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角度為話題實用篇一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換個角度看問題750字-話題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中處處都有知識。這些知識就像一個個小精靈,關鍵就看你能不能發現它們。
從那以后,媽媽的這番話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那一次,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什么是"換個角度看問題"。
后來,我們四人小組開展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到了制作幻燈片的那一天,原本與我們約定好的周宇洋卻突然失約了,他家的電話也沒有人接。一氣之下,我和李淇煌把周宇洋從"幻燈片制作人"這一欄里刪掉了。可是沒過一會兒,我就感到隱隱約約地有些不安。就在這個時候,我的耳邊出現了媽媽的聲音:"別忘了,換個角度看問題!"也對,要換一個角度想想,要從別人的角度想想。周宇洋他一定不是故意要失約的,畢竟他也等這次的綜合性學習等了很久啊;周宇洋一定是有什么急事,又忘記給我們打電話通知一聲了。
于是,趁李淇煌走了以后,我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周""宇""洋"這三個字打在了"參與小組活動"這一欄里。那一次,我第一感受到了"換個角度看問題"時的那種喜悅感。
媽媽的那番話雖然簡單,卻讓我受益無窮!
以角度為話題實用篇二
寫文章即寫生活。要想把文章寫好,需要選擇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表達最真摯的情感。在選擇過程中:或記敘、描寫,以事感人;或夾敘夾議,表達見解;或橫縱聯系,抒發感受;或介紹事物教給人知識等。
如話題作文:
這樣,交給了學生一個展示生活的平臺,使寫作成了一種享受,而不僅僅是作業。使其寫出的文章百花齊放、不拘一格。也使教師能有機會了解學生的生活,感受其多彩的精神世界。
另外,由于話題作文寫作范圍寬泛,學生一時無從下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大處著眼,小處落筆,以小見大,反映主題。從具體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諦。
以角度為話題實用篇三
大千世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每個人都在為不同的事忙碌,不同的事憂愁。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體驗著別味人生。有句詩所言極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我們處于不同的角度,對事物的認識也大不相同。
北宋哲學家張載曾經說過:“富貴福澤,吾將厚之生也,艱難困苦,庸于汝于成也。”這實在是至理之言,有些人大富大貴便貪圖安逸享受,有些人能看到貧苦人民的辛酸無助,便想方設法去改變,有些人自視貧賤,便怨天尤人,而有些人“貧賤不能屈,威武不能移”,在艱難困苦中,玉汝于成。
不同的國家社會性質不同,不同的地區生活習俗不同,不同年齡的人想法不同。普林西普的行刺,于本國而言是英雄主義行為,對他國而言,卻是非正義的恐怖主義行為,他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火藥桶。拿破侖是非常偉大的人,他是本國人的英雄,可也是世界的掠奪者,一次次的反法西斯聯盟足以證明。
很多時候,我們以自我為中心,很難想象他人,國家不也是這樣嗎?
從赤手空拳的古猿人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再到如今,正因為走上高處俯視世界,認清自己才有所改變,古往今來,凡成大事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功,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著名文學家蒲松齡落地自勉聯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可真如此嗎?偉大的物理學家萊布尼茲一心想制成不消耗任何能源,還能對外人員不斷做功的永動機,可他只認準一個角度,忽視了任何機器對外做功都要消耗能量的客觀規律,最終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而想要成功,就該站在多個角度去思考。
魯迅先生在小說故鄉中寫道:“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我們不停地探索,才能走出多條路、走出康莊大道,才能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有句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我們要去的羅馬就是心中的目標,通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定可以迎來勝利的曙光。
回到自身來說,如果我們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全方位的了解他人,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在他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我們就很難在未來的社會立足,不同的人面對同一個問題,都有不同的見解,而這時候只有汲取他人的,發揚自己的,才能很好的解決。
在山下的人知道山很高,周圍有許多人,而登上山頂的人才知道有多少座山,知道有多少村落,生活在基層的人只知道自己的辛苦,羨慕事業有成的人,生活安樂,卻不知道他們付出比別人多百倍的努力,而我們走向高峰才有角度欣賞他人,當我們會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時,也便停止了人生的高度。
從一個人到一個家,到國家到世界,只有角度才迎來發展,引來對他人更好的認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以角度為話題實用篇四
1、愛心——角度:①愛心可以溫暖人心,使社會充滿濃郁的人情味;②愛心奉獻的回報就是享受到別人的愛;③愛心可以減少社會不安定因素;④愛心的貧困是因為物質的貧窮;⑤愛心的喪失源于社會公德的喪失。
名言:1)愛是美德的種子;2)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就變成一座墳墓;3)人生是花,而愛是花的蕾;4)愛是理解的別名。
2、美德——角度:①美德可以克制人欲,完善人類本身;②美德可以獲得別人由衷的信任和永恒的敬仰;③美德的標準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④美德淪喪中獲利的人將成為別人淪喪美德的犧牲品;⑤美德納入法制的軌道才能迅速普及。
名言: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2)少量的`邪惡足以色銷人全部高貴的品質。
3、自由——角度:①自由是一種不能違犯法律的權利;②自由的獲得與社會的發展相輔相成;③自由只有在安定的社會中才能真正享有;④自由意味著對他人權利的尊重;⑤自由被不正當束縛就會抑人的創造活力。
名言:1)善于爭得自由不算什么,難在善于運用自由;2)任何人都不是一個自由的孤島,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小片。
4、理想——角度:①理想遠大的青年是中國未來的希望;②理想的實現不能耽于幻想,一蹴而就;③理想的真諦在于追求的過程而不在追求的結果;④理想的達成需要歷經坎坷,埋頭苦干;⑤理想的追求應當與社會需要相契合。
名言:1)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2)一個人若是沒有確定航行的目標,任何風向對他都不是順風。
5、青春——角度:①青春的真諦在于心靈的年輕;②青春是未來的奠基石;③青春只有苦斗的義務沒有消閑的權利;④青春稍縱即逝,切莫虛擲光陰;⑤青春的熱情是點燃時代精神的火炬。
句言: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2)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期,而是心靈的一種狀態。
6、磨難——角度:①磨難是走向成熟的一個難得機會;②磨難可以砥礪人的意志和性格;③磨難是競爭社會里人所面臨的一種挑戰;④磨難有助于正確認識自我;⑤磨難中最需要堅定不移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名言:1)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準備承受任何風暴;2)苦難磨煉一些人,也毀滅一另些人;3)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學。
7、自信——角度:①自信是競爭取勝的首要條件;②自信的基礎是智慧和才能;③自信可以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④自信是冷靜和自我評估而非妄自尊大;⑤自信可使人處變驚,反敗為勝。
名言:1)偉人之所以看起來偉大,只是因為我們在脆著,站起來吧!2)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
8、進取——角度:①進取才能獲得人生的輝煌;②進取才能把握今天,創造明天;③進取意味著超越平庸;④進取應該準備有所犧牲,排除萬難;⑤進取的黃金歲月是青春時代。
名言:1)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屈服,唉!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多美!2)人有幸福的一刻,但無幸福的一生。
9、探索——角度:①探索要有“吃螃蟹”的勇氣;②探索是永無止境的追求;③探索才能開創社會的未來;④探索應該以科學的武器為指導;⑤探索要不怕失敗,勇于再辟蹊徑。
名言:1)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上道前進;2)一切都是謎,一個謎的答案是另一個謎;3)美到處都有,對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10、樂觀——角度:①樂觀可以獲得巨大的人生鼓舞;②樂觀的實質是正視現實,采取對策,走出困境;③樂觀的源泉是對自身能力的自信;④樂觀是滿懷希望和意識的統一;⑤樂觀并不等于自我滿足,安于現狀。
名言:1)希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2)世界上沒有比快樂更能使人美麗的化妝品。
“林子大了……”這個話題,可多角度立意:
1.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了。
2.林子大了,什么鳥也沒有了。
3.林子大了,只剩下一只鳥。
4.林子大了,所有的鳥都唱同一個調。
5.林子大了,外面的鳥都沾光了。
6.林子大了,有的鳥找不著自己的窩。
7.林子大了,有的鳥認錯自己的爹娘。
8.林子大了,鳥王國也產生了腐敗。
9.林子大了,鳥世界欣欣向榮。
…………
請你選定角度,以鳥的自然屬性和社會生活為依據,展開想像的翅膀,寫一篇創新作文。文體、文題自定,字數不限。
以角度為話題實用篇五
1,一次性筷子給人們的生活的確帶來方便,然而,從環保的角度看,在這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大量資源的浪費與垃圾的堆積。據統計,中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億雙,首尾相接,可以從地球往返月球21次,可以鋪滿363個天安門廣場。每回收3雙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產一張a4紙。按50人的公司的用紙量計算,做出的紙大概可以使用55萬年。每年為生產一次性筷子要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立方米。而一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制成3000-4000雙筷子。山西首府太原市有近萬家大大小小的飯店,以半數使用一次木筷且平均每天每個飯店接待100位客人的保守估算,全市一天也要用掉50萬雙一次性木筷!
就是說,僅太原一個城市,人們每天就餐的同時也吞噬下相等于125至170棵大樹!
以中國寬廣的森林定義和世界首位的人工林面積,其森林覆蓋率也僅為18.21%,居世界第130位。當中還存在森林質量不高,如林種單一、樹齡低等問題。中國長期以來的農業、經濟發展,人口持續增加已對中國的森林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破壞。因為十三億人每日就餐的需要也要吃進去那么多的樹木,這種不必要的浪費既讓人痛心又無比荒唐。在中國,一次性筷子在使用后是不進行回收的。這與一次性筷子在日本被回收造紙的情況差別很大。中國政府也已經認識到相關的木材浪費問題。20xx年取消一次性木筷出口退稅(13%)并征收17%的增值稅;20xx年4月1日對一次性筷子增收5%消費稅;20xx年11月1日又征收10%出口關稅。一次性筷子大概已成為我國流轉稅負最重的農林產品之一。一次性筷子還有可能產生溫室效應。因為惡性循環的關系,樹少了,二氧化碳會增多,大氣層會加厚,熱量難以散開,就產生了溫室效應。
2,從健康角度來看,選擇一次性筷子就等于放棄健康。正規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不需要特殊加工。但是現在很多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看上去膚色較黑,這不太美的顏色當然無法受到食用者的青睞。因此,小作坊生產者經加工處理后的一次性筷子,馬上就會改頭換面,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人們的餐桌。一次性筷子有兩種制作方法,固態的制作方式是通過硫磺的熏蒸漂白。經過硫磺氣體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會嚴重超標,而二氧化硫的特性之一就是遇冷會凝固。
因此,人們用這種筷子進餐時,二氧化硫隨著空氣的流動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隨之而來。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屬,例如:鉛、汞等……重金屬在人體內部是可以堆積的,長時間的累積會造成鉛中毒或汞中毒。液態加工的筷子的方法是通過氯氣或者雙氧水漂白,特別是氯氣,它不僅容易造成人體內的膽結石,而且含有曾經讓人們談之色變的二惡英。至于竹筷子,為了去除筷子的毛刺,令其看起來光滑。白皙,制作者將其放入滑石粉中,通過摩擦對筷子進行加工。但滑石粉容易增加人體患膽結石的機率。盡管不正規廠家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危害性很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對一次性筷子仍沒有出臺具體的衛生檢驗的標準。因此,一次性筷子隱藏三大危害:損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過程中須經過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遇熱會釋放so2,侵蝕呼吸黏膜;損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過程中用雙氧水漂白,雙氧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口腔、食道,甚至腸胃造成腐蝕,打磨過程中使用滑石粉,消除不干凈,在人體內慢慢累積,會使人患上膽結石;病菌感染:經過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質期最長為4個月,一旦過了保質期則很可能帶上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及肝炎等。
3,從人類心理的角度來看,長期使用一次性的用品不利于青少年好心態的養成。現在不僅有一次性碗筷,還有一次性飲料杯、一次性內衣、一次性相機等等,一次性的用品隊列越來越長,使用這些一次性用品的另一個危害就是讓我們養成了用了就扔的壞習慣,這絕對是不利用青少年心態健康成長的,這也是與倡導永續地球相違背的。這幾年自備環保筷的觀念也漸漸在國內傳播開來。國內許多城市就有由許多志愿者發動的筷行動,除了宣導民眾自行攜帶環保筷,也開始倡議餐飲業者提供環保消毒筷,以達到環保、健康的目的。讓我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