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一
個人的精神會成為你的信仰,一部作品會照亮你的人生,這就是路遙,以及他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用生命鑄就的作品,當他寫這部書才到三分之二時,已經是重病纏身,幾乎不冶,正如他后來寫道的:“第二部完全結束,我也完全倒下了。身體狀況不是一般地失去彈性,而是彈簧整個被扯斷。”他寫道:“我第一次嚴肅地想到了死亡,我看見,死亡的陰影正從天邊鋪過來。”之后,他是靠了榆林一位著名老中醫的中藥,才勉強活過來,老中醫鄭重告誡他:“要徹底休養!”擺在路遙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長久地活下去,那就選擇徹底休養;另一條是隨時可能死,如果依然如以前般忘命寫作。為了完成作品,路遙選擇了與時間拼命。他形容自己:“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他希望能給讀者一部完整的作品。路遙實現了這個承諾,是耗盡了自己的生命精華來實現的。我想,這可能就是路遙的作品能打動讀者的原因之一。《平凡的世界》是他的泣血之作。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路遙去世二十二年了,這二十二年,中國社會變化之大,有目共睹。人們越來越實際,沒有什么宣傳和炒作,愿意為一個已然逝去了的作家的一本描寫過去生活的,甚至是已經與現實生活脫節的作品去花費精力了。但是二十多年了,有許多人,特別是很多年輕人仍然在讀路遙的書,從中汲取對他們有益的養份。有一家媒體做了調查,結果發現很多青年人,仍然把《平凡的世界》列為對他們人生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這一切都是悄然發生的,沒有組織,也沒有炒作。社會變化如此之快,有人做過調查,三年就是“代溝”。更不用說二十年了。尤其是如今的青年人非常傾向于在自己同“代”人中去尋找那種偶像和興奮點。為什么路遙的這樣一部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完成的作品,描寫了一些穿著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衣服,做著與現實幾乎完全不同的事的小人物,卻能打動如今的年輕人。這種現象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真正的敬意總是起自于默默的閱讀。
有位外國學者曾提出,應當把作家作品的杰出性和持久性劃等號。路遙《平凡的世界》就是這樣一部持久杰出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作品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從書中回到現實世界來,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卻在國內產生了巨大的轟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請到了著名的播音藝術家李野默先生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一時洛陽紙貴。路遙去世后,人們為路遙也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全國發來的唁函唁電像雪片一樣,有一尺多厚,陜西電視臺還拍了路遙的專題片。
路遙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關鍵在于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斗精神和人生哲理。“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只有一個人對世界了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好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歡樂和幸福”;“活在人世間,最為珍視的應該是什么?金錢?權力?榮譽?是的,有這些東西也并不壞。但是,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更為珍貴――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過于這一點了”。回味著這些至理名言,我們不禁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平凡的世界》告訴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人生真諦,勞動者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回腸:“人,無論多么貧寒,無論在地位如何,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只要是熱愛生活,上蒼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做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二
暑假里,我偶然發現書架頂層有一套我沒看過的書,厚厚的三卷本,書脊上寫著:平凡的世界,路遙著。
我抱著翻翻看的.想法打開第一卷,沒想到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后二十天的時間里,我一鼓作氣讀完了這部被稱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的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代表作,主要描寫了中國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會面貌,各個階層的普通人的生活及精神狀態,讀了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多觸動,在當是的社會背景下,生活是非常艱難的,如果你還有理想,那就會飽受挫折。
書中的孫少平是一個有理想的人,為了理想和愛情,他積極的努力奮斗著,在生活中遭受了諸多挫折,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和絕望,而是更加勇敢的挑戰自我,戰勝困難,最終通過自己不屈的精神和意志力成長起來,也讓自己收獲了豐富美滿的人生,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我最喜歡的是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由于家庭貧困,成績突出的兄弟倆都沒能完成學業,而是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哥哥孫少安辦起了磚場,歷盡千辛萬苦使自己的家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孫少平回到農村后也歷盡波折,從農民到鄉村教師,又到朝不保夕的攬工漢,再到煤礦成了一名礦工,由于表現突出當上了班長。他們經歷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在困難面前從不認輸。他們一點一點、堅韌不拔地努力,終于獲得了成功。
看完這部書,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媽媽帶著我坐上火車又轉乘汽車,去看了爸爸小時候生活過的農村。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站在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的土坯房前,我的腦海中都浮現出小說里的那些人們。在這之前,我了解的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從沒有想到過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大部分地方是農村,更沒有想象在貧窮落后的地方人們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那里的孩子怎樣成長。
這部書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凡的生活,什么是腳踏實地的努力。我想,自己以后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會想起這部書,想起書里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們。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三
許多人都喜愛用“平凡”這個詞來描述自己,用它的反義詞——“偉大”來形容他人。的確,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們每個人只是海中的一朵小浪花,看似渺小,但并不代表不重要。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正是透過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全景式地描述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以孫少平等人位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在復雜的矛盾糾葛里所展現人物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也選取了平凡。
當我費力的打開第一頁的時候,就被一個雨雪描述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系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玲玲的飄灑著…”我喜愛景物描述,給人美的享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十分自然,跨越了近xx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不一樣的手法描述,讓我大覽宏圖。
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樣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贛臺,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此刻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態度。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刻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著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么的完美。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四
從生活的角度講,我覺得每一個人都很平凡,平凡的渺小,很像站在大海面前的感覺。人的偉大或者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在于不斷的追求,通過更高大的理想來體現人生價值的。一個安于現實的人,只能被生命體平凡的大海所淹沒。只有努力過了才能有價值的體現。可是孫少平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年少的我們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理想希望愛,或許你努力了,但也可能沒有結果。我們就這樣敬畏著這個平凡的世界。
感情上說,愛是平凡的世界最偉大的東東。既然它不分貴賤,不分權勢,無私的給了我們每個人,就意味著我們可以追求我們的愛人,不分貴賤不分權勢。只要十分愛。幸福真的就是有花不完的錢嗎?除非你有足夠的漠視。潤萍姐開始的悲劇,請大家永遠不要忘記。我很難過。
個人角度講,那片黃土地就是我的家鄉,看著平凡的世界,我彷佛看到了我的父輩們的成長,他們也曾有過青春的幻想,他們也曾經為愛迷茫,他們也曾為一個黑面饃饃而滿臉通紅。在這個黃土地上,他們奉獻出了自己平凡的一生。一茬一茬的男人,就是這樣被推上了生活的舞臺。
可笑的我,在以前做試題的時候總認為選擇題是最簡單的一類題。我抽我倆個巴掌,自我檢討。
一次機會只有對與錯。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五
《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語是:親愛的。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弟弟,親愛的朋友,總之,所有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里一一的展現。
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民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的現在和未來。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帶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于對中國的現狀,在于對歷史的延續,在于對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一、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好詞摘抄:
1、你追我趕:形容競賽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2、歡聲笑語:歡樂的說笑聲。
3、奮發向上:精神振作,情緒高昂。
4、茁壯成長:健康地成長。
5、三五成群:幾個人、幾個人在一起。
6、生機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
7、生機盎然:充滿生氣和活力的。
8、春色滿園: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9、人聲鼎沸: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10、書聲瑯瑯: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好句摘抄:
1、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
2、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實現。
3、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
4、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
5、人和社會,一切斗爭的總結局也許都是中庸而已。與其認真,不如隨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錢就尋一醉,無錢就尋一睡,與過無爭,隨遇而安。
6、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7、無論精神多么獨立的人,感情卻總是在尋找一種依附,尋找一種歸宿。
8、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過多的報酬和寵愛,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對著現實。
9、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10、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六
直到現在我都覺得,什么時間選擇讀哪一本書是一種緣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曾經被安利不止一次,卻依舊沒有翻開的興致。
書中一部分是青年人之間的愛情,一部分是中老年人之間有關官職的一些政治問題。后者我只是草草略過,甚至現在提起名字我只知道他大概是個干部,對于他們之間誰壓制誰,哪位是哪位的頂頭上司,或者互相看不順眼的同事,我都不是很關注。我懶得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愛情片段已經讓人心力交瘁,哪有力氣再去關注這幫“官家人”。
只是簡單記錄一下,印象深刻的人物吧。
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投意合,小時候一起玩一起鬧,雖然家庭狀況相差很多,但是因為年幼,并不會在乎這些問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張,少安作為男孩子要去干農活來給家里幫忙,雖然也上了幾年學卻因為家境實在窘迫沒能繼續讀書,而是挑起了一個家庭的負擔,十二三歲已經明白自己的職責,放棄學業回家努力干活讓弟弟妹妹好好讀書。從此成為了真真正正的“莊稼人”。潤葉生長在干部家庭,家境良好,但是卻并沒有表現出優越感,反而平易近人,心地善良,經常幫助少安少平還有那些貧困的人,甚至村里大家都不愿意搭理的傻子田二,她都會去送東西。
可潤葉仍舊深愛著少安,在旁瘋狂追求她的時候……雖然她很厭惡,卻因為諸多因素只能遵從(其實也有點性格問題,略軟)
潤葉這邊,看見愛人已娶妻,各種因素加在一起,(政治聯姻吧)最終無奈答應了李向前的追求,二人結為夫妻,但是卻并沒有成為一日真正的夫妻,(不同床 冷淡 不言語)潤葉一向這樣對待向前,盡管向前對她情深似海。所以這段婚姻并不幸福,潤葉決定逃離這個城市去別處工作,所以二人分居異地,過著單身的生活。可是向前堅決不同意離婚,他說這輩子就喜歡潤葉,哪怕得不到她的愛也不離婚,所以雙方家庭也很痛苦。
向前是出租車司機,本身沒有像父親一樣謀個一官半職,加之性格問題,比較適合出租車司機這種安安穩穩的工作。雖然和潤葉不和,但是和其弟潤生相處融洽,二人更像親兄弟一般,教會他開車,生活上頗多照顧,盡心盡力。我一開始對李向前這個人物形象持鄙夷的態度,追求潤葉可謂“心機頗深”,倒不是說有什么惡劣行為,就算是套路吧,給她買毛衣,幫她打掃衛生,拉家里吃飯等等。“抱得美人歸”后,誰知婚后并不幸福,所以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酗酒抽煙(這些結婚之前是不會的)還開車,想著這樣一了百了也比現在狀態強,結果就真的陰溝里翻船,醒來之后已是失去雙腿的殘疾人,一心想死,但是死前仍舊想見潤葉最后一面,而且想同她離婚,給她自由,說不能讓潤葉成為寡婦……可誰知,就是這樣戲劇性,潤葉在他出事的時候,可能是心存愧疚,畢竟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他翻車造成現在的狀況,加之這些年向前確實一直勤勤懇懇,對家人也都很和善,她開始反思自己,是因為自己的“自私”而將錯誤推給他人,所以打算回去照顧他并且好好過日子。后來向前每天在家收拾家務,做菜做飯等潤葉回家,并且找了釘鞋的工作,二人生活從此以后十分美好,還有了一個兒子。
潤生是潤葉弟弟,郝紅梅曾經和潤生,少平一個班,上學時郝紅梅家境貧困經常吃和少平一樣的黑面膜,應該說全校師生只有他們倆這樣,后來也相互熟悉,互相借書,成了少平初戀,可是經過全班同學起哄在假期過后,這個家里成分不好的女子竟然和家境優越的班長在一起了,想憑借此機會改變自身貧窮狀況,這著實打擊了少平。但少平也覺得她和自己在一起確實沒有和班長在一起生活的更好,最終看淡。
多年以后,大家都已經有自己的工作,潤生成了出租車司機,無意中看到了路邊賣餛飩的郝紅梅,還有一個小孩子甚是差異,于是才了解到,早已和顧養民分手,并且丈夫因為意外去世,此時成為了寡婦。所以,潤生想盡自己所能幫助她,于是經常去給她家送米等食物,幫她打掃,久而久之產生感情,雖然遭到家里嚴重反對。(父親覺得自己造了孽,女兒婚姻不幸,后來雖然好了但女婿成為殘疾人,寶貝兒子放著那么多人不娶,看準了有一個孩子的寡婦)雖然潤生生性怕父親,但是這件事情上卻堅決果斷,最終選擇私奔還是去了郝紅梅家。
金波和少平是同學,幼時曾共騎一輛自行車上下學。長大后也是好友,金波被安排是郵遞員的工作,少平做礦工的時候也曾找過他。曾經金波在上學期間結束曾去當了兵,(會特長所以是文藝兵吧)并且愛上了一名不知名字的藏族姑娘,兩個人沒有見過面因為唱歌產生了感情,那個時候限于紀律并不能相見,只能憑借歌聲傳達情感,一來二去,金波還是闖過邊界見到了這位姑娘,卻因為語言不通并且被處分直接回家結束當兵之旅,臨別,金波將自己的樂器送給了她,她也送給了他一個小茶杯。
當然故事的最后,他們仍舊離婚了……
蘭香憑借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學,學的天體物理,占座位機緣巧合和吳仲平相識,雖然蘭香已經上了大學,成長為更加成熟的樣子,但歸根結底也是雙水村的人,面對家室優越的吳家,心里也有一點膽怯,吳家也對她一個農村姑娘頗有微詞,他媽媽對農村姑娘抱有成見但是被他爸反駁“她能考上那個大學,就證明智力沒問題!農民咋啦,我還是農民呢!”
拋開這些,最后見到蘭香本人便覺得甚是心儀,落落大方,懂禮貌又標致,完全沒有反對的意見。
我覺得這是最“順利”的一對情侶了。
金秀是金波的妹妹,和少平妹妹蘭香同時考上了大學,學的護理方面。金秀后來發現喜歡少平那樣的男人(雖然顧養民在追求金秀,但是她覺得他性格太軟少了一種少平身上的剛氣),但是一直以為都是兄妹關系,所以少平最終沒能接受也是這個原因吧,覺得精神上和已逝的曉霞很合得來,而金秀一直當做妹妹看待,更何況少平覺得自己是礦工,金秀聽妹妹說可以上研究生有更好的前途,不必為了自己就來銅城這邊的醫院工作。少平面部受傷期間金秀一直陪在身邊,面對妹妹的表白,他還是說“和顧養民會有會更好的未來或者尋個其他什么男人吧……”
事情就是這么神奇,曾經年少時期少平喜歡的郝紅梅被顧養民拋棄,十年后,顧養民又被金秀拋棄而喜歡上了少平。而郝紅梅竟然最終和潤生在一起了又生了一個娃娃。
有的時候在想,小時候在一起玩的那么好的人竟會因為長大后家境原因等等而不能在一起。究竟要不要“門當戶對”?雖然少安沒有和潤葉在一起,少平也擔心同樣的狀況出現在曉霞身上,但是他不允許自己有他哥哥那樣的做法。但是他也惶恐,認為每一部悲劇在最初的過程都表現的是喜劇,但是他還是享受過程,拋開結果。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現有僵局的一種沖擊。
至于潤生,雖然從小性格膽小,乖巧聽話,但是最終寧愿斷絕父子關系也要娶紅梅,也是一種個人的突破吧。很難說,將兩位老人扔在家,是“孝”還是“不孝”,畢竟紅梅那邊一個拉扯孩子,也總有鄉里人的騷擾和流言蜚語。
不過,少安從十幾歲就擔任一家之主的角色,在老人方面是真的特別孝順,以至于因為分家的事情還和家里人起了爭執。他不明白家里有現成的活,弟弟為什么還要出去做更累的,雖然少平也說不清,但是他還是覺得一生不能僅僅在雙水村,應該去追求更廣闊的天地。
路遙嘔心瀝血,完成這部著作。可能不同的人關注點不同。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七
勞動著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
——題記
最近讀了一本名叫《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的作者是遙,一名當代作家。遙的小說多是農村題材,擔又不局限于農村生活的描寫和城市“交叉地帶”發生的人和事。特別是著重表現年輕人的生活,通過他們愛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說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里,中國又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中國的縮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結束了,上臺執政帶來了。
里面包含了當時生活的方方面面。遙是想用一種現實主義的筆法細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畫卷。在里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遙的精湛的小說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貸給我們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于中國的現狀,在于歷史的延續,在于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然而,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斗!
《平凡的世界》正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么,無論多么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回腸。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八
人人都有過青春,人人都告別過青春,人人都歌頌青春,那美好的青春之花即使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在貧瘠的黃土高原上又何嘗不遍地開放呢!在這片親切的土地上,有無數不為人知的的野花在綻放,那悠揚的信天游必然會告訴你這青春之歌的源頭——生命。
青春之歌是平凡的,樸素的,她可以像破舊的原西中學里的學生的校園生活一樣。她是如此的自尊,竟可以為了年輕而敏感的心像孫少平、郝紅梅一樣每次最后才去拿屬于自的的那幾個不體面的“黑家伙”;她是如此的親切,可以像潤葉一樣也將自己工資遞給給少平;她如此的悲傷,可以像失戀的少平獨自徘徊在原西的河畔;她是如此的沖動,可以像金波一樣為失戀的少平“打抱不平”;她又是如此的美好而值得留戀,讓少平在離開原西前再一次回顧她,那回憶的音符,這是青春之歌的前奏,這是多么的質樸,但那跳躍的節奏告訴我們,這是他們將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青春的一部分注入其中所得的旋律,她無與倫比。
“無論幸福還是苦難,無論光榮還是屈辱,都讓我自己一人遭遇和承受吧!”這是一聲吶喊,是孫少平和無數外出闖蕩的遠行之人的內心。當年輕的心為之理想而奮斗不止時,青春之歌必然會無限精彩,只有奮斗的青春才是美麗的。
風雨中的黃原,誰也不會記得一個攬工漢的辛酸,包工頭們只會像買菜一樣“購買他們”,誰又能說清孫少平在破舊骯臟的窯洞里的生活,那些傷痕。當你了解后者只是知曉一個年輕人在攬工漢這一個低人一等的職位上它所擁有的偉大的理想和他青春中所經歷的苦難,自然會同田曉霞和孫少安一般同情少平的艱難,可這就是青春。即便前方有漫長的的道路,也會毅然決然的繼續前行,繼續成長,成熟。無人不遭受苦難與磨練,孫少安曾經創業的艱辛之路;孫蘭香曾面臨過家庭壓力,考試的壓力。即使是再遠一點的地方,也不難想象金波當兵生活的勞苦,潤葉對愛情的執著。
青春之歌就是這樣不同的時間線上,響起相同而有不同的歌聲,你總會明白這是奮斗的日子,充滿力量的日子,青春的激情將推動生活向前,推動時間向前,將青春的旋律推向高潮和收獲美好的那一刻。
當青春的激流逐漸平息,青春之歌也迎來了最后的最后。靜謐美好的青春此時像晚霞一樣絢麗。這是多么難忘的晚霞,麻雀山上,孫少平無盡的遐想和憂思,暮色中的天空,最美妙的時光。青海的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夕陽西下之時,在這一片溫暖的火焰中,那嘹亮的對歌和那清新的原西河畔的悠揚的信天游。當他們擁抱彼此時,青春收獲了愛情,這當然是愛情,這也不只是愛情。是理想,是向往,是對青春的留戀,青春的完美寫照。是以青春年華所澆灌的的美麗的花兒。這是尾聲。
就這樣,這個平凡的世界里,青春戛然而止,或許昨日還年輕今日便步入成熟。如同可愛的潤葉成為一位含而不露的婦女,我們正不知該為她惋惜還是欣喜。當青春的激情消逝,便是遼闊平靜的大海了。不知不覺,他們失去了所愛,孤獨的活著。金黃的落葉堆滿我的心間,我已不是青春少年。在黝黑的煤礦地里挖煤的工人,或是司機,教師農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沒有人不會逝去青春,但沒有人會忘記青春,沒有人不在為他們的青春奮斗過,美麗的花兒凋謝了也是美麗的。那段青春年華,來過奮斗過,擁抱過。即使逝去,也要高唱那不息的生命之歌,青春之歌。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他們的青春,和永遠嘹亮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