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一段經歷、學習或思考的總結和感悟。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一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生動的故事情節吸引著讀者的關注。其中,李逵這個人物備受青睞,被普遍認為是水滸傳中最具英雄氣概的人物之一。通過閱讀水滸傳中關于李逵的描寫,我對李逵這個人物以及他所體現的品質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段:李逵的英勇和義氣
李逵是水滸傳中的一位大英雄,他以非凡的勇氣和強大的武力而著名。無論是與敵人作戰,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兄弟們,李逵總是毫不怯懦地投身于戰斗之中。在《水滸傳》的描寫中,李逵多次展現了自己不怕犧牲的英勇精神,他利用自己的武力和智慧,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正義與公道而戰。而他對兄弟們的情誼更是無以言表,他愿意為了朋友們去冒險、去犧牲,這種義氣感動了無數讀者。
第二段:李逵的堅韌和毅力
李逵所體現的不僅僅是英勇和義氣,還有他對抗困難和堅持信念的堅韌和毅力。水滸傳中有關李逵的描寫中,他與困難和痛苦作斗爭時,從未低下過頭,也從未放棄過。無論是被逼當了強盜,還是身陷囹圄,李逵都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從不妥協。他用自己頑強的毅力,一次次地戰勝了困境,并為自己和兄弟們爭取到了自由和尊嚴。這種堅韌和毅力,不禁讓我為他捏了一把汗,也深受鼓舞。
第三段:李逵的善良和正義感
盡管李逵是一個強悍的強盜頭子,但他內心深處卻充滿了善良和正義感。在水滸傳的情節中,有很多地方都展現了李逵的溫柔和善意。他善待婦孺,疼愛老弱,對待敵人卻從不心生惡意。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他樂于為弱勢者伸張正義,并且勇敢地與強權和不公作斗爭。這種善良和正義感讓我更加敬仰他。
第四段:李逵的真誠和直率
李逵是一個性格豪邁、真誠直率的人,他不善于隱藏自己的情感和念頭。他喜歡簡單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從不做作或拐彎抹角。他有著明快的眼神,坦誠的笑容,以及直感直覺的品性。這種真誠和直率使得李逵與人相處更加暢快自然,也讓讀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認同他的行為和決定。
第五段:對李逵的思考和反思
通過閱讀水滸傳中關于李逵的描寫,我不禁對自己的品質和精神有了一番反思。我意識到自己在某些時候的勇敢不夠,對待困難和逆境時缺乏毅力。而水滸傳中的李逵則給了我很好的借鑒,他的英勇、義氣、堅韌、善良和真誠讓我明白了這些品質的重要性,并激勵我盡量去追求和體現它們。通過李逵的故事,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的機會,只要我們愿意付出努力,就能成為像李逵一樣充滿勇氣、正義感和真誠的人。
總結:
水滸傳中的李逵是一個備受尊敬的英雄形象,他的所體現的英勇、義氣、堅韌、善良和真誠給了無數讀者很多的啟示和動力。通過閱讀對于李逵的描寫,我對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李逵的故事告訴我,勇氣、堅韌、善良和真誠是每個人都可以具備的品質,只要我們愿意并努力去追求。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二
最近,我看完了《水滸傳》這本書,很喜歡梁山108將中的李逵,最喜歡他的忠義、莽撞和傻勁。
先說義。在第四十回中,松江、戴宗被黃文炳陷害,被判死刑。在法場時,梁山伯眾好漢及時來救,只見一人赤身赤腳,揮舞兩柄大斧,一陣亂砍亂殺,領頭沖入法場。眾好漢在他身后,拼命的殺出了一條血路,終于救出了宋江和戴宗。這個人就是李逵。可以想象,劫法場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可是他為了救宋江和戴宗,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冒著可能被冷箭射死,被槍刺死,被刀砍死的危險,奮力沖殺。這個情節,把他那“黑旋風”的綽號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不負“天殺星”的稱號!
其實,他最突出的是莽。在第四十三回中,他接了老娘回梁山泊,在經過一座山時,他老娘要喝水,他好不容易才弄到了半碗水,結果老娘卻被老虎吃了。悲痛萬分的他連殺了四只老虎。雖然殺了四只老虎,為母親報了仇,可是他全然不顧實力,多么莽撞啊!
優勢,入水和因水性好而聞名的張順斗,用自己的劣勢和人的優勢比,自然吃了大虧。
不過,雖然李逵又傻又莽,但是,每次想起他干的那些事都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我還有一點佩服。我喜歡這樣的李逵,義、莽、傻俱全的李逵!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三
水滸傳無疑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以其豐富的情節、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內涵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其中,其中李逵這個人物形象無疑是該小說中非常出彩的一個代表。閱讀了《水滸傳》中關于李逵的描寫,不禁讓我對于這個英雄人物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首先,李逵的出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水滸傳》的第十回,我們初次見到了李逵。他是一個高大、魁梧的漢子,膀闊腰圓。與普通人物不同的是,他的眉角高聳,刀劍眉更是銳利,他的雙目高凸,瞪著一雙兇狠的眼睛。他被描繪成一個粗獷、兇狠而又強壯的形象,讓讀者第一眼就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印象。這種形象的刻畫與他后來的性格和作為相符合,讓人不禁對他心生敬畏之情。
其次,李逵性格的塑造讓人印象深刻。在《水滸傳》中,李逵是一個非常勇猛的人物,勇猛到讓人不寒而栗。他勇猛無比,曾經一手把官兵扔出去七八丈遠。他斗志昂揚,喜歡拼殺、嗜血成性,直到被梁山的智勇雙全的宋江所制。他雖然武力強大,卻有著天性中的善良與仁愛。在小說的描寫中,有時他為民除害,有時他為了義氣爭斗,都讓人為之動容。他既有強大的力量,又有內心深處的柔軟與善良,這種矛盾的性格特點使得他成為了整部小說中一個極具個性的人物。
再次,李逵的遭遇讓人唏噓不已。在《水滸傳》中,李逵雖然有著強大的力量,但他卻常常被生活的殘酷所沖擊。他因為濫殺無辜而被拘捕,最終被判死刑,后來又因為作亂而被遣返梁山。他的遭遇讓人感到無比可惜和痛心,這種不幸的遭遇更凸顯了他內心深處的善良與忠誠。正是這種遭遇,使得李逵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最后,李逵的悲壯成全了他這個英雄形象。在小說的結尾,李逵在和后面追趕的宋江等人激戰中,不幸陣亡。他的死成全了他這個英雄形象,也成為了一種英雄的永恒。李逵死時的凄烈場景,讓人既可惜又敬佩,也讓人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閱讀《水滸傳》中關于李逵的描寫,我對這個英雄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李逵的形象塑造豐滿、性格矛盾但又具有善良與忠誠,他的遭遇更讓人為之心痛,最終的悲壯死亡更讓人對他充滿敬佩。這個李逵是一個充滿鮮活個性與與正直正義的人物形象,他的形象展示了一個英雄的氣質與精神,同時也提供了讀者深刻而豐富的閱讀體驗。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四
今天我有幸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有人說這本書的作者是施耐庵,有人說作者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可我不管,反正讀者是我。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述了梁山泊108名好漢落草梁山,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群眾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讓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和勇氣。
看著一個一個的好漢加入梁山泊,我眼中出現了他們智勇雙全的形象,在每一場戰役中,我仿佛身臨其境,合上書本,我的眼中已浮現出了所有的戰役。
這本書里我記憶最深的一個人是李逵,眾人都說,李逵是一個最為粗魯又莽撞的人,而且我覺得,他野蠻卻很單純。李逵上梁山僅僅是為了兩個字——“快活”。所以說,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樂原則,李逵最常掛在嘴邊的詞,就是“快活!”他生割了黃文炳后稱“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殺得快活”,殺人不是為了復仇,不是出于戰陣廝殺的需要,而竟僅僅是為了快活!李逵初上梁山時叫嚷的“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里快活,卻不好?”說來說去,李逵殺去東京,奪了鳥位,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為了喝更大碗兒的酒,吃更大塊兒的肉。所以,李逵行事幾乎全憑“快活”二字,所以說他單純也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雖然有些野,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上前來就是一個字——打,可最重要的是李逵有一種英雄氣概,身上散發出一種仗義的豪氣,而且我感覺他有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
可是,我們現代社會很少有這種仗義之人存在了。有一次,我陪媽媽出去散步,突然,三名騎著摩托車的男人沖過來,快速地搶走了錢包,媽媽大喊大叫,希望引起前面走路的幾個男人的注意,可那幾個男人只是冷漠地看了看我們,并沒有做出什么舉動,我很氣憤。如果當時李逵在現場,我想李逵準會沖上前去,大吼一聲,提著大斧,朝那些人劈去。
《水滸傳》中除了李逵還有許許多多仗義的人,自己去欣賞吧。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五
水滸傳中的李逵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形象特征鮮明,個性堅韌,直爽豪氣,但有時也顯得粗獷而沖動。一直以來,李逵都深深吸引著讀者的關注,他的故事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閱讀水滸傳中關于李逵的描寫,我深深地被他的形象所打動,對于他所傳達的價值觀和個性特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首先在《水滸傳》中,李逵的形象特征鮮明,這與他的外貌以及個性特點密切相關。李逵被描述為一位魁梧威猛的人物,粗獷的面龐上長著一對厚重而有力的眉毛,他身材高大,肌肉發達。雖然長相威猛,但他內心卻有一種溫柔和善的一面。他時常表現出一種對弱者的關懷和保護欲望,對于敵人則毫不留情。這種鮮明的形象特征使得李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讀者對他的故事更加期待。
其次,在李逵的性格中,堅韌和直爽豪氣交織在一起。他是一個勇猛無畏,勇往直前的人物。在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李逵對待敵人的霸道和決絕,他的拳腳功夫也非常高強。李逵直爽豪氣的性格以及堅韌的毅力,使得他在困境中能夠保持鎮定,并能應對各種挑戰。他勇敢地面對困境,永不退縮,這種性格特點使得他成為水滸傳中一個令人敬佩的人物。
然而,在李逵的個性中,有時也顯得粗獷而沖動。他容易被激怒,對于難以容忍的事情會立即做出反應。這一點在他與梁山好漢的相處中特別明顯。有時,李逵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與人發生沖突,沒有理智地面對問題。這表明,他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缺乏冷靜和沉著的思考能力。然而,盡管有這樣的不足,他的沖動和粗獷也顯示出他熱愛朋友、敢于維護自己和正義的一面。
通過閱讀水滸傳中關于李逵的故事,我體驗到了李逵所傳達的一種價值觀。他是一個重情重義以及強烈正義感的人物。他對待朋友始終如一,始終站在正義的一方,對于不法之徒從來不示弱。他有著高尚的品質和信仰,這使得他在眾多好漢中脫穎而出。通過李逵的故事,我也開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態度和判斷。我想,李逵的品質值得我們稱贊和學習,他的堅定和正直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
綜上所述,通過閱讀水滸傳中關于李逵的描寫,我對于他的形象特征、個性特點,以及他所傳達的價值觀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李逵是一個特別的人物,他勇敢、豪爽、正義,但偶爾也會顯得沖動。他的故事使我深思,讓我反思自己在面對困境時的態度和行為。通過了解李逵,我更加明白在我們的生活中,需要保持堅定、正直,并以積極的態度去度過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六
第一段:引言(100字)
《水滸傳》是中國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一部作品,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其中一個備受爭議的角色就是李逵,一位勇猛善戰的好漢。然而,在小編看來,真假李逵并無太大差別,因為一個人的真實與否并不僅僅取決于外在的表現,還要看內心的品質和思想。本文將從真假李逵的性格特點、處世原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探討,以及結合現實生活提出自己的感悟。
第二段:真假李逵的性格特點(200字)
李逵被描述為一個充滿正義感、勇猛無比的英雄人物,他善于武藝、機智靈活,憑借這些才能成為梁山好漢中的一員。真正的李逵在水滸傳中是如此嗎?小編認為,雖然李逵的形象過于理想化,但作者通過李逵的行為表露出了他內心的善良和正直。無論是為了保護弱者還是為了與正義抗爭,李逵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就像現實生活中的人一樣,我們也會因為護短、自私等因素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不能只看表面。
第三段:真假李逵的處世原則(300字)
真李逵在水滸傳中對待人際關系有著自己獨特的處世原則。他對待朋友忠誠耿直,不離不棄;對待敵人則狠辣果斷,決不手軟。假李逵和真李逵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處世原則的建立往往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正如李逵在梁山上的所作所為,他身披黑甲,敢于沖鋒陷陣,表現出對于權利和自我價值的追求。我們不能單純以表面的好與不好來評價一個人,更應該思考背后的原因。
第四段:真假李逵的價值觀(300字)
在水滸傳中,真李逵顯露出對美好事物和正義的向往。他對于朋友間的感情十分珍惜,對于世界上的不公平行為表示憤慨,這些價值觀是他作為英雄人物的基礎。同樣地,假李逵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只不過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有所改變。這也讓人不由得想起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同,一味拘泥于表面現象是片面的。只有了解背后的因果關系,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質。
第五段:結語(200字)
無論是真李逵還是假李逵,他們都是作者為了傳達某種意義而創造的形象。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也經常面臨真實與假象的選擇,但真正重要的是懂得寬容與理解。真假李逵身上的一切都是為了表達作者想要說的意思,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不要一味以表面的現象去判斷人或事物,應該從內心去看待他們的動機與價值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他人,坦誠對待他人,和睦相處,并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結(100字)
通過對《水滸傳》中真假李逵的性格特點、處世原則和價值觀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對一個人的評判不能僅僅憑借外在的行為表現,還要看他內心的真實動機與品質。現實世界中也有許多人物就像李逵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中表現出不同的形象,歸根結底是受環境等因素影響的結果。因此,我們應該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去靜下心來分析背后的原因,以更深入地了解一個人。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七
李逵,面目丑惡,生性粗魯,綽號“黑旋風”,殺人不眨眼,簡直是“梁山滅霸”。
李逵殺過不少人,但多數情況下,他殺人時根本就沒有腦子。他在江州劫法場時殺過無辜百姓,殺過小衙內,還殺過自己人的全家,真不知道扈三娘是怎么全心全意歸順梁山的。他還妄想殺羅真人,要不是人家法師遠程操控,估計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逵殺人,一直都是圖殺得痛快,經常是一個順手,就又結果了一條人命。在“風喬捉鬼”這一回,李逵殺了狄太公的女兒和奸夫王 小二后,說道:“吃得飽,正沒消食處。”便像剁肉餡一般對著兩具死尸一陣亂剁。這樣喪心病狂的事,是一個英雄好漢做出來的?更為諷刺的是,李逵基本上不會讓人從他手上活著走回去,唯一一次放人,放的卻是李鬼,還是被一個拙劣的謊言給騙了去。與其說他是滅霸,不如說他是沒有班納的浩克。滅霸雖然殘暴,但他起碼很聰明啊!逵兄,你是大名鼎鼎的黑旋風,不是臭名遠揚的無頭蒼蠅啊!
很多人認為在李逵殺四虎這一回中,可以看出他的閃光點。但若是聯系全書來看,逵兄又要被打臉了。李逵殺了人遇赦宥流落江州,整天喝酒賭博,逍遙快活,卻從不思量回家看看老娘。看到宋江接了老父,公孫勝要去接老母,這才想起自己還有一個老娘在家受苦,不然恐怕這輩子都想不到。
但我認為,他對宋江的忠心,還是值得肯定的,盡管在他眼里,誰當皇帝都一樣,只是一個姓趙,一個姓宋而已。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還說“死了只是哥哥身邊一個小鬼”。而當他得知宋江搶了劉太公女兒,他雖然莽莽撞撞,不顧是非,但也會堅守原則,和宋江對質,這也體現了他對梁山事業的忠心。得知真相后,李逵便毫無怨言地負荊請罪,還說“哥哥既是不肯饒我,把刀來割這顆頭去,也是了當”,這樣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也是值得敬佩的。
當然,這樣一個不完美的英雄形象,也怪不得李逵自己。他從小受到的不公與折磨,鑄就了他的斗爭意識。對于梁山,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員大將。不管他有多不完美,他也是一個英雄。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八
李逵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雜劇“水滸戲”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李逵主要事跡有殺害小衙內、江州劫法場、斧劈羅真人、元夜鬧東京、毒發身亡等。
宋江因為殺了閻婆惜刺配江州。一日因為喝醉酒誤在潯陽樓上題了反詩,被黃文炳發現,被下入死囚牢中。吳用讓蕭讓,金大堅偽造回信,沒想到圖章上出現了紕漏,戴宗一起被下死囚牢,晁蓋起梁山兵馬,攻打江州,劫了法場,救下宋江。
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為了讓母親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親上梁山。回到家中后,李逵背著雙目失明的老母親奔梁山而去,途中路過沂嶺時,李逵放下母親去接水。回來后,發現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氣憤之下殺了一窩四只老虎。
大聚義之后,在菊花之會上,宋江提出招安之事,李逵大鬧以示不滿,宋江假意要斬其頭。第二年元宵,宋江等人去東京看燈,李逵也要跟隨。到了東京之后,宋江等與名妓李師師見面,李逵見了大怒,先打翻在附近的楊太尉,又放火并大鬧。幸得梁山軍馬到城下將眾人護送出城。
宋江叫李逵請孫公勝救難,但孫公勝的師傅——羅真人不肯,李逵怕羅真人會誤事,于是想劈死羅真人,幸好羅真人早知道李逵會殺他,就用兩個葫蘆代替他和他的弟子。后來可能因為羅真人害怕李逵,于是放孫公勝走。
水滸傳李逵閱讀心得體會篇九
李逵,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氏,是戴宗手下一名牢子,鄉中人稱李鐵牛,酒性不好,使兩把板斧,人稱黑旋風。
李逵初在酒店借錢結識宋江,宋江借錢給他,李逵賭博輸掉,想要鬧事耍賴,被宋江與戴宗勸住,三人共在琵琶亭飲酒。李逵特為宋江買魚,同漁民們起了爭執,并與魚牙主人張順打了起來,張順敵不過,便把李逵引至湖中,憑借良好的水性打敗李逵,宋江趕來勸架,正所謂不打不相識,李逵因此結識張順。
宋江提反詩被黃文炳告發,戴宗為救宋江也被捕,行刑當日,梁山人馬劫法場,李逵也殺入其中,救下二人,一路殺死官民無數,逃到江邊與張順等人會合。次日,大軍殺入黃文炳家,李逵直攻江州城,抓住黃文炳,親手殺之。之后,隨宋江等人共上梁山。
李逵在山中思念老母親,下山探望,途中遇李鬼假扮自己作惡,李逵欲教訓李鬼,李鬼花言巧語脫了身,不料李逵又到家中借宿,李鬼欲毒害李逵,李逵識破計謀殺之。后一路趕回家中接走母親,途中,李逵為母親尋水,回來發現母親被老虎所食,大怒,連殺四虎,受當地獵人敬仰,卻被李鬼妻子暗中告密,使李逵被抓,幸得朱富暗中跟隨,迷倒押送的李云,李逵這才得以上山。
李逵因與朱仝發生矛盾,被迫在柴進家避難,高唐州知府高廉的親屬殷天錫百般刁難柴進,李逵打抱不平失手殺人,致使柴進被捕,宋江為此與高廉交戰,被妖術擊敗,故命李逵、戴宗去尋公孫勝,李逵自作聰明,以為殺死其師父羅真人,卻反被戲耍,幾經波折,請回公孫勝,擊敗高廉,李逵親自下井救出了柴進。
李逵隨燕青進京看花燈,反復招惹是非,被官府認出幸有盧俊義相救,李逵中途落單,強做了壽張縣知府,自導自演,后被穆弘帶回。待眾好漢受招安,李逵奮勇殺敵,多次被捕皆化險為夷,在征田虎時,李逵醉酒夢見自己與一秀才相會,秀才告知征田虎之要訣,為勝利打下基礎。
后梁山大軍回師,宋江被陷害致死,擔心李逵造反,毒死李逵,二人共葬于蓼兒洼。
李逵性格豪爽,待人爽快,也屬可愛之人,惹出不少鬧劇,作戰時冒頭奮殺,一生殺人無數,故被封天殺星,最終被自己的兄弟所殺,死前道:“生死服侍哥哥,死了也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足以見其愚忠,屬實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