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建立近百年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孜孜以求,帶領人民對中國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
今年兩會,******總書記參加了內蒙古代表團和青海代表團的審議和討論。他強調要堅持解決中國特色問題********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維護各民族團結,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生態優先,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以黨的領導、意識教育、生態保護為基礎,為民族團結的新畫卷增添色彩。
以黨的領導為原色。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民族團結,黨的領導是各民族團結的根本保障。追溯中國五千年,是各民族融合多元化的過程,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銳意進取的寫照。五十六個民族齊心協力,共創豐富多樣的民族文化,共創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共育傳承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立足我國基本國情,確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走出中國特色解決方案********建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正確道路。黨的堅強領導是繪制民族團結畫卷的原色。一切都將在此基礎上增光添彩,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奔向人民幸福的美好未來。
以意識教育為主色。范文參考網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對全民尤其是青少年來說,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對促進民族大團結具有重要深遠意義,將民族團結教育全方位融入基礎教學,引導各民族青少年厚植愛國情懷、維護民族團結,自覺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旗幟鮮明反對各種錯誤思想和觀點。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擘畫民族大團結畫卷的主色,在潛移默化中鑄就維護民族團結的最強屏障。
以生態保護為底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無論是內蒙古、青海,還是祖國大好河山的每個角落,“綠色”是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的底色,生態保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底氣。保護生態、推動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各民族有各自世代依存的地理環境,生態體系牽一發而動全身,各個環節間的聯系千絲萬縷,各族人民只有齊心合力保護生態,達成生態文明建設共識,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人民幸福富裕的美好新生活。
五十六朵鮮花同栽盆,五十六棵翠竹共連根。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新時代民族大團結的新畫卷離不開各族人民的畫筆,同心合力創作。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各族人民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必將共同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第二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
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政治基礎,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之福,說起民族團結,生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我對它的感受異常深刻。可以說,在我的生活中,民族團結之花處處都在開放。
高舉維護國家統一、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民族團結的旗幟,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愛民族團結,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民族團結,自覺悍衛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悍衛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堅決粉碎境內外敵對勢力的分裂破壞圖謀。
沒有民族的和睦相處,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團結,沒有社會的安定團結,就沒有國家的繁榮發展;沒有國家的繁榮發展,就沒有各民族的興旺昌盛。民族團結在我們祖國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性。人們常說: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也離不開漢族。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開拓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國家要富強,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連,為走向共同繁榮、建設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而并肩奮斗著。
俗話說“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句話正點明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團結又友愛。只有我們心心相連、手手相牽,五十六個民族才會融為一個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們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創和諧,我們一定能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手握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維護民族團結是刻不容緩的,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中去的,讓我們每個人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匯成江河,不傳謠,不信謠,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銅墻鐵壁。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崗巖還堅硬。我們要團結,不要分裂,讓我們民漢一家親,永遠這樣相親相愛吧,如果我們分裂了,別的國家就有機可乘,必將會讓我們走向滅亡,如果我們心連心,手握手,筑起銅墻鐵壁,那么,就算有再強大的敵人,我們也不會害怕!我們中華民族必將象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第三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
與_同行已六年有余,在感嘆青春易逝的同時,又忍不住感嘆__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_精神和實事求是的職業道德。無論何時,我們_人始終肩負著沉甸甸的歷史責任--那就是用真實可信的數字,記錄百姓生活,聚焦時代變遷,尊重社會生產力,真實記錄中國夢的實現。正是千千萬萬的_人擁有堅定的“_夢”,才構筑了無堅不摧的“中國夢”。擁有夢想才能有行動,有了行動才會開花結果,才會最終實現個人夢。
_工作就是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強烈責任感,只要心存希望,幸福就會降臨你;心存夢想,機遇就會籠罩你;堅持夢想,成功的道路就在你的腳下。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開啟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站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的交匯點上,回顧了170多年來中國人民所歷經的抗爭和奮斗,審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望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和前景,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擔當的歷史責任感和堅定自信心,讓人思索,給人期待,催人奮進。
實現個人夢想需要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確保_數據的準確無誤需要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為了保證每個月_報表能準確及時地上報,挑燈夜戰、加班加點、節假日不休更是家常便飯,只有熱愛,才能靜下心真誠地對待工作,才能無怨無悔。為了保證_數據的嚴謹性,我們每年都要定期參加省局的各項業務培訓和指導,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再通過自己的理解和經驗培訓縣區和企業的_人員。只有不斷的學習和提高才能做得明白、說得清楚。在平時的工作中,雖然辛苦,但憑借著對事業的追求、對_工作的熱愛,我無怨無悔、全身心地投入,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夢想。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不懈追求。近代仁人志士的艱辛探索充分表明,要實現民族復興,必須找到能夠指導中國前進的先進理論,必須找到能夠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先進力量。站在民族危機關頭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將社會主義價值目標與民族價值目標結合起來,確定了通過“革命化”實現“現代化”的民族復興之路。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價值目標實現的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成為激勵社會各階層人民群眾參與、支持革命的強大精神動力。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努力在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探索實現民族復興之路。雖然探索的歷程充滿曲折,但20多年的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還是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2019年,習總書記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描寫宏偉藍圖的“中國夢”響徹大江南北,并指出“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中國夢”是中華民族每個公民的夢,承載著13億人民的熱切期望和幸福生活。
第四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
目標的高度往往決定著一支軍隊前進的速度和攀登的高度。提出的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令全軍上下無比振奮??梢哉f,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有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信心。
強軍夢不只是寫在紙上、喊在嘴上的口號,更是需要用能打仗、打勝仗的實際行動來書寫的一份答卷。青年軍人是部隊的主體力量。只有每一名青年軍人共同“給力”,方能凝聚起一往無前的強軍力量。
拿破侖有句名言:“如果你是軍人,心里只能裝著你的國家和你的敵人。”當前,我們國家面臨的安全形勢復雜嚴峻,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的重任歷史性地落在了我們這一代軍人身上。強軍夢呼喚胸懷抱負、視野開闊、勇于擔當的青年軍人,不僅能在關鍵時刻捍衛人民軍隊“氣比鋼多”的榮譽,更要用軍人特有的眼光關注并不太平的世界,承擔起屬于當代中國軍人的神圣責任。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古今中外長期不打仗的軍隊很容易患上“和平病”:不想打仗——缺乏憂患意識;不敢打仗——缺乏戰斗精神;不會打仗——缺乏軍事素質;不能打仗——缺乏良好準備。強軍夢呼喚有著強烈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和使命意識的青年軍人。作為當代青年軍人,任何時候都不應拿“打不起來、輪不上打、服役期內不會打”的說辭當借口,必須時刻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精武強能、苦練本領,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責無旁貸,箭在弦上。實現強軍夢,永遠是當代青年軍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第五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
人的一生,如果可以概括為:總是在夢想與追求中度過的,這樣的人生就一定會有彩虹。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才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中國夢”,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相應地,“中國夢”也呈現出這個階段的諸多重要時代特征。為積極貫徹學鎮黨委政府的“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教育活動精神,我村于2013年5月18召開了“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大會,會上我們系統學習了提出的關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豐富闡述及黨委開展主題教育實施方案,深刻領會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內涵,并結合我村實際,確定了“扎根田野,助力蠟梓騰飛,奠基中國夢想”。
“扎根田野,助力蠟梓騰飛,奠基中國夢想”,是我們每一個蠟梓人共同的夢想。如何把個人的夢想匯集形成我們共同呢?作為村干部來說,那就是立足本職崗位,一步一個腳印,履職盡責,為基層奉獻自己的力量,為百姓排憂解難,為群眾提供更貼心和實際的服務。每一個人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實現中國夢的一部份。要實現這個“中國夢”,就離不開廣大黨員干部,離不開廣大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最貼近基層老百姓的是我們全村黨員干部,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老百姓的眼中。實現“中國夢”的熱情也被老百姓看在眼里。黨員干部實現“中國夢”的熱誠也會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懷揣夢想,那么生活將會更加的美好。
那么,作為農村黨員干部要如何在實現“中國夢”中起帶頭作用呢?首先要凝聚身邊的一切力量。黨員干部就是要凝聚起一股股為實現“中國夢“的力量,從而匯成一股大力量,真正的實現中國的繁榮和富強。而我作為一名村干部更加應該與百姓團結在一起,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正能量共同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其次是全村黨員扎根本職工作,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在基層工作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難,但每一份苦難和磨礪都是對基層干部成長的一份財富和資本,在基層崗位上,面對的可能是更多瑣碎的事情,但無論事情大小,都要沉下心來,踏實肯干,從眼前的小事做起,百姓事,無小事,其他人可以認為是件小事,但是只要關系到百姓的安危冷暖,事無巨細,我們都把它當成件大事去看待,去解決,才能真正解決百姓之所急,之所需。
最后是要黨員干部不斷學習。作為基層黨員干部,要做好基層群眾工作,就必須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群眾工作方法。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努力學習,將學習作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己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和綜合業務素質,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始終成為引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百姓富裕了、幸福了,夢圓了,我們的夢也就實現了。
第六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認識把握幾個重要關系,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于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
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調整過時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眾合法權益。要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系,形象地說,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各民族的關系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員的關系。只有順應時代變化,按照增進共同性的方向改進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證統一、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的有機結合,才能把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系,引導各民族始終把中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識要服從和服務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要在實現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整體利益進程中實現好各民族具體利益,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都不利于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教育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治局面,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圖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筑牢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銅墻鐵壁。
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的。中華文化之所以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正是有了各民族文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有了中華文化的絢麗多彩。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系,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