只“獅子”多雄壯高大、威風凜凜。“啊,兩只獅子咬起來了!”我興奮地喊道。兩只獅子這邊進三步,那邊退三步,這只獅子抖了抖身上的皮毛,那只獅子趁機死死咬緊,這邊的獅子馬上反攻:瞅準了那只獅子,咬住了它的頸部……斗得不可開交、互不相讓。
大家都拍手稱好,我更是把手掌都鼓紅了。這時,兩只獅子邁著步伐,昂首挺胸地走進人群,向我們套近乎。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操著濃重的潮汕口音,說了這么一句話:“我們潮汕的傳統文化就是精彩。”大家聽后全都樂開了……我回想著老爺爺說的話,心里默念著:我們潮汕兒女都應該為我們潮汕的文化而感到自豪,我們更應該為它爭光、添彩啊!
我們來到燈謎臺前,這里更是熱鬧非凡,謎臺上掛滿了各種謎語,其中一條謎面是:“紅的瓜,黃的瓜,節日一到滿節掛。”我把目光轉向五光十色的花燈,心想:那“紅的瓜,黃的瓜”這些花燈不就像“紅的瓜、黃的瓜”嗎?元宵節街上都掛滿了花燈。謎底一定是花燈。我對工作人員說:“是花燈,對嗎,阿姨?”阿姨說:“小朋友你答對了,這是你的禮物。”我手捧著禮物,沉浸在無比歡樂跟幸福之中。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9點多了。我們只好走出了中山公園,回家了,今晚真是一個愉快又難忘的元宵之夜。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八
今天下午,我們到馮若中外婆家做糟羹,你們都知道,臨海人在農歷的正月十五,都會大開食戒,因為要吃糟羹了。
糟羹里的食材可以由自己隨意搭配,糟羹起源于明朝,自從戚繼光打敗了倭克以后,將士們都非常餓,但他們從來不向老百姓拿糧食,百姓們為了報答戚繼光,紛紛把自己家的糧食煮熟,也不管戚繼光答不答應,就直接送到了戚繼光屯兵的地方,可是,糧食都冷了。老百姓就把糧食全部剁碎,放在一個大鍋里煮熟,這就是糟羹,后來糟羹才演變成咸羹和甜羹。
到了馮若中外婆家,看見食材已經全部擺好,就等著我們去切。
我拿了一個油泡就開始慢慢地切,不一會兒,我的手變得非常油膩,我不想切油泡了。我把油泡拿給章仁翰切,。我拿起芋頭,舉起菜刀用力向下砍,只聽震耳欲聾的一聲響,芋頭瞬間一分為二。
切好以后,馮若中外婆把食材全部倒進鍋里,加了鹽、老酒、白糖,炒了一會兒,然后加了很多水,燒滾以后,加了米粉和青菜,再加點味精,一大鍋糟羹做好了。
馮若中外婆給我們每人舀了一晚,太好吃了,自己動手做的就不一樣,感覺特別好吃。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九
每年臨近元宵節,老家會連著三天耍龍燈,俗稱“揚龍燈”。
龍燈分許多種,而老家所在的村莊通常是耍稻草編織成的草把燈。這種看似不起眼的.龍燈雖談不上精致,更比不上彩燈那般雍容華麗,但成本低、重量輕、寓意深。趕在元宵節前的一周,村里的族長們便動手準備。有著多年編織手藝的曹爺爺早早找來了干凈的稻草,待在村小學的操場上開始忙活。他又是剁草、又是搓繩,往往得干上一兩天,才能編織出一條完整的龍燈。純手工編的龍燈一般分成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由十來個活靈活現的草把用草繩連成一體。曹爺爺的絕活多半出在龍頭上,他用草把編織的龍頭神采飛揚、栩栩如生,尤其是那雙用白蘿卜裝點成的 “龍眼”格外炯炯有神。草把燈編成后,再插上一根根上好的杉木棍,長長的龍燈便整裝待發了。
農歷正月十三是起龍燈的日子。一到傍晚,耍龍燈的大b隊開始在村小學操場集結待命。十來個十五歲上下的標致小伙各舉一根杉木棍,草把插上一根點燃的香燭,燈火映襯下的龍燈裝扮一新,精神抖擻。除了耍龍燈的年輕干將,大b隊還有稍年長的拎包領隊、漲彩的司儀,以及敲鑼打鼓的隊員。趕在晚上六點十八分,一掛紅彤彤的大鞭炮準時響起,耍龍燈的成員們在喧鬧的鑼鼓聲中浩浩蕩蕩出發了。
我家離村小學不遠,每年迎燈都排在靠前的幾戶人家。眼看龍燈就要來了,母親早早把八仙桌收拾干凈,在老屋堂前騰出一片寬敞地,同時取出一大兩小三掛鞭炮,拿一小捆香點上,靜待龍燈的到來。年幼的我還夠不上耍龍燈的條件,但湊熱鬧的水平絕對一流。當龍燈剛進前一屋時,我便不再跟進去熱鬧,而是火急火燎的回家報信,通知父母親在門口迎燈。
不一會的功夫,伴隨一陣急促的鑼鼓聲響,高昂的龍頭即刻出現在我和家人的面前。父親趕忙點燃一掛大鞭炮,十分虔誠的將龍燈請進家門。領隊接過點燃的香,一根根插在草把燈上,在龍頭的帶領下,長長的龍燈在老屋堂前繞場三圈,司儀扯開嗓門不停的漲彩,兩小掛鞭炮穿插其間響個不停。當龍燈即將離開家門時,父親會在領隊的拎包里塞上一包紙煙,既是對大伙的犒賞,更是討個吉利。
龍燈剛剛離去,我便迫不及待的約上小伙伴們,一路熱熱鬧鬧的跟過去。那會村里只有五六十戶人家,但挨家挨戶跑下來,也要兩個多鐘頭左右。為了趕上耍龍燈的節奏,我全然不顧腳下泥路的濕滑,有時一不小心,棉鞋就會踩進路邊的泥水坑。更糟糕的是,一腳踩在小伙伴的鞋跟上,兩人都會摔在地上“狗啃泥”。嘻嘻哈哈一陣歡笑過后,我們越發牟足了勁,跟著耍龍燈的隊伍串了一家又一家。
當晚,耍龍燈圓滿結束。領隊帶著我們趕回村小學,在操場中央升起一堆篝火,將十來個草把和棍子放進火堆,接著點燃一掛鞭炮,我們繞篝火圍成一圈恭恭敬敬三鞠躬,以示送龍上天,寓意風調雨順好年運。最后環節的分發犒賞,大伙紛紛為我點贊,并決定多分我一包佛子嶺牌香煙,當時我心里不知有多暖和。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十
今天晚上,我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正月十五——鬧花燈。
看得我眼花繚亂。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個紅通通的和諧門,看到那喜慶紅火的顏色,我想到了和諧門代表著全世界的安定、團結和友誼。
再往里面走就是蓬萊閣,鐵拐李拿著葫蘆喝酒,何仙姑手拿荷花在欣賞美,張果老倒騎毛驢,真有意思。曹國舅拿著竹板,好像在獻才藝。呂洞賓搖動著扇子,非常悠閑。
再往前面看,啊!原來是《水滸傳》中的武松,正在景陽崗上赤手空拳的打死了一只大老虎,為當時當地的百姓除了大害,真是大快人心啊!
最好笑的是公主騎大象,也算是出盡了洋相吧!
今年的花燈真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