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的內容必須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觀實踐,其材料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允許東拼西湊,要真實、客觀地分析情況、總結經驗。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營養膳食工作總結 學生營養餐工作總結篇一
我校始終把營養餐放在學校工作的重點,學校成立了營養餐工作管理領導小組,并由校長蔡發茂任組長,食堂管理員林偉任副組長,全體教師為成員的營養餐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對實施營養餐工作認真準備,作了周密安排,精心布置,為學生營養餐改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我校在校學生人數為306人,在實施營養餐過程中供餐方式為學校食堂供餐,由各班主任教師組織分發營養餐,自20xx年3月1日起,我校實施營養餐開展得規范有序。
2 .學校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定了供餐食譜,食材原料均由上級統一配送,基本上每餐都能保證二菜一湯,且保證每餐都有肉。
3.本學期由于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營養餐工作,學校統一添置了一些廚具、冰箱,本著“節儉、安全、衛生、實用”的原則,本學期內學校添置了消毒柜一個,滅蚊燈兩個,安裝了防盜窗,防蚊紗窗,和改進了防鼠門,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為學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條件。
4.學校食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規范食品采購、儲存、加工、留樣等環節的管理,落實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每天安排專人負責,輪流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督,尤其是留樣環節,我校嚴格按照規定內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學校負責人輪流付費陪餐,做好相關記錄。
5.建立食堂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設立食堂安全監督舉報電話等。
1.由于我校交通不便,對食材的購買等不甚方便,柴油必須到六枝龍場購買,且只能騎摩托車前往,危險性很大。
3.食堂設施也有待完善。沒有規范合理的用餐場所,只能在教室時就餐;
5.教師人數少,所需要做的資料過多,普遍反映連續工作太累,過于疲憊。
6.學校沒有自來水,每日用水都適用抽水機抽來用,一旦停電,就得停餐,并且學生飲用水均為自帶,有待解決。
7.食品管理環節還有待加強,資料管理方面尚需改進。
總之,通過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切實保障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拉近了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距離,減輕了家長負擔,促進學校良好學風的形成。營養餐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本期內工作上雖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肯定,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力爭做得更好。
波那小學
20xx年07月5日
學生營養膳食工作總結 學生營養餐工作總結篇二
我校始終把營養餐放在學校工作的重點,學校成立了營養餐工作管理領導小組,并由專人負責營養餐工作,全體教師為成員的學校班子成員實施營養餐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對實施營養餐工作認真準備,周密安排,精心布置,為學生營養餐改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校食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規范食品采購、儲存、加工、留樣等環節的管理,落實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每天安排專人負責,輪流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督,做好相關記錄。
3.建立食堂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設立食堂安全監督舉報電話等。
自學區召開營養餐專題會議后我校立即召開了全校教師大會認真學習縣局會議精神就學生營養餐工作做了認真部署對學生發放了致家長一封信、營養餐明白卡、還通過國旗下講話和板報等形式切實讓學生和家長知道這一惠民工程的重要意義。
學校成立了學生營養餐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遼平 副組長雷興奎 成員各班班主任以切實做好學生營養餐管理工作確保學生營養餐按時、足額、準確發放。
1.食堂設施也有待完善。沒有規范合理的用餐場所,只能在教室時就餐;
2.生用餐時,教師都監督學生就餐;
回顧前期的學生營養餐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是也還存在不足,比如說我校規模大,學生多,工作量大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學生營養膳食工作總結 學生營養餐工作總結篇三
1.貫徹落實新《食品安全法》
一是加強宣傳培訓。全年圍繞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宣傳主題,通過廣場展覽、知識問答、征文比賽等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事故預防常識,有效引領和帶動師生員工樹立食品安全觀念,提高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共舉辦省級培訓3期,培訓人數超過800人,各州市不間斷開展分級培訓,培訓人數超過2萬人。省教育廳還成立專家組赴基層授課,有效提升了我省學校食品安全培訓的層次和授課水平。
二是開展調研檢查。2016年,省教育廳分別于春季、秋季學期開學前分組進行學校安全工作督導檢查,參與了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中期檢查,全省各地各校全年共開展各類食品安全檢查2000余次。在多次聯合調研的基礎上,省級制定下發了《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云南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學校食堂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云食藥監餐〔2016〕12號),選定大理州彌渡縣為食品安全試點縣,積極摸索切實可行的食品安全監管路徑。
2.規范資金管理
2016年,全省共下達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億元,其中中央資金億元,省級資金億元,州、市、縣投入資金億元,投入資金全部用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各地嚴格按照《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教〔2012〕231號)要求,做好資金安排、資金撥付、資金使用、資金管理與監督工作。嚴格按照全國營養辦相關要求,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填報和管理工作,做到了從嚴審查,杜絕多報虛報,確保應報盡報,補助資金精準測算,有效保障資金安全。
各試點縣、學校依規細化并制定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內控制度;依法健全學校財務、會計制度;健全學生食堂原料采購、入庫、貯存、領用、加工等管理制度,加強會計核算;定期公布資金使用明細賬目。各試點學校、供餐企業和托餐家庭定期公布經費賬目、配餐標準、帶量食譜,以及用餐學生名單等信息,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二)抓保障,綜合供餐能力再提升
1.加快食堂建設
為進一步改善學生就餐條件,我省不斷加大學校食堂建設,在抓緊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建設項目的同時,統籌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校舍安全工程、農村初中工程和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學校建設資金,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建設內容,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已有食堂存量面積萬平方米,較2015年同期增加萬平方米。其中,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建設項目除麗江市古城區2所因建設規劃與《古城保護條例》相沖突,暫處于規劃調整前期工作階段外,其余項目已全部開工,已竣工項目學校8282所,占批復項目學校的,已竣工面積萬平方米,占批復面積的。已累計進入縣級專戶資金億元(其中:中央資金億元,省級資金億元,州(市)配套資金億元,縣級配套資金億元,其他資金億元),全省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建設項目即將全面完成。2016年,針對義務教育學校食堂設備配備較差的問題,云南省又下達專項資金億元,專項用于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設備配備,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供餐條件。
2. 優化供餐模式
在供餐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學校食堂供餐條件日益提升的基礎上,2016年,我省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意見》(云政辦發〔2012〕25號) 提出“各地應創造條件,逐步由多種供餐模式過渡到食堂供餐模式”的有關要求,加快學校食堂供餐推進力度。2016年4月,省營養辦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供餐模式的通知》(云學生營養辦函〔2016〕4號),要求已建好食堂的學校,必須采用食堂供餐模式,充分發揮學校食堂在營養改善計劃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建食堂切實加快建設進度;暫采用企業供餐和家庭(個人)托餐的學校,針對豐富供餐內容、多樣化供餐品質、保證營養均衡、避免浪費等方面做了明確要求。經過努力,截至10月底,全省學校食堂供餐比例達到,較2015年同期上升;企業供餐比例為10%,較2015年同期下降;家庭(個人)托餐比例為,較2015年同期下降。
3.加強人員配備
為提高學校食堂供餐水平,確保食堂穩定運行,保障學校食堂配備一批具備資質和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各試點地區通過后勤教職工轉崗及政府投入資金購買服務性崗位等方式,為中小學逐步配備工勤人員。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學校共有食堂工勤人員47312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1733人,其中:地方政府購買服務性崗位24078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4554人。各試點地區政府在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投入食堂工勤人員配備資金21911萬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5026萬元。
(三)促健康,營養改善計劃顯實效
1. “陽光校餐”有效推進
學生營養膳食工作總結 學生營養餐工作總結篇四
1、各學校在總結已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進行了完善,調整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食品采購供應、食品安全監督、營養餐發放、數據統計、學生體質檢查和檔案管理。落實了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分發人員、庫房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職責,把各個環節的安全監管責任分解落實到人。
2、各學校建立了較為嚴格的營養改善計劃項目財務管理制度,食品出入庫管理制度、原料采購管理制度、庫房管理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餐廳衛生管理制度、食品留樣制度、食堂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廚房衛生管理制度、衛生突發事件報告制度、食堂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制度、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供應制度、用餐制度、學校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學校防投毒措施、食堂衛生基本要求和食品責任追究制度等管理制度,健全了營養餐采購、留樣、班主任領取和學生用餐四類臺賬,規范了營養餐操作、加工、分發食用和采購流程。
3、 各學校營養餐庫能夠保持過去的標準要求,干凈整潔“兩通、五防”。
1、各學校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了合理的營養餐食譜,給孩子們提供了比較豐富的營養早餐,主要包括:鮮牛奶、鮮雞蛋、水果和高檔蛋糕等,力爭使學生早餐吃得營養、吃得放心。
2、各學校對采購食品實行專人保管和驗收,發現異常食品或過期食品拒絕接收,認真落實食品出入庫記錄和索證制度,對供貨商營業資質證照進行了存檔備案。
3、發放牛奶要檢查保質期和外包裝,確認無異常現象后再由各班主任或學生領取到班級發放,并由班主任監護,指導學生食用。并做到:一看、二摸、三嗅、四嘗,學生飲完牛奶后,1小時內嚴禁在外買零食吃,以免營養奶和零食混吃造成身體不適。
4、食堂建設與管理
從20xx年秋季起,各學校食堂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食堂工作人員能夠經常保持個人衛生和食堂衛生,對學生餐具能夠定期進行消毒。
從20xx年4月16日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項目以來,我們認真執行上級文件精神,按時足額把學生營養餐補助款下撥到學校,各學校嚴格執行營養餐零利潤的相關規定,定期向學生公示和采購的營養餐品種、數量、價格和學生領食人次。做到專賬管理、專款專用,每天對營養餐實行實名制發放,并由學生簽字,學期末匯集成冊入檔,確保營養餐資金的使用安全。
各學校在食堂安全方面做了認真、細致的工作,以校長為營養餐安全第一責任人,嚴格把好食品質量關;學區營養餐專管人員做好食品安全的監督,嚴禁變質、腐爛、被污染、過期、沒食品安檢合格證的食品進入校園;各校做好食品質量的監管,與食品驗貨人一道把好質量關,食品采購嚴格按要求主要負責食品的采購工作。凡因監管不嚴,讓變質、腐爛、被污染、過期、沒食品安檢合格證的食品等不符合國家衛生安全和質量標準的食品造成食源性疾病,要追究相關人的主要責任;因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職,班主任不按要求。發放營養餐,造成集體衛生事件或造成嚴重后果的,當事人負主要責任,同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問題
1、營養餐加工設備全部為電器設備,耗電量大造成用電成本高,加重學校經費負擔,需加大經費投入,今后積極爭取上級和*投入緩解資金缺口。
2、盡管各校就餐環境經過幾次改造有所提高,但有些學校的衛生狀況還不能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如地面不干凈,學生早餐前不洗手(原因是食堂沒有設計洗手地方)等問題,自查當中我們與各校負責人當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確保食堂食品衛生。
1、關于電子營養師系統的使用,應以學區為單位進行集中培訓,掌握這一系統操作與使用,達到全面提高營養水*。
2、要結合當地實際,用好每生每天4元錢的營養費用。目前,因人力和場所條件限制,各校還不能做到自行供餐,仍然采用企業代餐的方式,此等做法導致了學生營養單一,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為此提議加大經費籌措力度,以提高各校食堂標準化建設水*。
學生營養膳食工作總結 學生營養餐工作總結篇五
(一)繼續抓好食品、資金管理,確保安全
1. 抓好食品安全管理。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暫行辦法》,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確保生產、采購、貯存、加工、留樣、供應等關鍵環節安全可控。健全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方案,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督促試點地區建立并落實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2.抓好資金安全管理。嚴格執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和支出標準,規范財務核算,資金實行財政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健全學校內控機制、營養改善計劃月報制度;強化學校財務公開;完善學生實名制信息檔案,嚴防虛報、冒領、擠占、挪用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等行為,保證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二)繼續抓好食堂管理,規范運轉
1.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按照“未開工項目務必于2016年12月底前開工建設,未竣工項目務必于2017年6月底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的工作目標,加大對未完成食堂建設任務州市督查力度,對于項目建設進度依舊緩慢、工作不力的州(市),進行通報、約談,確保食堂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2.規范學校食堂管理。按照“學校食堂要憑證營業,食堂工作人員要持證上崗,食堂布局要符合相關規范,大宗食品要統一招標采購,原材料采購要索要票據,進貨要查驗,食品加工要嚴格執行有關衛生操作規定,食品要留樣”8個“要”的要求,進一步規范食品供應各環節。嚴格執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和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分賬核算制度,加強食堂會計核算,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3.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嚴格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意見》(云政辦發〔2012〕25號)要求,繼續督促試點學校學生食堂全部退出經營承包模式,改由學校直接管理,實現“零利潤”經營。督促各地落實應承擔責任,配齊工勤人員并妥善解決工資待遇,確保每天4元的補助資金不折不扣地全部用于改善學生營養水平,充分發揮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繼續抓好“食育”教育,提升水平
1.加強宣傳培訓。2017年,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春季、秋季學期食品安全業務培訓,培訓人員不少于400人;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學校食堂從業人員開展分級培訓,全面覆蓋轄區內全體從業人員。加強學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定期開展監測實施、數據上報、數據分析和膳食指導等技術培訓。
2.做好評估干預。在全省選擇1-2個監測工作基礎較好的縣建立綜合干預示范縣,干預包括學校營養配餐人員的手把手培訓和上崗資質管理,電子營養師(農村版)的充分運用,探索更為有效的食物營養健康教育模式和學生食品營養教育模式。通過開展及評估各項干預措施,為全省營養改善計劃的有效實施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推廣依據。
(四)繼續抓好公示公開工作,廉潔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