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學生知了實用篇一
每年的暑假我都是去上輔導班,天天趕來趕去的,我一點都不開心。今年我決定去鄉下的奶奶家過暑假。爸爸媽媽覺得這個辦法挺好的。暑假剛開始,爸爸就送我去了奶奶家。在那里有很多趣事,我講一件吧。
家門口的小樹上,知了每天都不停地“知了,知了”地叫。我想看看知了是什么樣的,于是就來到小樹下。
爺爺告訴我,抓知了要有耐心,特別是動作要輕,不然會嚇走知了的。我仔細地找,好家伙,顏色和樹皮的顏色差不多,真會偽裝呀!我躡手躡腳地來到知了跟前,知了好像發現我了,叫聲也輕了,還好它沒有飛走。我站定了,輕輕地伸出手快速地一把抓住了知了。
只見它頭上長著兩只圓圓的眼睛,還有一根長長的嘴巴。全身的殼硬硬的,灰褐色的。翅膀薄薄的,透明的,好像輕紗一樣,真漂亮!肚子上長著好幾只細細的腳。原來知了是這樣的。
后記:
在奶奶家住了快一個月了,鄉下的日子真好玩。我天天在大自然中玩,學到了很多知識。要不是媽媽讓我回家做暑假作業了,我還真想再住幾天。明年我還要來這里過快樂的暑假。
小學生知了實用篇二
傍晚,我們吃完飯后,媽媽提議去捉知了,我們都同意了。
于是,媽媽帶好工具—一把小鏟子,一個塑料瓶。我們就出發了。到了一片樹林前:那里的樹不但蓬蓬勃勃、高大粗壯,正是捉知了的好地方,而且地面坑坑洼洼的,就像一個冒險島,真有趣!
我們兵分兩路,我和媽媽去里面找,爸爸和弟弟在邊上找。我和媽媽很仔細的把地上的小窟窿挨個挖挖看。可是一點收獲也沒有。正在我垂頭喪氣之時,我轉頭一看,看到樹干上有個貌似知了的東西。我走近一瞧,是只知了!
我拿給媽媽看,媽媽說:“這是只老的,不能吃。”我心想:即使不能吃也沒事我可以把它拿回家玩。我把它放在手上。誰知,他用爪子把我手挖破了,我嚇得把它扔在地上,放跑了。
我繼續找,在一棵大樹上捉到一只知了。我朝爸爸喊:“爸爸,爸爸,我捉到一只知了!”爸爸也朝我說:“我們也捉到一只知了!”雖然我們捉到了兩只知了,但是我們還在努力的尋找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晚上了。我們帶著“戰利品”回了家。
真是一次有趣的捉知了!
小學生知了實用篇三
今天我粘了很多知了。
知了有著一對透明的翅膀,翅膀上有一些好看的花紋。但它全身上下都是灰黑色,爪子十分的尖銳,嘴雖然很細,但可以扎進樹枝內吸取樹汁。
粘知了要有耐心和很好的觀察能力,還要有準確力。因為知了的皮膚和樹枝是同一個顏色,所以這時就要看它的翅膀才能找到它。公知了要靠耳朵來分辨它在哪,因為公的會叫,母的是啞巴。
粘知了的時候,你往往在還沒有粘到它的時候,它就會飛走。這有兩種解決的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在公知了停止叫的時候,你也停止動,因為它不叫的時候就是要準備飛走。只有它在叫的時候,才能粘住它。這就要你具備足夠的耐心。
第二種辦法公母都可以用,就是直接粘它的翅膀,這就要看看把你的準確力了。
粘知了很費力,但讓我十分的開心。
小學生知了實用篇四
在我童年的港灣里,盛滿了姹紫嫣紅的花瓣,隨著幾度潮漲潮落,片片花瓣悄然的匯入了我記憶的長河。如今我每每在童年的港灣里追尋那飄逝的花瓣時。心中總會涌動著一股股眷念之情。
一次暑假,我回到了家鄉。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這時候歌唱大師——知了就會上場演奏交響曲。“知——知——知了”“知了——知了”長短不一的歌聲,激起了每一個孩子的興趣,每到這時,我們便三五成群地到樹林去捉知了。
他們見我得手了,都圍了過來看熱鬧。我也想給他們展示一下我的戰利品,可誰知道,知了一直在我的手心里轉來轉去,弄得我癢癢的,然后我忍不住一松手,它竟然從我的指縫里鉆了出去,“撲”的一下飛走了。我氣得直跺腳,還不停地埋怨他們。
失敗乃成功之母,有了一次教訓,使我懂得怎樣制服它們了——只要一抓到知了,就馬上放進一個袋子里。沒過多久,我就抓到了十多只,它們在袋子里拼命掙扎,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也還是沒能逃脫。
我看著袋子里的知了,心中充滿了激動,但我發現有些知了會叫,有些卻不會叫,于是我們去查閱了資料。知道了:知了不是用嘴巴發聲的,而是用肺來發聲,還知道了只有公知了會發出聲音,母知了不會。
捉知了真是件有趣的事,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