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臘梅花篇一
梅花的外形不大,可別小看它,它的力量可是非常大的。
在冬天里,許多花因狂風暴雪而枝折花落。一朵小小的梅花,一點兒都不軟弱,它很堅強,無論是狂風還是暴雨,無論是大雪還是雷鳴,它都不會被折斷。
冬天過后,春天到了,梅花露出了笑容,在花田里,梅花最讓人喜歡,其它的花都還很小,甚至還沒露出笑臉。梅花這樣的花,堅決不可拔掉帶走,不然它的力量不能實現了。
夏天,火辣辣的陽光,在空內綻放,花田中的小花迎著陽光和梅花的保護成長起來。人們看見,會讓人愛不釋手。
秋天,葉子已經開始枯黃,也很容易刮風,正是植物即將面臨著驅逐與威脅。但是,小花們已經長大了,再大的困難,小花們都不怕,還有梅花的呵護呢。
又到了寒冷的冬天,地面上有了厚厚的雪層,小花們與梅花在土地上,有許多冰雪覆蓋,但都迎著風雪成長起來。
梅花的這種精神,表達了我們遇到困難要去拼博,不要放棄,放棄就沒什么成果,這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臘梅花篇二
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美,所以有人喜歡含苞待放的荷花,有人喜歡不怕寒冷的菊花,有人還喜歡香氣誘人桂花……而我喜歡既含苞待放,又不怕寒風,還透著香氣誘人的臘梅花。
這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臘梅花,香氣誘人的臘梅花。
臘梅花篇三
臘梅,是故鄉的驕傲,每每到了冬季的時候,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恰恰是它們熱情奔放的花季。十二月的風,冷啊!里面夾著一股細細的清香。那股直滲入心田的香啊!讓我想起了已逝世多年的奶奶。
在我的記憶中,奶奶從來都是穿著七十年代末的深藍色的便服,矮小的身體,對于那時幼小的我來說,是多么的高大魁梧。奶奶小時候受了清朝末年時封建社會的影響,裹過小腳,走起路來很滑稽,像鴨子似的,一擺一擺的。
小時候,父母工作總是很忙很忙,把我送到奶奶家寄養。奶奶家還是有些偏僻,沒有電燈,夜夜點著蠟燭,四周都是蟲兒在田里叫。奶奶的院子后面是農田,前面是鄰居。父母也曾叫過奶奶在城里住,奶奶卻說:“田里的農活這么多,那么忙,誰還有時間到城里享清福,再說我呀、我也割舍不下這里的一切呀!”奶奶院里有幾株臘梅花,開得十分漂亮,淡淡的香啊!彌漫了整個院子里,父母有時抽出一些閑暇來奶奶家看我,我則從屋里拖出一把小竹椅,坐在那株最茂盛的臘梅樹下,等待著,等待著,漸漸得合上眼睛。每當我睡著了,奶奶悄悄地把我抱起來,我一下子就醒了,纏著奶奶講故事,奶奶拿我沒辦法,也拖出一把小竹椅,同我一起坐在臘梅樹下,聞著臘梅花香,聽著奶奶口中的故事,那便是我最幸福的時候。
幾年后,我該回城讀書了,就很少看見奶奶了,差不多忘在了腦后。只是,每年冬天聞到臘梅依舊的清香。
不知是哪一天,父親告訴我奶奶病逝了。我才在腦海里搜尋奶奶的身影,我哭著,回憶著,再也聞不到故鄉的臘梅的香了,心里的那株茂盛的臘梅再也沒有生命力了。
臘梅花篇四
我一直不明白一件事,就是在百花之中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偏愛梅花?是因為它的外形嗎?但說實話,我并沒有覺得它讓我驚艷。但是,吸引我的是它像一只驕傲的天鵝一樣屹于冰雪間。“千百叢中一點紅”開得刺眼,開得高傲,開得堅毅。
一年冬末,鵝毛般大的雪從天而降,下個不停。我出門去玩雪,偶然間發現一片雪白中的一點紅。我趕忙邁過層層積雪,拂去上面掩蓋著的雪粒,下面是一朵開得正艷的梅花。這是我第一次仔細觀察梅花。我發現梅花也很美:只見它嬌小玲瓏,花瓣紅得似血,孤零零地開放在枝頭上。我拂去更多的積雪,果然又露出了更大一片紅。它給大自然帶來了一份生機,也在這白雪皚皚中讓人感到一絲溫暖和感動。
我頓時明白了人們為什么偏愛梅花。因為只有它愿意開在這嚴寒的冬天;只有它傲立于風雪中,開得蒼勁而不失典雅,不讓冬天感到單調。
隨著天氣逐漸回暖,其他的花也蠢蠢欲動。桃花顯出鮮艷的粉色,好像不屑于同其他花比較;梔子花釋放著誘人的清香,如若絕世美女;梨花一身白袍,優雅端莊;……而此時的梅花則隱去一邊默默無聞地逐漸合攏自己的花瓣,即將陷入長眠,默默等待下個嚴寒的冬天。它不與百花爭艷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在混雜的“花中社會”,別的花都要將自已鮮艷的外表留下,而美麗的梅花卻只是盡其所能地在其他花都在沉睡時,為嚴寒的冬天貢獻自己的一份生機而已。菊花也無所謂名利,但它是隱士,只關注自身,面對困難總是選擇逃避:梅花在面對困難時卻迎難而上,勇敢面對。
梅花之美,是堅強之美,是無聞之美,也是高潔之美。許多人喜歡梅花,不僅因為外形,還有它美麗的品質,梅花理應因它的美而受到偏愛!
臘梅花篇五
嚴寒的冬天,臘梅花處處盛開。
臘梅花有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由于品種各有不同,它們的花型大小、花瓣的數量也各不相同。有的開起來一串串的,就像冰糖葫蘆;有的開起來就像盛開的桃花,燦爛無比。然而,它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每到三九嚴寒,就會迎風怒放,尤如婀娜多姿的仙女,展示出秀美多彩的麗質芳姿,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
臘梅花雖然不及牡丹花妖嬈,但卻比牡丹花清雅;雖然沒有荷花高潔,卻有著不畏嚴寒的傲骨;雖然不像菊花那樣雍容華貴,卻能在寒冬里給人們預報春的信息。
自古以來,我國文人墨客都把臘梅花當作抒懷的對象。“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爺爺這首《卜算子.詠梅》詞,對臘梅花進行了最精彩的贊譽。
我也喜歡臘梅花,然而,我喜歡的不只是它不畏嚴寒的傲骨,更喜歡它不與群芳爭艷,不計名利得失,默默充當春天使者的高尚品德,盡管春天山花爛漫之時,它已經“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然而,卻正如毛爺爺所贊美的那樣,只有“她在叢中笑”。
我們的社會之所以越來越和諧,我們的生活環境之所以越來越美好,不正是因為有許多像臘梅花這樣不計個人名利得失的無名英雄、好心人默默充當“春的使者”的結果嗎?同樣,我們在對待學習上,也應該像臘梅花那樣,不為名次、不為分數,而是為了祖國“山花爛漫”的春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