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描寫老師的愛的段落篇一
一年一度的教師師德培訓每次都讓我們的教師對自己的職業(yè)有個新的認識,對自己的理想有個重新的定位,對我們的教育意義有個新的詮釋。今年,我們以“愛的教育”、“樹立高尚的師風師德”、“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等為綜合結合性主題開展了這次師德培訓。
我們崇尚愛的教育。瀏覽了以下事件后對于教師的愛,在靈魂與良心的撞擊中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學生安危比我生命更重要”
20xx年12月23日晚,重慶市開縣境內突發(fā)特大井噴事故,富含硫化氫的有毒氣體噴涌而出,5平方公里內10萬人口面臨死亡的威脅。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人措手不及。沉沉黑夜中,災區(qū)學校532名教師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揮下,成功地將9所中小學的3420名寄宿學生帶出毒氣的包圍圈。
20xx年9月4日,重慶市開縣境內遭遇200年一遇的特大洪災,9479名師生被洪水圍困。為救出如處孤島的學生,教師們竭盡全力,團結奮戰(zhàn),舍生忘死,成功保護了學生的生命安全。在“12?23”井噴和“9?4”洪災兩次震驚國內外的特大災難中,開縣教育系統(tǒng)住校師生“無一失蹤、無一傷亡”。
“這是老師應該做的”
―
20xx年6月10日下午2時許,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zhèn)發(fā)生了200年一遇的山洪。為了救出更多的孩子,黑龍江寧安沙蘭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與洪水搏斗。
在偉大與平凡之間
20xx年3月31日江蘇教師以身擋車救學生。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周稽裘說:“我們走了一位好老師,她用一個人的生命救了6個孩子。在那一瞬間,她根本來不及思考,做這樣的舉動,完全是長期崇高師德的積淀。”
先救學生 后救女兒
20xx年6月15日上午7點多,四川省渠縣宋家鄉(xiāng)玉山村小學的一間教室突然垮塌,導致28名小學生不同程度地受傷。在血肉和紛墜如雨的磚石木頭的抗爭中,發(fā)生了特別感人的一幕:山村代課教師吳艷麗,在年僅4歲的女兒被落下的磚頭砸倒、血流如注的時候,在女兒拼命叫喊“媽媽”的痛苦聲中,她卻做出了首先搶救和女兒一起受傷的學生的選擇。結果,被先救出的學生安然無恙,女兒卻身負重傷,至今仍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尚未完全脫離危險。
20xx年6月7日,臺大戲劇系的超人氣老師施舜晟在期末師生同樂會上,高歌一曲送給滿場愛戴他的學生,曲末歌詞是:“因為我真的很愛你們!”昨天,這個用盡一生力氣去愛學生的老師,眼見四名學生溺水,立刻奮不顧身下水搶救;不料最后學生無恙上岸,他卻因體力不支溺水死亡。
20xx年1月13日下午深圳市寶安區(qū)龍華中英文學校的一位女教師靳偉杰在急速的小轎車前為救學生放棄兩次自救機會獻出生命。為救學生英勇獻身的靳偉杰被追授為師德標兵。
在危難來臨的瞬間,我們的教師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在瞬間的反應中判斷并采取措施來營救身邊的學生。這些良好的應激顯示出教師高度的心理素質修養(yǎng)。在來不及思考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時他們的偉大,高尚人格、師風就在此刻展現給了世人:那就是用自己嬌弱的身軀抵擋災難保護身邊的孩子。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所在,面對困難,教師有責任教授學生如何正確克服。但是在不可抵擋的災難面前人不分身份,大家都是平等的面臨傷害的弱者。這些教師能把扶弱救殘視為己任,將學生視為己出,我們崇尚敬仰這些人的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品質,他們的行為已經升華到一種叫做“博愛”的境界。
林崇德,一個讓北京師范大學驕傲的名字。他以自己近40年的教育生涯,詮釋了師德中的師業(yè)、師愛、師嚴、師表的全部含義。
師愛――“大中小學教師都要有愛的教育。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師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卻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
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無私、廣泛(不講關系、血緣),這些教師的這種博愛精神影響并保護著我們身邊的教師、學生、家長、朋友……讓我們共同成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也將會以這樣的心境影響教育著下一代……
描寫老師的愛的段落篇二
20xx年8月9日我有幸聽了董旭花教授的講話,以前只知道董老師是一個優(yōu)秀受人尊重的老師,她的講話總是發(fā)人深省,今天上午我終于聆聽了老師的獨特見解。
對于兒童觀其實我也一直有我自己的一點見解,我認為孩子是古靈精怪的,是需要多彩世界的,不應該一成不變,而且孩子一個自然的成長,不應該有大人的包袱。
在家長們之間,“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熱門詞語,等待孩子們的又是學這學那,還要不停地參加各種興趣班和測試等等,沒有多少玩耍的時光。家長又特別希望孩子認識很多孩子和有好的算數,其實這些都扼殺了孩子的童真,就像董老師所說教育不應該為兒童的未來犧牲兒童的現在,而應該重視兒童的現在,我感覺很真實,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說我們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好,卻把孩子的童年扔了。
董老師說人的一切都是從童年開始的,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源頭,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開端。是啊我們每個成人都是從幼兒時代過來的,應該最清楚孩子們需要的是什么。他們需要學前教育,但學前教育首先是一種身心成長的教育、快樂的教育,絕不應是把孩子小學化。對幼兒強化知識灌輸、強制學習,不僅容易壓制幼兒的學習興趣,更不利于他們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培育。
其實孩子本來就是應該胡鬧的,愛打愛鬧的,如果不是這樣就證明孩子應該成人化了,也就等于已經沒有童年了。就像董老師所說我們要允許孩子在童年有一段呆呆地,夢幻般的,愛玩的,胡說八道的時光,因為童年本來就是那樣的,愛孩子就是來捍衛(wèi)孩子的童年,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又是一句發(fā)人深省的話。
我們要將兒童看做是獨立于成人的個體,讓兒童享有與之身心發(fā)展相適應的童年生活,并為日后的發(fā)展堅定基礎。
描寫老師的愛的段落篇三
忙碌了幾個星期的展示活動結束了,自己也覺得卸下了擔子,輕松了許多。但輕松沒多久,特別是聽了虞老師的講座,今天看了華老師組織的活動后,就再也輕松不起來了,想想自己在組織活動時的情況,看看老教師的游刃有余,相差那么大,難道就只是經驗造成的?靜心想想,自己欠缺的還真不少呢!
缺了對孩子的了解。孩子的經驗有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心里清楚嗎?答案是模糊。我想老教師們之所以能組織出這么亮的活動,前提就是了解孩子,在觀察的基礎上,了解孩子的興趣,把握他們的特點,然后有針對的實施。
缺了對事情的思考。沒有哪一個活動是現成的,即使它的過程再好,再完善,但也不一定能夠適合自己的班級。實施對象不同,實施的環(huán)境不同,那本本上的東西也不能照搬。只有了解自己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思考每一個活動的目標、過程,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班的東西。
缺了活動中的隨機。看了今天的活動,感受最深的就是華老師在活動中的隨機,那么自然,那么到位。說到絲巾透明的特點,有個別孩子把絲巾蒙在眼睛上,于是華老師很自然的請每一位幼兒來試試,孩子個個都很興奮的蒙起來,在實際的操作中孩子了解了透明。
缺了理論的支撐。有些時候會覺得理論的東西沒什么用,但事實上,有許多時候缺的恰恰就是理論。孩子的行為有些偏離常態(tài),是什么原因?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時候如果自己的腦子中有相應的理論知識,那就可以照著去做了,然后在實踐中改善,提高,把本本上的東西變成自己的。
有句廣告詞是這么說的“缺什么就補什么”,我想自己的目標就是這樣,看清楚了自己欠缺的,那就努力去完善吧!或許不能一下子就補完,但盡自己的最大力,永往直前!
描寫老師的愛的段落篇四
八月十號上午我有幸聽了丁鵬老師的《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淺談》的講話,對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自己也是非常重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并不是墻上貼得越多就是越豐富,我認為,環(huán)境中一些幼兒看不懂、不易理解的東西應該少出現。多一些體現孩子探索過程的材料搜集、多提供一些能引發(fā)孩子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材料。
老師說的一句話很重要,不要過分的硬化和塑膠化,天然的雕飾最好,我感覺現在在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生化在現代化的建設中,很少去體驗大自然,孩子少了很多的鍛煉的機會,如果連幼兒園都給孩子機械的環(huán)境,孩子就真的太可憐了,我們作為一名教育者應該多為孩子著想。
我覺得教師要改變現在的模式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讓幼兒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把墻面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的主動權交給孩子,那么教師的角色就會從原先的直接動手、動腦者變?yōu)橛^察者、傾聽者、支持者。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多關注孩子,觀察孩子的興趣點,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設主題墻飾的積極性,然后多傾聽孩子創(chuàng)設墻飾環(huán)境的所思、所想,給孩子提供適度的支持。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我們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觀察.探索.操作.交往.發(fā)展的平臺,使教育活動更完美。
再者互動也表現在墻面生動、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以及家長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因為教師在環(huán)境墻面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里面蘊含著教師與幼兒、家長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真切的情感,同時幼兒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huán)境的改變,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會在墻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環(huán)境變了,體驗成功的喜悅。
第二天上午老師又講了區(qū)域的創(chuàng)設,老師分析了每一個區(qū)域創(chuàng)設的特點,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題材,構想內容,激發(fā)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老師給我們看了跟多別的幼兒園的區(qū)域活動照片,也讓我們感覺到我們要努力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