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幼兒園疫情會議記錄內容篇一
為了更好的為小二班這個大家庭服務,下午利用放學后時間開了本學期第一次班級家委會會議,梅梅老師和林林老師更是推掉了手頭的工作積極參加了。會議內容主要如下:
一、組長xx爸爸首先強調了家委會的意義所在——協助參與班級的管理工作,是學校、老師、家長之間的橋梁。其次在充分肯定了家委會成員的付出之后,提出了一些不足之處——家委會之間溝通還不夠,沒能更好的把學校一些活動策劃好,比如近期的“最強爸比”、“秋游”等。
二、xx老師就開學后家委會工作做了簡單總結:1、本學期時間短,活動多,特別是針對爸爸的一些活動,家委會不僅要起到帶頭作用,更要動員全班爸爸共同參與,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段美好的回憶;2、平時在qq群里發布的信息比較多,目前群里管理工作有待加強,至少要保證咱們班每個家庭都有一位家長積極關注群里信息;3、向家委會簡單介紹了下老師們的日常工作。
聽到這里身為家長的我著實感嘆了下老師的`辛苦,下面也讓各位寶爸、寶媽了解一下老師的任務(這段并不是老師要求寫出來,只是個人覺得我們每個家長都應該更加理解老師):
1、管理孩子(我們平時所知的工作)
2、跟家長私下溝通
3、博客(幾乎每天更新)
4、園里的各種比賽(如本學期的廣播操、最強爸比等)
5、每月的明星寶貝(訓練、選拔,比賽)
6、半日活動準備以及游園會(每學期一次)
7、班級區角評比、貿易體活動(每月一次)
8、特色晨間活動(每月還得邀請爸爸參加)
9、老師的公開課大練兵及各種教學評比
10、大班畢業典禮(小班得出節目)
12、春/秋游
簡單列舉出這些,還不包括園里各種會議,各種手工等等,你被嚇到了嗎?
三、四位家委會成員進行了簡單討論,針對不足之處做出以下幾項改進:1、學校活動之前做好溝通,相應的策劃方案;2、以后qq群里會有全班集體會議,會前發出通知;3、加強與家長們之間的溝通、交流。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更離不開園丁們的辛勤培育,讓我們共同努力把小二班的各項工作做好,讓我們的寶貝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最后再次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家委會的關心、幫助和支持!
幼兒園疫情會議記錄內容篇二
地點:會議室主持人:會議主題:午睡時的安全教育總結上周工作:嚴格要求老師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1、睡前提醒幼兒解好小便,自查有無玩具、小顆粒材料、危險品帶入寢室內,教師復查。
2、午睡時的安全教育,不在床上玩和站,學會安靜午休。
3、在幼兒睡時,值班教師要巡視幼兒是否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看到幼兒蒙被、咬被等情況要及時制止。
4、值班教師要注意幼兒的被子是否蓋好,有沒有不舒服的情況。如果有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如果咳嗽得很厲害,可讓幼兒喝點開水。并做到向家長報告。
時間:第十一周、地點:會議室主持人:會議主題:繼續實行報告制度總結上周工作:嚴格要求老師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1、繼續實行報告制度。凡班級組織的幼兒大型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事前要跟幼兒園主要領導進行報告。如發生意外事故要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
2、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人防”和“技防”并舉的原則,作好節假日值班安排和記錄,確保幼兒園的財產安全。
3、重視幼兒園安全教育,采取講座、參觀、觀看電影錄像、演練、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對師生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地點:會議室主持人:會議主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學習在勞動中進行自我保護。總結上周工作:嚴格要求老師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1、對幼兒說明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不能做的事,一定要向老師或家長說明。并學習在勞動中進行自我保護,注意正確操作。
2、盥洗入廁應分組有秩序的進行,避免推撞碰跌,盥洗室保持地面干燥。
3、堅持正面教育,嚴禁態度粗暴、動作生硬、體罰、變相體罰幼兒,杜絕因上述情況造成事故。
4、值班時不會客,不打、接電話,如有急事,須經領導同意后予以安排。
時間:第十三周、地點:會議室主持人:會議主題:“五一”假前安全教育。總結上周工作:嚴格要求老師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1,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并教育幼兒不去危險的'地方。
2、不攀爬陽臺,不獨自到玩水的地方。
3、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邊玩耍、打鬧。
4、請家長在家看管好幼兒,注意如:不玩水、火、電等。及飲食方面的安全。
時間:第十四周地點:會議室主持人:會議主題:有秩序的進行活動總結上周工作:嚴格要求老師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1、學習有秩序出入教室,不亂跑亂奔
2、教師應及時排除園內、班內不安全因素
3、在加強常規方面,做到井然有序,要求幼兒自覺的排隊洗手。喝水。小便等
4、外出活動時間,要聽從老師的安全,老師要注意外出安全,并組織好課外活動。
5、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效避免意外傷害。
幼兒園疫情會議記錄內容篇三
教研活動地點:幼兒園教研室
教研活動主持人:李x
參加對象:全體教師
活動實錄:
主持人:在一日常規中,教師制定的常規就是要確保幼兒安全,發展幼兒的自我意識及自我管理能力。規則的制定原本為了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它只是一種手段,并不是最終目的。但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往往存在著為管而管的誤區。我們中班級部就“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一日常規”這一主題進行教研活動。中班全體教師帶著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王老師:常規是社會的客觀存在,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逐步認識、理解和掌握活動中的常規是必要的。常規對幼兒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兒園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規的培養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延續性工作,教師要注意從多種途徑來對幼兒進行常規方面的培養。今天就請各位老師圍繞主題,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趙老師:讓孩子形成一種規則意識。首先讓孩子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一些小細節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鍛煉后要洗手。為保持環境整潔,洗手后的水要盡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師要督促孩子將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好,從而逐漸形成一定的規則,如洗手時不玩水,午睡時不和別人說話等,這都需要教師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實施下去,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規則意識,久而久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秦老師:常規的制定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尊重幼兒的要求。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還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認識小水杯、毛巾的標志時,如果由教師指定,幼兒就不容易記住,效果就極差。我們要注意從幼兒興趣出發,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喜歡的圖案貼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經過教師平時檢查、詢問進行強化,幼兒便能在很短的時間里認識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規的制定從興趣出發很重要。
岳老師:運用榜樣示范法,讓幼兒自覺遵守常規,富淺顯的道理于榜樣事件中,為幼兒提供正確范例,引起幼兒模仿,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有限,只有具體生動的形象提供給幼兒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要大聲地批評一個人還不如笑著表揚另一個人。
張老師:首先,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提高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喜愛,教師要注意抓住幼兒的心理,用愛心去博得幼兒信任,特別是一些“個性幼兒”。其次,樹立榜樣,要給孩子以正面的指導,孩子是最愛模仿教師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進入孩子的腦中,教師一些好行為都在無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著。因此,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只有這樣,幼兒的常規才會嚴謹有序。再次,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自覺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規習慣也很重要。
王老師:規則的制定要著眼于孩子的發展,如何抓好幼兒的一日活動常規,我們的心得是:教師認真制訂一日活動計劃,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相當的緊湊,主配班老師之間的配合也要相當默契。在環節過渡時是幼兒比較混亂的時候,教師不能讓幼兒無所事事,除了認真上好每個活動外,必要時還可以同他們一起進行小游戲。另外,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訂也有利于良好常規的培養。如在“貼人”的游戲中,以前讓幼兒三人一組玩,但總有幼兒輪不到,后來經過幼兒自己討論,干脆六人一組,這樣決定,效果果然不錯,這樣有更多幼兒參與游戲的同時也解決了常規問題。
李老師:角色游戲中的常規也尤為重要。教師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游戲條件,提供充足的、豐富的、可塑性強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教師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現在他們眼前,無意中灌輸孩子各種知識的儲備,潛移默化的把規則印入孩子的腦海。教師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就可以豐富幼兒游戲的內容和情節。如此輕松的引導可以讓孩子既自由又自覺地遵守規則。
王老師: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逐步形成規則意識。就拿角色游戲來說吧,教師可以以一種角色的身份參與在幼兒的游戲中,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對幼兒的游戲規則進行指導。另外,可以讓幼兒通過相互間的討論來解決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需充當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和解決問題的幫助者。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
程老師:各項規則的制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教師要明確該用什么心態來維持班上的常規,當孩子做出違反常規的舉動時,我們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讓孩子無法遵守規則,是忘記了?是不懂?還是孩子的生理、心里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自制力?有時問題不一定都出現在孩子身上,也許是某一項常規根本不適合該年齡層的孩子,所以常規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讓他們盡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個環節過渡緊湊、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規的形成也并非難事。
李老師: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樹立常規。中班的幼兒,自我意識強,他人意識差,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主,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他們知道要禮貌待人,從而對事物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形成一種常規意識。
石老師:的確,規則的制定要著眼于孩子的發展。規則的實施要推動孩子的發展。要讓孩子在自由的活動中理解紀律,要讓他們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
后記:本次教研活動中每位教師就自己遇到的問題或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的過程中有部分教師的觀點和看法相似,為了便于整理,我們將相同的觀點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實例也不一一列舉了。教研教研活動是教師交流的平臺,是一次相互學習的機會。教師們在交流與學習中不斷地成長與成熟!
幼兒園疫情會議記錄內容篇四
記錄人:
出席人員:班主任
主持人:
1、參與三巡的人員積極帶頭,做好日常工作,尤其是北園的中層領導做到自加壓力,以身作則,部門合作,相互支撐,站在大局利益處理日常事務,并注意方式方法。
2、近期收到信訪辦電話,家長就大人不準入園有不滿情緒,三巡教師值班時關注做好幼兒來園時家長的宣傳解釋工作。
3、教師的家長工作需引起重視,新教師尤甚。
4、留意目前教工隊伍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引導。
1、隨著手足口病的發生,三巡人員早訓關注來園時幼兒正確洗手的指導和家長的解釋工作,從幼兒安全角度出發做家長工作。中巡關注教師交接班時間,確保11:00進班,原則上11:00—11:15兩教師交替。晚巡關注各班的離園、班級清潔和家長情緒。并將巡視情況記錄在三巡記錄冊上。
2、新教師培養:業務上加強案頭工作的指導,在業務學習時反饋并培訓案頭工作。
3、各類學習:總結反饋前階段檢查工作情況,好的夸大,點名表揚。共性的會上反饋,小的,個性的私底下交流。
4、上班時間的調整:早班教師下周一起7:15到崗,保育員7:00到崗。早訓時關注教師辦公室,留意教師到崗情況。
5、提醒新教師注意儀表端莊,穿方便運動的服飾。
6、積極參與南匯教育網“我為南匯教育建言獻策”活動。
7、關于社團問題,現分幾個大類:教師發展、幼兒發展、民間特色等,要求三巡人員全體參與,自選一項目參與。
幼兒園疫情會議記錄內容篇五
教研活動地點:幼兒園辦公室室
教研活動主持人:?
活動實錄:
主持人:
我給大家呈現了一個“教師,請你幫幫我”的教育案例,這也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每個教師都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什么此刻孩子越來越活躍了,而生活獨立本事卻越來越“疲軟”了,今日我們就以孩子的生活行為習慣這個話題為例開展互動研討,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見,將自我的想法和做法與大家進行交流和溝通。
教師互動研討:
計教師:
首先我覺得,對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靠一次兩次就能到達教師預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記,例如:讓孩子排隊這個環節,為了讓幼兒養成有序排隊的習慣,我就在一日活動中進行練習,上廁所練習、戶外活動練習、吃飯練習,每一次教師都要不斷重復排隊的要求,幼兒才能一個跟著一個排隊。
崔教師:
確實,對小班孩子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件難事。有的時候,在我們成人看來是很簡單的一個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達成的話,教師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剛才計教師提到的幼兒排隊練習,我也在班上訓練了很多次,可是效果總是不明顯,我讓孩子排一條直線,也就是縱向排隊,孩子要么那里斷開來了、要么那里擠在一齊了、要么那里彎曲了、要么那里有幾排了,真的是很費時間,很費精力。
主持人:
剛才兩位教師結合了自我工作的實踐,談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隊練習,教師要讓孩子排成一個直線的隊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線嗎如果孩子還沒有直線的概念,那么我們教師是否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直線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內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動上得以體現。
孫教師:
這倒是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孩子還沒有直線和曲線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隊的時候,排不整齊。
主持人:
樸教師:
我覺得,孩子來到幼兒園,首先必須要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這是孩子適應團體生活,開始有序活動的第一步,記得以前我總覺得孩子剛上幼兒園還小,情緒還不穩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為習慣的習得,也覺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鬧,慢慢來吧,不著急的,但之后我覺得自我的這種想法不可齲因為我發現,在我組織孩子團體活動時,總有孩子進進出出的,一會兒要小便,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我抱,這個時候,我就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了,班級常規有問題了。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開始,我就在班級常規方面做了很大的實踐,比如我要讓孩子養成舉手的習慣,那我就有時候一個星期就抓孩子的舉手問題,一個星期不行,那就兩個星期,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效果還是蠻好的。
張教師:
剛才樸教師說的方法我感覺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級常規必須要抓好,不抓好,教師的活動多半是很無效的,有了一些不要聽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課堂常規不好,會影響其他孩子的傾聽,我覺得教師在培養孩子課堂常規時,采用恰當的引導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導為主,我以班上上課認真的孩子為榜樣,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有的孩子上課眼睛亮亮的,就引導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穩穩的,我會及時表揚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課舉手進取,我也會引發其他孩子給予響亮的掌聲……,孩子是喜歡聽好話的,也很想被教師表揚,所以這些方法還是滿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