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散文作文500字 散文作文600字初二篇一
我走在大街上,忽然發現街道似乎變寬了,變干凈了,變亮了。占道的攤點被拆除了,亂放的車輛都一溜兒擺順了,果皮紙屑不見蹤跡了,墻上大大小小的牛皮癬被清除干凈了。
來往的車輛,不再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東 突西竄。車流變得平和了,有序了,流暢了。
一棵熟悉的大樹下,竟擺滿了花,簇擁著許多橘黃色的秋菊。這些花兒昂著頭,挺著胸,個個都嬌美地在陽光下綻開笑臉。我猛然驚覺,以為我走錯了路。但仔細看,還是原來那棵樹,但一經鮮花的點綴,就舊貌換新顏,變得可愛了。
我繼續往前走,發現沿著街道的每一棵樹下都栽滿了美麗的鮮花。特別是茨泉廣場,原來被人們踐踏得寸草不生的草地上,竟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有黃色的,有紫色的,有紅色的……尤其是那一簇簇紅色的小花。好像一團火苗,熊熊燃燒,亮得直逼人的眼。遠遠望去,好像涌動的紅霞,鋪滿了整個廣場。廣場上,有很多人在隨著優美的音樂,翩翩起舞?;?,舞美,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的美起來。環境,影響人的心情,美好的環境創造美好的心情。
我知道我們建始正在開展“六城同創”活動,我本以為又是像以前那些活動一樣,喊喊口號,光打雷不下雨,或者是像一陣風。沒想到,這次動真格的了??磥恚澜缟系氖?,就怕認真兩個字。什么事,只要認真做,就沒有做不好的。城市的環境,不就奇跡般地變好了嗎?
依舊往前走,真是一個驚喜接著一個驚喜。建設銀行門前的廣場,同樣令人耳目一新。原來這個地方橫七豎八地停滿了車,可現在卻擺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兒,變成了花園廣場。園林工人還別具匠心地用不同顏色的鮮花組成了“六城同創,人人有責”八個大字。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派熱熱火朝天的“六城同創”景象。在建始一中路口,實驗中學路口……工人正忙著修路。他們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把自己的家園建設好,誰不開心?我仿佛看見一條條嶄新的柏油馬路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向四面延伸。緊鄰縣城的建始大道周邊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各個建筑公司都使出吃奶的力氣忙著建設,幢幢建筑,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相信不久后,一個新城區就會傲然屹立在建始的大地上。
“六城同創”讓建始改變了許多,不單單只是栽了一些鮮花,修了幾條道路,建了幾幢高樓。在生活環境變得美好的同時,建始的人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走在建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人們文明的行為。我們實驗中學當然也積極響應政府“六城同創”的號召,爭做“六城同創”的排頭兵。學校不僅組織家長舉辦了講座,我們各個班級都開展了深入的學習,我們師生都真正行動了起來。提高文明素養,讓我們的城市更宜居,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質量,成了我們大家的共同心愿。
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建設美好建始,共創美好明天”就一定能實現!建始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散文作文500字 散文作文600字初二篇二
一、故事里的故事
一個年輕人跋涉于人生之路上。在一次船行中小舟遇險,他被迫要放棄一只背囊。在美貌、健康、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之中,他最終選擇了放棄誠信。
于是小舟繼續前行。
二、故事背后的沉重
看到這樣的故事,我隱約有一種莫可名狀的悲哀。是的,悲哀。
為了那只輕易被放棄的背囊,更為了那輕易放棄“誠信”的年輕人。
或者說,為了所有漠視“誠信”的人。我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以為誠實守信于己無關,但我知道,拒絕誠信的人生絕對不是一個出色的人生。
三、故事外的生活
曾幾何時,人們開始用堅墻固壁將自己“安全”地囚禁在一方小小的水泥籠子里。是為了防范什么?或者是為了隱藏什么?當人們殘忍地踐踏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友好時,究竟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么使人與人之間變得如此多疑與善嫉?當人們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旋轉著生存時,他們會不會擔心自己的眼睛有一天會變成沒有情意的金屬質?當人們戴著精心打造的假面在人前假笑著走過,他們,又有沒有覺得生命中缺少了一點什么?
誠信呵!那只被遺棄的背囊。
四、故事里看人生
前幾日偷閑翻了翻報紙。有一則消息說,個人信用不佳者三年內拒絕注冊公司、擔任企業法人或應聘高層管理人員。
好!
看來誠信并不總是被遺忘的角色。
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說:所謂人生,即是周而復始的誠實、友好、信任的給予與被給予。
我的母親———一位普通的勞動婦女、我的偶像———告訴我:誠信是人生的立足點。
于是,今天我在這兒寫下:誠信是人生的支點,亦是我為人的準則。
所謂出色人生,即是誠實守信、熱愛生活。
散文作文500字 散文作文600字初二篇三
當我教完《春酒》時,恰逢讀到《楊梅》一文。竟忍不住拾起《琦君散文精選》,拜讀一番,被那剪不斷的故土之情,理還亂的親友之思、童心童趣深深地打動。那放射出的真摯、深沉、執著、熱烈的情感,激起我無限的感慨。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著相冊,看著他那濃濃的鄉愁、溫情的母愛、憶苦思甜的童年。任憑歲月變遷,不管時過境遷,琦君對故鄉的人、事、物的深情記憶、敏銳感受,一一展現在她的筆下。
濃郁的故土色彩呈現一種樸素的情感。《讀書瑣憶》中的谷倉、菜油燈、稻田;《春酒》中的春酒、分歲酒;《楊梅》中的茶山楊梅、嘗新。這些極具故土色彩的字眼,猶如一股淡淡的輕煙泛著淺淺的愁,展現出一幅幅極具民族特色的家鄉風俗圖景,并流露出琦君濃濃的鄉土之情。她的鄉愁是具象化的:搗年糕、迎新撣塵、送灶神、點風水燭、分壓歲包、趕社戲、滾龍燈、吃湯圓等故鄉的風俗風情,有著對傳統文化的追憶,從鄉愁中探尋人們精神原鄉的高度,同時也給琦君散文添上了一份瑰麗的文化色彩。再如《桂花雨》,文中開頭寫道:“中秋節前后,就是故鄉的桂花季節?!苯Y尾又寫道:“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弊掷镄虚g彌漫著作者淡淡的思鄉情懷和對故鄉美好生活的懷念。琦君曾經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童年,我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么可能呢?”她忘不掉,也不能忘。
忘不了的還有母親,在散文中,最多出現的一人便是母親。這是一位充滿母心、佛心的賢妻良母?!遏兆永锏泥l愁》中的心靈手巧、勤勞能干、心地善良;《春酒》中的溫婉低調;《楊梅》中的慈悲平和;《素心齋——髻》質樸、自甘淡泊;《金盒子》、《媽媽的手》吃苦耐勞、體貼他人……她對母親的描寫不是一篇完成,而是通過許多篇章,一篇一兩個重點,將許多重點串聯起來,多側面多角度地寫出母親有著中華傳統女性的美德。在她眼中,母親是世間苦難的象征,更是她力量的源泉。她的性格和生活態度,更多地源于母親。正是這樣一位母親,才造就了今日的琦君。
她用“情眼”看故土,看母親。處處顯真情,處處表真愛。她還用“情眼”記憶著童年的世界,這世界有歡樂也有淚水?!洞壕啤分小拔夷?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薄稐蠲贰分小澳赣H看我那副猴相,笑罵我:‘這樣吃楊梅,給你找個茶山女婿吧!’”《金盒子》中收齊了《封神榜》的香煙片。讓我看到一個充滿柔和色彩、溫馨氣氛的童年,一個活潑可愛、富有童心童趣的小琦君。也勾起我童年的種種樂趣:打四角板、推鐵環,偷番茄。作為同鄉人,也許有許多趣事有相同之處吧。她那美好的童年,也常透著哀愁。如《金盒子》悲切地傾訴對哥哥、弟弟的思念?!案绺缗c弟弟,就這樣離開了我,留下的這一只金盒子,給與我的慘痛該是多么深?他正為他給與我如許慘痛的回憶,使我可以捧著它盡情一哭,總覺得要比什么都不留好得多吧!”讓人看到了心酸的一面。但她沒有回避悲痛,而是直面悲痛,用達觀的心懷念那真實的童年。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著相冊,聽她講著那照片中的故事。她平靜的'敘述,帶著口語式的絮話:“可是說實在的,我家吃的東西多,連北平寄來的金絲蜜棗、巧克力糖都吃過,對于花生、桂圓、松糖等等,已經不稀罕了?!睍須獾脑娫挘骸懊髁陵柟庀碌奈骱?,宜于高歌;而煙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吹笛。”動態化的敘述話:“桂花搖落以后,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簟子里,曬上好幾天太陽,曬干了,收在鐵罐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睗鉂獾臏刂蒉r村方言:“有一次,父親要出發打仗了。”“在同村的小朋友面前,我是個有肚才的讀書人。”還喜用語氣助詞、俚語、俗語。話語中籍蘊著豐富的甌越文化、民俗、風情、物產諸方面地域特色,并以此作為物化審美,生態倫理,情感寄托,這是溫州家鄉留給琦君的文化烙印,我們溫州人讀來倍感親切。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著相冊。照片中我們見不到大場面,也許是一盞菜油燈,也許是一個香煙片,卻能感受依戀、甜蜜;我們見不到撕心裂肺的情愛,也許是母親會心的笑靨,也許是親人師友的教導,蘊含著的是一份慈愛、懷念;我們見不到華麗的辭藻,也許是平淡之景,也許是暖心話語,流露著思念、親昵。猶如茅草根,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清香和甜味。你或許認為她不深刻、不內涵,但總有一根線在牽引著她的散文,一條不能割舍的線,那便是“愛”。
白先勇先生曾說過: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閱一本舊相簿,一張張泛了黃的相片都承載著如許沉厚的記憶與懷念,時間是這個世紀的前半段,地點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江南。琦君在為逝去的一個時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訴說著基調相同的古老故事:溫馨中透著幽幽的愴痛。
這便是我與一位老鄰居看相冊。
散文作文500字 散文作文600字初二篇四
由來已久,關于談論寫作的文章,數見不鮮??梢妼懽髦谌松闹陵P重要。其實,作文真的不是小事,因為透過寫作,可以折射一個人的世界觀、宇宙觀,甚至于價值觀……哪怕一個極小的孩子,一篇文章交上來,我們就會對他或她的生命狀態有一個很直觀的認識。
而人類之所以冉冉不絕,生生不息,在很大程度上,確實也得益于文字——一切有文字記載的東西,簡言之人類文明;得益于文字的濡養與教化,簡言之育化。由此說來,作文真的就不算小事啦。因為人類之所以薪火相傳,文明之所以不斷更新,就在于道之所傳。而真正好的文章就是在傳播好的道理。難怪許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很重視孩子這方面的學習,因為他們深信“文以載道”。
而所謂的“文以載道”,自然包括文章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那么,圍繞寫作的學習,也就不能超越這方面的認知。
首先,讓我們作出一個明智的選擇,那就是,選擇經典的好文章來學習。學習人家先進的認識、科學的方法、高明的道理。這是學習的初級階段,而要正確接受真理,就必須先認識真理,做到真正的通達。
再次,看看人家是怎樣把好的道理傳播出去的。借助了那些科學的手段和直接的方法——這也就是材料及其使用。我們既要研究作者的思想功力,更要破解作者的藝術功力,也就是寫作手法、寫作特點。
而作者所運用的材料,一定是經過嚴格的取舍和深刻的加工的,這是一個很精細的過程。而那最初的素材一定是源于生活的,絕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而大凡高明的作者,一定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索,善于發現,善于探究的人。
他或她一定有一雙鷹隼一樣的眼睛,時刻在人生的至高之處,留意尋找自己的獵物,他甚至不會放過一個精彩的瞬間。這既有書本的、還有生活的,總之無論有形的無形的,他都要努力捕捉。然后提煉成自己的營養,并把它加工成可供同樣尋求的人歆享的精神食糧——一份真正的營養大餐。
而無論作者藝術功力有多么隱秘,思想有多么深藏,手段一定是為目的服務的,亦即藝術性 服務服從于思想性。作者的觀點、思想一定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統帥,一切手段皆為目的服務。他就是要借助材料和形式來傳播自己的思想、理念、觀點。
說這些,是否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呢?!也是也不是,因為真正的功夫在書外。透過有字的信息,讀出字外的信息,比解讀文本本身更重要。因為真正的啟示,總是無聲的!真正的祝福,總是隱藏的!正像天國的奧秘一樣,一切都是不經意的,在最漫不經心之處,總有圣靈的種子,等待我們采集、收獲、播灑……
例如,我們新近學習的《程門立雪》,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課文緊緊抓住“立雪”,來突出“程門”令人景仰,凸顯學子“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精神,在這里環境與景物的描寫,完全為內容服務,突出主體與主題。而對人物進行簡單概要的介紹,又做到了重點突出,剪裁得當。粗細結合、濃淡相宜。而簡筆勾勒之處,也令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高大,見證道的力量!因為“大道至簡、大象無形”!
而看似尋常的《打針》,事件雖小,在作者的筆下,也開出智慧的花朵:戰勝內心的恐懼,就是戰勝自我。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在沒有嘗試之前,令人不可知的惶恐,一旦打破戒律,窺破真諦,也就真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這篇文章,透過凡人小事,讓我們學習成長,懂得成長的奧秘盡在于,不放棄每個成長的瞬間,這既是成長的要求,也是成長的奧秘。
而作者的剪裁功力也是很獨到的,讓最膽小的人先出場,做鋪墊,接著自己親身體驗,這樣就更真實可感,更令人信任,更有說服力。
以事件發生發展的先后為明線,以心理活動變化為暗線,讓兩條線索交織,合二為一,做到敘事清楚,描寫細膩,也值得初學寫作的人借鑒。
好的文章,無論篇幅長短,一定中心突出,材料充實。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總之,在最初的學習階段,一定有這樣一個宏觀的認識,然后才能各個擊破。因為寫作就是一個科學的堡壘,我們只有把關鍵處各個擊破,才能占據要津,從而統攬全局,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