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察知了猴篇一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喻補鳴蟬,忽而閉口立。
上面的這一首詩,描寫的便是古代兒童捉知了的情景,連古代的兒童都這么愛它,我們21世紀的小孩子又何嘗不是呢?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吧!
赤日炎炎,驕陽似火。在這個令人郁熱沉悶的暑假中只有一件事值得我期待捉知了。用了一個上午準備好了之后,我便出發去了小樹林。
前一腳剛踏進林子,后一腳就聽見了“知了!知了!”的歌唱聲,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我這些小音樂家們見面,鞋子在褐色的土面上發出了沙沙的聲響。
可能是因為我太心急了。又或許是其它的原歷,在這個枝繁葉茂的樹林中,我竟然沒有見到一只蟬。
我愛知了,我愛大自然!
觀察知了猴篇二
知了,知了,你為什么鳴叫,難道夏天對你而言還不夠悶長?
多學學人類吧,用簡便的方法去享受痛苦中的安逸,繁忙中的休閑。
最好就是默爾而息,不要讓你的抱怨傳入夏天的耳中,因此而增加了它的威力。
觀察知了猴篇三
夏天,知了停在樹上叫不停,我走到門口準備把這煩人的東西拿下。
我先找出一根竹子,又細又長。然后拿出一個大袋子,再到小店買一個綠色小球。這球是專門放在竹子頭上,只要粘住知了翅膀,知了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準備好東西,我走到小區的百年大樹下仔細一看,哇,樹上停著數也數不清的知了,我把竹竿一舉,竹子尖端打到了大樹,樹上的知了一下子飛走了一大半,球也沒用了,因為它掉到了地上的沙堆里,第一次捕蟬行動失敗了。
第二次,我小心的走到樹下,不知道啥時候,樹枝把袋子勾了一個大洞,而我并不知情,我把抓住的知了直接放入袋子高興的手舞足蹈,后來發現袋子一點沒動靜,原來落入袋子的知了全跑了,我沮喪極了。
我又一次來到大樹下面,樹上知了叫得更歡了,好像在說:“你又來了,粗心小鬼。”我直接拿著竹竿一撲,一只大知了粘在枝頭拼命掙扎,我把它拿下來放在袋子里,就這樣不一會兒,我捉了十幾只知了高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奶奶問我黑袋子里是什么?我打開袋口,知了一下子全飛走了。我氣得把手上的東西一丟,跑上樓開空調看電視去了。幾分鐘后只聽“知知知”很大的聲音,原來是大伯過來了,手里拎著一個袋子,里面大概有二三十只知了。
這時我才發現,把知了捉回來才是最煩人的呢。
觀察知了猴篇四
暑假的一個早晨,我們一家回到老家。
到了老家我覺得太沒意思了,我就去問媽媽:“我可以做什么嗎?”,媽媽說:“你就坐在院子里看風景吧!”,我說:“那好吧!”。
到了中午我突然聽到了知了的聲音,可是中午沒有知了,只有晚上才有。于是我找到過年的摔炮摔了起來,摔完了。我恨不得馬上到晚上去捉知了。
終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和爺爺去捉知了了。我看見爺爺拿了一根木棍一直在掏地上的小窟窿眼,于是我也像爺爺一樣那樣做。但是爺爺對我說:“不是這樣的”,你不能掏大的,要看小的而且土要薄。可是找了很久,我腰都酸了也沒找到一只。
天越來越黑了,我們拿出了手電筒在樹上、地上一遍一遍的找。突然我看到一個東西在動,我仔細一看是一只知了,正加緊速度的往前爬,我趕緊叫來媽媽,因為我不敢碰他。8點后好多知了都出來了,一個一個的都乖乖送上門來了。
爺爺把抓的知了淹了一下,說:“明天早上炒了吃。”到了早上我早已聞到知了的味,我下了床吃了一個,真好吃。
通過這次抓知了的過程,我知道了抓知了也是有技巧的。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腳踏實地有耐心。
觀察知了猴篇五
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每天都有很多精彩的事。我打過蚊子,喂過動物,但我覺得最好玩兒的是抓知了。
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小區的小樹林里,那里長著很多的樹木,抬頭都看不到天。許多知了在濃密的樹叢里“知了“知了”地唱著歌。我和媽媽找來找去,最終在一棵高聳入云的大樹上找到了一個知了。它有一寸那么長,大拇指指甲蓋那么寬,透明的翅膀,輕輕的放在身體兩側。媽媽問我:“你敢抓他嗎?”我說:“這有什么不敢的!”說著,我就把手扣了上去,可是我還沒把手放上去呢,知了就飛走了。
接著,我和媽媽又找了一會,在一棵松樹上發現了一只知了。它正拍著翅膀唱得歡呢,我二話沒說,躡手躡腳走近,伸手一扣,根據我上次的經驗,我終于抓到了一只知了。
我把知了裝進礦泉水瓶里,它在里面掙扎著,叫著,但聲音卻沒有在樹上叫悅耳動聽了。
我接著又抓了好幾只知了。一陣興奮過后,我對媽媽說:“我們拿它也沒有什么的用處,還不如把它給放了吧!”于是,我們找到了一棵大樹,把這些知了輕輕地倒出來,放到樹上。它們愣了一會,立刻飛到高高的樹枝上,我想它是吸取了被捉的教訓才飛到那么高的樹上吧。接著,它們又唱起悅耳的歌來,好像在祝賀逃離了災難一樣!嘻嘻,它們可真有趣呀!
聽著那些知了在枝頭上唱著歡快的歌,我心里開心極了。我們要呵護生命,保護動物!
觀察知了猴篇六
蟬,是一種夏天常見的小動物,每到炎熱的夏天,蟬總是不請自到,孤芳自賞的.開始它那沒完沒了的“歌唱”,那精巧的小生靈在枝頭的綠葉之下清脆悅耳的聲音,時時在撩動著你快樂的琴弦。
有一次,在小區散步又聽到刺耳的“知了”聲,出于惡作劇心理,我走進了蟬……本來想嚇它一跳,把它趕走。
可誰知,當我在它背后用力拍起巴掌時,它卻無動于衷,繼續著它的表演。我怎肯善罷甘休,又向蟬走進了一步,在它后面扯起嗓子大吼了一聲,接著還蹦了兩下,它仍然若無其事,旁若無人的唱它那并不美妙的歌。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找到昆蟲記一書,從中找到了答案。原來蟬的聽覺非常遲鈍,簡直就是聾了一樣。但他們的視覺卻很敏銳,一旦發現有不明物體靠近,就會警覺的立刻飛走。
蟬真是一種奇特的小昆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