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游兵馬俑有感篇一
人們常說:二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國則看西安。可見西安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這里有見證著歲月的變遷的古長城,有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和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有墨氣氤氳、充滿書卷氣息的書院門,有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這里的一切都給了我深深的震撼,尤其是秦兵馬俑,即使已回多日,但那的一切對我而言仍是歷歷在目。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陵園面積218萬平方米。博物館以秦始皇兵馬俑為基礎,在兵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目前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
走進文物陳列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銅馬車。銅馬車按出土順序分為一號車和二號車。一號車因乘坐這輛車要保持站立的姿勢而稱“立車”。二號車則因乘坐這輛車溫暖舒適而得名“安車”。輛車主體均為青銅鑄造,車馬金銀飾品1720件,金銀器總重7公斤。制作工藝精細,造型逼真,是我國出土文物中時代最早,駕具最全,級別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現的最大青銅器。當這組銅車馬映入眼簾之際,我似乎穿梭到了兩千多年前的大秦帝國的時代,只待秦始皇一聲令下,耳邊立刻會響起御手駕車的叱咤聲,馬蹄上路的得得聲,在這樣浩浩蕩蕩的聲勢中,秦始皇又踏上了出巡的征程。
看完了銅馬車,我們又來到了兵馬俑軍陣。剛一跨入展廳,我驚呆了,震撼了!這般景象,真是宏偉壯觀,氣勢磅礴!平均身高1。8米的陶俑整齊排列在俑坑里,它們可謂是千人千面,栩栩如生。有高大魁梧、氣宇不凡的將軍,有威武剛毅、神氣十足的軍吏,還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眾多士兵……佇立在秦俑坑前,會突然感到他們似乎依然活著,甚至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盔甲之寒,肌膚之溫,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顆顆怦然跳動的心臟。
懷著激動無比的心情我們繼續往前,來到了秦軍混合機動部隊。令人惋惜的是這里的陶俑基本都損毀了。我想如果這的陶俑還能完好的保存,將會令世界震驚,令所有人驚嘆!最后一站——秦軍指揮機關,基本完好的排列陣勢,仿佛戰事在這一刻即將重燃。
欣賞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真的不得不感嘆古人那超凡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藝。難怪兵馬俑可以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外國首腦和有人紛紛來此訪問。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更是中國人民智慧和技藝的象征。
還記得導游風趣地說,“我們現代人看了這些,真是越看越倒退、越看越慚愧、越看越想流眼淚。”但是我想,我們不能一直倒退,我們要復興祖國文化,復興華夏的文明!
游兵馬俑有感篇二
第三天,我們去的兵馬俑。路上,天空特別的藍,云朵特別的白,金色的陽光懶洋洋地灑在人們身上,整個世界都那么美好,那么安詳。
聽導游介紹說,兵馬俑被分為三個坑,分別是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我們先來到一號坑。往里走進一看,“哇!好壯觀啊!”我不禁驚嘆道。里面有成千上萬個兵馬俑,有的保存完整,看上去栩栩如生;有的卻少了身體的一部分;有的已經變成了一堆碎片……根據導游的介紹,最東端的是戰士俑,最西端的是后衛俑,中間的是馬車和步兵,整體看上去規模宏大,有條不紊。雖然他們不是活人,但勝似活人。粗看兵馬俑好像每個人都長得一模一樣,走近細細觀察,才會發現其實每一個兵馬俑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有的儼如同齡,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搏斗,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干練,好像隨時準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進他們,不由得屏住呼吸,細細聆聽它們所發出的呼吸聲。
欣賞了一號坑壯觀以后,我們來到了2號坑。2號坑是三個坑中兵馬俑最多的一個坑,里面要身材魁梧的將軍俑,體格雄壯的武士傭,騎術熟練的騎馬俑,躍躍欲試的馬俑,……不管是將軍俑、武士俑,還是馬俑,它們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好像只是睡著了,只要有一絲輕微的響動,就會立刻醒過來。可惜有許多兵馬俑在經歷漫長的歷史后,早已變成了一堆碎片。這些種類豐富的兵馬俑為我們展現了2200年前,我國軍事和工藝的`昌盛、繁榮、強大。讓我對幾千年前歷史不禁產生了強大的好奇心。
接下來,我們來到第三個館——3號坑。在3號坑里,我們看到軍師俑,可惜里面許多的兵馬俑破壞太嚴重,已經看不到它以往的樣子了。3號坑看完后,再往里走,是一個收藏館,收藏館里面放著許多鎮館之寶。我覺得里面最生動的是跪射俑和立射俑。先說跪射俑吧,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內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他表情嚴肅,好像在思索著什么。古代工匠雕刻的十分細致,連衣服的褶皺和鞋底的花紋都雕刻得清清楚楚,可見古代工匠嚴謹和一絲不茍。再來說說立射俑,立射俑雖然沒有跪射俑那樣高大,但也十分強壯。它身穿輕裝戰袍,束發挽髻,腰系革帶,裝束輕便靈活,左腳縱,右腳橫,雙手一上一下,仿佛正拿著一張大弓。他微微抬頭,雙眼眺望遠方,仿佛在思念遠方的親人。
后來,我們又去了一個特殊的展廳——銅馬戰車廳,這個廳是專門展示銅馬車的。走進館里,映入眼簾的就是一輛金碧輝煌的青銅馬車,馬車金光燦燦,車廂外還有一個車夫,車夫身材高大,體格魁梧,正專心致志地趕著馬車,駕駛的兩匹馬,體格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下令,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馬車是完全開放的,只是車頂有一把傘,雖然在現代看起來十分簡陋,但在秦朝,這可是由皇帝或高級官員所坐的馬車呢!
看了兵馬俑之后,我感到感慨萬分,兵馬俑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也證明了中華民族以往的繁榮昌盛,生機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