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所經歷的事情進行反思和總結,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和經驗,并對自己的成長有所裨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一
為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xx年深入推進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更好地服務農民群眾、服務農村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一、義診隊組織構成及職責。
北京京順醫院于20xx年10月8日——11月6日近一月來派出醫療專家和骨干醫護人員到馬坡、牛欄山鎮,為當地群眾進行義診。活動以免費咨詢、免費診療、免費發放健康宣傳材料等形式展開。
為開展好“送醫下鄉促進健康”義診宣傳活動,北京京順醫院專門選派了內、外、婦、b超等科室的主任和護士共十三名醫療骨干組成的醫療服務隊,由院領導帶隊,每日出動醫療車二輛:早上7:30至下午4:00,為群眾送醫送溫暖。村民聞訊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咨詢、就診。每日義診服務點剛擺好,群眾們就迅速圍上來,醫務人員認真聽取村民的咨詢,細致地為他們診斷病情、開處方、量血壓、做心電圖,并耐心向患病群眾講解注意事項。醫生們就當地農民較集中發病的高血壓、腰腿疼、頸椎病等進行重點施治,并提醒村民注意結石的早期預防。送醫下鄉,開展義診活動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歡迎。
此次醫療活動共為當地百姓免費提供健康宣傳、診治及b超、心電圖、測血壓、測血糖、婦、內、外科等相關檢查;歷時30天;平均每村、每日前來咨詢、就診的村民約一百五十人次;醫院每次出診人數13人;共到達馬坡、牛欄山兩個鎮共17個村;百姓咨詢、就診人數達2334人。(其中血壓檢測2302例;血糖檢測2077例;心電圖檢查2319例:肝、膽、脾、胰、腎等腹部b超檢查2220例;內科:2301例;外科:2323例;婦科:1039例。)此次活動費用均由我院出資,為病人節省各種醫療診療費共計186226元。
義診活動中,常見疾病比例:高血壓565例;脂肪肝20xx例;糖尿病348例;婦科疾病374例;肩周炎頸椎病958例;腰椎肩盤突出腰肌勞損915例;膽腎結石824例;心肌缺血心肌炎168例;子宮肌瘤108例等。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二
四川在線南充頻道(記者張軍)“聽說這里可以免費看病,所以我過來看看,沒想到是真的。”7月19日上午9時,來自川北醫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在涼山州西昌市川興鎮川興堡社區舉行義診活動,社區居民譚大爺看到身穿白大褂的“醫生”后高興地說到。
當天上午,來自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的17名志愿者在川興堡社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為社區居民免費測量血壓、檢查視力、提供健康咨詢,吸引了不少的社區居民。在進行義診的同時,部分志愿者還為現場的居民發放了印有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等知識的宣傳資料。
義診活動持續了三個小時,200多名社區居民接受了健康檢查。參加“三下鄉”活動的川北醫學院大三學生徐正義告訴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奉獻社會的平臺,還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
日前,川北醫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全校49支實踐隊伍,1127名學生和200多名老師參與,奔赴川渝兩地23個市州開展政策宣講、文藝演出、醫療服務、義務支教、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等活動。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三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日益升高,針灸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備受廣大民眾的關注和喜愛。為了讓更多的人接受到針灸的益處,一些醫生和志愿者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時間,組織針灸下鄉義診活動。我也曾參與其中,通過義診活動,我不僅深刻體會到了針灸的神奇之處,也理解到了奉獻的力量。本文將就我參與針灸下鄉義診的心得體會進行探討。
首先,在針灸下鄉義診中,我親身體會到針灸的療效,以及針灸對患者的重要意義。在診所中,我見過很多患病多年的患者,他們曾經走遍了各種醫院,但并沒有得到理想的康復效果。然而,在他們接受了幾次針灸治療之后,他們的癥狀明顯減輕,甚至完全消失。在一個特例中,一位得了慢性腰痛的中年婦女,曾經感到十分痛苦。她利用診所義診活動機會接受了針灸治療,幾次治療后,她告訴我她的腰痛完全消失了,并且她可以正常行走和工作。看到她如此感激和開心的表情,我深深體會到了針灸治療的神奇之處。
其次,在針灸下鄉義診中,我對奉獻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當地小山村舉辦義診活動時,我見到了很多生活貧困、生活艱難的農民。他們來參加義診不是為了追求高檔的治療,而是希望緩解和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比如頭痛、胃病等。在與他們交流中,我了解到,針灸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珍貴的資源。在我給農民們治療的過程中,他們都抱著非常期待和感激的態度。有時候,由于時間和人手的限制,我無法全面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他們并沒有任何怨言和不滿。他們的理解和包容讓我感動不已,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奉獻的力量。
再次,在針灸下鄉義診中,我領悟到了團隊合作和協作的重要性。作為一項特殊的醫療技術,針灸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在針灸下鄉義診中,我與其他醫生和志愿者緊密合作,共同為患者提供針灸治療。我們互相交流、相互配合,共同解決患者的問題,并幫助他們盡早康復。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悟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學會了與不同的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這是我作為一名醫生所必備的素質。
最后,在針灸下鄉義診中,我也深刻體會到了醫生的責任和使命。作為醫生,我們的責任是為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幫助他們恢復健康。在義診活動中,我見到了很多患者,他們為了緩解病痛付出了很多,但由于各種原因,他們沒有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治療。作為針灸醫生,我們應該盡力為他們提供更好的醫療和關懷,幫助他們恢復健康。這個責任和使命激勵著我們持續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以給予患者更好的服務。
總而言之,參與針灸下鄉義診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針灸的神奇之處,也讓我理解到了奉獻的力量。通過與農民們的交流和合作,我對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醫生,義診活動讓我更加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幫助他人,無論是什么方式,都能夠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四
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院根據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衛生部等十四部委關于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精神,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深入開展衛生下鄉活動”的號召,分別于4月、5月、6月、10月和11月,為牛欄山鎮、趙全營鎮、天竺鎮、后沙峪鎮、馬坡鎮、高麗營鎮、北石槽鎮、李橋鎮、仁和鎮九鎮村民進行免費義診的活動。此次活動是我院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開展送醫下鄉活動”號召所組織的一次為民舉措,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現將這二次次衛生下鄉活動情況作總結報告:
在100天的“送醫下鄉”活動中我院始終堅持每天出動醫療車二輛,15人組成的義診醫療隊,義診隊醫師均系我醫院醫療骨干,從醫多年,他們之中有學科帶頭人及我院各科先進醫務人員。
義診隊伍,為社會所矚目、所稱贊。
這次開展的義診活動我們主要服務對象為順義城區周邊九個鄉鎮,據統計,其中咨詢檢查人數12827人、體檢人數10323人,此次活動費用均由我院出資,為病人節省各種醫療診療費900160元(見附表一)。衛生下鄉活動深受廣大村民的歡迎,不但解除了村民疾病隱患,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同時也強化了村民衛生健康意識,使廣大村民積極主動參與疾病檢查。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才能預防疾病,健康的體魄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建設中,更好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二、義診人數統計(見附表二)。
三、各科診治情況。
在12827個咨詢人數和10323個體檢人數中:內科12322例;外科12242例;婦科8376例;血糖檢測8280例;心電圖檢查10172例;肝、膽、脾、胰、腎等腹部b超檢查10036例。
四、統計病例。
義診活動中,常見疾病比例:高血壓3562例;脂肪肝2976例;糖尿病1982例;婦科疾病2322例;肩周炎頸椎病1237例;腰椎肩盤突出腰肌勞損1263例;膽腎結石471例;心肌缺血心肌炎219例;子宮肌瘤136例等。
五、義診活動敲響健康檢查警鐘。
在這次義診活動中,我們感覺到了人們的健康意識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村民都積極的參加了檢查。但也普遍存在很多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1、健康意識差;。
我們進行檢查,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檢查發現是否有潛在的疾病,以便及時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健康體檢不是指在我們生病之后做的各種檢查,而是應該定期的去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在4月30日趙全營馬家堡村義診中,81歲的村民李衛琴在進行婦科檢查時,醫生發現宮頸息肉建議她進行治療,通過醫生詢問,老人之前沒有做過身體檢查,對自己的病情也一無所知,而且覺得自己已經這么大歲數了,有點小病也就每必要去醫院了,直到現在,老人依然沒有來醫院就診;在5月13日后沙峪回民營清嵐花園小區義診中,村民劉明芹在進行婦科檢查時,醫生發現她的腹部按下去非常硬,通過b超檢查后發現,里面己被疑似瘤狀的不明實體物填滿(大,初診為子宮肌瘤),醫生建議到醫院做全面檢查進行確診。經過了解得知她只是感覺腹部脹滿,沒有食欲,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如果不是這次義診活動可能還不會認識到病情的嚴重性。所以,當專家告知其病情后,她第二天就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被確診為特大子宮肌瘤并進行了手術。
2、亞健康人群較多;。
少就要進行一次身體全面檢查。
3、婦科檢查怕羞;。
活動中,有些村的村民不太愿意做婦科檢查,還有些女性認為自。
己都六十多歲了,沒有必要在做什么檢查了。其實這些認識都是存在誤區的,只有提高健康檢查意識,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4、自恃身體好不用再檢查;。
很多人將健康體檢視為可有可無,還有的人自恃身體好對體檢不以為然,其實健康體檢是對身體健康狀況的一次核實,不僅要按時做,而且檢查出有問題后,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不要等到病情嚴重后才追悔未及。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五
連續下鄉義診作為一種公益活動,旨在為邊遠地區的貧困群眾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我有幸參與了一次連續下鄉義診活動,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意義。在這次活動中,我與醫療團隊一起奔赴山區,為那些得不到及時醫療救助的人們送去了關懷和愛心。
第二段:對活動的具體安排和過程的描述。
連續下鄉義診活動是一個沉重而令人振奮的過程。我們每天早早出發,經過幾個小時的艱辛的山路,到達目的地后立即投入工作。我們設置了臨時義診點,為人們提供各種基本的醫療服務。整個活動過程中,醫生們耐心地對每個人進行體檢和咨詢,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藥物和治療方案。同時,還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健康教育,幫助群眾提高健康意識和醫療知識。
第三段:談談對人們的影響和感受。
通過這次連續下鄉義診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們的工作對人們的重要性。很多人因為經濟困難和交通條件限制,無法獲得及時的醫療救助。他們患病后不得不堅持忍受疾病的折磨。而我們的到來,給了他們希望和溫暖,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在我身邊,有一個年邁的農民,他告訴我,他有一個嚴重的關節炎,一直以來都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而這次義診活動,他得到了專業的醫生的確診和治療方案,讓他充滿了希望。這樣的事例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和責任。
第四段:反思和對未來的期望。
通過這次義診活動,我對醫者的責任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一名醫學生,我應該以此為動力,努力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將來能夠更好地為社會和人民服務。同時,我也認識到了技術之外的重要性。除了提供醫療服務,義診活動也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支持和關懷。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們對于情感的渴望遠遠大于物質的需求。這讓我意識到,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也應該給予患者情感上的關懷和慰藉。
第五段:總結。
通過參與連續下鄉義診活動,我不僅學習到了專業知識,也收獲了深刻的人生體驗。這次活動不僅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醫者的責任和使命,也讓我意識到了人們的渴望和需求。我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參與這樣的活動,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熱心幫助更多的人們,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六
近年來,我國在醫療事業領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在農村地區,由于交通、經濟和醫療資源的限制,仍有很多百姓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為了改善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的不足,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質,我參加了一次針灸下鄉義診活動。這次活動給我帶來了很多收獲和啟示。
首先,這次針灸下鄉義診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我們應該始終將患者放在首位,用心去關懷他們,為他們解決疑難問題。而在農村地區,百姓的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很多人只能無奈地忍受疾病的煎熬。而我們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和信心。在我給一位中年婦女治療頸椎病的時候,她感慨地說:“感謝你們醫生們,讓我們這些農村人也能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你們的付出是多么寶貴!”聽到這樣的贊美,我的內心充滿了快樂和滿足感。
其次,針灸下鄉義診活動也讓我對社會責任有了更深的認識。醫療工作者除了救治病人,還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去,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醫療服務。通過這次義診活動,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力量所在,明確了自己應該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責任。我發現在每一個農村地區,都有一群病患等待醫療救助,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走向他們,幫助他們擺脫疾病的困擾。
此外,針灸下鄉義診活動也讓我更加了解了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農村地區的交通、經濟和醫療資源的限制,讓百姓往往難以及時獲得專業的醫療服務。有的村子甚至無法提供基本的診所或者醫務人員,讓疾病成為了農村地區一座座無解的堡壘。而我們的到來,不僅通過針灸為他們提供了藥物療效之外的選擇,同時也讓他們看到了醫療資源不再遙遠的希望。我深刻體會到了農村地區醫療服務的迫切需求,這讓我更加堅定了投身醫療事業的決心。
最后,這次針灸下鄉義診活動給我帶來的最大體會是:醫療工作者應該具備持續學習的精神。雖然我在醫學學院度過了幾年時間,但是實際治療疾病時,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大部分停留在書本上,實踐能力不足。在這個過程中,我碰到了很多病例,情況與課本上的理論并不吻合,這需要我去不斷修正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針灸下鄉義診活動讓我更加認識到,學習和實踐是醫學發展的基石,只有不斷學習和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的健康事業。
總而言之,參加針灸下鄉義診活動是一次富有意義和成就感的經歷。通過為農村百姓提供醫療服務,我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也對自己的社會責任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我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堅定了為農村地區提供醫療服務的決心。而且,這個過程也讓我深刻認識到,醫療工作者應該具備持續學習的精神,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醫療工作者參與到農村地區的醫療服務中去,為農村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七
活動實施方案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自我保健意識,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傳染病,加大衛生院基本醫療服務力度,我院按照本年度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方案,決定在3月下旬,開展一次大型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下鄉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目的。
普及醫療衛生知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提供健康咨詢,構建和諧、文明、衛生的`鎮村兩級衛生服務網絡。
二、目標。
1、根據實際,播放健康宣傳片、發放健康宣傳資料、開展義診,將健康教育工作與疾病控制、預防保健工作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2、以陳馬村、底張村為示范點,通過健康教育及義診工作,進一步帶動和鞏固全轄區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成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機構建設。
1、成立健康教育與義診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為師衛星,下設辦公室,主任由張智軍兼任,領導小組成員為劉永生。
2、示范點村衛生室負責人要積極參與其中,協助村委會做好本村本次活動,在業務上接受衛生院的指導和培訓。
(二)加強陣地建設。
1、充分利用現有陣地進行健康教育。
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宣傳欄和板報等陣地要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貼近群眾生活,增強時代性、可讀性、科學性。
2、本次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活動,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協調,衛生院負責工作籌備,村衛生室負責選定地點與組織群眾,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四、具體工作安排:
1、成立工作小組,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2、衛生院負責準備宣傳單、音像資料、展板、橫幅等宣傳資料,負責參加活動人員的培訓工作,制定時間安排表。
3、工作結束后,衛生院負責整理資料,撰寫工作總結。
附件1:《底張中心衛生院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下鄉活動。
工作組成員名單》。
附件2:《底張中心衛生院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下鄉活動。
物資表》。
附件3:《底張中心衛生院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下鄉時間。
與地點安排表》。
附件4:《底張中心衛生院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下鄉活動。
簽到表》。
底張中心衛生院203月21日。
附件1。
底張中心衛生院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下鄉活動工作。
組成人員名單。
一、陳馬村工作組:
組長:豆忙領。
成員:孫杰強殷銳艷劉娜司美麗協助單位:風輪醫院。
二、底張村工作組:
組長:張智軍。
成員:岳松趙星田晨燕耿妮協助單位:水電醫院20局中心醫院。
附件2。
底張中心衛生院健康教育與義診服務下鄉活動物資表。
一、宣傳資料:
1、宣傳單:底張中心衛生院1-3月份宣傳單4種共10000份。
2、《居民健康知識手冊》宣傳冊共本。
3、《高血壓與糖尿病養生寶典》宣傳冊1000本。
4、健康教育光碟:1套共10種。
5、健康教育展板6塊。
6、橫幅4條。
二、宣傳設備:
1.筆記本電腦1臺。
2.音響設備1套。
3.照相機1部。
4.折疊桌2張凳子8個。
三、醫療器械:
1、血壓計:2臺。
2、血糖儀:2臺試條:1000個。
四、交通工具。
宣傳車:1輛。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八
醫院下鄉義診是醫務人員為了服務農村地區的群眾,前往鄉村開展義診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醫務人員需要協作進行操作,在義診現場需要密切配合,迅速解決患者的問題。團隊合作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減少錯誤,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
二、感受到農民對醫療健康的關注和渴望。
醫院下鄉義診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農民對醫療健康的關注和渴望。在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相對匱乏,農民往往沒有便利的醫療條件,生病只能徒步到市區的醫院就診。因此,他們對醫生的到來充滿期待,希望能得到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在義診現場,農民絡繹不絕地前來就診,他們的態度誠懇,希望能得到關懷和幫助,這讓我深感責任重大。
三、提高自主判斷和獨立操作的能力。
醫院下鄉義診活動提供了一個鍛煉醫務人員自主判斷和獨立操作能力的機會。在農村地區,很多患者來醫院時所面臨的病情并不明確,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判斷,并做出相應的處置。而在這個過程中,醫生們有機會獨立思考和作出決定,鍛煉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提高醫務人員的醫術水平,還能增強他們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
四、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和就醫現狀。
醫院下鄉義診讓我深入了解了農民的實際需求和就醫現狀。在與農民直接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農民對于疾病的認識和常識相對薄弱,很多疾病都沒有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同時,農村地區醫療資源不足,醫生的數量也相對較少,導致農民就醫不便。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農村地區醫療問題,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五、提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醫院下鄉義診讓我更加意識到醫務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農村地區開展義診活動不僅僅是服務農民,更是一種對社會的回報和關愛。這種義診活動不僅僅是醫療服務,更是一種溫暖和關懷,通過我們的行動傳遞給了農民。在面對農民的問題和需求時,我們需要積極主動地承擔起我們的社會責任,為農民的健康貢獻我們的力量。
醫院下鄉義診活動不僅為農民提供了醫療服務,同時也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社會責任感。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能更好地了解農村地區的實際需求和就醫現狀,為改善鄉村的醫療環境提供參考和幫助。總之,醫院下鄉義診活動不僅是醫療服務,更是一種對于醫務人員的鍛煉和成長,也是一種對于農民的關懷和支持。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九
做義診是醫學生鍛煉自己能力、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我作為一名醫學生參與義診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施展所學知識,還能與患者親密接觸,感受到醫者的責任與使命。本文將結合個人經歷,就做義診過程中的收獲與體會進行總結。
第二段:積累實踐經驗。
做義診的過程中,我與志愿者們緊密合作,不僅能夠多角度地了解患者的需求,還能夠學習同事的經驗和技巧。例如,在接診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與患者建立良好溝通關系的重要性。通過與患者的親切交流,我能夠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提供更恰當的治療方案。此外,與同事們的交流互動也幫助我發現了自身不足之處,并通過借鑒他們的經驗來完善自己的技能。
第三段:強化職業責任感。
在做義診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醫者的責任與使命。每一位患者都信任我們,將他們的健康交付給我們,這給予了我承擔起這份職責的勇氣和動力。每次成功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我都能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這進一步強化了我對醫學事業的熱愛和追求。我也理解到,作為醫學生,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以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
第四段:體會社會關懷。
通過義診活動,我不僅能夠幫助那些來自偏遠地區或經濟困難家庭的患者,還更加深入了解了社會不同層面的需求和問題。其中,那些長期患病但一直無法得到適當治療的患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認識到,醫學不僅是一門文化學問,更是一種關懷和奉獻。在未來的醫生職業生涯中,我將懷著對患者的深情和關懷,竭盡全力為他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第五段:總結回顧。
通過參與義診活動,我不僅收獲了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明確了醫生的職業責任和社會使命。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以更加認真負責的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醫學生能夠參與到義診等公益活動中,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回報社會,為人民群眾帶去更多的健康和希望。
總結一下,通過對義診經歷的總結回顧,我不僅積累了實踐經驗,提升了專業技能,還加深了對醫學事業的熱愛和承擔職責的意識。這些體會將成為我未來醫生職業道路上的寶貴財富,我期待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同時,我也希望將這種醫者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共同為建設一個健康幸福的社會而努力。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十
自市委開展“萬名干部下鄉”活動以來,我們駐---工作組先后幾次深入到---召開了村“兩委”班子成員會、全體黨員會、群眾代表會,傳達了這次“萬名干部下鄉”活動的重要意義和要求,對---的現狀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做了認真詳細的了解和排查,初步掌握了---的基本情況:---現有村民598人,共有5個生產隊,耕地1078畝,村委會成員5,黨員17人,年人均純收入4750元,主要以種植業、打工收入為主。
通過第一階段的認真梳理、類比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干部思想不解放,責任心不強,團結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不足。
許多群眾思想觀念陳舊,創業意識不強,由于受地域、資源、技術和市場等因素的制約,群眾還沒有從傳統的種植業為主,打工掙錢致富的觀念中跳出來,雖然有強烈的致富愿望,卻不敢去創業,致富的路子比較窄。
二、黨的活動開展的不好。
三、打更巡邏范圍比較小。村級規章制度不夠健全。
四、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特別是村務、財務公開制度不夠健全。
五、村內衛生比較差,有亂扔垃圾現象。
駐村工作組根據以上問題,正在協助村“兩委”研究解決具體措施,制定整改方案,爭取在工作組駐村期間解決好影響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不和諧因素,向上級黨委和政府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十一
我院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深入開展衛生下鄉活動”的號召,組織了此次送醫下鄉義診活動。通過深入開展衛生下鄉活動,及時發現了廣大村民的潛在病情,并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對健康的重視。
這次義診活動是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建設的生動體現,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具體實踐,是積極響應順義區政府為民舉措的實際表現,充分發揮了醫療衛生單位聯系黨和人民群眾的紐帶作用,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感到了黨的關懷。
這次活動既收集了農民群眾健康信息基本的情況,又切實為農民群眾,特別是中老年群眾提供了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促進了農民群眾對疾病的重視。這次活動充分體現了順義區精神文明辦公室和衛生局對農民的關心,加深了相關部門與農民的關系,同時也為順義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然活動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也有一定局限性,如由于時間限制不能每個鎮(村)都去,有的鎮(村)會有看法;由于每天工作量的限制,去的村也不能把村上所有村民都檢查,有些村民會有不滿的情緒等,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與各村委會、村民之間多溝通與交流,并爭取在繼續開展“送醫下鄉”活動,到其它鎮(村)進行義診為更多村民體檢。
總之,這次“送醫下鄉”義診活動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和贊賞,得到了農民群眾的認可,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創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精選下鄉義診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2篇)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紹(字數:200字)。
在現代社會中,醫療資源往往集中在城市和發達地區,而農村和偏遠地區的醫療條件較為落后。為了滿足農村居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很多醫院紛紛組織醫療隊伍下鄉參與義診活動。我最近有幸參與了一次醫院下鄉義診活動,這次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寶貴的經驗。
第二段:感受和體會(字數:250字)。
在這次下鄉義診活動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的匱乏。很多居民由于交通不便或者經濟困難,很難到城市的醫院就醫。因此,他們對我們的到來充滿期待。在和居民交流過程中,我也意識到農村居民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相對較少,很多人存在一些錯誤的就醫觀念和健康習慣。這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義診活動的重要性,我們不僅能夠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還能夠宣傳健康知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醫觀念和養生習慣。
第三段:團隊合作和協調(字數:250字)。
在這次義診活動中,我還深刻地體會到了團隊合作和協調的重要性。醫療隊伍的成員來自不同的科室和專業,在短時間內要順利地組織和開展義診活動,需要大家互相配合和協調。每個隊員都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共同完成各項任務。而在與患者交流時,我們還要相互交流和合作,確保患者得到最準確、最專業的診斷和治療。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明確了團隊合作和協調在醫療工作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第四段:有限資源下的應對策略(字數:250字)。
由于農村醫療資源的匱乏,我們在這次下鄉義診活動中也面臨著資源有限的問題。在診療過程中,我們需要科學地安排時間和資源,提高工作效率。為了盡可能地減輕患者的痛苦,我們強調預防為主,加大了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和生活習慣。在治療過程中,我們也注重用藥的合理性,充分發揮藥物的作用,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通過這些應對策略,我們能夠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資源,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第五段:總結和展望(字數:250字)。
通過這次醫院下鄉義診活動,我對農村醫療資源的匱乏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也感受到了義診活動的重要性。團隊合作和協調在醫療工作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雖然面臨著資源有限的問題,但我們通過科學的應對策略,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醫療服務的效能。我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繼續參與這樣的義診活動,為更多的農村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推動健康中國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