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中秋節的感想篇一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過彝族年和火把節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里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 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傊?,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 松。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長大了就反而不喜歡過節了,也許是自己懶,也許是過節忙碌真的很累,也許是自己在外面怕煎熬思鄉之苦!彝族年雖然恰逢農閑,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F在,惟獨喜歡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后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如今,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等。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喜歡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朋好友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 秋節已經過去了,今年的中秋過的更是很有意義,來到了綿竹漢旺鎮,20xx年5.12重災區,跟著災區的孩子們一起玩游戲,嘗月餅,看著這些孩子們那么開心, 心里充滿了感恩!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四川的每一位好心人,因為有你們四川如今依然很美,是你們用愛心點綴了這里的天空,是你們點亮了四川災區人民心中的希 望之光!我在這里祝愿每一位好心人一生平安!我希望以后每年的中秋這里的孩子們都很開心,希望每年中秋這里的月都會更圓、更明,也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 我的家鄉四川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對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的感想篇二
早上起床,翻過一張日歷,今天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了,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爸爸媽媽早已商量好,在中秋這天要去老家過。我想到爺爺奶奶,都已經很久沒去看望他們了,他們看到我回去一定很高興。
到了老家,我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那邊忙碌著,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而爺爺在做菜。看到我時,他們都樂得合不上嘴,奶奶還拿了一個做好的月餅塞到我手里,看到他們這樣高興,我也跟著高興起來。
爺爺奶奶繼續忙了,爸爸媽媽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了,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著,相互招呼著,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里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大小不等的月餅和瓜果,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今晚真高興,到臨睡之前,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中秋節的感想篇三
中秋佳節,也許是我國最受的傳統節日了。從古代文人騷客贊美月亮的詩詞,再到如今家家戶戶的親人團聚,中秋節充塞于歷史時空,帶給人們無盡的夢與想象。而月,也因這個美麗的節日而顯得神秘而迷人,溫馨而浪漫。
婉轉悠揚的笛聲,伴水飄來,元月清風中的大地顯得格外清寧冷靜?!昂炼生Q影,冷月葬詩魂?!贝笥^園的兩位女兒啊,雖是錦衣玉食,無奈寄人籬下,父母雙亡,中秋之夜的孤單身影更顯感傷。面對萬家團圓,湘云、黛玉的聯詩又顯得如此凄美悲涼。
“明月幾時有?”蘇軾把酒問月。中秋良宵,弟兄分離,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也難成眠。罷,罷,罷!無法相見又何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惫苍趫A月之下,即使遠隔千里,也算是另一種相聚吧!
中秋賞月,月亦可讀,可思,可品。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中秋賞月,讓我們像月一樣清寧冷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賞月,讓我們像月一樣晶瑩坦蕩,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中秋賞月,讓我們像月一樣笑對悲歡離合,釋然陰晴圓缺。
中秋節的感想篇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逢中秋佳節,這首熟悉的旋律總會在耳畔想起,望著高高在上似玉盤一樣的月亮,眼前總會浮現嫦娥奔月時的動人情景。今年的中秋夜也不例外。
幻想終究是幻想,不過我總是幻想有一天能夠大家能夠團圓在一起,其樂融融,該多好,于是,多年前的夜晚畫面慢慢浮現。
那個中秋節,正好是奶奶的生日,所以許多親戚朋友都來了,坐了整整五桌人。那時,我才九歲,只是一個孩子,面對滿桌子的美味佳肴,我竟然爬上桌子,用手抓著就吃了起來,引得客人們哈哈大笑,奶奶揪著耳朵把我拎了下來,我又爬上桌子,跟奶奶示威,客人們笑得厲害了,奶奶也笑了,只得揮揮手作罷。
這都是爺爺他老人家的配合,如今事隔境遷,他老人家已經離去,說起來不免有些傷感。今夜,月兒特別的圓,也特別的亮,令人心曠神怡。我慢慢閉上眼睛,呼吸著清醒的空氣,與花草樹木、魚蟲鳥獸為伴,共同享受今晚的芬芳。
中秋節的感想篇五
負責人:周思圓 活動時間:**年9月10日上午8:00~11:00
活動地點:**公園 主要內容:中秋節來臨之際,為行人送上一份中秋的囑咐,遞上一杯伏茶,或是一份中秋月餅和一張手寫賀卡。
活動開展情況:
我們事先準備了月餅和許多賀卡,將這些擺放于桌子上。將月餅和賀卡一一分給前來喝茶的人們,用微笑送上“中秋節快樂!”的祝福。將滿滿的伏茶一杯杯倒入,排成行,為行人能夠更加方便地拿取飲用。為行人輕輕地遞上溫暖的伏茶,幫助他們裝在瓶子里,然后換來一盆清水為其他的路人洗凈杯子飲用,這過程中我們收獲到了許許多多人們的笑容與感謝。
各種職業各個年齡的人們,今天在這里,口干舌燥解除了。與其說他們解除了燃眉之急,不如說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作為高中生難以體會到的超乎分數的滿足感。
活動后總結:
整個過程歷時三個小時,得到了公園工作人員的肯定與贊揚,也得到行人的笑面回應。有的人甚至激動地詢問我們來自哪個學校,是否是學校組織義務勞工。當我們送上短短的祝福,聽到的卻是長長的回應:謝謝,謝謝,謝謝……長輩則回應,做的好。送上月餅的時候,許多人有些驚訝,感嘆到:今天喝茶還有這么好的禮物,真的謝謝。
我想團日活動的意義便在于此。在封閉的高中校園生活中,以這樣的形式與社會接軌,感受到作為高中生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感,也擁有了小小的成就感。發現幸福存在和傳遞方式,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也不需要彼此熟知,只要短短一句關切問候,或是動手做一些微小的事情?!百浫嗣倒?,手留余香。”大概就是這樣。給予他人幸福的同時,自己也被幸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