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劉秀祥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莫老師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雖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須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術,我們培養的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莫老師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正是現在的我所缺乏的。特別是在帶了一輪完整的高中之后,我連續三年都執教高一,有時候覺得內容都很熟悉了,課本都倒背如流了,備課什么的已經沒有必要了。
其實,隨著時代發展,科學研究進步,知識網絡是不斷更新的,而知識應用體系的變化更是飛速前進。另外,教學對象的更新,學情的變化也讓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顯得蒼白無力。只有建立在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用當下最新發生發展的客觀存在來豐富教學內容,才是好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學會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關,從而更有動力去學習。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將教育家夏丏尊這段話記在心間,莫振高說:“我感受著孩子們的痛苦,也體會著他們的快樂?!?/p>
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莫振高從大石山區走來,為時代所接納、所推崇,只因他給予別人的是心靈的啟迪與人格的提升,是夢想的航向與人生的指引。
如暗夜里的一盞明燈,燃盡自己,用品格點亮學子的夢想——時代呼喚莫振高,時代需要莫振高式的教育家。
莫老師是我們在教育路上的榜樣,我們要學習莫老師那種用愛來教育的精神,關心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劉秀祥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女,39歲,漢族,研究生學歷,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延安市寶塔區法院審判監督庭審判員。她于1996年在延安市寶塔區人民法院工作以來,先后在南泥灣法庭、民事審判庭、立案庭、民事審判第二庭、審判監督庭擔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職務。2005年她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成為延安市寶塔區法院第一個獲取國家司法考試a證的干警,因此受到了區政法委及單位的獎勵。近20年的法院工作生涯中,她憑著對審判工作的極大熱忱,對百姓的百倍關愛,對為民司法的執著追求,努力工作,勤奮敬業,成為寶塔區法院近年來審結案件最多的審判員之一。多年來,她審結的案件達千余件,案案過硬,件件合格,無一違法違紀和超審限案件,為此,她曾多次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被中國民主建國會寶塔區委會和延安市委會評為優秀會員。2012年在--省高級人民法院“兩評查”活動中,她撰寫的法律文書被評為優秀裁判文書,2012年被--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全省法院辦案標兵。
視公平正義為生命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的靈魂和生命線。在審判中確保公正是法官的神圣職責。因此,在辦理每一起案件中,她都要認真查閱案件材料,分析案情,耐心聽取當事人雙方就案情的相關陳述。對待每一位當事人,態度都不偏不倚,不坐堂辦案,能主動去群眾中調查了解,親自進行現場勘察,全面、客觀的收集、調查和分析證據,力爭切實查明客觀事實,杜絕主觀辦案。正確的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使案件最大程度地得以公正處理,保證了當事人正當權益的實現。2010年她審理的白某訴某房地產開發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原告白某與被告某開發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白某購買了被告一樓的房屋一套。后開發商因銷售不利,將一樓住宅改為門面房,并將門面房另售他人。由于合同無法履行,白某將開發商訴至法院,要求開發商退還購房款、承擔利息并承擔購房款雙倍的賠償款。而開發商只同意退還房款承擔利息,并賠償原告其賣給第三人的盈利款。審理期間,開發商找人給她說情,施加壓力,她不為所動。經過庭審,對證據的認真分析,她認為,如果按照開發商的觀點,那么對開發商的違約行為不能達成懲罰的目的,不能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但被告的行為也非完全惡意,原告的請求也不能完全能夠支持,故依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購房款60%的賠償金。本案下判后,雙方均未上訴且自動履行了判決內容,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視人民滿意為奮斗目標
人民法官只有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著深厚感情為群眾排憂解難,才能滿足群眾對司法的新期待。因此,她在辦案中總會利用人性化調解,既解當事人法結,又解當事人心結。2013年,她審理了王某訴李某探視權糾紛一案,王某與李某于2009年經法院調解離婚,兒子由被告李某撫養,自兒子上幼兒園后,被告李某就不許王某探望兒子了,故王某訴至法院要求行使探望權。望著滿面淚水的王某,同樣作為母親的她對原告充滿了同情。在與被告李某的耐心談話中,她找到了王某不能行使探望權的原因。原來,隨著兒子的慢慢長大,他非??释赣H的疼愛,王某由于工作繁忙,每兩周去探望兒子一次,而每次探望后,兒子便長時間哭鬧,并常常郁郁寡歡。因此李某的父母便認為是王某在探望中給了孩子不好的影響,便開始拒絕王某探望兒子。本案涉及的法律規定非常明確、簡單,原告有探望自己子女的權利,原告勝訴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對原告正當權利的兌現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簡單,判決執行起來并非易事,搞不好還容易引起矛盾的激化。理清了思路,她先開始做被告李某的工作,她先將王某現在思念兒子的心情和痛苦的狀態傳達給李某,贏得李某的同情,后讓其將心比心,最后告知其相關的法律規定,在耐心的說服和教育下,李某妥協了,但李某稱主要是他母親心疼孫子,怕原告王某每次探望后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于是,她又電話聯系了被告的母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電話連線,被告母親也同意原告探望孩子,但是原告要保證探望孩子后,不能給孩子造成不良的情緒影響。通過分析,她認為,孩子的郁郁寡歡一是原告探望的次數較少,不能滿足孩子渴望母愛的心理需要,二是孩子對父母離婚的這種狀態不能正確認識。于是,她聯系了原告要求她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并要求她盡量每周去探望孩子,通過數管齊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原告每周去探望孩子,經過引導,孩子也不再有不良情緒,雙方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視清正廉潔為靈魂
法官是依法治國的實踐者,是法律規則的直接執行者。這不僅要求法官精通業務,秉公執法,更要求法官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要一身正氣,廉潔無私。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她嚴格要求自己,正確界定自己的社交、娛樂和生活圈,保持“慎獨”的本色,不結交不可結交的人,不光顧不應涉足的場所。不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不以權謀私,不徇私枉法。不做超越法官職業道德的行為。拒絕當事人的吃請和禮金。廉潔自律,嚴格遵守“五個嚴禁”、“六個不準”的規定。一些當事人通過熟人、朋友為案子說情、送禮,每次都被她嚴辭拒絕,為了肩上的“天平”,為了法官的神圣責任,為了忠于法律,忠于人民,她用自己的實際行為樹立和維護著法律的尊嚴。
沒有耀眼的榮譽,沒有閃光的光環,有的只是平凡的崗位,默默的辛苦工作,-同志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正以她那平凡的執著、不懈的追求,實踐著護法、執法的天平之夢。
劉秀祥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原物化探高級工程師楊衍忠的感人事跡經國內多家媒體報道后,在國土資源系統、地勘行業和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中國共產黨中*機關刊物《求是》雜志采訪組也專程趕赴江西采訪。在詳細了解了楊衍忠的典型事跡后,采訪組人員感嘆地說:“老先生的儉樸、嚴謹和工整感人至深,這不僅是物質的食糧,更是精神的食糧。他的事跡內涵豐富,讓人震撼。他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是江西地礦的驕傲,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驕傲、知識分子的驕傲?!边@一席話,無疑抓住了宣傳報道楊衍忠典型事跡的目的與真正意義。
有的人退而不休,甚至比退休前還更加忙碌,贛南地調大隊高級工程師楊衍忠就是這樣一個人。1993年退休后,他20年來一直堅持在家中編撰《江西南部18個縣(市、區)地質、物化探礦產信息卡片》,幾乎足不出戶,很多人認為他是“躲進小樓成一統”,兩耳不聞窗外事,純粹是書呆子一個,早就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直到他臨終前突然提出來,要把畢生心血無償獻給黨和國家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對黨的忠誠,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他的信仰高地,像他的600萬字文稿,厚實而崇高。
把楊衍忠同志的事跡展現出來,把他身上凝聚的那種看似無形卻蘊含著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強大能量的精神傳播到整個行業乃至全社會,進而把它和每個時期涌現出的時代精神匯流成河,成為一個國家的民族之魂、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成為地勘行業實現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的力量之源,成為我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大的時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撐,偉大的事業需要榜樣力量的引領。在當今思想觀念價值多元、多變的條件下,以身邊的先進典型凝聚的先進文化來主導社會潮流,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鮮活的人格魅力,不僅可以創造出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寶貴經驗,成為對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行教育的好教材,還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風氣的形成,激勵人們為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隊退休辦于20xx年6月27日上午召開了全體退休黨員大會,收看了楊衍忠同志的先進事跡報告會。觀看之后,感人之深,催人淚下。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六十年代初,我曾和楊衍忠同志在一起工作過兩年多,他年輕時就虛心好學、工作嚴謹、待人熱情??催^他的典型事跡后,給我上了一堂感人之深的黨課。好幾年沒有聽到過地質戰線上老同志這樣的感人事跡。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感悟:
一是向楊衍忠同志學習無限對黨的熱愛和忠誠,他無愧于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值得我們學習。二是向他學習盡職盡責、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形象和偉大的精神。他的身體不太好,體弱多病,忘我的工作使得生活上饑一頓飽一頓??墒?,他常年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奮力疾書,終于向黨向人民交出一份價值非凡而長達600萬字的地質文稿。這是多么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三是向他學習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崇高精神,學習楊衍忠同志的先進事跡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他的先進事跡不僅是物質食糧,也是精神上的食糧,必將對青年一代地礦人產生激勵和深遠影響。
讓我們再一次向這位可敬的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