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伯伯播種、澆水、施肥、除草除蟲,頂著烈日,冒著風雨,踏著霜露,經過大半年的辛勤勞動,才能收獲,才能換來那一粒粒飽滿的糧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篇1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放眼當前和未來,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沒有變,今后一個時期糧食需求還會持續增加,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我們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用智慧和汗水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底線思維,強化戰略意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__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反復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糧食安全的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對糧食生產一直都很關注,在基層調研時也經常到田間地頭走走看看。各級各部門和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充分認識保障糧食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大局,深入學習貫徹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提高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牢牢端穩自己的飯碗、牢牢把住糧食安全的主動權,讓糧食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堅持黨建引領,注入動力活力。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在糧食安全工作中,要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建強建好基層黨組織,創新思路做好基層黨支部的黨建工作,嚴格落實“三會一課”、_和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圍繞糧食安全、鄉村振興等開展組織生活,提升基層黨組織生活質量。要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廣泛依靠農民、教育引導農民、組織帶動農民,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投身鄉村振興,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要進一步盤活用好黨員群眾中的“土專家”“田秀才”等隊伍,充分發揮新型農業能人引領作用,讓“鄉土人才”和農民成為糧食安全的行動主體。
破除發展瓶頸,提升種業水平。種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更是社會穩定、民生福祉和農業發展的基礎。強調,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立足新征程、新起點,推進種業振興任重道遠,我們要以更大更實的舉措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把種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要深入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加強重大種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生物育種技術賦能生物農業產業,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出一批新一代農業生物產品,進一步完善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產業體系,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滿足群眾消費升級和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打造出種業科技創新高地。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篇2
“呀,你怎么又剩飯?這個習慣不好!”中飯 吃完,奶奶又在餐桌上斥責我了!“我真的吃不下 呀!”“這不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又怎么樣?我就是不吃了!”奶奶似乎對我這種態度很不滿:“世界上有多少人吃不到米飯?你這么不愛惜糧食,真是太令我失望了!那么,你就絕食到明天晚上一點東西也不吃就算你贏!你再怎么倒我們也不怪你。若是堅持不下來,以后就要聽我的,愛惜糧食不許浪費!”“好,一言為定!”我下定決心要打贏這場仗!
“咦?怎么沒準備我的飯了?”我疑惑地問道。“這么快就堅持不住了?”“沒有。我只是想來試探一下說是這么說,其實我的肚子已經開始抗議了。但為了能倒飯,我拼了!晚上我做了個噩夢:我在家餓昏了,被送到醫院搶救后因搶救無效而死亡……我從夢中驚醒,長吁一口氣:還好只是個夢!已經是大白天了,我該起床了!這時,我的肚子“咕嚕嚕"地叫了起來,我才知道今天早飯還沒吃。但我又想起了昨天的事,反正已經堅持下來了,可不要半途而廢了。
于是第二天這餐飯我又沒吃,我實在太餓了就喝點水暫時填下肚子。快吃中飯時,我正在樓上寫作業寫了一半,我突然停了下來發現我竟拿著語文書把它啃掉了一個角。我立刻停了下來,看來我真是餓昏頭了連書也吃!但是我的肚子好難受,到目前為止,它還空空如也,再這么下去我可真是小命難難保啊到現在,我才真正知道人整天餓肚子的感覺了!
我沖下樓,把還沒燒好的飯盛出來一把抓起來吃,這才算得上真正的“狼吞虎咽”!這天晚上我向奶奶道了奶道了歉,并保證以后再也不剩飯菜了。但最重要的是我從中領悟到的道理:愛惜糧食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篇3
糧食,像一把大傘,支撐著我們的生命,但我們卻不懂得怎樣去珍惜它。
做為地球的公民,我們有權利節約糧食,也有責任節約糧食。沒了糧食,我們將無法生存,動植物也會隨之滅絕,大氣層會消失,地球也將會和其他星球一樣成為一個枯竭的星球。就在上一周,我們學校就浪費了一桶白米飯,那些食物可讓兩個人吃上一個禮拜,真是太可惜了!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球每年糧食總量的1/3被浪費,每年浪費的食物可達十三億噸,可供兩億人吃上一年。聽了這個數據,大家可想而知人們不經意間浪費的糧食有多少。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節約糧食。比如:在餐館點菜的時候要適量,而不是擺闊氣,亂點一氣;要把剩飯和剩菜很好的保存起來,不亂扔剩飯菜以備下次加熱后繼續食用;還有,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吃不了就少盛一些。這樣,不僅能滿足你的胃口,也能節約糧食,豈不是兩全其美?
我記得曾經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說全中國13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來說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浪費糧食是可恥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糧食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那么要讓節約糧食化為自覺,成為習慣,我們就要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篇 4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簡單的十個字,道出了糧食的珍貴。我國是人口大國,吃飯歷來是大問題,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怎樣做到節約資源、節約糧食,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個問題。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浪費的現象,例如為了講究排場而過多地點菜、因為好面子而不愿意在餐后打包等等,這些不文明現象,在浪費糧食的同時,也體現出了一部分人目前對于珍惜糧食的認知還不夠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中華民族有勤儉節約的美德,在科技和文明發達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學會珍惜資源、珍惜糧食。
節約糧食,我們應該加深思想認識。每個人都應該深刻地認識到節約糧食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我國每年浪費掉的糧食相當于2億人的口糧,這樣觸目驚心的數字足以讓我們加深認識、樹立起節約糧食的良好觀念。每一粒糧食從插秧、播種、澆水施肥、生長、收割、揚場、加工到制作成食品,每個環節無不浸透著勞動者辛勤的勞動和熱切的期盼,糧食來之不易,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糧食。
節約糧食,我們應該落實實際行動。作為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該自覺成為節約糧食的宣傳員和踐行者。餐館、食堂應該張貼節約糧食的標志,做好日常提醒;餐飲業主應該倡導顧客合理點菜、餐后打包;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安排糧食作物生長實踐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節約糧食的意識;作為消費者,我們在飯店用餐時也應踐行“光盤行動”,積極參與到節約糧食的活動中。
相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下,節約糧食將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也將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