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國演義中周瑜的英雄事跡篇一
周瑜出身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朝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體現周瑜的英雄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在《三國演義》里,有一個人文武雙全但小肚雞腸,他就是東吳的大都督周瑜。
諸葛亮得到了十萬支箭,周瑜心想:不能讓世界上有比我更聰明的人!正巧,攻打曹軍要用火攻,卻沒有東風,久而久之,周瑜裝病躺在床上,諸葛亮得知周瑜病倒,便來看望他。周瑜有氣無力地問他:“先生……我怕是時日不多了,你想出什么計謀沒?”諸葛亮答道:“用火攻。”“對,是個好辦法,可是我們沒有東風呀!”諸葛亮說:“先生,我能借來東風,如有虛實,我便當即處死。”周瑜高興地說:“好,一言為定”。
諸葛亮拿出扇子,機智地搖了一搖,一日后,諸葛亮說:“我已請來風神,今日就行?!敝荑け阆铝钭屗熊娛砍舜l射火箭,讓曹軍的數名將領葬身于火海,士兵們見沒了將領頓時做鳥獸散,東奔西跑,沒一人幸免存活。
諸葛火燒赤壁,周瑜無奈長嘆一聲,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
三國演義中周瑜的英雄事跡篇二
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堅長子孫策與周瑜同歲,都是心懷大志的少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瑜其他的英雄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边@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寫的變得三國東吳的名將——周瑜。周瑜又叫周郎,他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戰將,也是東吳的重要謀臣之一。
周瑜出身官宦世家,祖輩都曾在朝為官。因為家室的關系,他與孫堅的長子孫策十分要好。孫策起兵時,周瑜也仗義幫忙,幫助兄弟一起橫渡江東。后來袁氏想要招攬周瑜,周瑜心中掛念孫策,便婉拒了袁氏拋來的橄欖枝。
周瑜信服孫策,他帶著人馬投奔好友。孫策對周瑜也是十分照顧,不僅賞賜優厚,還封了周瑜為中郎將。年僅二十出頭的周瑜,就已經位居高位,實在難得。周瑜隨著孫策四處征戰,立下很多戰功??上?,孫策后來被人刺殺,周瑜只能效忠其弟——孫權。
周瑜雖然手握重兵,又得到孫策的托付重任,但是他絲毫不仗著自己官大權大,反而盡心盡力輔佐孫權。赤壁大戰中,他與手下黃蓋一起看出了曹軍戰船的弊端,周瑜便想出了火燒戰船的想法。在他與諸葛亮的謀劃下,曹軍大敗。歷史稱此戰為赤壁之戰,這場戰役以寡勝多,在眾多戰爭中被奉為經典。
周瑜一生,對東吳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為了東吳耗費了很多精力,以致于壯年離世,實在可惜。關于小說中對他的描述,純屬謠傳,實際歷史中的他慷慨大度、有勇有謀,是一個極具大智慧的人。
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才干。
周瑜假裝要商議軍事,問諸葛亮說:“在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于是周瑜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周瑜為了保險起見讓諸葛亮當面下了軍令狀。
諸葛亮草船借箭后,周瑜自嘆不如,因自已的不服,想出了另一計策。
一天,周瑜請人擺酒席招待諸葛亮。酒席上,周瑜問諸葛亮:“有沒有什么威力大點的‘武器’能讓兩個不和的人和好?”諸葛亮說:“當然有?!薄笆鞘裁?”周瑜問。“是真心,只有兩個人都想著要和好,那么無論用什么都可以解決的,敢問都督和人吵架了嗎?”“沒有……我只是問問?!敝荑ふf。
從此周瑜和諸葛亮成為了好朋友,一起打下了許多江山。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微舒城)人。周瑜是三國時期吳國著名將領、戰略家。
我希望有一天,當你提起周公的時候。想到的不是王者榮耀里的他,更不是三國演義里面那個心胸狹隘的他。
周瑜他絲毫不亞于諸葛亮,三國演義里面的他卻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說他嫉妒諸葛亮,小肚雞腸。可實際上他一生并沒有和諸葛亮有太大關系。在三國中,為了襯托出諸葛亮神機妙算,把周瑜寫的太過于負面化,最后,周瑜卻是活活被氣死。
周瑜是吳國一代將領,是一代傳奇。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又怎會不是大度之人呢?更不可能在臨死前被氣死,并說出說出既生瑜,何生亮這般話了。周瑜,是病死的。
周瑜是孫策一生的至交,深得他敬重與賞識。周瑜的才能從來都并不遜于諸葛亮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赤壁破曹操,南郡敗曹仁”如果你明白,沒人不會為了他的才能而折服,三國中的他在赤壁之戰中為了害死諸葛亮而費勁了心機,讓許多人對他的印象差到了極致。就連最初的我,也如此誤解。
小時候在一段時間迷上了三國以后,周瑜這個人物形象深深的走入了我的心中,那時的我還不懂,驚羨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鄙棄著三國演義里面周瑜的小肚雞腸。
長大后,我漸漸明白,三國不是歷史。我誤解了周瑜,而我身邊的一大堆人都討厭著周瑜,在我的幫助下,他們放下三國演義的塑造形象,正視了歷史。
為了不讓其他人把周瑜誤會的更深,我們努力的去搜集有關周瑜的資料: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周瑜。"
這是后來人們對周瑜的評價,也包括蘇軾對他的贊賞。讓我們再次深深地被周瑜這個人所吸引,所敬重。三國演義里的人物塑造很成功,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講,周瑜很無辜。
有人常說:可悲的就是,哪怕你知道這個人不是那么壞,不是那么差,你考試的時候也必須得那么寫。我想說,語文考的的確是三國,但歷史考的是周瑜,一個真正的周瑜。
而我心中的周瑜,臨危不懼,雄姿英發,氣宇軒昂。
三國霸主曹操曾在暮年,這樣嘆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在那遙遠的周朝,有這樣一位天下為公,毫不利已專門為人的治世賢臣,確實難得,在那諸侯紛爭的年代,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人,這真是至尚至誠之人,諸侯紛爭,誰又不為自已的家族和今后的前途作打算,要知英雄出亂世,亂世也造就了英雄,戰火紛飛,狼煙四起,那縷縷狼煙,對有雄才大略的人來都是一個個機會,他們善于在紛爭中看清時代的走向,各方實力的對比變化和整個歷史的走向,在亂世之中亦會容易成就大業。當時,武王駕崩,而成王年幼,早在武王時,其和召公已是國家的重要兩位輔政大臣,也是真正握有國家重權的大臣,文王離去時把這個國家基本上交給了他,所以經過兩朝的經營,就在朝臣中的地位,已是極高了,而且深得國君信任,也執撐重權,所以其地位和權力在朝中已是極為穩固,特別是武王英年早世,而成王只有幾歲,所以武王把這么大的一個國家都交給了周公,真可謂臨危受命,而此可說是國家的的有權力都集中到了周公一人手中,而且此時也只有他才能把這么一個大的國家治理好,而且他本身也是一個王爺,他是國君的親弟弟,他也是皇子,也是皇權的繼承人,而且此時幼主有幾歲,相當于國家無主,所以此時由周公來做君無論是于情,還是于理都是能說得通的,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周公寧為人臣而不為人君,這是一種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胸懷,也是一種赤膽忠心,永志不二的心跡,些情此真可謂光照千古,被稱古今第一賢臣。我們再把眼光放得遠一點,后來的各個王朝則不然,也包括最為強盛的漢唐時代,那些所謂的皇子皇孫們為了爭奪皇權展開了血腥的屠殺,如玄武門之變,幾乎血流成河,李世民幾乎殺掉了他的所有兄弟奪取了君權,而武則天,也為了皇位,幾乎殺光了他的孫兒們,最后真得算是一個孤家寡人了,所以從有了皇權始,它就伴隨著血腥,但在周公旦時期,皇權卻是帶著更多的溫情,更多的忠誠,更多的井然有序,這不能不說是周公的功勞,是他創造了千古奇跡,也正是如他營造了周朝一統天下的盛大局面,真可謂“三顧頻繁天下計,一朝晤對老臣心”啊!
當然在赤膽忠心之中,我們更深深地被那濃濃的兄弟,叔侄親情所感動。當哥哥武王生病時,他萬分焦急,甚至寧愿把自已作為人質來替哥哥向天贖罪,這不是一時的沖動和虛偽,還且發自肺腑的誠心,他拿出實際行動向天表明心跡,當哥哥病好之后,他亦萬分的高興,但他只把為哥哥祈求的文書,收起來,不向任何人說,可見其誠心,天地可鑒,可與日月爭輝,而當自已侄子成王病時,他寧愿把身體發乎受之父母的指甲剪下,沉到河中虔誠地向神祈禱,這是對親人的一種至真至尚的情,所以當周公因受讒言而被成王趕走之后,一次成王打開周公當年為成王因病向天祈求的策文時,痛哭流涕,深感內疚,而不斷自責,立即派人迎回周公。千古至情,千古傳揚。
作為一個臣子對君主有如此的情懷,或者作為一個下級對上級是如此的忠誠關愛。
三國演義中周瑜的英雄事跡篇三
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兵之后,正要乘勝進兵,攻取南郡、荊州、襄陽,劉備派使者帶了禮物,向周瑜祝賀赤壁之戰的勝利來了。周瑜從使者口中得知,劉備的軍隊正屯集在油江口。他大吃一驚,知道這是要搶先攻占南郡。心想:我費了許多軍馬,用了許多錢糧,目前南郡唾手可得,他倒來搶現成!我要親自去跟劉備講理。于是,他告訴使者,自己要去向劉備回禮??酌髀犝f周瑜要來,笑著說:他是為了南郡。劉備問:我該如何應付他?孔明說:他來就如此如此與他應答。隨即在油江口擺開戰船,岸上排列軍馬。周瑜一上岸,看到軍勢雄壯,心中不安。劉備設宴款待周瑜。周瑜客套一番之后,說:你在這里屯兵,莫非有攻取南郡的意圖?劉備說:聽說你要奪取南郡,所以來幫助,若是你攻不下來,我一定要拿下南郡!周瑜被劉備一激,心想:我只要彈一下手指,南郡便可到手,落得做個假人情。就說:我若攻不下來,那時由你去取。事情就這樣說定了。周瑜回去之后,立即發兵,攻打南郡。哪知這一著早被曹操料到,他在敗退途中已經給南郡的守將曹仁授予了抗擊周瑜的密計。結果周瑜中計,不但沒有攻下南郡,反而吃了一箭,身受重傷。
這時孔明卻乘虛而入,派趙云攻占了南郡。孔明又從被俘的曹軍將官手中,得到用作調兵的兵符,詐稱要急救南郡,調開了荊州、襄陽的曹兵,由張飛、關羽奪取了這兩座城。使劉備有了立足之處。周瑜則氣得箭瘡迸發,半晌方醒。公元210年,曹操為了離間劉備與孫權的關系。借用漢皇的名義,封周瑜為南郡太守,挑起兩家的爭端。果然,周瑜派了魯肅,去向劉備索討荊州。劉備借口說,若將荊州給了東吳,他就沒有安身之地,先借用一下,等他攻下西川,便將荊州交還。并且立了文書,交魯肅帶回。魯肅回報周瑜,周瑜說:你又中了諸葛亮的詭計了,他明明是推托,哪有力量攻取西川?我有一個法子,使諸葛亮逃不出我的計算。你再去荊州對劉備說:孫、劉兩家既然和好,他不去取西川,我派兵去取,然后將西川讓給他,他把荊州還給東吳。魯肅說:西川路遠地險,很難攻取,都督的計謀非行不可嗎?周瑜笑笑說:你真是個忠厚老實人!
我會去取西川給他?不過借這個名義,路過荊州時向他要錢要糧,乘他不防,殺了劉備,奪回荊州。魯肅受命,又往荊州去了。劉備與孔明商量??酌髡f:你只要看我點頭,便滿口應承。魯肅見到劉備,說:我家主公孫將軍決定,起兵替皇叔攻取西川,換回荊州。但軍馬經過時,望供應一些錢糧。劉備見孔明點頭,連忙說:難得孫將軍的好心!孔明也說:大軍到時,自然會遠迎犒賞。魯肅暗喜,告辭回去。劉備問孔明:他這是什么用意?孔明說:周瑜的死期到了!這樣的計策,連小兒也瞞不過。他是想等主公出城勞軍,乘勢拿下,殺進城來,哪里是奪取西川?劉備大驚,問:那該怎么辦?孔明說:主公寬心,我只等周瑜到來,他就是不死,也差不多了。他便把趙云召來,吩咐說:如此如此,其余的事我自有安排。魯肅回去見周瑜,說劉備、孔明都很高興,準備出城勞軍。周瑜大笑說:看來這次他中了我的計了!這時周瑜的箭瘡已經漸漸平復,便親自帶領水陸兩路大軍五萬人,往荊州進發。到了夏口,就問:荊州有人來接嗎?劉備派來的人回答說;皇叔已將勞軍的事安排好了,他在荊州城外恭候都督。周瑜繼續領兵前進。到了公安,并看不到有人迎接。船隊開到離荊州只有十里遠,江面上還是空蕩蕩的。哨探回報說:荊州城頭上,插著兩面白旗,卻看不到一個人影。周瑜心疑,就叫船靠岸,親自帶了三千精兵,直奔荊州。到了城下,依然沒有動靜。就命令軍士叫門,說是東吳周都督親自來了。
話剛說完,忽聽一聲梆子響,城頭上一齊豎起刀槍,趙云站出來問:都督究竟為什么到荊州來?周瑜說:我是為劉皇叔攻取西川,你還不知道么?趙云說:孔明軍師已看透了你的用心,所以留我在這里守城,你休想進得來!周瑜一看情況不妙,調轉馬頭就跑。哨探迎面趕來報告: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四位劉備的名將,分四路殺來,也弄不清有多少軍馬,只聽到驚天動地的喊聲,都說要捉周瑜!周瑜大叫一聲,墜下馬來,箭瘡又裂開。左右忙將他救起,送回船去。軍士們傳說:劉備、孔明在前山頂上飲酒取樂。周瑜聽了大怒,咬牙切齒地說:你以為我取不到西川,我發誓要將它攻下!當即傳令:繼續西進,攻取西川!軍隊開到巴丘,又有人報告說,上游有劉備的劉封、關平二將領兵切斷了水路。周瑜氣急敗壞,進退兩難。這時又得到報告:孔明派人送書信來。周瑜拆開一看,信中大意說:聽說足下要取西川,我以為切切不可。西川民強地險,易守難攻。今勞師遠征,轉運萬里,欲求成功,雖孫武不能。曹操剛于赤壁失利,片刻不忘報仇;今足下興兵遠征,倘曹操乘虛而入,江南必化為一片焦土矣!我不忍坐視,特此告知。周瑜看后,氣絕身亡,時年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