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范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受眾群體的閱讀需求和寫作風格。接下來是一些經(jīng)典范文范本的分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和學習。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一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書作準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名人,談話導入。
2、生發(fā)言(略)。
4、?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6、?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老師請五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3、出示詞語,比賽讀。
診費????鄙視????患者????記載?????積累?????編寫。
疑難病癥?????對癥下藥?????嚴寒酷暑?????本草綱目。
4、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1)完善:完美。
(2)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3)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4)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5)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三、再讀課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認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講什么。
(2)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閱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的一般步驟給課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3、交流學習結(jié)果,填寫表格。
四、齊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小組交流識記方法。
2、仔細觀察,注意容易寫錯的地方。
“醫(yī)”的最后一筆是點。
“診”的三撇要排縱隊。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yè)展示。
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抄寫生字。
2、收集今天學習的好詞,用喜?歡的詞寫幾句話。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表格,了解學習目標?。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齊讀。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讀2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5)從這一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第2自然段。
四、學習第3——5自然段。
(一)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第3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
(l)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jù)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guān)系?(因果)。
(二)學習第4——5自然段。
1、學法導入,明確目標。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時珍從積累經(jīng)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第一句)。
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回答大致概括為:
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jīng)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請教醫(yī)生、農(nóng)民、漁民、獵人,表現(xiàn)了虛心的態(tài)度,嚴謹?shù)木瘛?/p>
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5自然段。
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jié)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jié)合上文回答。)。
六、總結(jié)。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nèi)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zhì)?
3.朗讀全文。
七、作業(yè)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熟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用幾句話記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3、用“不但------而且------”造句。
立志行醫(yī)。
編寫藥書???????編寫準備???????親自采藥。
寫出巨著???????虛心學習。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及其為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學習他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2、認字9個,寫字7個。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
3、利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救死扶傷、解除、志愿、鄙視、留心、記載、完善、積累、嚴寒酷暑、品嘗、訪問”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4、體會課文通過幾個方面表現(xiàn)李時珍精神和品質(zhì)的寫法;結(jié)合課后題思考題和“金鑰匙”練習概括,培養(yǎng)概括要點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讀課文,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及其為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學習他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2、學習通過幾個方面表現(xiàn)李時珍精神和品質(zhì)的寫法;培養(yǎng)概括要點的能力。
【教法】引導談話提問。
【學法】讀畫議思。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錄音機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題,字詞攻關(guān)。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李時珍。誰能向大家介紹李時珍這個人物?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幻燈片認讀生字詞。談自己對生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完善:完美。
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二、梳理課文,整體感知。
1、指讀課文。
2、說說每一自然段寫了些什么。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寫了李時珍的哪些事?
3、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兩件事。
板書:立志學醫(yī)(2-3自然段)編寫藥書(4-6自然段)。
4、質(zhì)疑、歸納問題。
提出不懂的問題。有些問題可由學生解決,有些難題由師生共同歸納。
三、目標導航,合作探究。
一)、指名讀本課的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及其為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學習他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2、認字9個,寫字7個。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
3、利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救死扶傷、解除、志愿、鄙視、留心、記載、完善、積累、嚴寒酷暑、品嘗、訪問”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4、體會課文通過幾個方面表現(xiàn)李時珍精神和品質(zhì)的寫法;結(jié)合課后題思考題和“金鑰匙”練習概括,培養(yǎng)概括要點的能力。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
師:怎樣實現(xiàn)目標呢?請同學們看自學指導。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有錯即停,同學們更正,老師書寫易錯字。
2、對文中生字在文中的讀音進行標注。
3、學生自學。
4、班級交流。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
師:生字都認識了,老師相信大家能夠把課文讀得既正確又流利。請大家?guī)е詫W指導的問題去認真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李時珍》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了文章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品詞析句,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齊讀。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y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2至3自然段。
三)學習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
(1)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jù)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guān)系?(因果)。
(4)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學生練讀。范讀。指名讀。
四)學習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xiàn)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點、難點)。
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時珍從積累經(jīng)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第一句)。
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應回答出: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jīng)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請教醫(yī)生、農(nóng)民、漁民、獵人,表現(xiàn)了虛心的`態(tài)度,嚴謹?shù)木瘛?/p>
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6、7自然段。
三、積累語言,練習應用。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nèi)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zhì)?
3、指讀全文。
四、學法遷移,以一帶多。
1、過渡導入,學習《閱讀與表達》叢書中文章。
2、出示學習提示。
a、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b、畫出文中重要詞語,說出近反義詞,并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意思。
c、找出文中的成語。
d、找出文中的重點語句或中心句,談體會。
e、寫出學完這篇文章后所受到的啟迪或感悟。
3、指名讀提示。
4、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5、班級匯報交流,教師重點點撥引導。
6、教師總結(jié),比較文章的異同點。
立志學醫(yī):救死扶傷。
原因:舊的藥物書有缺點。
積累經(jīng)驗勇于探索。
李時珍編書準備編寫親自嘗藥不怕困難。
訪問學習認真嚴謹。
寫出巨著:歷盡艱辛。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三
1。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yī)著書的高尚精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珍貴”“記載”“解除”“拜訪”“流傳”“救死扶傷”“疑難病癥”“嚴寒酷暑”等詞語。
3。給課文第4自然段分層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中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部分;練習給自然段分層次。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第21課《李時珍》,那么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聽老師將課文讀一遍。教師范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學習情況。
提醒學生注意讀音。
提醒學生注意字形。
有關(guān)詞語解釋: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救死扶傷: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傷的人。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對癥:針對病情。
記載:把材料寫下來。
完善:完美。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三)指導分段。
1、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2、課文可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講李時珍跟父親學醫(yī)。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jīng)過。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四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書作準備。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介紹名人,談話導入。
2、生發(fā)言(略)。
4、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5、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鎖定李時珍,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6、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老師請五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
(2)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3、出示詞語,比賽讀。
診費鄙視患者記載積累編寫。
疑難病癥對癥下藥嚴寒酷暑本草綱目。
4、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1)完善:完美。
(2)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3)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4)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5)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三、再讀課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認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講什么。
(2)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幾個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自然段歸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單獨講一個意思,那就獨立成為一段。
2、閱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的一般步驟給課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3、交流學習結(jié)果,填寫表格。
四、齊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小組交流識記方法。
2、仔細觀察,注意容易寫錯的地方。
“醫(yī)”的最后一筆是點。
“診”的三撇要排縱隊。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yè)展示。
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抄寫生字。
2、收集今天學習的好詞,用喜歡的詞寫幾句話。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表格,了解學習目標。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齊讀。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讀2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y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一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第2自然段。
四、學習第3——5自然段。
(一)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第3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
(l)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jù)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guān)系?(因果)。
(4)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學生練讀。范讀。指名讀。
(二)學習第4——5自然段。
1、學法導入,明確目標。
課文前3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第4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xiàn)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出示問題: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時珍從積累經(jīng)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第一句)。
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回答大致概括為:
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jīng)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請教醫(yī)生、農(nóng)民、漁民、獵人,表現(xiàn)了虛心的態(tài)度,嚴謹?shù)木瘛?/p>
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5自然段。
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jié)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jié)合上文回答。)。
為什么說《本草綱目》一書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規(guī)模大,中外流傳。)。
六、總結(jié)。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nèi)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zhì)?
3.朗讀全文。
七、作業(yè)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熟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用幾句話記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3、用“不但------而且------”造句。
立志行醫(yī)。
李時珍編寫原因積累經(jīng)驗。
編寫藥書編寫準備親自采藥。
寫出巨著虛心學習。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五
設計理念:整堂課真正確立學生的自主地位,并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中,動腦、動口,很好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引導,履行了主導的職責。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習的好思想,學習他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定意志,以及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3學習作者通過寫李時珍的事跡、言行來表現(xiàn)李時珍的性格、品質(zhì)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1讀課文,想畫面,感受當時的情景。
??2了解李時珍的事跡、言行,從中感受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好思想和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嚴謹?shù)膽B(tài)度,忘我的精神。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課件、中國古代十大名醫(yī)的資料。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1師:伴隨這段優(yōu)美的音樂,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古典文化的殿堂,同學們,咱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y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xiàn)了不少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
2(學生邊說老師邊播放名醫(yī)的圖片及簡單的介紹,當學生說道李時珍時教師點擊畫面把圖片放大。)。
3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4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鎖定李時珍,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5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在優(yōu)雅舒緩的音樂伴奏下,一張張古代名醫(yī)的圖片躍然于我們的眼前。學生觀賞著畫面,伴隨著老師詩一般的語言,共同走進了中國古典文化的殿堂。如此開課它摒棄了以往正襟危坐的陳舊的開課模式,從新的視覺,從文化的角度,讓我們來審視,品味我們的語文課堂,由此我們會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到底教什么?教的就是一種文化,一種能引起彼此共鳴、彼此交融的文化,一種能讓大家賞心悅目、傾注于自己的情感和志趣的文化。本課濃濃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正是再現(xiàn)、傳遞著這種文化。同時讓學生收集、交流有關(guān)本課的資料,可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學習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看一看哪些同學已經(jīng)讀會了課文,指名讀。(第一個讀書的同學由老師指名,后面就把自主權(quán)交給大家,前面的同學讀完后想聽誰讀,就點誰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用筆在他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等會兒給他指出來。(評讀時相機糾正字詞的讀音,如:疑難病癥、積累、記載、酷暑嚴寒等)。
(設計意圖:扎扎實實的初讀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基礎,看似平常卻獨具匠心,檢查初讀的自主權(quán)教給了大家,體現(xiàn)了教學的民主,又較好的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自瀆時教師深入其中,一方面相機地進行個別指導,另一方面又掌握了初讀的實際情況,教學便可有的放矢。)。
4交流讀書所得。
生:讀課文我知道了李時珍是我們湖北蘄春人。
師:同學們你們聽出來了嗎?剛才這位同學說是我們湖北人,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作為一個湖北人我真驕傲、自豪。
生:咱們湖北真是人杰地靈啊!
……。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點撥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后來終于同意他學醫(yī)和李時珍打算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
生:通過讀課文我還知道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整整用了27年。
5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那一部分描寫了這些內(nèi)容。(第5自然段)。
6指導學生重點研讀第五自然段。
(1)?先自由讀,想一想這一段中都講了些什么?
(2)?這一段中哪些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先思考,再說一說。
(3)?聽了剛才同學們生動的描述,你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副怎樣的畫面呢?閉上眼睛想一想。(配上舒緩的音樂教師范讀課文。)。
(5)?學生練讀,把自己讀得最好的一句讀給同座聽一聽。
(6)?指名讀,把自己讀得最好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評讀。
(7)&nb。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六
一、揭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中藥書籍中有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jīng)被譯成十余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它是我國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們了解這本書和它的作者嗎?(《本草綱目》李時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5李時珍,一起來了解這位偉大的醫(yī)學家編寫這一偉大的著作的歷程。
板書課題:(當寫到“珍”時)請大家注意,“珍”左邊的“王”字旁寫得稍微窄一些,右邊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兒”一撇要比一撇長。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這篇課文共有七個自然段,老師請“七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指名后,老師說: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四、讀的同學很認真,聽的同學很仔細,請大家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些內(nèi)容讓你感受到了一點。把相關(guān)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多讀幾遍,好好體會,等會兒和全班同學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師問: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一點。
1如果學生說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師不做重點指導,只是邊小結(jié)邊相機板書:
有志氣、刻苦。
2學生如果先說第五自然段。
出示課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遠,嚴寒酷暑,品嘗”還有一些幫助記憶的關(guān)聯(lián)詞。學生還是圍繞“怎樣的人和哪些句子來談。”教師相機點撥啟發(fā)。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從句子中體會到天氣的惡劣,路途的艱辛,走遍了說明了地方的廣。學生能說到最好,不能說到老師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老師口頭的敘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遙遠,有時是雪花紛飛,有時酷暑難耐,只要是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李時珍都------走遍。真是不辭辛苦呀。同學們,就讓我們讀出李時珍的不怕堅辛吧)。
“他有時----------山上過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萬里路-----------學到了----------沒有的知識”(虛心請教。師述:向這些不同身份的人請教,實際上是為了讓醫(yī)學的內(nèi)容更正確,更詳細,更全面。)。
“他還親口品嘗”-------(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師導:同學們談得很好,都在用心讀書,請大家把這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讀一讀。
“為了寫這本藥書------還親自到各地采藥”(讀完這句后,老師小結(jié):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不但“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到各地采藥”,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不怕辛勞,獻身科學的人)。
板書:不怕辛勞,獻身科學。
師導:那么,他這樣不辭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藥,都是為了要編寫一部怎樣的藥書呢?(完善)請大家聯(lián)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說一說。
學習第四自然段,說說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學生邊讀相關(guān)的句子,老師邊在黑板右上角做簡單板書:如:說到“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板書:不全面。說到“有藥物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板書:不詳細,說到“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板書:不正確。
然后老師指著板書,邊說邊劃去了三個“不”,所以,內(nèi)容全面、詳細、正確的藥物書就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板書:全面詳細正確)。
完善。
師小結(jié):從李時珍下決心重編藥物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態(tài)度嚴謹?shù)娜恕?/p>
板書:態(tài)度嚴謹。
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他還親口()了許多(),判斷()。
學習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分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想想帶點詞語的意思,去掉這些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體會這些詞語“整整”說明時間長,“終于”說明歷盡艱辛,“著名”說明這本書的價值。)。
板書:有毅力,有恒心。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前景。《學生談仿佛看見什么?》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比方說,在無數(shù)個晚上,在炎熱的夏天,李時珍怎樣做的等等)。
六、指板書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都為我們祖國有這樣偉大的醫(yī)學和藥物學家(板書)感到自豪,為有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感到嬌傲。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有關(guān)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有關(guān)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索。
板書:
25。
一心為民,處處留心。
(不詳細、不全面、不具體)不完善-----態(tài)度嚴謹。
不辭辛勞。
獻身科學。
有毅力,有恒心。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七
教學目標:。
繼續(xù)學習《李時珍》,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通過抓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精神;并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讀課文,想畫面,感受當時的情景。
2、了解李時珍的事跡、言行,從中感受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好思想和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嚴謹?shù)膽B(tài)度,忘我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李時珍是什么人?李時珍從小就立下什么志愿?從中你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
二、讀第五節(jié),體會《本草綱目》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1、文中是怎樣給我們介紹這本巨作的?為什么說是一本偉大的巨作?結(jié)合數(shù)詞談體會。
2、概括本段段意(用“誰做什么”的句式概括,板書:編成藥書)。
3、師總結(jié)導入下節(jié)學習。
三、品讀三四小節(jié)。
2、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第一句話有什么作用?
3、概括這段的主要內(nèi)容。(決心編書)。
二)、讀第四小節(jié)。
1、思考:李時珍為編寫藥書做了哪些工作?遇到哪些困難?是怎么克服的?從中體會李時珍具有什么可貴精神。
2、交流反饋。
3、概括本段主要內(nèi)容。(編書的準備)。
四、回顧全文,學習分段。
1.現(xiàn)在我們嘗試用一種新方法給課文分段,這就是歸并自然段內(nèi)容分段的方法。
2.給本課分段,在書上標出分段記號。
3、小結(jié):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給課文分出段落的?
4、感情讀文。
五、總結(jié)全文。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學生議論。
2.師總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課后可了解古代名醫(yī)的故事,去書店翻翻本草綱目或者買下來。
立志學醫(yī)(1)。
行醫(yī)(2)。
李時珍(偉大)(3)決心編書。
(4)編書準備《本草綱目》。
(5)編成藥書。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八
《李時珍》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的事。
課文開篇點明李時珍在我國醫(yī)學史上的地位,接著講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然后講他編寫《本草綱目》,最后講《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著作以及它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
那么,為什么說他“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呢?首先,他行醫(yī)的目的就不是為名為利,而是為“救死扶傷”,他立志行醫(yī),“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醫(yī)和父親的影響,幼小的李時珍耳聞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醫(yī)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潛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時珍做醫(yī)生后,研究與實踐相結(jié)合,發(fā)現(xiàn)了舊藥物書的缺點,本著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藥物書”。所謂“完善”,就是要克服舊的藥物書不全、不細、有錯的缺點,讓書中藥物盡可能記載得多一些,詳一些,準一些,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歷時27年,經(jīng)過了充分準備,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作為醫(yī)生,李時珍深知吃錯了藥的嚴重后果,但為了讓病人吃著更安心,讓后人從他的書中借鑒正確的藥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這絕非一般人能夠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綱目》成了一部“偉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時珍這樣偉大的人,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把每個自然的內(nèi)容都與“偉大”一詞聯(lián)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偉大”和李時珍“怎樣偉大”了。
本課教學按照“讀書內(nèi)化”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教學方法:“以自讀為軸,以自問為經(jīng),以自悟為緯。”每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在讀的訓練中,突出了三點:一、讀的目標具有層次性。從訓練步驟看,“通讀”要求“讀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精讀”要求“讀懂”,能夠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領(lǐng)會作者表達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讀;“熟讀”要求“讀熟”,語速上能夠熟讀成誦,語調(diào)上能夠抑揚頓挫,語感上能夠體驗品味。二、讀的要求體現(xiàn)差異性。“閱讀是從寫的或印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不同讀者對文章的領(lǐng)會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通讀”、“讀出問題”階段,讓學生自己讀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共性“問題”。其實質(zhì)是尊重學生讀的“異”。三、讀的功能強化多維性。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在讀中積累語言。
1、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yī)著書的高尚精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珍貴”“記載”“解除”“拜訪”“流傳”“救死扶傷”“疑難病癥”“嚴寒酷暑”等詞語。
3、給課文第4自然段分層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中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部分;練習給自然段分層次。
三課時。
第二課時。
一、揭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中藥書籍中有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jīng)被譯成十余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它是我國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們了解這本書和它的作者嗎?(《本草綱目》李時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時珍》,一起來了解這位偉大的醫(yī)學家編寫這一偉大的著作的歷程。
板書課題:(當寫到“珍”時)請大家注意,“珍”左邊的“王”字旁寫得稍微窄一些,右邊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兒”一撇要比一撇長。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這篇課文共有七個自然段,老師請“七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指名后,老師說: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四、讀的同學很認真,聽的同學很仔細,請大家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些內(nèi)容讓你感受到了一點。把相關(guān)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多讀幾遍,好好體會,等會兒和全班同學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師問: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一點。
1如果學生說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師不做重點指導,只是邊小結(jié)邊相機板書:
有志氣、刻苦。
2學生如果先說第五自然段。
出示課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遠,嚴寒酷暑,品嘗”還有一些幫助記憶的關(guān)聯(lián)詞。學生還是圍繞“怎樣的人和哪些句子來談。”教師相機點撥啟發(fā)。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從句子中體會到天氣的惡劣,路途的艱辛,走遍了說明了地方的廣。學生能說到最好,不能說到老師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老師口頭的敘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遙遠,有時是雪花紛飛,有時酷暑難耐,只要是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李時珍都——走遍。真是不辭辛苦呀。同學們,就讓我們讀出李時珍的不怕堅辛吧)。
“他有時——山上過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萬里路——學到了——沒有的知識”(虛心請教。師述:向這些不同身份的人請教,實際上是為了讓醫(yī)學的內(nèi)容更正確,更詳細,更全面。)。
“他還親口品嘗”——(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師導:同學們談得很好,都在用心讀書,請大家把這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讀一讀。
“為了寫這本藥書———還親自到各地采藥”(讀完這句后,老師小結(jié):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不但“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到各地采藥”,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不怕辛勞,獻身科學的人)。
板書:不怕辛勞,獻身科學。
師導:那么,他這樣不辭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藥,都是為了要編寫一部怎樣的藥書呢?(完善)請大家聯(lián)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說一說。
學習第四自然段,說說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學生邊讀相關(guān)的句子,老師邊在黑板右上角做簡單板書:如:說到“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板書:不全面。說到“有藥物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板書:不詳細,說到“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板書:不正確。
然后老師指著板書,邊說邊劃去了三個“不”,所以,內(nèi)容全面、詳細、正確的藥物書就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板書:全面詳細正確)。
完善。
師小結(jié):從李時珍下決心重編藥物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態(tài)度嚴謹?shù)娜恕?/p>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九
1、檢查生字。
2、字音讀準了,咱們來看看他們字寫得怎么樣?
正確嗎?
規(guī)范嗎?
這一課中左窄右寬結(jié)構(gòu)的字特別多。
你發(fā)現(xiàn)了嗎?在寫這類字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注意左窄右寬,還要注意筆畫的避讓和穿插。
比如“徒”字,“走”的一撇就要寫得短一些,這樣才不會和左邊的豎連在一起。
“訂”言字旁的點高一點,右邊的長橫略低一點,兩個筆畫穿插避讓,字形美觀。以后大家在讀帖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規(guī)律。
看看你寫的這類字,挑一個寫得不滿意的,再寫一個。
3、文中還有這樣幾個詞語,你們也能讀準確嗎?
(出示詞語:夜幕降臨隱隱約約飛鳥歸林。
皎潔輪廓大好月色曉行夜宿。
第一行誰來讀?(扣正確評價)。
第二行誰來讀?(扣正確評價)。
懂不懂這些詞的意思?(不回答)這些詞語主要用來描寫什么?(寫景、寫夜景)。
寫景,寫夜景,那咱們想象著它們所描寫的景色,再來一起讀一讀。
你能不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說一段話,幾句都可以,描述夜晚的景色。
(鼓勵評價點,用上了幾個詞語,還很恰當,句子意思明白,句子也比較通順)。
4、讀了詞語,課文能不能讀正確、流利呢?下面請大家同位兩人為一組,每人一段接讀課文,看能不能做到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大家都再自由練讀這幾個小節(jié)。
(一)研讀1——4節(jié)。
2、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只說這幾個字,行不行?我們還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別人才能明白。比如,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他夜宿古寺后又做了什么?如果你也能把這些講出來,別人就會明白了。
指名說:(指1-2生談談自己的想法)。
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些內(nèi)容?請大家瀏覽課文,找一找。(2-4、1-4)(老師可以提示:他們一心趕路,錯過客店,發(fā)現(xiàn)古寺,住下來,這是哪幾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
4、我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這幾個小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著當時的情景。
(生讀書,教師隨機指出錯誤。要關(guān)注讀書和傾聽的情況)。
5、聽了他們的朗讀,大家有沒有想象到當時的一幕幕情景?你的腦海中有沒有出現(xiàn)這樣一座古寺?(出示句子:近前一看……蜘蛛網(wǎng)。)。
這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古寺呢?如果用這段話中的一個詞語來說,你看是哪一個詞語來,把它標出來。(板書:破敗)。
6、“破敗”你懂嗎?(生說:破舊、破爛)剛才大家說的意思主要集中在“破”上,那“敗”是什么意思?(學生嘗試談理解)。
(抓住:殘垣斷壁、到處是灰塵、長滿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網(wǎng))。
哪個詞在描寫古寺破爛?(殘垣斷壁——對,垣的意思就是——,殘、斷——在說墻壁——)。
(生談自己的想法,就是很久沒有人收拾了。)。
師:對,古寺原本是有僧人的,也有來燒香拜佛的香客,可能還有游人。可現(xiàn)在沒有僧人、也沒有香客,也沒有游人。一個人也沒有了,很久沒有人來了,所以,這座古寺不僅殘垣斷壁,而且早已衰敗,荒涼不堪。這就是——破敗。(生)。
看,作者就用了這樣幾個詞就很具體地寫出了寺廟的破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可以適當重讀紅色的詞語表現(xiàn)古寺的破敗。(生齊讀)。
7、面對這樣破敗的一座古寺,李時珍對龐憲說——(出示句子:李時珍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里住一夜吧!”)讀。
這時,李時珍說的這句話,他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說?
說說并讀讀。為什么這樣讀?
a、(鼓勵不同的解讀:高興、無奈、失望……)。
c、說不出淡定,教師說自己的感受:我在讀這句話的時候也覺得他可能比較高興,也可能有些無奈,但后來多讀了幾遍,尤其是聯(lián)系上下文讀了讀,我又認為,李時珍在說這句話時是很淡定、很坦然的。是不是這樣呢?請大家都來聯(lián)系第一小節(jié)和第七小節(jié)讀一讀、想一想。指名說(說出他遇到的困難很多了,他有認為吃點苦是值得的,做住在古寺里這個決定并不難,所以說這句話時也有可能是淡淡的、很坦然、淡定)。
8、讀到這里,你覺得此時的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不怕苦、甘愿吃苦)。
9、小結(jié)提升:剛才我們讀了2-4(1—4)小節(jié),特別是細讀了第四小節(jié),不僅知道了李時珍夜宿古寺的原因,還看到一座破敗的古寺,感受到李時珍是一個不怕苦的人。
我們還可以看作者的寫法,這里,作者想讓我們知道李時珍不怕苦,但是對他的直接描寫只不過是他的一句話,而把古寺的破敗寫得很具體,意在寫人,卻去寫人所處的環(huán)境,通過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就把人物這種精神品質(zhì)襯托出來了。
你看,讀書就要細細的、反反復復地去讀,不僅讀懂作者寫了什么,還要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得好處,你的收獲就更多。
(如下課,就收課:李時珍師徒二人夜宿古寺后做了哪些事呢?作者又是怎樣來表現(xiàn)李時珍這樣一個人物形象地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探究。
也可以,談論哪些事至下課,收課:作者又是怎樣來表現(xiàn)李時珍這樣一個人物形象地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探究。)。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十
【教學目標】:
1.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
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
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法】:
談話、引導。
【學法】:
朗讀、交流、感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3分鐘)。
2、生發(fā)言。
4、生齊讀課題。
二、展示目標。(1分鐘)。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8分鐘)。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老師請五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
3、出示詞語,比賽讀。
診費鄙視患者記載積累編寫。
疑難病癥對癥下藥嚴寒酷暑本草綱目。
4、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詞方法?
四、合作學習,再讀課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
分鐘)。
1、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認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講什么。
(2)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幾個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自然段歸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單獨講一個意思,那就獨立成為一段。
2、閱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的'一般步驟給課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3、交流學習結(jié)果,填寫表格。
五、齊讀課文。(3分鐘)。
六、指導書寫。(5分鐘)。
1、出示生字,小組交流識記方法。
2、仔細觀察,注意容易寫錯的地方。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七、課堂檢測:(1分鐘)。
1、抄寫生字。
2、收集今天學習的好詞,用喜歡的詞寫幾句話。
3、朗讀課文。
李時珍(偉大的醫(yī)學和藥物學家)。
一心為民,處處留心。
(不詳細、不全面、不具體)不完善-----不辭辛勞有毅力,有恒心。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十一
1、運用多種識字方式,能認7個生字,學會寫9個生字。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李時珍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通過寫李時珍的具體事例表現(xiàn)其品質(zhì)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精神。
2、抓重點詞,品讀、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著作。
三、學生情況分析。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采藥”“著書”等都是生疏的事物,對學生理解課文、體驗情感造成一定障礙。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課前通過查資料,把原先對李時珍零碎的了解整理為較完整的認識。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對課文進行重新建構(gòu)的過程中,對課文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他們對李時珍著書的興趣、探究。三年級學生開始習作練習,對如何寫人表現(xiàn)其品質(zhì)沒有清晰的寫作思路。而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過讀一篇好的文章,學一種好的寫作方法不失為一種提高習作水平的好途徑。因此在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把閱讀和習作相結(jié)合。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嗎?你們從哪知道的?說說你對他和《本草綱目》的了解。
2、《本草綱目》是明代卓越的醫(yī)學家李時珍的藥物學著作。這么偉大的一部著作,李時珍在什么情況下,怎樣寫出來的呢?請同學翻開課文,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這位偉大的名醫(yī)——《李時珍》。(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聽錄音,感知課文。(播錄音)。
師:老師播放課文錄音,你們邊聽邊看課文,注意把預習時遇到的難讀的字音聽清楚。
2、認讀生字,書寫難寫字。
師:聽清楚了嗎?把你認為的難讀字音再讀幾遍,待會考考你們!
師:現(xiàn)在我們進行開火車比賽,給這些生字點點名!(出示生詞:醫(yī)學家?診費?救死扶傷?鄙視患病?判斷?本草綱目?救死扶傷?完善)。
出示句子:李時珍發(fā)現(xiàn)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
卡車上載滿了運往災區(qū)的救災用品。
師: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個字有兩個不同的讀音,讀書時要注意區(qū)分。課文里還有一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嗎?(累)你會組詞嗎?(碩果累累)(勞累)。
3、指導書寫難寫字。a)出示“鄙”“載”字卡。b)師范寫,生觀察。
要求: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把字寫好在田字格中的。(指名說)。
鄙:左右結(jié)構(gòu)。左寬右窄。左邊要寫得緊湊些。
載:半包圍結(jié)構(gòu),“戈”字旁的橫要寫得夠長,彎鉤要寫得舒展。
c)生練寫。d)反饋寫字效果(實物投影展示)、評議。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師:請同學輕聲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問號。
2、交流讀書收獲:你知道了什么?
(“偷偷留心”、“暗自記下”說明李時珍勤奮好學,刻苦認真。)。
師:為什么在當時行醫(y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yè),李時珍還要學醫(yī)?
(理解“救死扶傷”,“立下志愿”)。
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師:李時珍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醫(yī)藥書?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理解“完善”,舊藥物書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全、不祥、不準)。
2、師:為什么李時珍能發(fā)現(xiàn)舊藥書有不完善的地方?
(體會他“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表現(xiàn)出的善于思考的精神。)。
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為了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是怎么做的?輕聲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邊讀邊找:李時珍為編寫藥書做了哪些工作?
(準備工作:積累經(jīng)驗,親自采藥,訪問百姓。)。
(2)再讀畫詞:李時珍遇到哪些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2、匯報自讀學習情況:(要求:讀句子,抓詞語,談體會。)。
(理解:行程遠:“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農(nóng)民、漁民和獵人”)。
3、課件出示:(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chǎn)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四人小組品讀)。
四人小組討論想象:李時珍經(jīng)過了哪些艱難險阻?
(1)你能想象“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的畫面嗎?(理解采草藥的“艱辛”。)。
(2)你想到過品嘗草藥的危險嗎?(理解李時珍著書的“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最后,歷經(jīng)了27年李時珍完成了《本草綱目》,這是一部怎樣的著作?全班齊讀第五自然段。(有著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的偉大著作。)。
總結(jié)全文。
總結(jié):李時珍靠的是不畏艱難,勇于實踐的精神。同學們也應該像李時珍那樣,在學習中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將來學有所成,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學習寫法。
1、師:通過課文的描寫李時珍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不畏艱難,勇于實踐的精神,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2、師:你為什么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
3、師:是啊,作者花了較多的筆墨詳細描寫了李時珍采草藥的艱辛,還抓住了許多細節(jié)描寫“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等體現(xiàn)了他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衷地體會到李時珍為祖國藥物學的獻身精神的高尚品質(zhì)。我們今后學寫作文時,也要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其品質(zhì)的方法,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五)布置作業(yè)。
1、練寫生字,并組詞。
2、用自己的話復述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
3、進一步收集有關(guān)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資料。
五、教學反思。
本堂課是在學生對李時珍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的,由于學生課前豐富的課外閱讀對李時珍“從小立下從醫(yī)的志愿”,“《本草綱目》是我國一部偉大的醫(yī)學著作”等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對課文有了大致的認識,上起課來學生都能紛紛說出自己對“李時珍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巨大的代價著書”的感受和理解。文中對李時珍認真辨別藥材“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只做了概括性的敘述,學生理解不深,而一位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破廟過夜》,記敘的是李時珍師徒采訪途中,在一座滿是蜘蛛網(wǎng)的廟里過夜風餐露宿。并以“月下記錄材料”和“親口品嘗雞腸草”這兩件具體事例來說明他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通過閱讀,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由衷地體會到李時珍為祖國藥物學的獻身精神。同時也加深滲透“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其品質(zhì)”的寫作方法。所以應在教授教材時抓住教材與課外讀物中存在的這樣那樣的聯(lián)系點,全面輻射。以課內(nèi)促課外的閱讀。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十二
1、在初步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用抓住重點詞語的方法,了解《本草綱目》的編寫過程。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一)孩子們,中國醫(yī)藥舉世聞名,華佗、扁鵲等一大批醫(yī)藥學家彪榜千秋,明代又出現(xiàn)一位偉大的醫(yī)藥學家,這就是李時珍。這節(jié)課韋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位偉大的人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通過課前的初讀課文,你們一定有了不少收獲。韋老師想把詞語寶寶請出來,看你們能不能把它們讀好。(出示:我會讀)。
救死扶傷處處留心比較完善。
嚴寒酷暑親口品嘗本草綱目。
1、師:請你來讀。(出現(xiàn)錯誤時,老師帶讀)。
2、師:讀詞語,我們不僅要讀正確,還要讀出詞語的味道!誰再來讀?(找一個學生讀)。
3、聲音響亮,讀得好。你讀出了詞語的感情,觸摸到了詞語的溫度。齊讀這幾個詞語。
4、根據(jù)上面詞語的提示,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能你對李時珍有哪些了解嗎?(兩生說)。
師:你們各有自己的收獲,都是會讀書的好孩子。老師相信,學完這課后你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目標,師讀。)。
目標明確了,讓我們朝著目標一起努力吧。
二、學生質(zhì)疑,了解編寫過程。
(一)(學生提問,教師相機板書問題。
1、為什么編書?評價:這個問題提得好,是從編寫原因來提問的。
2、怎樣編書的?
3、《本草綱目》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師:能夠看出來,咱們××學校的孩子們不但愛學習,而且會學習。你們說出了老師的心里話,那就請你們帶著這幾個問題在相關(guān)的段落前標上三角號。(3編書的原因;4編書所做的準備;5編寫成書)。
(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
出示:學習提示。
提示:
1、帶著這三個問題先自讀課文3——5自然段,找出重點句子,
2、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參照冬冬的建議,提煉出關(guān)鍵的詞語。
師出示“金鑰匙”。
(把書上的圖片截下來用)。
(三)展示——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
(1)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呢?哪個小組來展示。
生:因為他發(fā)現(xiàn)想這本藥物書上有許多缺點。有許多藥物沒有記載,有許多藥物只記了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
發(fā)現(xiàn)了缺點,李時珍是怎么想的?(危險、重新編寫)。
師:孩子們,比較完善的藥物書是什么樣呢?(課件出示)。
指名站起來填,齊讀一遍。
(2)他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呢?你們組從第幾自然段找到了答案?自由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段話寫了哪幾件事?學著上面我們學到的方法,試著用詞語來概括。
a:采藥。你從哪個句子提煉出來的?
b:品嘗。你從哪個句子提煉出來的?讀一讀。
c:訪問。你從哪個句子提煉出來的?讀一讀。
過渡: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走遍產(chǎn)藥的名山采藥、嘗藥、問藥。此時,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時珍?(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敢于嘗試、虛心請教)。
(3)李時珍耗盡畢生心血編寫的《本草綱目》是怎樣的一部書呢?哪個小組來展示。
27年寫成了這本書、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偉大著作。
(偉大、完善、著名、獨一無二、舉世無雙、前所未有)。
師:英國著名的科學家達爾文稱贊《本草綱目》是“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我們來看一段《本草綱目》的視頻。
e、教師引讀第四自然段。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內(nèi)容全面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準確、詳細的藥物書——。
重負不負有心人——。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認識行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的關(guān)系。
提示:
1、自己默讀1、2自然段,想一想,行醫(yī)和編書到底有沒有關(guān)系?
2、用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時間3分鐘。
辯論:
沒有關(guān)系的——立志當醫(yī)生,22歲開始行醫(yī),沒有提及編書。
老師要肯定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隨機出示那首小詩,讓學生讀讀,認識他的決心。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有關(guān)系的——最好引導到3、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讀讀說說。
練習:用“不但……而且……”造句。
四、總結(jié)檢測。
這兩部分的內(nèi)容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正是在行醫(yī)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藥物書的缺點,李時珍才產(chǎn)生了重新編寫的愿望,也才有了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同時,也正是有了本草綱目,才使更多的藥材為醫(yī)生所用。李時珍也才被稱為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出示檢測題)來看一看,你是不是真正了解了李時珍。你會填嗎?
五、牛頓還說過這樣的話:真理的大海,讓未發(fā)現(xiàn)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孩子們,正值春暖花開時節(jié),你們也正處于人生最寶貴的時期,韋老師真誠地希望你們能追隨者前人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也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東西,也為造福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時珍的山寺教學設計范文(13篇)篇十三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訂《本草綱目》住在破敗的古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親自冒險品嘗草藥的事跡,表現(xiàn)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本課的設計體現(xiàn)以下幾個理念:
一、一條主線,多維解讀。
在市教研室“清晰目標、精選內(nèi)容、有效設問”中“有效設問”思想的指導下,在問題的設置上,僅設置了一個主導問題:在四個場景中,哪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余的問題都是在這個主導問題下進行展開的。然而,問題的指向卻是多維的。學生既可以從文本內(nèi)容的角度去回答,也可以從人物的精神角度去回答。
二、四個板塊,精選內(nèi)容。
在任志剛等教師提出的“板塊教學”的啟迪下,我選取四個板塊來進行教學,即:投宿古寺、啃食干糧、借月記載、親嘗藥草。這樣處理,使看似冗長的課文變得簡短了,變得板塊清晰了。這同時,也恰巧和市教研室提出的“精選內(nèi)容”不謀而合。
三、一種方法,抓關(guān)鍵詞。
本課教學中,還給予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我通過:“四幅場景,哪一幅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一讀,用筆勾畫出關(guān)鍵的詞語,在書的邊側(cè)用一兩個詞語寫一寫給你印象深刻的原因。”讓學生學會了抓關(guān)鍵詞或關(guān)鍵短語學習課文的方法。
四、一種引領(lǐng),精神提升。
在本課中,我將教學目標進行了提升,在學生理解“不怕吃苦,嚴謹認真”的基礎上,通過文本重點句“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的學習,以及資料的補充:李時珍修訂《本草綱目》中的錯誤,研讀過800多本中醫(yī)藥書籍,訪問了湖北、河南、安徽等多個省市,他傾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歷時近30年,《本草綱目》定稿時,他已由生氣勃勃的青年變?yōu)榘装l(fā)蒼蒼的老人了。讓學生體會到“李時珍修訂《本草綱目》,是讓萬民得福。”從而讓學生受到精神的引領(lǐng)。
五、一點快樂,趣味橫生。
語文課是快樂的,是趣味橫生的,這是我語文教學的追求。在教學時,我設計了啃食干糧,體驗李時珍的辛苦,相信學生一定會非常開心,興致盎然,這必定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教學的時候,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六、一點意外,備足學生。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有一點意外,學生在品讀“投宿古寺”的版塊時,居然大多學生都能直接抓住“破敗”一詞來品讀,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所以,在學生大多答到此點的時候,我反而繞了個彎子。看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備課更要備足學生。
語文教學的魅力在于教師的文本解讀與學生的認知之間找到恰當?shù)耐緩胶秃线m的方法,我深知我的教學還有許多的缺點和不足,以后定當且行且思,爭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