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勝似親人篇一
我們村寨有十幾戶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漢族。
我的鄰居有一位老奶奶,快80歲了,可身體還算硬朗。她有個女兒在縣城教書,難得回來一次。一年到頭,出來進去總是她一個人。
老奶奶經濟上并不困難,困難的是沒有人手。她畢竟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及時做。
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時給她縫縫洗洗,有時替她買米買鹽。媽媽常對我說:“放學回來,你也該幫助老奶奶做點兒事。少先隊員應該懂得尊敬老人,照顧老人。”我一直記著媽媽的話。那時我還小,只能幫老奶奶擦擦桌子掃掃地,別的事干不了,她也不讓我干。現在,我長大了,可以幫老奶奶多做些事了。
勝似親人篇二
一位老奶奶用枯瘦的手撫摸著一個小姑娘烏黑發亮的秀發,用布滿皺紋的臉緊貼著小姑娘又白又嫩的臉蛋。她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關于她們之間的事,還得從一個故事說起。
老奶奶的兒女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照顧老奶奶。錢倒是不缺,老奶奶有兒女,生活費當然不用愁,主要缺人照顧,請保姆吧,老奶奶也心疼錢。
后來這事被一個小姑娘知道后,心想:老奶奶沒人照顧,多可憐呀!而且年齡也那么大,如果一不小心摔倒了,一定很痛的!她就每天趁老奶奶出去散步或睡覺的時候,幫老奶奶收拾房間。
有一天,老奶奶生病了。小姑娘再老奶奶的家里看到了一堆又臟又臭的臟衣服,她把臟衣服拿到河邊去洗。洗了好一會兒衣服才洗干凈。小姑娘低下頭一看,手紅的像十根胡蘿卜。她拎著裝著衣服的籃子,唱著歌兒回家了。小姑娘濕漉漉的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把洗干凈的衣服放到陽光下晾曬衣服。
地笑了,臉紅紅的,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小鳥兒“嘰嘰、嘰嘰”的叫著,好像在夸獎小姑娘。小姑娘開心地笑了!
晚上,小姑娘在書上寫到:幫助別人是令自己快樂的!
勝似親人篇三
我曾和一位既孤獨又貧窮的老奶奶同住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里。老奶奶的屋子雖然古老、破舊,但有我兒時美好的回憶。
回想當年,我只有十一、二歲。當時,那位窮苦的苗族老人無親無眷,十分孤獨。在她眼里,我便是她的親孫女。
我出了家門,頂著刺骨的寒風,奔向老奶奶家。進了奶奶的家,我見她正在休息,怕打擾她,便想離開,但我發現墻角一桶沒洗的衣服。我輕輕地把這桶衣服推到后院,動手搓洗了起來。我把手伸進水中,冷得打了個寒顫,馬上縮回手來,使勁搓了幾下。我心想:“水真的好冰哦!現在要是在爐旁烤火多好呀!但奶奶年紀都一大把了,我理所當然要幫她做些家務吧。”于是,我又把手伸進了刺骨的冷水中。
當我洗衣服洗得正起勁時,老奶奶扶著墻,顫顫巍巍地走了過來。她從冰冷的水中拉起我被凍得通紅的小手,用蒼老的手把我摟進懷里,心疼地說:“好孩子,看看你的小手都凍成這樣了!”我低下頭,臉上升起了兩朵紅云。
現在,只要一想起這件事,我的腦海里便隱隱約約地浮現出奶奶慈祥的身影。
勝似親人篇四
在一個遙遠的苗族山村里,住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因為他的兒子在戰斗中犧牲了,所以一個人在家里,孤苦伶仃。
村里同時還住著一位可愛的漢族小姑娘,小姑娘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舟舟,她長著一張圓圓的臉,眉毛彎彎的像兩個小月牙,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像兩顆黑珍珠,臉上充滿了稚氣。他的父母是個有愛心的人,有空就去幫助別人,也常常教育道:“你是個善良的孩子,應該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小姑娘聽了暗暗下定決心:我要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這一天小姑娘路過老奶奶家,她看到門是半開著的,于是走進去看了看,叫了聲:“老奶奶您在家嗎?”沒有人回應她,只見老奶奶虛弱地躺在床上,臉色很蒼白。她又看到地上堆著許多臟衣服,像一座小山,心里想:老奶奶病了,我要幫她把衣服洗完。
在秋風中,小姑娘背著衣籠,把衣服裝進去,背到了河邊,先拿出了搓衣板,把衣服放在上面,心里想:這衣服真沉,老奶奶平時洗衣服肯定很累。她再拿出肥皂擦在衣服上,“刷刷刷”地搓洗,過了很久她才洗完,她仔細地看了看,發現了衣服上還有一塊污漬,于是她拿出洗衣棒捶打那塊污漬,過了一會兒,衣服全部都洗干凈了,她把那些衣服再放到水里浸濕,準備拿回去晾干。
正當小姑娘晾著衣服時,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進了院子,看到了小姑娘,只見她臉上的'皺紋散去了,像一朵綻開的玫瑰,眼睛瞇成一條線,閃動著快樂的光芒,抱著小姑娘,輕輕地撫摸著她嬌嫩的臉說:“小姑娘謝謝你,你真的是我的親人啊!”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臉上泛起了小酒窩。
他們雖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啊!
勝似親人篇五
人的一輩子可能會有許多朋友。可能會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會是小學甚至幼兒園的老友……但請細想,真正能夠達到勝似親人的卻屈指可數,對不對?我覺得,我班中譚杰天無疑就是那一人。
譚杰天和我發聲的所有事,講上三天三夜可能才講一部分。我在其中選擇了兩件,第一件事發生在體育課上:不打不相識;第二件事是我生病,他問候。
一年級時的一節體育課上,我因大腦短路而一不小心忘了他是誰,所以為了子銘奶奶他是誰。被譚杰天聽到了(他那是脾氣比我還牛),他一言不發,我以為他是個不易發火的人。結果,體育課上,我倆狠狠地打了一架。最后呢,我被打得腿上紫綠相間,他呢,則被打趴了。也許是因為互相覺得我們各自都符合對方的心意吧,就握握手,當了好朋友。從此形影不離。
如果你以為我倆就這樣子達到了勝似親人的程度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倆可是經歷過很多事情才達到這個程度的。所以我要再說一件事情才能證明我倆感情深厚。那么,下一件事情就是我生病,他問候。
午飯過后,老媽的手機鈴聲響了起來,我走過去,發現上面出現三個字“杰天媽”。我無精打采地按下接通鍵,手機里傳來一陣子的大呼小叫:“喂!唐梓源!你現在怎么樣呢!”“好一點。”我回答,“但還是很糟糕。”“那你沒有太大問題吧?”他繼續連珠炮彈似的'問我。我則說還好。他說……“那多保重!”(通話時長43分19秒)
看完這兩個事例,你肯定對我倆的感情有些了解了吧?我相信我們的感情會一直保持的!
勝似親人篇六
放學了,小紅回到了家,可是他的媽媽還沒有回來,小紅便到了鄰居苗族老奶奶家。
雖然她們并非親人,但勝似親人。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像漢族小姑娘、苗族老奶奶這樣的人,她們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這使我深深體會到:人間處處是真情,給予他人不需要理由,幫助他人更是十分快樂的一件事。
勝似親人篇七
最近學校里舉行了“扶貧”活動。
學校說:每一個同學(除特殊學生外)都將會有一個扶貧對象,今天我們將會認識認識我們的扶貧對象。
我們班將要扶貧的對象住在一個苗族的村寨里,我特意穿上了新買苗族的服裝,拿著筆和筆記本,坐上車出發了。過了許久,車停了下來,我下了車。我看到了我們即將要扶貧的家。家里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奶奶。她臉色烏黑,臉上滿是皺紋,顯得非常的蒼老。她卻微笑著的看著我,嘴巴笑成了月亮。
老奶奶無衣無食,就連做飯都是用柴火燒的。家里只有她一個人,本來她只準備吃點青菜的,看到我來了,她連忙去鎮上買她許久才能吃到一次的豬肉。學校里說我們會在這里住上幾天。我想:我來這兒是幫助老奶奶的,可不是給奶奶添麻煩的。我看見床上還有幾件沒有洗的衣服,我便把衣服裝進竹籃里,提著走到小池塘。
說到這洗衣服,又談何容易?在家里我們都是用的電飯煲,洗衣機。說實在話,我還真的適應不了現在的環境。因為不熟悉,一不小心,池水打濕了我新買的衣裙。害的我花了好長的時間,才勉強把衣服洗干凈。
洗過后的衣服可真沉,我提著竹籃艱難的`走著。不一會兒,汗水從我額間滑落。好不容易我才走下山坡,來到老奶奶家。哎!總算是到了!我長長的呼了口氣。我站在木凳上,準備把洗好的衣服晾起來。這時候,老奶奶回來了,看見正在晾衣服的我,擦了擦眼角,一把抓住我的手,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這樣幫助奶奶,真的是比我自己的孫子還親啊!”說完,眼里流出了幸福的眼淚。我不好意思的捏著裙角,看著那沒有晾完的衣服。覺得自己幫奶奶的太少太少。
回家以后,我把我所有零用錢都拿出來,捐給了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