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比朗誦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隨著講稿的內容而變化站位。一般說來,不要在演講人前邊安放講桌,頂多安一個話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一
從那以后,我喜歡上了那寬大的背,更喜歡那的愛。
雪,肆無忌憚地下著,打在樹葉上,“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樹枝彎了下來,它們屈服了。因為這場雪太大。這北風涼颼颼的,剛一出門,我就打了個寒顫---好冷啊!風加雪,真不是個好天氣!
我坐上了的電動車,躲在的'雨衣里,緊緊抱著他。
一路上,不停地打在雨衣上“啪,啪”清脆響亮。那風從雨衣下面襲向了我。我貼著爸爸的背更緊了。從爸爸身上,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好舒服。我的臉變得暖和起來,手也暖和起來。
我知道,雨衣外面十分寒冷,而我卻絲毫不感覺到,我知道,這是父親的溫暖,是父親用寬大的背,阻擋了向我襲來的寒冷。
直到現在,那背上的溫暖,還沒有忘掉……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二
在一次,玩象棋時,我獲知了棋牌創作背景。
在象棋中鮮紅色的帥就是指劉邦,灰黑色就是指項羽,兵與卒代表周王朝的五個軍種,象代表宰相,是代表我國的高官。帥和將不可以應對是由于有一次劉邦沖著項羽的`山上上罵,結果,差點兒丟命了,因此大家害怕讓將和帥零距離。
河界是在劉邦和項羽在整體實力擴張,河界是為了更好地不許另一方入侵自身而畫的,楚漢河界就是指河南榮陽市大河龍洲灣廣武山上的差距,溝口寬約八百米,深達兩百米,是古時候的一處國防要地,項羽和劉邦在榮陽一帶戰事一共有一百一十起,對決七十,小戰四十,因各種原因項羽與劉邦,中分劉海天地,以差距西邊為漢,以東邊為楚。
當項羽被劉邦擊敗時,他的嬪妃不肯讓項羽掉入劉邦之手因此自盡了,讓項羽趕緊逃跑,項羽帶上剩下的將是逃到赤水河,這時候劉邦早已追了上去,項羽的手底下是為了更好地讓項羽逃跑因此拼命抵御,這時候項羽看到了漁夫使他坐船到正對面復建盛業,而項羽沒有聽漁夫得話立即自盡了。
棋牌便是一場真正的戰事,僅有擁聰慧與膽量的人,才可以擊敗敵人。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三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人在我的腦海中已經模糊,但是那個陌生人卻在我的記憶深處。
記得我讀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媽媽騎著摩托車送我去上學,那天下著傾盆大雨,所以地面非常滑。一路上,媽媽還教我上課不要開小差,要專心聽老師講課,可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就聽見“砰!”的一聲,我和媽媽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原來是因為媽媽開車沒有專心,所以和另外一輛摩托車撞在了一起,那位開摩托車的車主沒有理會我和媽媽的情況,就自己開車離開了。
我和媽媽倒在地上,由于我和媽媽的雨衣是連起來的,所以,媽媽有幾次想扶車起來都不行,媽媽的臉上寫滿了失望的神情,我的心里也非常失落、焦急。
雨越來越大,路上的行人也越來越少,我和媽媽更加焦慮了。正在這時,突然覺得雨停了,抬頭一看,原來是一位青年撐著雨傘幫我們遮住了雨水。頓時我感到了人情的溫暖雖然是一位陌生人,但他讓我感受到世間的友愛。
這件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讓我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四
他什么也沒說,把學生帶到一間黑屋子里。在他的引導下,五個學生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里的一盞燈,在昏黃的燈光下,學生們看清房間里的布置,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原來,房子的地面是很深很大的水泥池,池子里蠕動著毒蛇,有幾十條,包括一條大蟒蛇和3條眼鏡蛇,有好幾條毒蛇正高高得昂著頭,朝他們“滋滋”的吐著信子。蛇池的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埃里希。弗洛姆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
還愿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過了片刻,終于有3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他們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橋上,身子顫抖著,不到一半,就頂不住了,干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這時弗洛姆又打開房間的另外6盞燈,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發現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只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剛才都沒有看出來。
弗洛姆大聲問:“還有誰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嗎?”這次學生們都站了出來,除了一個。“你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問剩下的這個學生。
“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這個學生心有余悸。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很多人在很多時候,面隊各種挑戰時,失敗的原因不是勢單力薄,智力低下,也不是沒有把整個局勢分析透徹,反而是把困難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徹,考慮的都是周圍環境和背景后的威懾,因此往往被困難嚇倒,止步不前。倒是那些沒把困難完全看清楚的人,不會瞻前顧后,能夠勇往直前。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通用設計??? 設計意圖??? 個性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感受青松的高潔。
二、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看過青松嗎?給大家介紹介紹。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青松的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3、板書課題:18青松
4、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見教參及后附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時”是翹舌音。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說說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樣的青松?詩中怎樣寫得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2、引導理解詩句。
(1)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3)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4)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5)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6)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7)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青松的樣子,與雪前青松比較,引導學生感受青松雪壓不垮、蒼翠挺拔、堅強不屈。
(8)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韻文。
2、指導書寫。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指名說說詩意。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 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 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 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 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 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且--青--公--
3 擴詞。
高青
關于陳毅生平及寫作背景的介紹很重要,對于學生理解青松有幫助。
對詩的理解先重視學生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礎上的理解才更能使文本與學生走近。
學習生字要重視創造性的方法。???
教后反思???
《青松》教學思路
昨天讀了寒雨的《登鸛雀樓》的教學過程,很受啟發。我想通過上一首古詩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所以我想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
一、初讀古詩。
分組練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準確字音,讀通順詩句。然后進行小組匯報朗讀情況,可以派代表朗讀,也可以小組一起讀,由小組自己決定朗讀形式。朗讀之后可以師生一起點評,指出其中難讀的字或糾正其中讀錯的字。
二、理解詩意。
小組交流,說說讀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詞,組內討論。我想送給他們一些妙計:“看看圖,想想意思。”“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聯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詞。”這些錦囊妙計我想在學生討論遇到困難時送給他們。(打印在紙條上,藏在一個小錢袋里。)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我想孩子們對第一句的理解能結合圖用自己的話來說,對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對“高潔”的理解一定有困難,我想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說說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樣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點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潔凈蒼翠。
三、有感情朗讀、背誦
小組練習,通過點評讓學生讀出青松的“挺”“直”“高潔”。讀的形式多樣化(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讀的機會,在生動的朗讀練習中逐步達到熟讀成誦。
四、指導書寫。
小組交流識字方法,著重對“挺”字的書寫指導。
五、小練筆。
觀察校園里的松樹,寫寫外形,再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寫寫自己的想法。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六
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么,軍訓的生活便是這本書中最美麗的章節;如果說人生是一出戲,那么,軍訓的生活便是這出戲中最精彩的一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了關于軍訓口號背景,供大家參考借鑒。
軍紀如鐵,意志如鋼,刻苦訓練,嚴格要求!
軍中驕子,校園精英;鏗鏘二十,誰與爭鋒!
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
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爭創一流,展我雄風!
硬骨六連,勢必爭先,英勇頑強,一往無前!
軍紀如鐵,意志如鋼;超越自我,自尊自強!
激情飛揚,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共鑄輝煌!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文武兼備,百煉成鋼!
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爭創佳績!
挑戰極限,超越自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烽火十三,沖鋒在先,追求卓越,勇奪人前。
龍騰虎躍,雷霆萬鈞,無與倫比,萬眾一心。
聽從指揮,服從命令,團結互助,爭創第一!
軍中驕子,校園精英,鏗鏘十八,勇往直前!
繼承人民軍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為民族復興刻苦學習!
放馬金鞍,勇冠江山,風云變幻,唯我n班。
飛豹十二,律韻風流,氣有浩然,奮勇向前。
刻苦訓練,自強不息;團結互助,勇爭第一!
學政治,學軍事,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文武兼備,百煉成鋼!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爭創佳績!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爭創佳績!
精英十四,威武之師,艱苦訓練,奮勇爭先。
巾幗三連,綠裝紅顏,驕陽無懼,奮勇向前。
努力學習,刻苦訓練;團結互助,爭創佳績!
軍中驕子,校園精英;勇往直前,誰與爭鋒!
挑戰極限,超越自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團結進取,奮力拼搏;齊心協力,共鑄輝煌!
精英十四,威武之師,刻苦訓練,奮勇爭先!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高一十五,能文能武!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團結進取,爭創一流!
團結進取,奮力拼搏,齊心協力,共鑄輝煌!
鐵血八連,精誠團結,眾志成城,奮勇向前。
團結奮進,自律自強;愈挫愈勇,為國爭光!
發揚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祖國富強立志成才!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勇創佳績。
挑戰極限,超越自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軍中驕子,校園精英,神勇5連,誰與爭鋒。
風云十五,軍中驕子,校園精英,誰與爭風。
軍鷹十連,翱翔九天,搏風抗雨,共創輝煌。
看我十七,文武雙全,經邦濟世,一往無前。
軍紀如鐵,意志如鋼;齊心協力,共鑄輝煌!
團結互助,自律自強;揚我石中,振我中華!
團結進取,奮力拼搏;齊心協力,共鑄輝煌!
激情飛揚,超越夢想;挑戰極限,鑄就輝煌!
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團結互助,勇創佳績!
天驕十九,不懈追求;勇往直前,爭創一流!
軍中驕子,校園精英,鏗鏘三連,勇往直前。
天驕旅館,不懈追求,勇往直前,爭創一流。
猛龍播音,新聞驕子,青春無悔,強身立志。
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團結一致,力爭第一。
一年二班,團結一致,不畏艱苦,勇敢奮斗。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文武兼備,百煉成鋼。
尖刀七連,勇往直前,沖鋒險陣,用我必勝。
精英九連,豪情滿天,重志誠橙,勇往直前。
磨練頑強的斗志,培養吃苦的精神,錘煉良好的品質!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爭創佳績!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揚我班威!
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七
(1)年月的順序
時間要倒序,最近、最高的學歷放在最前面,先寫大學,后寫中學。
教育背景中可以寫進相關課程,但千萬不要為了湊數篇幅,把所有的課程一股腦兒地都寫上,如體育等。這樣不是很有效,別人也沒有耐心看。列出一些你學習過的重要課程,表現出你的資歷適合。
(2)獎學金
“獎學金”表明學校對你在學習中成績的肯定。(本文由大學生個人簡歷網原創提供)一般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所獲獎學金的情況。如果有多個,也爭取用一句話概括。招聘經理對獎學金的.評定情況通常不甚了解,再花哨的獎學金名稱和級別也很難進行橫向比較。
但如果學生通常在社會經驗上沒有太多的資本可以炫耀,獎學金的描述則可以適當拉長,能細則細,不要手軟,可以一項一行。許多學生每年都有獎學金,這樣一來,也可以寫出三四行,甚至更多。
(3)中學情況
中學情況可以不寫,要寫一般不要寫得太多,寫一行就可以了。有的人中學經歷特別輝煌,做過學生會主席、當過團支部書記,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上大學后,尤其是到大三時,中學業績的時效性已經大大削弱了,沒有必要再寫。當然,如果你在中學得到過奧林匹克比賽大獎或全國性大獎,或者體育比賽成績在全市排上前5名,不妨提上一筆。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八
寫清策劃書名稱,簡單明了,如“××活動策劃書”,“××”為活動內容或活動主題,不需要冠以支部名稱。如果需要冠名支部,則可考慮以正、副標題的形式出現。避免使用諸如“組織部活動策劃書”等模糊標題。
活動目的與活動意義要與活動背景貫穿一致,突出該活動的核心構成或策劃的獨到之處。活動目的即活動舉辦要達到什么樣的一個目標,陳述活動目的要簡潔明了,要具體化;活動意義其中包括文化意義、教育意義和社會效益,及預期在活動中產生怎樣的效果或影響等,書寫應明確、具體、到位。
該項必須詳細寫出,教室申請則另行安排。活動時間與地點要考慮周密,充分顧到各種客觀情況,比如教室申請、場地因素、天氣狀況等等。
活動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活動準備階段(包括海報宣傳、前期報名、贊助經費等);
2、活動舉辦階段(包括人員的組織配置、場地安排情況等);
3、活動后續階段(包括結果公示、活動展開情況總結等);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九
第二單元編寫人張會芳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深入理解詩句,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能力目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發揮他們的主體能動性和創新精神。
3、情感目標:反復朗誦詩歌,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教學課時: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優秀的傳統。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愛國的名人名言或愛國故事呢?(學生回答)
(二)品讀感悟
1、朗誦詩歌,讓學生初步體會詩的節奏和感情。
2、正音正字,劃分朗讀節奏。強調兩個字的讀音“搔”和“簪”。
3、學生放聲自由朗讀,感知詩的內容。結合課下注釋理解全詩,如果學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研討。
4、學生一起朗誦《春望》。
(三)、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下列問題,然后在班里展示)首聯:
1、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這些景象有什么特點呢?
2、作者為何對花落淚、聞鳥驚心?
一封薄薄的家書怎么能低得上萬兩黃金呢? 尾聯:
演講稿背景圖淡色篇十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注釋]
《冬夜雜詠》:這一組詩最初發表于《詩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題19首,這里選其中一首。發表時有小序云:一九六0年冬夜大雪,長夜不寐。起坐寫小詩若干段,寄興無端,幾乎零亂。迄今事滿一年,不復詮次。送登詩刊,以博讀者一粲。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記。詮次,選擇、歸類及排列的意思。粲,形容笑的樣子。仲弘,是陳毅的字。
[史事]
1960年是我國人民經受嚴重考驗的一年。在國內,農業遭受特大自然災害,加上黨的工作失誤,使國民經濟面臨暫時困難。在國際上,又遭受帝修反華勢力的聯合圍攻。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妄圖控制中國的陰謀破滅后,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掀起了反華逆流。他們背信棄義地大搞突然襲擊,單方撕毀協定,撤走全部專家,使我們陷于嚴峻的局勢之中。在這危急關頭,黨和毛澤東帶領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高舉馬列主義旗幟,堅持真理,堅持原則,迎接困難,奮勇前進,頂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義逆流。《冬夜雜詠》組詩,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寫成的。它既袒露了作者的胸懷,也是這個時代精神的寫照。
《冬夜雜詠》是一組借物詠懷詩,它包括12題19首。《青松》、《紅梅》、《秋菊》等篇,是通過對這些抗暴耐寒花木的歌頌,贊美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怕困難、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通過《含羞草》、《亡羊》等詩,作者對修正主義者不講原則、喪失立場表現了極大的輕蔑。《長江》、《三峽》、《故鄉》則是對中國人民的昂揚斗志及不可阻擋的革命潮流的贊揚,同時詩中也暗含了對毛澤東主席的敬仰。《吾讀》、《一閑》則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和樂觀而曠達的人生態度。這組詠物詩,寄興無端,情生意發,字少行短,卻每每給人啟迪和震撼。這里只選其中一首重點賞析,其總體風貌,從中可略窺一斑。
[鑒賞]
《青松》一題,是《冬夜雜詠》中的首篇。作者借物詠懷,表面寫松,其實寫人。寫人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寫那個特定時代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的精神。作者寫松是把它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一個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中,我們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爭。我們似乎像松一樣承受壓迫,又像松一樣挺直起來。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為充溢其中的豪氣激蕩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來。在壓與挺的抗爭中,我們似乎同時經歷了一場靈魂的滌蕩,因為在這種抗爭中,展現了那個時代飛揚凌厲的熱情,展現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讀這首詩,總讓人想起陳總的形象。想起那剛毅的面孔。勃發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剛直不阿、任何時候也不肯向惡勢力低頭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說: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詩句充溢著一種帝王之氣,那么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詩句也只有剛傲沉毅、滿懷將帥氣度的陳毅能夠寫出來!也許作者在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寫個人。冬夜大雪,作者輾轉難眠。1960年那是全國人民都在經受考驗的時期。特大的自然災害,黨的工作失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背信棄義,帝修聯合反華,正使中國內外交困。正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時候,作者作為國內領導人,胸懷的是祖國的命運,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慮的是決不能喪失民族氣節,不能喪失原則和立場,向各種反華勢力妥協。而這時,全國人民正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迎接困難,戰勝困難,頂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義的逆流。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對我們的黨和人民,對雄氣勃發的時代精神的盛贊。也許正是作者人格和時代精神相互融合,內外互動,共同投射在青松這個特定的象喻上,才使這首詩有一股凜然大氣,讀來令人感動。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在,由來非一朝。
左思在這里以松和小樹取喻,說明世胄承襲高位,俊杰沉淪下僚,郁郁蔥蔥的松樹卻不得不受小樹苗的遮蔽和壓抑,對此表現了不滿。但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即是說明俊杰沒有達到高位,不是因為才能平庸,而只是先天地位不同,同時在這憤憤不平之中,作者也只好做了無奈的傷感與默認。因為這里的松只能被動地接受地勢所給予它的位置。
同樣是寫松,陳毅所寫的青松簡直和左思之松大異其趣了。陳毅也是寫逆境之松,寫遭受壓抑的大松,但在作者看來,逆境方見英雄本色,一切崇高和壯美無不在斗爭中誕生。這里的松不是默默地隱忍,不是被動地承受,而是在向惡勢力勇敢地抗爭。一壓一挺,這兩個擲地有聲的動詞,可謂把大松的力度傳寫得刻骨驚心!也正是因為作者認為逆境是對英雄的磨練,是對品性的鍛造,他才接著寫道: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作者相信,在經歷了風雪的滌蕩和洗禮之后,就會更見其高潔本性。這其中表現了作者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也體現了他深刻的人生感悟。他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惡勢力是要被戰勝的,斷言高潔的品性是絕對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正是這樣堅定的信念,才使這首詩通篇洋溢出飽滿的雄氣,給人啟發和激動。
總之,這首詩語言冷峻暢達,畫面鮮明生動,字少句短,更見風骨。作者始終在斬釘截鐵的用語與含蓄蘊藉內容之間,在冷峻峭拔的形象與飛揚凌厲的熱情之間,在風雪的暴虐與青松的抗爭之間制造巨大的張力,從而加大詩的藝術感染力。讀者似乎在動態的激蕩中感染了松的精神、松的力量、松的品性。那正是作者的人格、作者的胸懷,也是那個時代的雄氣與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