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過年手抄報篇一
現如今,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手抄報吧,手抄報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于縮小的黑板報。你知道什么樣的手抄報才具有教育意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年主題手抄報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
2、祭灶神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被作為一 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3、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當我聽到家家戶戶都在放這首歌的時候,新年就一定到了。
我最喜歡過年了,家家戶戶寫對聯、貼對聯。我家的對聯是我寫的.,橫聯是“一帆風順”,上聯是“青松翠柏送寒去”,下聯是“白雪紅梅迎福來”。爸爸說我寫得還不錯,以后的對聯就讓我包圓兒了。
過年,我們小學生最喜歡的當然是大人們發壓歲錢了。我一共收到1000多元的壓歲錢,可全被爸媽收走了。其實我懂,他們是不想我亂花亂用。他們說這些錢,留給我上學報名,將來上大學,以后娶老婆,用錢的地方很多。
過年最重要的當然是吃團圓飯了。長輩們說,吃飯要有規矩,大人們先動手,才能吃。但是有人在外打工沒回來,或者去世了,要在他們的座位上擺上一副碗筷。我們家吃的是燒皮肉、紅燒肉、白菜等。
我喜歡過年,過年可以寫對聯,可以收壓歲錢,還可以和家人團聚,可真是幸福啊!
過年是一個隆重而又傳統的節日。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
那是因為可以收到很多大紅包和親人們的美好祝福。吃完早飯,我就跟著媽媽來到了集市,媽媽買了我們最喜歡吃的多寶魚、蝦和花甲,另外還到超市選購了一些糖果等等,然后就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轉眼間就到了中午,我正在看電視,忽然聞到了飯菜的香味,使我迫不及待想吃掉。中午煮了我愛吃的多寶魚和蝦。吃完午飯后,我又坐在沙發上繼續看著電視,轉眼間就到了下午。
下午,我跟爸爸一起在門外貼對聯。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看著爸爸手里的酒垂涎欲滴,爸爸見狀便把酒倒了一點兒給我,我咪了一小口,真苦,從此以后我便不再喝酒了。
媽媽說:“那么大還要發紅包呀!”
在我三寸不爛之舌的說服下,爸爸、媽媽都給了我們壓歲錢。
這真是個快樂的年呀!
1、 福年新運,財源廣進!鳳凰自古棲大梧,良木由來作棟梁,新的一年再接再勵!
2、 老朋友,祝你佳節如意,一年到頭走好運,開心如意,財源滾滾!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3、 過去的一年我們合作的都很愉快,謝謝您的關照,狗年伊始,祝您全家歡樂,心想事成!
4、祝新年快樂,時時好心情! 讓我們把春節的鐘聲傳播四方,也讓我們把友愛和贊美灑向人間!
5、 您如一葉扁舟,載著我駛向知識的海洋。老師,謝謝您!祝福你新年快樂,桃李滿天下!
6、祝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天天都有份好心情!
7、 愿你過一個開心的春節!愿世界充滿詳和,我以最真誠的心,祝愿您擁有幸福的一年!
9、 吉祥富貴,連年有余,花開似錦,金玉滿堂,福祿壽喜,錦上添花,四季平安!
10、 初春雪漫漫,人間處處新!春節快樂,新年幸福!辭舊迎新,心想事成!
初中過年手抄報篇二
過年了,大街小巷掛滿了燈籠。小孩子和伙伴們追跑著。熱鬧極了。下面是關于過年的手抄報資料,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從我記事開始,我就沒在父母身邊過過年,也許現在我堅強、獨立的性格就是從那時開始養成的。相反,我在舅舅、阿姨身邊度過了10個除夕,幾乎每一張在除夕夜拍的相片上都有我的身影,照片上的人也永遠不會變:奶奶,爺爺,舅舅,阿姨和我。唯一變的是相片上我的身高,爺爺奶奶日漸佝僂的身軀。那時,我體會到這過年的味道是平靜,幸福,溫暖。我——很滿足。
可,每當放完假從廣州回到衡陽,聽同學們說起過年與父母的趣事時,不知道為什么,又會有著一種莫名的羨慕。是因為離開父母,身處異地,亦或是……我無從知曉,也無從洞悉我的心底。終于,2017年的除夕,我留在了衡陽。望著家中的一切,我有少許的陌生,卻又分明嗅得到那濃濃的喜氣與親情,我的心底觸動了。這——似乎就是我渴望已久的那種感覺!門外鞭炮聲與煙花炸開的聲音,裹著濃濃的熱情,父母的歡笑聲,爺爺奶奶的笑顏,也讓我覺察到了那炙熱的溫度,就連桌上紅酒在杯中的“搖曳”聲與雪碧開瓶時的氣流聲都夾雜著萬分熱情。
哦!原來過年的味道如此熱情。似含在嘴里的跳跳糖一般。
咿!原來過年的味道如此甜蜜。似化在嘴里的牛奶絲滑巧克力。
躺在沙發上,我昏昏欲睡,卻又在朦朧間感覺到了母親溫暖的手,又聽見了奶奶與母親的拉家常,多好呀!讓我長期以來冰冷的心又溫暖了過來,讓我血管中流淌著的毫無溫度的血又重新感到了暖意!這溫馨的畫面使我倍感愜意。
啊!原來過年的味道也是如此溫暖的,讓我想起了含在口中那余溫未化的麥芽糖。
現在,我總算知道那羨慕從何而來,我缺少的是真正過年的味道!
細細品嘗那過年的味道,我嘗出了熱情,品出了甜蜜,覺出了溫暖……
“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們告別了舊的一年,在歡笑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新年的味道特別濃厚,耐人尋味。
過年真熱鬧,大街上處處張燈結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大伙兒都在趕集,叫賣的聲音此起彼伏,廣場上,老人們載歌載舞,療臉上洋溢笑容,鑼鼓喧天。舞龍的,唱戲的,什么都有。大街上車如流水馬如龍。過年的味道是喜慶的。
孩子們歡天喜地地玩,則大人們要在過年之前準備有用的東西,舒舒服服的過年,大伙兒都換上了五彩繽紛的衣裳,另外,還要預備吃的,大家在商店里買了各種各樣的食品,擺在盤子里,好招待客人。不光是要買吃的,大人們根據老家這邊的習俗,制作不同的小吃,顯出我們這邊的風俗。連小孩子都買好了五彩繽紛的鞭炮。過年的味道是忙碌的。
瞧!按照我們這里的習俗,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臘魚臘肉,這是人們在過年里要吵著吃的。大街上也有買食品的,盒子上擺著圓溜溜的雞蛋,新鮮的小菜,散發著陣陣清香的水果,香飄十里。大家都在街上賣東西,弄了回家做菜吃。不論你走到哪戶人家,隔家里還有一段路,菜香就遠遠飄來,你就已經聞到了。過年的味道是充滿香氣的。
過年的那一天,在外的工作的叔叔阿姨們千里迢迢趕回來與家人團聚,我們也不例外,奶奶見我們回家了,笑得合不攏嘴,剛一進門,桌上也是美味佳肴,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在明亮的燈光下,吃著熱騰騰的火鍋,有說有笑。親情包圍著我們,吃過飯后。大家擠在柔軟的沙發上,看著豐富的節目,歡聲笑語。過年的味道是溫馨的。
大年三十晚,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連綿不斷,一簇簇騰空而起的禮花把 大年三十這個美好的夜晚打扮的光彩奪目,金璧輝煌,光鮮亮麗。天空化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小孩子們都出來了,把累積起來的花炮全部都拿出來,你放幾個,我放幾個。大家嬉戲在鞭炮聲中,不久遠處又傳來了禮花聲。整個村莊籠罩在煙火下,籠罩在歡樂的海洋中,所以,過年的味道是歡喜的。
啊!我感受到了,新年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
我最喜歡的就是看著媽媽把一塊塊晶瑩透亮的魚肉裹上一層雪白的淀粉外衣,然后丟進已經燒熱的油鍋里,“霹靂啪啦”一陣響后,就像魔術師剛剛在這里變了魔術一樣,滿屋子的炸魚香味。魚也換上了一身金黃的外衣,像個身穿黃金甲的將軍,驕傲地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引得我這只小饞貓垂涎三尺,恨不得馬上撲上去。除此之外,看著媽媽炸雞腿、雞翅、燉雞、燉鴨、包餃子、炒年糕,順便燒一盤我最喜歡的紅燒排骨。都讓我不得不覺得,過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就是雞鴨魚肉輪番上陣的味道。
可有時候,我又覺得過年時另一種味道——火藥味。樓下的鞭炮總是炸不完,火藥味伴著鞭炮似的紅色的笑話,一朵朵盛開,充斥了整個世界;晚上的禮花也放不完,點亮了整個夜空。火藥味也隨著火星兒的降落,降到了人的鼻子里;孩子們手里各式各樣的火藥制成的小玩意兒,也在輪番地釋放著火藥味。說實話,我并不討厭這火藥味兒,相反的挺喜歡,因為它讓我感到很喜慶,很心安。我慶幸火藥沒有拿來制造武器成為人們悲傷的源頭,而是留在這里制造讓人們歡悅的氣息,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是愛,是喜悅,或是溫暖……
初中過年手抄報篇三
1.圖片經過縮放處理,請點擊圖片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原圖,或將圖片存盤至電腦中查看。
2.本黑板報圖片為網友推薦而來,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在本站展示僅為網友借鑒、欣賞他人作品時提供方便。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站聯系。
3.歡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薦優秀的黑板報作品。
初中過年手抄報篇四
晚上,我們一家來到奶奶家吃餃子。媽媽一到奶奶家,就立刻和大娘、姐姐在一起包餃子,嬸嬸在一邊搟餃子皮,而我和小弟弟在一旁玩耍。我們一會玩電腦游戲,一會玩捉迷藏,一會玩堆積木,別提有多開心了。
“轟動,轟動,轟動!”美麗的煙花開心的唱起歌來,新年的腳步悄悄來臨。這時,我家的那個鬧鐘也在“叮,叮,叮”地響了起來,它那聲音好像在說:“新年到了!新年到了!祝愿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初中過年手抄報篇五
猴年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年又來到了。下面是過年手抄報大全,一起來看一下吧。
每到春節,人們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嗖”的一聲跑出去。有的買新衣服,有的買煙火。
過年那一天,“噼里啪啦”的煙火聲遍布了整個村莊,家家戶戶門前都掛有春聯,有的是描寫春光的,如: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有的是描寫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舟百業興。其中更多的是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花開爛漫,竹報歲平安。讀了這些春聯,我感到生活中充滿幸福和希望。
過年時,不僅小孩子感到快樂,而且大人們也可以放一回長假。
過年時可以去朋友家串門,小孩可以領紅包,大人可以與同事談心說事。
過年時還有許多好吃的可以吃。這里有蛋糕、餅干、巧克力……
我們家有一個習慣,過年的時候先不給孩子發紅包,到了晚上,等我們睡熟了之后,再把他們準備已久的小禮物和紅包放在我們的床頭。
過年真好,我真希望每天都像過年一樣幸福、快樂!
“嗖”“啪”年三十的晚上是多么令人興奮呀!我望著回想起來了白天的情景。
一大早,我來到了奶奶家,家里人都在忙著殺雞宰餓,準備年飯。我們這里有個習慣,在吃年飯前必須先拜祖先。我們拜完祖先后就吃團圓飯。
晚飯后,大人們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小孩呢,吃著零食,打著“任天堂”,盼著“零點”的到來。
盼呀盼,終于看到春節聯歡節目主持人在電視上說:“現在我們為您倒計時,五、四三、二、一。”當喊到“一”時只見各處的爆竹煙花都不甘示弱直沖云霄。只聽“隆”的一聲,哇塞!天空中簡直是百花齊放,你看那邊,爆出的煙花寫著“萬事如意”,有的變出一只“金雞獨立”,有的像一只兔子,就連那些普普通通的煙花也三個一群,兩個一伙也閃爍著五彩繽紛的火花,給大地增添了喜氣的色彩。我一見,不由自主的感嘆:這天空真是太美了!
放完鞭炮后,爺爺叫我們回來吃歲飯。爺爺首先為我們祝福,我們也輪流敬酒互相祝福。
過年了!過年了!馬路兩旁的樹上、路燈上都掛起了大紅燈籠、中國結……商店里人山人海,人們都忙著采購過年需要的東西;大街小巷里還不時的傳出陣陣煙花爆竹的聲響;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歡樂景象。
“過年了,咱們把零花錢湊起來,也去買些大鞭炮來放。”
“好啊!好啊!”我和幾個小伙伴們一起商量著。
聽了媽媽的話,我想:如果我們少買幾個煙花放,把省下來的錢買些學習用品,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寄給他們,那該多好啊!
我把這個建議說給了小伙伴們聽,他們也很贊成。
“噼啪、噼啪……”我和小伙伴們一起放著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最期望的過年,終于來了。三十兒早上,爸爸,媽媽和我來到遠方超市買年貨。超市里人山人海,每人手里都拿著很多年貨。我們擠進人群,選了幾箱飲料,幾張“福”字,作為我們的年貨。到了奶奶家,我們貼上“福”字,把奶奶的屋里裝扮得十分漂亮。我姐姐還特意在廚房里掛上了兩個紅燈籠。
中午,所有的人都到齊了,屋子里頓時充滿了歡笑。有的打電腦,有的玩撲克,還有的做飯;我和媽媽玩撲克,不一會兒,她就被我打個落花流水。
晚上,大家歡聚一堂,高興的吃著團圓飯。飯后,大家出去放鞭炮。爸爸點燃爆燭,我在一旁觀望,只見一團團火星,像流星劃過天空,五顏六色,火花四濺,組成各種奇特的美麗圖案,多彩多姿,形態各異,看得我眼花撩爛。緊跟著“竄天猴”一聲長鳴,飛向遠方,好玩極啦!
深夜,大家圍在電視機前看春晚。這時,三大大說要包餃子,我立刻精神起來。我跑進廚房,三下五除二的把雞蛋攪成漿狀;然后,大大把雞蛋漿炒成了丁狀,我還在里面加了些鹽;這時,我看見桌子上沒有任何包餃子的工具,我急忙把捍面杖和小木板統統拿來,……終于可以包餃子啦。我負責把三娘揪的小面團壓平,三娘捍皮兒,我幾下就壓完了所有的面團,因為是第一次,有的有些不圓。但是,因為是自己動手干的,吃起來還是那么香。爸爸夸我是最精神的一個,我深夜兩點才睡覺。
今年是很有意義的一年,除了傳統的春節外,還趕上了藏歷新年,情人節,還有冬奧會呢,真是太好啦!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好好學習,積極向上,過得更有意義。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蕩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
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
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
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佳節——春節。關于過春節各地的習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飯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嘗著美酒佳肴,其樂融融。年夜飯我們南方人喜歡吃湯圓,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而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著來年交好運。
快過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著辦年貨。
街上貨物琳瑯滿目,購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們正在商店選購“新年服”呢,周圍圍著一群可愛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著鬧著要買新衣服、新玩具。這些媽媽被吵得沒辦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帶“寶貝們”購物后,再來為自己添置。
“對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臟了。”這時突然傳來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來一位大伯剛買完魚出來,不小心將正在購買年畫的幾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臟了。“沒關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著剛選好的年畫又走進了另一家商店。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邊又傳來了一陣笑聲……
我和爸爸、媽媽出門去玩,我們一出門,就看到街上非常熱鬧,空氣里蕩漾著炮竹的硝煙味,人們都穿上節日的新裝,個個喜氣洋洋。對于我們孩子來說,新年更高興了。我手上拿著紅艷艷,黃澄澄,綠盈盈的氣球,笑個不停。
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廣場。節日的廣場人山人海,張燈結彩,到處都漂浮著一串串彩色的氣球和條幅;鑼鼓聲一陣接著一陣,人們舞著長龍,扭著秧歌,真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都沉浸在這節日的歡慶氣氛之中。
過新年,喜氣洋洋,家庭大團圓,每個人都春風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