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一
__同學是巴州區大和小學學生。她是一名品學兼優、尊敬長輩、獨立自強的好孩子。
__的媽媽是先天性智殘,不能正常發音說話,與人交流靠比劃,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顧。爸爸媽媽結婚后一直住在外爺外婆家,爸爸常年在外務工,里里外外都靠外公外婆撐持。__知恩圖報勇挑家庭重擔,上學之余照顧殘疾多病的媽媽,照看幼小淘氣的弟弟,為家里分擔一些責任。
記得有一次,外公外婆一早就出去辦事了,__起床后發現媽媽還沒起床,于是去叫。當時發現媽媽眼睛緊閉,滿臉通紅,由于媽媽智力殘缺,所以身體有什么不舒服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她摸了摸媽媽的額頭,果然,媽媽在發燒,并且是高燒。
__趕緊拿來毛巾打來熱水,然后把濕毛巾敷在媽媽的額頭上,并叫來弟弟在旁邊守著,過一會兒給她換一下毛巾,自己急忙跑去村部的衛生室,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為媽媽買了些退燒藥。
把藥買回來準備給媽媽服藥時,發現開水沒有了。只好去燒開水,十歲的她只是比農村的柴灶高了那么一點點,因此吃了不少苦頭,手被劃破了,也默默地忍著。水燒開后,她將藥物都溶化在水杯里,吹了又吹,聞了又聞,再嘗了嘗發現這藥好苦,她知道媽媽最怕苦藥了,怕媽媽不喝,沒辦法只好又去找白糖。給媽媽喂完藥之后,發現媽媽出了很多汗,她便用毛巾把身上擦了一遍,為媽媽換了衣服。又過了幾個小時,媽媽的燒退了,身體很快得到康復,__懸著的心才落了地,開心地笑了。
在日常生活中,__從來沒有覺得媽媽是個殘疾人而感到丟人,雖然媽媽生活不能自理,但她總是悉心的照料,為媽媽端茶遞水、接屎倒尿、擦拭身子,為媽媽換洗衣服,攙著媽媽走路,為其講述學校里的新鮮事……__深知是媽媽給了她生命,這就是天大的恩情,她說今后無論走到哪里,都要帶著媽媽,讓媽媽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二
李,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于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樸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樸實少年背后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樸,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頂梁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擔。
由于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還必須承擔起家里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干農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總是白天干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后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后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后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兩周家里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里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后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里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里的農活只能落在小云寬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一個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云寬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后,小云寬卻先后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蝎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云寬卻是為家里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藥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藥”。捉蝎子難免被蝎子蟄。一個暑假下來,小云寬被蟄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并沒有阻擋云寬為父親買藥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云寬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于是村里人把小云寬當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幸福也許是心里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問及捉蝎子這件事時,小云寬總是一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云寬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沒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云寬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云寬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云寬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于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云寬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云寬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藥。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云寬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看著別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云寬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云寬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云寬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云寬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云寬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云寬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么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三
性別 男
所屬地區 貴州興仁縣
簡介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后,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
孝心故事
六年前開始,田應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務工,家里的3畝旱地、4畝水田幾乎是靠田應志利用周末和假期來打理。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后,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因為身體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田應志承諾一定能夠照顧好哥哥上學路上的安危,這才圓了哥哥的求學夢,九年的時間,從坡腳村到學校8公里的路上,總是可以看到哥倆風雨無阻的身影。
20xx年9月,兩兄弟同時上初中。開學的第一件事,田應志就找到學校老師,要求兩兄弟同讀一個班、同住一個寢室,學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給哥倆安排了一間一樓的學生宿舍。然而,哥哥擔心影響田應志的學習,卻瞞著田應志向學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學的請求。田應志立即找到了校長,終止了哥哥的退學行為。
20xx年中考,田應志被貴州省級示范性高中興義五中錄取。然而是去上學,還是留在家里照顧家人,田應志陷入了兩難。在家里,田應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飯做菜,他擔心自己到更遠的地方讀書,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現在,遠方打工的爸爸回來了。爸爸心里明白,這一次絕不能耽誤孩子了。爸爸決定不再出遠門,就近找些零工補貼家用,照顧家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四
今年4月18日,在“cctv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上,吳林香作為全國第一個被推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登上舞臺,接受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的專訪。接下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共同關注》、《朝聞天下》等欄目長時段播出了吳林香的事跡。如今,她的事跡已從大山深處的桂陽村傳到大江南北,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2019年7月18日重慶日報農村版率先刊發了吳林香的事跡,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本市媒體紛紛跟進。本報記者曾三次采訪她,第一次是2019年7月12日。冒著大雨到她家前,忠縣方面的李曉軍已經介紹了基本情況,但吳家的慘狀仍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進屋那一刻,身體瘦小的吳林香正站在用木竹搭建的簡陋廚房里發愁,無情的雨不斷穿透破敗的屋頂落在灶臺上。
在母親病重之后,吳林香變得更忙了。平日里,她5點多鐘起床,幾乎每天都要完成一系列的“固定程序”——給母親、外婆穿衣服,服侍全家人洗漱,然后砍柴、打豬草、洗衣服、煎藥、收拾院落、做早飯,伺候全家吃完飯,她才能帶著5歲的弟弟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馬灌鎮小學讀書。
雖然每天要從早忙到晚,但家庭的重擔并沒有壓垮她,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她曾說,她的微笑能讓母親看到希望,也能讓自己不絕望。對于這個13歲的女孩來說,微笑背后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畢竟,這樣的年齡原本不應該承受這么多。
她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忠縣及當地黨委政府加強了對她家的幫扶,愛心人士也給她捐了不少錢。但不幸的是,前不久,她的母親還是因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她。
如今,吳林香正在忠縣馬灌中學讀書,由于“獲選最美孝心少年的事‘鬧得很大’”,她也一下子成了學校里的“名人”。她說,她想長大了當個醫生,為別人看病,讓更多家庭幸福快樂。為了這樣一個目標,她努力著。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五
徐,女,今年17歲,共青團員。家住新縣新集鎮艾洼居委會,就讀于新縣高中本部高三(2)班。該同學學習刻苦認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愛親事跡典型。
小時候的徐力維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藹可親的爺爺奶奶,有對自己關懷備至的爸爸媽媽,有聰明活潑的弟弟,一家人雖不富裕,但其樂融融。
2019年秋天,徐力維同學的爸爸徐斌突患腦溢血,當時她僅僅是初二學生,弟弟才上六年級,爺爺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癡呆癥。爸爸一病,媽媽要去醫院照顧病人,就把整個家丟下了。沒辦法,徐力維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既要在學校搞好學習,還要回家照顧爺爺洗臉,穿衣吃飯,幫助奶奶做飯、掃地、做家務等等,不幸的遭遇讓她過早體味了生活的貧困與艱辛,但她總是說:“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不能讓媽媽擔心。”這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幾個月后父親從醫院回家。
徐力維母親李本麗身體也很不好,前幾年肝臟做過切除手術,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親回家后的大部分家務仍是要她做:洗衣做飯,加上爸爸的尿布,還要幫媽媽給爸爸做康復運動。那時她爸爸被確診為植物人,整天臥床不起。即使這么辛苦,徐力維仍毫無怨言。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當困難,她正值青春年少,沒有去與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給的舊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飯菜。其他同學一星期要花費100元錢,而他們兄妹倆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錢,媽媽有時對她說:“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現在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了。”望著媽媽憔悴的面孔和頭上出現的銀絲,徐力維含著淚點點頭,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媽媽照顧好家人。
從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維每天早上五點就準時起床了,她總要先幫爸爸洗臉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媽媽做飯的時候讀讀書,自己有時候都顧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書包飛快地趕到學校上課,放學鈴聲一響又飛快的跑回家幫媽媽做午飯。除了學習,做家務、照顧爸爸的飲食起居,成了徐力維每天必須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這樣的忙碌辛勞中一天天度過的。
臨近中考,她的學習任務也變得繁重起來,但她依然堅持每天臨上學前把吃的喝的給爸爸準備好放在床邊,中午回家給爸爸喂飯、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后給爸爸洗臉、洗腳、做身體按摩,給爸爸講自己一天的收獲,看到爸爸笑,徐力維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周圍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有時候也會過來看看她們一家,問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的,但徐力維都會婉言謝絕,因為她覺得,這么多年來大家對她們的幫助已經夠多了,現在她長大了,就要憑自己的能力撐起這個家了。
這么艱苦的家庭條件,她沒有放棄學習,刻苦努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升高中時,她原本打算放棄縣高去職高的,因為職高學生有補助,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可以讓弟弟更好的學習。她的這一舉動感動了好心人,有社會愛心人士資助她上高中,她知道求學的不易,珍惜上學的機會,克服了一切困難,努力學習,成績始終優秀。
進入高中之后,學習任務更繁重了,但臥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維最大的牽掛,她甚至想到過放棄學業回家一心一意幫媽媽照顧爸爸,可每次都會被媽媽罵:“孩子啊,這么多年的艱辛我們都走過來了,爸爸有我照顧,你要好好學,再堅持三年,你考上大學就好了”。聽了媽媽的話,徐力維飽含著淚水,繼續回到學校努力讀書,她在心里激勵自己:“我要堅強,我不能向生活低頭”。幾年來,徐力維精心照顧爸爸的孝心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大家都對這個善良質樸的女孩豎起了大拇指。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六
在同學中,我是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老師和同學都很信任我。五年來,我勤勤懇懇地為班級、為同學服務,成了老師的小助手,對老師交給的任務,我總是做得有條不紊。處處以身作則,為同學樹立了榜樣。五年來,上學從不遲到或早退,上課專心聽課,獨立思考,認真完成各科作業,認真負責的態度獲得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說起孝心事跡那可是有好多:首先,在學習上,從不讓家長擔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因爸爸工作很辛苦,盡量不讓他操心。晚上會和他們分享學校里的快樂事情,讓他們可以笑一笑,放下疲憊的身心,好好放松一下。我會用我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的父母感到快樂,感到幸福。
在生活中,我從未有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雖然是個男孩,但心特細,記得外婆有一次把手弄傷了,連端茶倒水都很困難,是我把飯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還幫著收拾。只要外婆有需要,我跑前跑后,都不覺得累。
在鄰里尊老方面,最令我有成就感的是:我們村有兩位老人的孩子們都外出打工去了,家中只有他和老伴,想孩子們了,只能打打電話,但是遺憾的是看不見對方,家里有電腦,但不會使用。因為我們是鄰居,他們聽說我喜歡上網,所以就找到我,說:“你能不能教我上網?”我滿口答應了,并立即付諸行動。我們從最基本的開、關機開始,但老人的手總是不聽使喚,每一個步驟要學很長時間。經過我耐心、細致的教和老爺爺刻苦的學,每天都有很大的進步。看著他每天樂呵呵的,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也教得更起勁了。經過十幾天的刻苦學習,老人不但熟練地掌握了開機、關機和上網瀏覽網頁,甚至還跟孩子們用視頻聊天。
尊師也是孝順的一種,尊敬老師就像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一樣,老師講課,我能認認真真地聽;布置的作業,也能認真細致地完成。還積極參加各種班活動,為班級爭光,為老師添彩,做老師的小助手。中華民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百善孝為先”,是我們民族優良的傳統,我會把他發揚光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一年級上學期,我光榮地加入少先隊,心里就多增加了一份責任感。在學習上,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____—____年被榮獲校“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精明男孩,好榜樣、。”等榮譽稱號。從小就懂得遵守紀律,講文明,熱愛集體,尊老愛幼,助人為樂;____—____年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被評為“敬老文明小標兵。”我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有益活動。在課余時間我還參加特長方面的學習,是舞蹈隊的領舞。____—____年在舞蹈學習中,被評為“優秀學員獎”但是我還要不斷的進步、不斷學習,我將計劃暑假在樂器方面去挑戰自己,讓自己更多才多藝。
我具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我覺得,只靠個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只有讓全體同學都進步,那才是一件大樂事。我不僅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學習經驗,爭取更大進步,還經常主動關心班上學習較差的同學,我總是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講解。在我的幫助下,班上的幾名差生各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
我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和各位老師的辛勤培育分不開的,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取得更大的進步。我感恩老師。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七
姓名 任芳芳
性別 女
所屬地區 北川羌族自治縣西苑中學
簡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
孝心故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爸爸知道奶奶這些年操勞家里的不易,每次外出打工都會叮囑芳芳照顧好大字不識一個的奶奶,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她也就成了為奶奶分擔解憂的小開心果。震后的生活重建不僅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爸爸拿著芳芳得來的獎狀說:累點苦點不怕,芳芳在,生活就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