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階段,幼兒們的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升。以下是小編為幼兒園大班家長整理的安全教育知識,希望能提醒大家;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一
活動目標:
1、學會兒歌,能變念兒歌,邊游戲。
2、知道清明節有做青團,吃青團的風俗。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關于清明的做青團的兒歌。
活動過程:
一、引出。
師:小朋友們,清明節到了,誰知道清明節要吃什么?
二、學兒歌。
1、教師示范兒歌。
做青團、做青團,好吃的青團哪里來,糯米、青汁揉出來,想吃青團做出來。
誰知道什么是清汁?
2、幼兒學習兒歌(3-4遍)。
三、游戲。
幼兒邊念兒歌,邊手拉手走圓圈,等念完兒歌,聽老師口令,老師說:兩個人做青團,幼兒就兩個人抱在一起,說三個人做青團,就三個人抱在一起,抱錯的組,就被老師“啊嗚”一口吃掉。
四、結束。
教學反思:
在本次的活動中,幼兒能較快的掌握兒歌,但是在玩游戲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如:一開始讓他們手拉手邊轉邊念兒歌,本以為很簡單的一個環節,有個別調皮的幼兒就拉著跑,導致有幼兒就摔倒了,不過經過提醒后,就沒有這種現象發生了;還有最后幼兒做青團的環節,兩個抱在一起,大部分都會抱對,數量增加了就出現了很多的錯誤,有些能力稍微差點的孩子就亂抱。不過幾次游戲以后,大部分幼兒都能掌握游戲方法了。
我覺得下次游戲時,可以再增加一項比賽的環節,把幼兒分成紅、黃兩隊,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比賽,看哪對幼兒能根據老師的提示,正確的“做”出青團。如果“做”錯了,就退出游戲,最后哪對人數多,哪對就獲勝。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二
1、通過欣賞古詩、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2、能正確熟讀古詩。
3、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清明節人們掃墓的`心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1、古詩教學的自制ppt。
(一)入場:聽《琵琶語》學古人漫步進場,感受古曲的氣氛。
教師:現在我們聽著優美的古曲,慢慢的進場,然后輕輕地找個座位坐下來。
(二)了解清明節的風俗。
播放“清明介紹ppt”,教師做相應的小結。
教師:小朋友說了很多清明節做的事,我們看看其他人會做些什么呢?
教師:清明節這天,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帶著悲傷的表情,手捧著鮮花去祭拜去世的親人……所以,清明節要去掃墓,是對已經去世的人的尊敬與懷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們的心情都比較難過和悲傷。
(三)學習古詩,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1、完整欣賞古詩兩遍。
欣賞古詩朗誦。(播放課件)教師:請小朋友看大屏幕,剛才電腦里的老師已經把《清明》這首古詩誦讀了一遍,現在請你們跟著老師再來讀一遍,老師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詩背景)幼兒跟著教師誦讀。
2、看背景圖,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幼兒看圖自由回答。
3、句卡配對,進一步了解古詩大意。
(1)出示圖卡,引導幼兒發現詩句與畫面的匹配關系。
(2)觀察圖片,幼兒為詩句匹配圖片。
教師:如果要給這些句卡寶寶找圖片朋友,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找。誰能為"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
教師:誰能為"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誰來說一說。
教師:第三句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對應哪一幅畫面?
教師:那是誰回答老爺爺的?那個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對應的就是第四幅圖片了。
教師:現在你們知道古詩和這些圖畫的關系了嗎?原來圖片上的內容說的就是古詩中的內容。
(四)朗誦古詩1、幼兒整體誦讀。
教師:那這首古詩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寫這首詩的詩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詩人現在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
2、記憶大考驗兩遍。
3、幼兒跟讀兩遍。
4、表演讀。
教師:你們讀得真好聽。那現在我們邊讀古詩邊做動作,我們來表演一下這首古詩吧!
5、古詩接龍。
(五)認字活動:學習"明"字。
教師講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師:"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個日和一個月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釋為帶來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個窗形的結構組成,意思是月光照進窗內,表示光亮之意。現在的明字則確定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為光亮之義。
教師:我們今天學的這個字寶寶讀什么呀?
(六)結束活動:欣賞歌曲《清明》。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清明》,它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活動延伸:
學習歌曲《清明》。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三
1.利用清明節掃墓的契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爭做文明幼兒。
2.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發奮學習的精神,使幼兒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烈士陵園。
201x年3月29日上午。
活動對象:大班四個班級各選8名幼兒。
外出人員配備:
1.每班1名教師、行政人員兩名。
2.校醫隨行,帶好藥箱。
話筒、花圈、錄音機、人手一朵小白花(后勤組負責準備)。
六、活動程序。
1.教師與幼兒坐車前往烈士陵園。
2.儀式開始。
主持人清明掃墓致辭。
3.幼兒代表獻花圈。
4.默哀。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體默哀3分鐘!禮畢。
5.近前瞻仰紀念碑、參觀烈士塔、敬獻小白花。
6.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
1、穿著整潔,行為大方。
2、不準在烈士紀念碑下嬉戲打鬧。
3、要以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了解烈士事跡。
4、講衛生,不準在烈士陵園里亂吃零食,亂丟垃圾。
5、不要亂跑,不破壞綠蔭草地。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四
活動對象:
幼兒、老師、家長。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內容:掃墓。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學生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過程:
1、讓學生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小結:掃墓為什么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教師:無數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制作一個花圈。
4、掃墓。知道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
活動反思: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系列教育活動,讓幼兒通過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游、蕩秋千、放風箏活動,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五
能不受物品的顏色、形狀、大小以及空間排列形式、空間距離等的因素的影響,行成數的守恒能力。
活動準備。
海洋背景圖一張;小魚貼板共六個;茶杯、茶盤共六套;玻璃杯2個;碗一個;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點數6。
海洋里要舉行音樂舞會,與媽媽帶小魚來參加,請幼兒點數有多少條魚。
二.學習數的守恒。
1.幼兒表演。
(1)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表演第一個動作,排成一個漂亮的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2)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變換第二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3)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變換第三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4)請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無論排成什么樣的隊形,魚的數目不變。
2.茶杯配茶盤。
(1)我們給每個茶杯配一個茶盤,看看茶盤夠不夠。配好后問:“茶杯和茶盤一樣多嗎?”
(2)將茶盤擺成一排,茶杯收攏或堆起,問:“想一想茶杯和茶盤一樣多嗎?”在將茶杯一一放在茶盤里。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六
活動目標:
1.通過律動游戲,感應聽辯節奏快慢。
2.認識時鐘,知道有長針和短針。
活動準備:
音樂cd、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奶奶告訴寶寶:當長針和短針都走到十二的時候,媽媽就會回來了.寶寶盯著時鐘,呀,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教師提問:你什么時候會不高興呀?你不高興是怎么樣呢?
二、聽辯快慢。
教師敲小鈴鐺,讓幼兒分辨第一次敲得快,還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聽辯節奏。
老師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各種動作表現(叮當、滴答滴答)。
2.教師手臂模仿長針短針做時鐘造型,幼兒一起模仿。
3.引導幼兒說說還可以用身體那些地方來表現?
集體學一學。提醒幼兒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對游戲。
老師介紹生活用品或圖片,并說明兩種物品的關聯性。
5.游戲書。
老師逐一出示圖中的相關的物品的好伙伴。
老師指定某一物品,幼兒找出好伙伴連一連。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七
1、學習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計數,探索多種計數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系;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思考與操作。
(1)幼兒想辦法點數橘子的瓣數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一數。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完了不僅要把數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2)幼兒交流數的結果和計數的方法。
幼1: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一數。
幼2:我數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不要數了,最后是數字幾就是幾瓣。
【教學反思】。
用表來記錄全班幼兒計數的結果。運用統計表既有利于引導幼兒總結規律,讓幼兒的知識系統化,增進幼兒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標的實現。
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啟發幼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提醒幼兒在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讓幼兒與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讓幼兒在操作前先進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動中的盲目性?幼兒討論激烈,紛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八
教案前言: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教案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教案準備: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教案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九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電腦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二、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三、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1.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同時播放毛主席樹立紀念碑的錄音,教師講述:毛主席為了讓后人永遠記住、永遠懷念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廣場樹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2.現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四、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
五、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運動習俗: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七、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八、放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及制作興趣。
九、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涂色、剪紙粘貼、橡皮泥制作小動物等)。
十、幼兒到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十一、玩雞蛋:
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雞蛋作出多種玩法(滾、轉、拋、立、碰雞蛋等),幼兒比賽看誰的玩法多。
十二、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彩蛋給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賞并與朋友們一起玩,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系列教育活動,讓幼兒通過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游、蕩秋千、放風箏活動,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
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二、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么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見過嗎,他們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后,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三、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四、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五、小結,結束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一
1、通過欣賞古詩、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2、能正確熟讀古詩。
3、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清明節人們掃墓的心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1、古詩教學的自制ppt。
2、幼兒前期經驗準備: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一)入場:聽《琵琶語》學古人漫步進場,感受古曲的氣氛。
教師:現在我們聽著優美的古曲,慢慢的進場,然后輕輕地找個座位坐下來。
(二)了解清明節的風俗。
播放"清明介紹ppt",教師做相應的小結。
教師:小朋友說了很多清明節做的事,我們看看其他人會做些什么呢?
教師:清明節這天,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帶著悲傷的表情,手捧著鮮花去祭拜去世的親人……所以,清明節要去掃墓,是對已經去世的人的尊敬與懷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們的心情都比較難過和悲傷。
(三)學習古詩,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1、完整欣賞古詩兩遍。
欣賞古詩朗誦。(播放課件)教師:請小朋友看大屏幕,剛才電腦里的老師已經把《清明》這首古詩誦讀了一遍,現在請你們跟著老師再來讀一遍,老師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詩背景)幼兒跟著教師誦讀。
2、看背景圖,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幼兒看圖自由回答。
3、句卡配對,進一步了解古詩大意。
(1)出示圖卡,引導幼兒發現詩句與畫面的匹配關系
(2)觀察圖片,幼兒為詩句匹配圖片。
教師:如果要給這些句卡寶寶找圖片朋友,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找。誰能為"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
教師:誰能為"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誰來說一說。
教師:第三句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對應哪一幅畫面?
教師:那是誰回答老爺爺的?那個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對應的就是第四幅圖片了。
教師:現在你們知道古詩和這些圖畫的關系了嗎?原來圖片上的內容說的就是古詩中的內容。
(四)朗誦古詩
1、幼兒整體誦讀。
教師:那這首古詩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寫這首詩的詩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詩人現在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
2、記憶大考驗兩遍。
3、幼兒跟讀兩遍。
4、表演讀。
教師:你們讀得真好聽。那現在我們邊讀古詩邊做動作,我們來表演一下這首古詩吧!
5、古詩接龍。
(五)認字活動:學習"明"字。
教師講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師:"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個日和一個月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釋為帶來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個窗形的結構組成,意思是月光照進窗內,表示光亮之意。現在的明字則確定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為光亮之義。
教師:我們今天學的這個字寶寶讀什么呀?(明)(六)結束活動:欣賞歌曲《清明》。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清明》,它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活動準備: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二、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么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見過嗎,他們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后,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三、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四、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五、小結,結束
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節活動時,我一直在考慮用不用告訴幼兒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經過和大家的討論研究,一致認為小班幼兒很多的都沒經歷過掃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當還給幼兒一個純凈的心靈,不該知道的就不要讓他們知道。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談話法為主要活動方法,通過幼兒的討論、已有的社會經驗及觀看視頻,從而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習俗和表達對親人思念的方法。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幼兒興趣很高,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節習俗課間的時候沒有對一些習俗進行簡單的講述,只是一遍而過,效果不太明顯,幼兒記憶不深刻。再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自制簡單的花朵,風箏等,既環保,又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三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課件
一、開始部分
導入: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圖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二)幼兒看圖片,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四
教案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教案準備: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教案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參考資料: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五
1、進一步了解清明節的天氣特征及風俗。
2、理解詩歌的含義,體驗詩歌中表達的哀傷之情,并對唐詩產生初步的興趣。
1、小朋友們記錄了清節前后的天氣變化,發現了什么?(有時天氣晴朗,有時細雨綿綿)。
2、天氣晴朗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高興)細雨綿綿的時候又有什么感覺?(煩惱、不開心)。
1、出示掛圖,播放古詩錄音。
教師邊提問,邊結合掛圖解釋詩歌中的詞"欲斷魂"、"借問"、"牧童"、"遙指",幫助幼兒理解。
1、聽磁帶,體味念古詩和平日里講故事、說話的聲調、發音有什么不同。鼓勵幼兒按照磁帶中的方式跟念古詩。
2、嘗試邊念古詩邊用體態語言表現古詩的內容。
我國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寫了很多優秀的詩,以后我們還會學更多的唐詩。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六
1、能用連貫的語句講述自己清明節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節的民俗習慣。
2、知道清明節是紀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會去給祖先掃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機會。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青團,圖片ppt(小朋友旅游的錄像或照片)。
1、4月4日清明節
――4月4日我們都休息在家,你知道為什么要放假嗎?(因為過清明節)
――遇到節日就要放假,你還知道些什么節日呢?這些節日我們都可以做些什么?(將幼兒知道的節日用圖示表示出來,分享對節日的了解)
――原來我們要過這么多的節日,分一分哪些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節日,哪些是外國人也過的節日?(幼兒將節日圖示進行分類)
――形成概念:中國節日、世界節日
――清明節是中國節日還是世界節日呢?為什么?(繼續分清中國節日和世界節日的區別)
2、清明節你去了哪里
――清明節你和爸爸媽媽都干了些什么?(回憶節日過程)
――看ppt你們猜猜這個小朋友清明節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與交流:你去上過墳嗎?記得是上誰的的墳?你們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節是用來紀念先人的節日)
――清明節除了紀念先人,你還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種活動,讓幼兒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時候)
3、清明節的食物
――清明節我們還可以吃一種好吃的節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嗎?(幼兒自由講述不給予正確答案)
――請在食物圖片中尋找出清明節的節日食物(說說食物的名稱及為什么它是清明節節日食物,幼兒自由講述依然不給予正確答案)
――(出示遮蓋的食物):用感官體驗一下食物的外形、軟硬程度、香味……
――品嘗青團,知道青團是清明節的食物。
――結束教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七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教學,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教學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游、蕩秋千、放風箏教學,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教學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
2、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來歷;感受清明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3、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4、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通過聽英雄的演講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學準備:請幼兒注意清明節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樣過節的。
三、教學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清明節的?家中是否長輩(如姑姑等)來自己家,去給已經故去的親人掃墓等民間習俗。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的來歷。
3、討論:
(1)你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提示:你吃過雞蛋嗎?是否同爸爸媽媽到過烈士陵園,又做了些什么?你在電視上看到過祭掃烈士嗎?……)。
4、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
教師講解:掃墓為什么要選擇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教學了。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曾經參加過革命戰斗的英雄來為小朋友講一講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斗故事。
5、請革命軍人講革命戰斗故事。
6、聽軍人講完后請幼兒講一講第一次參加這樣教學的感受。使幼兒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
7、教師播放清明節習俗的一些圖片,以加深幼兒對清明節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八
1、理解四季輪換,感知清明是春天的節日,產生進一步探索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2、喜歡古詩、古畫等一些表達方式,在欣賞與體驗中加深對我國節日文化的了解與喜愛。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清明上河圖復制品、有關清明照片
(一)猜猜講講,理解四季輪換。
1、演示畫面一,看到這個圖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一年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新的一年又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
2、演示畫面二,現在,你們又想到了什么?
小結: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們從春天開始,然后經過夏天和秋天,緊接著是冬天,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節就是這樣在不停的交替著。
4、小結:一年從春天開始,過了立春,是驚蟄,過了春分,是――,過了大寒,又是立春,節氣能告訴我們季節的變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現在我們處在什么季節?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驚蟄、春分這些節氣,還有哪些節氣?(引出清明)。
3、從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圖片,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哪些與清明有關?幼兒分組商討。(再現與遷移已有經驗:詠柳、游園不值、清明時節等古詩)。
5、小結:清明不僅是春天的節氣還是春天的重大的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踏青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著春天溫和的氣候和萬物蘇醒帶來的歡樂,感謝先烈、祖先給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三)視聽欣賞,感受傳統藝術。
2、幼兒欣賞《清明上河圖》。
3、提問:有什么感覺或?(幫助幼兒簡單理解畫面內容)
4、教師朗誦古詩進行小結: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珠楊柳屬柳鶯。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十九
幼兒在體會古詩詞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難的,他們往往能流利地背誦出古詩詞,卻講不出詩歌里面表達的是什么事情,更無法體會詩歌的意境。在進行教學前,我發現我班絕大多數的小朋友都能背誦這首詩歌,但他們對詩中描繪的意境及所傳達的情感一無所知。于是,我首先讓孩子欣賞音樂、,體會其中的情緒;另外,通過運用圖畫和配樂講故事的方式將詩詞的創作背景、詩詞大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境。
1、體驗音樂與古詩的意境,學習在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并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評: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評:在第一個環節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一層樓。)。
(2)教師再次示范朗誦歌詞,并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評:穩定的節奏幫助幼兒穩,準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評: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復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制圖畫: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評:這個環節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交流欣賞: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附古詩: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渾。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教案及(熱門20篇)篇二十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銘記烈士們為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
2、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準備:
事先進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況。
班級準備:
1、讓家長了解此次活動和意義。
2、幼兒帶好水、小零食,穿簡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進行安全教育。
過程:
一、談話,知道4月4日是清明節,初步感受清明節的習俗。
二、出發前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導孩子遵守紀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識。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頂烈士墓前。
四、祭掃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榮事跡。
2、向烈士獻花致敬。
3、全體肅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點小零食。
六、踏青:欣賞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隊回幼兒園。
八、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9:00準時在操場集合。
2、出發前注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后也要清點好人數。班主任和帶班老師、阿姨跟好隊伍,保證幼兒安全。
3、掃墓期間,全體師生嚴肅認真,不講話,不嬉戲,不追逐,不喝飲料,不吃零食。
4、回來后引導孩子將感想記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