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實驗小學的作文300字篇一
我做的實驗是“燒不斷的棉線”。這是我經過仔細查看,才發現唯一能做的實驗。這個實驗需要的材料很簡單,一根棉線,一杯清水,一盒火柴和鹽。火柴我們家里沒有,就先用打火機代替吧。
首先,用勺子往盛滿清水的小罐子里放鹽,一邊放鹽一邊攪拌。我不敢放太多的鹽,只放了三勺鹽,一勺還不夠半勺。我覺得夠了,就瘋狂地用筷子攪拌起來。可是……時間過去了五分鐘,我正滿頭大汗地攪拌著;時間過去了十分鐘,我還是在大汗淋漓地攪拌著;……時間過去了一個小時,里面的鹽顆粒還是沒有完全溶解!我快要累趴下了!再仔細看看,現在的鹽粒已經很小了,就當是忽略不計了!我馬上把白色的棉線放進小罐子里浸泡。大約浸泡了兩分鐘,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把浸在水里的`線夾了出來,盡量不把線上的濃鹽水撒出去。這濃鹽水聞著有一股咸不咸腥不腥的味,很難聞,而且水還不是透明的。我把線夾出來,放到陽臺上面晾曬,也盡量避免碰掉線上的濃鹽水。過了大約六分鐘,我摸了摸陽臺上的棉線,已經干了,我就用筷子夾起棉線,用打火機從底部開始烤。可是情況并不像博客中所說,火會順著繩子慢慢地往上燒,而是點著了,只會燒一小段,就必須再用打火機點。而且燒出來的也不是黑黑的細線,而是黑黑的粗坨坨,用手一捻,都是一些黑黑的小顆粒。于是,第一次實驗算是失敗了。
第二次,我找了一根更長的棉線,浸泡的時間更長了一些,晾曬的時間也變長了,可是,這一次少的比上一次還要快,而燒糊的鹽粒也幾乎沒有了。
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剛回家的爸爸給了我一個提示:是不是鹽加少了?我覺得挺有理,就加了整整兩勺鹽,又找了一根比剛才的還要長的繩子,看看這一次的效果。晾干以后,我用手抹了抹,果然比上一次的好,這一次的比較硬。可是,用打火機點燃了以后……居然比上兩次的還可悲!
雖然我的實驗沒有成功,不過我也明白了為什么會有“燒不斷的棉線”這種狀況。因為鹽是不能燃燒的,之所以會有黑色的“線”留下來,因為那是燒焦的鹽粒,棉線早已燒干凈了。
唉,這一次的實驗沒有成功。不過,失敗是成功的媽媽,我一定會讓失敗把成功交給我的!
實驗小學的作文300字篇二
一天,媽媽教我做一個小實驗——摩擦起電,這個實驗很有意思。
開始做實驗了,媽媽先讓我拿來一把尺子和一張白紙,接著媽媽和我一起把這張白紙撕得碎碎的,再把紙碎撒在桌面上。媽媽拿著尺子示范著說:“把尺子放在頭發上來回摩擦。”我照著媽媽說的做:拿著尺子不停地搓著頭發,我邊擦邊好奇地問:“媽媽,這是要干什么?”這時,媽媽的臉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等一下這把尺子就有了魔力。它可以命令小紙碎跟它一起走,不過要把尺子放在小紙碎的上空。”
我搓了幾下就迫不及待地把尺子放在小紙碎上空,可小紙碎一點反應也沒有,像睡著了一樣。“為什么小紙碎不動?”我問。“摩擦的時間還不夠!”媽媽邊說邊拿起尺子往我頭上搓來搓去,搓好了,媽媽把尺子往紙碎上空一放,有幾片小紙碎就被吸了起來,我高興地直拍掌。
媽媽見了有點不太滿意地說:“這是我做的.,你還不會做呢!”我連忙說:“好吧,我再做一次。”我拿起尺子在頭發上搓了三五分鐘上,尺子都發熱了。我把尺子放在紙碎上空,哇!一下子一把尺子都快吸滿了紙碎。我開心地大叫:“我成功了!”
后來,爸爸叫我去照鏡子,我一看,不由地哈哈大笑,原來我的頭發被尺子搓亂了,像一個雞窩似的。
這個實驗讓我增長了知識,也帶給了我快樂。
實驗小學的作文300字篇三
星期日,上作文課時王老師對我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神奇的實驗。”同學們一聽說要做實驗,都拍手稱快。
只見王老師從包里拿出一個裝有五顏六色氣球的塑料袋,對大家說:“你們都玩過氣球吧!”“那還用說。”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那誰來說一說,你們平時是怎樣玩氣球的?”王老師的話音剛落,就有許多同學高高地舉起了右手。張馳搶先說:“我先把氣球吹起來,然后用尖的東西使勁一扎,氣球就會‘砰’的一聲爆炸了。”還有的說把氣球灌滿了水玩打水仗。老師聽后搖搖頭說:“這是比較低級的玩法,只是為了取樂,還有沒有能學到知識的玩法?”在老師的啟發下,有的同學說出了利用反沖原理使小木船航行,使小飛機上天的玩法。還有的用摩擦起電的知識把氣球粘在墻上的玩法。老師聽后贊許的點著頭。
接下來,王老師說:“我也有一種玩法,你們肯定沒玩過。”我心中暗想:這個王老師又要耍什么新花樣呀?只見老師讓兩位同學各吹起一個氣球,不過一個大一個小。老師指著氣球問道:“如果用一根塑料管把這兩個大小不一樣的氣球連通起來,那么這兩個氣球會發生什么變化呢?”這下班里可炸開了鍋,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兩個氣球會一樣大,有的'說兩個氣球的大小不會變。我對老師說:“應該是都小了,因為氣球里的氣會跑到塑料管里一些。”經過舉手表決,同意我的想法的同學最多,我真是高興極了。這時王老師對大家說:“下面就請大家親自來做這個實驗,看一看誰的想法是對的,實驗中如果遇到了困難看一看能不能想辦法自己解決。”
接下來,老師把我們分成幾個小組,每組發兩個氣球、一根棉線、兩根帶插頭的細塑料管。我們小組的組員爭著吹氣球,氣球“一大一小”吹好之后,我也把塑料管子接上了。該系線了,林一然不會系活扣,一下系成了一個死扣。我把塑料管的一端插進氣球的嘴子里捏住口不讓氣球跑氣。林一然一會兒拿筆捅捅,一會兒又用手拽拽,好不容易才解開,這時捏得我的手指都麻了。氣球連好了,我們仔細一看,果真跟我說的一樣,兩個氣球都變小了。我高興地把老師叫過來看,王老師看過之后,笑著對我說:“再過一會兒,你還會發現氣球都癟了,你沒覺得你用手捏著的地方在跑氣嗎?”聽老師這樣一說,我們不好意思地笑了,又重新做了起來。
又過了十幾分鐘,老師見我們始終沒有解決好如何將塑料管與吹好的氣球連接起來還不跑氣這個問題。就叫蘇鑫和張悅當他的助手為大家演示一下。
只見老師先吹起一個大氣球,有五六斤西瓜那樣大,他把氣球的口擰了幾圈捏住后,又叫蘇鑫拿來一根塑料管折起一頭,老師則把另一頭伸進氣球的口子里讓張悅把氣球與塑料管系緊。老師又用同樣的方法連接好另一個氣球,只是這個氣球要小得多,只有一個柚子那么大,接著老師把兩根塑料管接在了一起。當老師舉起這兩個氣球,讓蘇鑫和張悅同時松開捏者塑料管子的手,讓大家睜大眼睛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要不是我親眼看到,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氣球在一點兒一點的變小,由一個“柚子”漸漸地變成一個大“鴨梨”,接著又變成一個大鵝蛋,最后竟變成了一個乒乓球大小的“小燈泡”,而大氣球的“肚子”則“撐”得更圓了。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住了,誰會想到實驗的結果會是這個樣子呢?剛才同學們的想法可沒有一個是對的,這真是一次神奇的實驗!
通過這次實驗,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憑空想象先下結論,要經過反復的驗證才可以下結論。
實驗小學的作文300字篇四
合作是一首歌,吟唱著人生的節奏和旋律;合作是一幅畫,描繪著人生的點點滴滴;合作是一團火,燃燒著人生的憧憬和夢想。今天的實驗,讓我們感受到了合作中蘊含的巨大力量。
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今天我們六個臭皮匠,來合作完成一個實驗:紙杯燈旋轉。
我們先把紙杯割成風扇狀,再在兩側分別扣一個小洞,又用細繩穿進小洞里,點燃蠟燭后卻則么也無法將蠟燭提起,我們又用雙面膠粘在杯底,可不一會兒又敗下陣來。
李永琪叫道:“氣死俺了。”
我雙手抱拳,裝出一文縐縐的樣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牢記斷織之誡,讓我們另起爐灶。雖然我們跛鱉千里,但是只要有信心就能弓開得勝。葛逸菲和我先用小刀在兩旁開了兩個小洞,我開的亂七八糟,所以放在下面;葛逸菲開的美觀有序,所以放在上面,供人賞識。我先把蠟燭塞進杯里,大家集思廣益,都搶著來點蠟燭,杯子不小心弄破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破口大罵著,情況不可開交。
看到石佳佳那組成功了,我焦急的說:“看那,別吵了,艾思奇說過‘一個人像一塊磚砌在大禮堂的墻里,是誰也動不得的;但是丟在路上擋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腳踢開的。’”
我鄙夷的看著紙杯,三下兩下胡亂的包扎一下。
葛逸菲沒好氣的說:“愣啥,快動手吧。”我們大家都面面相覷,都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隨即會心一笑。我們一齊上陣,把破的杯子放在一邊,葛逸菲又拿了一個杯子,朱紅艷用蠟筆在上面畫了四個方方正正的小洞,隨即我又麻利的`把小洞擱好。李永琪就去別的組偷窺,順便還帶了一個打火機。我們看著他滿載而歸的樣子,就知道有好消息。
莫安琪是個急性子,一把拉過李永琪,搶過打火機,遞給周佳慧,他小心翼翼的將蠟燭塞進洞里,勝利的火花立即閃現在眼前。“嗖”一聲,紙杯里瞬間充滿光亮,煞是好看。大家驚喜萬分,為這個結果開懷不已。
我又翹翹嘴:“哈哈,不知道了吧,這就是物理原理,當蠟燭點燃后,對周圍空氣進行加熱,空氣受熱膨脹上升,沿著紙杯上開的窗口流動,空氣流動形成了風,風使紙杯旋轉起來。”
大家都爭著說自己的功勞大,這個紙杯應交給自己,我說道:“看,我讓大家明白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我也不錯!”
大家齊聲:“切。”
“喂,吵什么,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懷才能開闊;腹中有良策,處事才能利落。這次杯子是莫安琪帶的,所以杯子給他吧”
朱紅艷也說:“我們不要追求紙杯燈給誰,應該留戀過程。”正因為本次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合作的力量,使我更加珍惜這次實驗。
是啊,我們要用知識的浪花推動思考的風帆,用智慧的火星去點燃思想的火花,用合作的力量去強勁騰飛的翅膀。這次合作真讓我難忘!
實驗小學的作文300字篇五
在那奇妙的科學世界里,有許多有趣的科學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就做了雞蛋浮起來的實驗。
先要準備好實驗材料:一個雞蛋,一個塑料水杯和一袋食鹽。一切準備就緒,實驗開始了,我先再杯子里倒入清水,把雞蛋放進去。這個淘氣的`小家伙撲通一下跳入水底就賴在水底不上去了。
我見了,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鹽在水里,之間鹽如雪一樣飄落在水底。鹽慢慢融化了,可雞蛋寶寶還像一個才學會走路的家伙,左一搖,右一晃的,十分可愛。
還沒等這個小家伙穩定下來,我媽這個急性子一邊說:多撒點,多撒點。一邊大把大把地撒鹽。雞蛋呢?不想浮也只能浮起來了。耶!浮起來了。我歡呼起來。
實驗成功了,但是什么原因讓雞蛋浮起來了呢?我在百度上找到,當物體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時,物體就下沉;當物體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時,物體就上浮。我們在水中加鹽,就增加了水的比重,當增加到一定量的時候,水的比重大于雞蛋的比重了。雞蛋就浮起來了。原來如此啊!
通過這次實驗,既收獲了成功的快樂,又收獲了新知識。真是生活處處是科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