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一
近期,吉林省出現了新一輪的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挑戰。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我深受教育,也得到了諸多啟示。以下是我在吉林疫情抗疫中的心得體會和感悟。
一、嚴守個人防護,筑牢防線。
在疫情暴發之初,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學習防護知識,購買口罩、消毒液等物資。我注意到,每當我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時,我對病毒的擔憂和恐懼感減少了許多。同時,我也認識到了防護的重要性,保護自己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具備科學準備、堅定信心、嚴守個人防護,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基石。
二、合理公正地分配物資資源。
在疫情爆發之際,醫用物資供應不足的問題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座大山。在吉林省,各級政府迅速行動,做出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如調運物資、增加生產力量。我認識到,合理公正地分配物資資源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礎。這個過程雖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當我們看到更多的防護物資運抵疫情嚴重地區,我們的努力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三、健全信息與危機管理制度。
吉林疫情的爆發也再次提醒我們,信息的快速流動和有效管理將成為我們抗疫的重要因素。吉林省政府及時公布數據,發布政策,支持公眾的防控行動。我認為,危機應對的關鍵是信息的傳遞和流轉,只有有效的信息傳播才能保證公眾對疫情的準確認識和科學防控。因此,健全信息與危機管理制度,成為提升抗疫能力的必然選擇。
四、科學研究和醫療保障的重要性。
在吉林疫情中,科學研究和醫療保障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彰顯。吉林省及時組織專家研究,開展病毒追蹤,控制疫情蔓延。同時,吉林省迅速增加核酸檢測能力和醫療資源,確保每個病患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與關懷。我意識到,科學研究與醫療保障是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要保證,只有通過科學手段和良好醫療系統的保障,我們才能真正戰勝病毒。
五、社會團結與責任擔當。
在吉林疫情中,我看到了無數令人動容的身影。醫務人員沖鋒在前,為病人提供治療與關懷;志愿者們默默奉獻,為社區物資配送和消殺工作付出辛勤努力。我感到自豪和敬佩,同時也激勵著我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們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總結起來,吉林疫情讓我認識到了很多東西,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人民生活和制度的力量。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遵循科學指導,依靠全社會的力量,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渡過這個難關,讓吉林的明天更加美好!
(1200字)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二
如若沒有新冠疫情的阻隔,2月9日這個原定的春季學期返校報到日,將會是老師和同學們在春天里最喜悅的相聚時刻。這次就讓我們換一種方式,通過網絡共同上好開學第一課。這一課,說一說疫情帶給我們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面對疫情,有一種堅強讓我們淚流滿面。奮戰在一線的科研人員和醫護工作者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我們都應該向他們致敬!
那么,這次疫情都讓我們學到了什么?
第一,關于人生的意義。
83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第一時間給瘟疫定性,他科學抗疫的鏗鏘話語是國人心中的定海神針;受疫情感染的醫護工作者表示,“等我病好了,我會再上一線”,他們的擔當令人肅然起敬。一群群的白衣天使,來不及與家人告別,便沖在了疫情防控的突擊前線,他們是永不言敗的鋼鐵戰士;全國各地緊急動員,人民警察、環衛工人、基層公務員、快遞小哥、超市售貨員、小區保安、出租車司機、新聞記者,還有千千萬萬的志愿服務者,等等等等,他們的盡職盡責,才使我們在疫情面前,工作有序,生活如常,內心安定。當然,還有我們敬愛的老師,每天關心大家的身體健康,反復叮囑在家生活、學習的注意事項,為我們學習答疑溝通……這些無論名利、無懼生死、逆流而行的勇者,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叫做“逆行者”。他們讓我們明白: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些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發光,堅持善良正直與勇敢,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這也是我們希望所有同學將來能夠成為的樣子,是我們共同的人生意義所在。
第二,關于國家的命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由于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可謂大疫面前更顯大愛!親愛的同學們,無論將來你身處何處,身居何位,都應長存浩然之氣,選擇遵從內心,堅守理想。面對磨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相互鼓勵、共赴國難。山海有涯,大愛無疆,中華民族總是歷磨難而愈勇,遇百折而不彎;每至時艱,便是中華兒女舉國同行,同舟共濟的時刻。我們要看到,再大的困難,除以14億就會變得微不足道;再小的愛心,乘以14億也會成為愛的海洋。
第三,關于學習的目的。
打贏疫情阻擊戰,不僅要依靠信心和態度,更需要依靠科學和技術。人類從遠古社會一路走來,每一項發展成就無不彰顯了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巨大力量。崇尚科學,是一個強大國家、優秀民族的基本準則;而缺失了科學精神的民族,也會是沒有尊嚴的民族。崇尚科學,就必須從我做起,不僅要認真聽講,博覽群書,也要注重思考提問,動手實踐。只有從小樹立熱愛科學、實事求是、勇于實踐的意識,才有可能用科學戰勝愚昧。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抓緊時間學習科學,掌握規律,創新創造,爭做國家棟梁和有用人才,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三
“青春有幾年,疫情占三年”,在本該歡樂無窮的時光里,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包圍了整座城市。在這個普通且平凡的廊坊市,發生了不平凡的事。
在20__年開始,廊坊使得街道亮起了燈光,人群中的人們對新年到來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而此刻誰能想到,新冠病毒在空氣中悄無聲息的蔓延,帶給人們沉重的一擊。3月9日十點,廊坊封城的信息正式發布,全市人民的心都揪了起來,在這段暗無天日的日子里,廊坊與廊坊下縣的各地人民,多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與此同時,全市進入了緊張的戒備狀態。
這是一場病毒的博弈,也是一次人心的考驗。面對疫情,我們的心是慌恐的,但相對外界而言,我們居住在學校里,又是幸運的。多少位白衣天使在外無私奉獻,我校的領導們更是無所畏懼。他們站在我校的最前線,將多少個感冒發燒的人安頓打理好,他們不懼外面的危險,將生病的學生第一時間送去醫院,將回家的學生安全送回小區門口。掩卷覃思,深以為然,這是對我們的負責與愛。與此同時,校內上下百位教師依舊奮斗在一線課堂,頂著多天沒有休息好的疲憊身軀為我們帶來一堂又一堂精妙絕倫的課堂。
抗擊疫情,我們要懂得風雨同舟。幸而,團結的中華人民及時意識到,在這場阻擊戰中,廊坊人,是同胞,亦是同袍。我們共同且唯一的敵人,就是新冠病毒。抗議戰場上,一個個防疫人民將盔甲裝成行囊,將熱血化作燭光。越來越多的人民團結起來,無數的人都在發一份光,將這熒光匯成星河。
抗擊疫情,我們還要勇敢出擊。廊坊之內,千千萬萬的白衣衛士奔赴抗疫一線,特殊的警察護衛,剪短的寸頭,防護服上的名字,無一不是時代的見證。“豈日無衣,與子同裳”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曾阻隔人心,市內外捐贈的物資雖遠必達。冒著風險給各個地區送菜,檢測,這都是他們的付出。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相信用不了多久,山河可無恙,人間皆可安。疫情雖拉開了我們的距離,但也將我們的心緊緊相擁。
長江之水奔流不息,廊坊前進的道路也從未止步。這,就是廊坊,歷盡千帆也會再次回眸,他依舊正值芳華,熱血未涼!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四
吉林疫情抗疫可謂是一次艱巨的挑戰。面對新冠病毒的肆虐,吉林省迅速行動,采取了一系列嚴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封控城市、做好核酸檢測、加強社區管理等。吉林疫情的嚴重性引起了全國的關注,各地紛紛派遣醫療隊伍和物資支援,展現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決心和力量。
第二段:明確抗疫的重要性和目標
吉林疫情的嚴重性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抗疫工作的重要性。抗疫不僅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責任,更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只有確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才能讓人民群眾安心生活、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第三段:總結吉林疫情抗疫的經驗和做法
在吉林疫情抗疫中,各級政府和廣大民眾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取得了積極的成效。首先,吉林省政府果斷封控了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及時追蹤密切接觸者,有效遏制了病毒傳播。其次,吉林省各級醫療機構迅速組織核酸檢測,擴大檢測覆蓋面,確保了病例的及早發現和隔離治療。此外,社區居民也積極響應,主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遵守防疫規定和個人防護措施。
第四段:反思與展望
吉林疫情抗疫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首先,應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機制,提高疫情監測和預警能力。其次,加強全民健康意識,理性對待疫情,主動遵守疫情防控措施。最后,要加強科學研究,提高疫苗研發水平,為防止疫情再次暴發做好充分準備。
第五段:對社會的啟示與展望
吉林疫情抗疫的經驗可以為其他地方和國家提供借鑒。首先,強調政府的領導和指揮,形成合力合作的機制。其次,加強科普宣傳,提高公眾對疫情的認知和應對能力。最后,跨地區、跨國家的合作和支援,共同應對全球疫情挑戰。
總結要點:
1. 概述吉林疫情抗疫的情況;
2. 明確抗疫的重要性和目標;
3. 總結吉林疫情抗疫的經驗和做法;
4. 反思與展望;
5. 對社會的啟示與展望。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五
回憶起與白曉卉在威海并肩奮戰的日子,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副主任技師吳曉本哽咽了。“事必躬親,責任感極強”,這是她留給吳曉本最深的印象。
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后,白曉卉顧不上休息,立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查看實驗室條件,指揮運抵的儀器設備試劑裝配調試工作。當天14時,白曉卉作為第一組的一員,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
“隊長的工作已經很繁雜了,不僅要參與疫情處置決策,還要布置分隊的工作,可她還要在實驗室參與一線檢測操作。”吳曉本說白曉卉“一天到頭手和嘴都不閑著”。此外,她多次通過視頻會議,進行樣本采集、運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關知識的教學培訓。
身在威海,濟南的工作她也記掛在心。“上次聊天時,她提示我威海采用的實驗記錄表好用,我們可以借鑒一下。”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主管技師邱旸,翻著兩人的一頁頁聊天記錄,那是白曉卉分享的她在威海工作的新發現新想法。
快速準確完成大量核酸樣本的檢測是疫情防控的基礎,但對于檢驗人員來說意味著挑戰。
“檢測時需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防護服內又悶又熱,有時護目鏡上都是水珠,只能從邊邊角角看過去夾樣。”白曉卉曾這樣描述檢測工作。為此她鉆研如何提高檢驗效率,總結,優化,崗位精細化,操作流水化,日樣本檢測量超過萬管。
為了減少穿脫防護服的次數,每次檢測工作都要持續數小時,加上防護服厚重封閉,一輪檢測下來,往往汗水浸濕了衣服,臉上布滿了護目鏡的壓痕。許多比她年輕的同事結束一個班次回到房間都感覺累,可從沒有人從她口中聽到過“累”這個字。
3月19日凌晨3點,白曉卉和同事們返回酒店休息。“酒店離海,那么近。”回程的路上,白曉卉突發感慨:“等解封那天,我們去海邊吧!”然而,白曉卉沒等到那一天。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六
疫情到底是什么?我曾經想過很多,可是都沒有得出準確又全面的答案。自20__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學生黨似乎對疫情沒有什么太多的感覺,只是覺得疫情意味著放假和有機會“摸魚”的網課,甚至我們私下里還想要疫情多來幾次,這樣就能多放假了。可一個月前,當我們還在校園里上著課的時候,疫情竟然真的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我的身邊——封校了!
封校的這些天,我的情緒如過山車一般,經歷了最初的淡定,后來的恐慌,再到目前的平和、期盼。封校期間的發生了許多難忘的事情,也讓我迅速的成長了。
一天后半夜,我在宿舍里安靜地睡著覺,突然感覺眼睛受到強光,睜開眼睛坐起身往門口看,老師正躡手躡腳地推門進來,輕聲細語地對我們說,孩子們,都起來了,趕快穿上衣服,回班去拿采樣碼,去一樓大廳驗核酸,回來之后再睡吧。等我迷迷糊糊穿上衣服走進教學樓,才發現所有班級門已經都開著,燈也都亮著。不過我也沒有多想,進班后拿了采樣碼去了大廳,看見三排隊伍,便隨便找了一個隊伍站了過去。旁邊的老師一直循環提醒著:做完核酸的同學抓緊回去睡覺,六點半起床,七點吃飯!
回到宿舍我們倒頭就睡,一覺到了六點半,宿管來叫我們起床。我洗漱好了,從容的吃完早飯再回到教學樓,竟然發現醫生和老師們還在一樓大廳的位置!這時我才意識到是誰在凌晨把我們逐一叫起,把教室的門和燈挨個打開,又在做完核酸后一遍遍的叮囑我們回去馬上睡覺,可以晚點起床……而他們幾乎一夜都不曾合眼。
直到這一刻,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身邊還有這么多默默愛著我們的人。疫情突然來襲,住校的老師每日陪伴我們的飲食起居,居家防疫的老師們也精心準備為我們遠程上課,學校增加了體活課,還舉辦了跳繩比賽,讓我們增強體質,同時更是關注我們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讓我們觀看心理健康講堂……我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句子,而是一幕幕溫暖的回憶。
“疫情”不是災難,而是一次讓人成長的考驗。期待解封的日子,一個更成熟的我走向春天!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七
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在新時代要進一步堅守忠誠為國、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求真務實,以新時代應有的責任擔當精神,奮力拼搏去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自身遵守規章制度、公序良德,為人師表、行為示范,用良好的人格與優秀的品行感染學生。在疫情防控中主動發聲,加強網絡話語權,使用微信、qq、學習通等網絡平臺與學生加強聯系,把握學生生活及學習具體情況與思想動態,正面引導,傳播抗疫正能量,讓他們真正明白什么是時代使命與社會責任擔當。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各地涌現的先進事跡、先進人物值得我們黨員學習。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防護物資匱乏,不顧感染的高風險性,沖鋒在前。尤其是那些帶頭請戰奔赴前線的黨員醫生和護士、那些被感染、治愈后又返回前線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醫者仁心、履職盡責、無私奉獻讓我深受感動。
平凡的語言,講述了不平凡的事跡,他們不平凡的戰疫歷程,感受著一個個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瞬間,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同時,感受著自己的幸福;對比之下,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和對有時產生抱怨的愧疚感。
通過學習抗疫精神,能夠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督促學生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練就專業技能,筑牢職業精神,用青春夢想和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詮釋學子們的責任擔當!
吉林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八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我們寧靜的生活。受我同事的影響,我主動請纓參加志愿者。好男兒就應當為社區做些什么,隨后我也報名參加了志愿者,有幸被分配到憶江南小區二十二號樓守點。當看到身穿防護服的抗疫人員時,我內心是很火熱的,因為我覺得在這緊要關頭盡一點綿薄之力是我們每一個居民應當做的。抗疫工作很繁重,我們要確保小區內每家每戶做核酸檢測。從早晨的五點一直忙碌到晚上的十一二點,甚至更晚,我們所有的抗疫人員都是在咬牙堅持,他們不是超人,但他們卻擁有“鋼鐵之軀”。在抗疫工作當中,做核酸檢測的女同志們,從早晨五點一直工作到夜晚十一二點,這一幕幕我都看在眼中,深受觸動,真當是巾幗不讓須眉,我從心底由衷的敬佩我們這些抗疫女同志,她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抗疫工作尚未結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在繼續。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服從組織上的安排,盡自己的力去為我們社區的居民做服務。我相信,最終的勝利屬于我們,而勝利之日也會很快到來!
關于做抗疫志愿者的心得體會和感悟范文6
疫情面前,一座城市的防護能力決定著每個人的安危;疫情面前,每個人的防護又將鑄就城市抗擊疫情的銅墻鐵壁。隨著春節假期的開始,返鄉潮即將到來,疫情防控工作到了關鍵時刻。
街道社區作為疫情防控前線,排查任務繁重。正因如此,我報名參加了這次志愿服務活動。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在這個非常時期,社區人員流動性開始加大,同時志愿者緊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當走在防疫前列,積極投身抗疫前線,配合社區、小區物業做好排查,定點執勤工作,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同時也讓我知道了基層工作的艱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