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故鄉的雪散文摘抄故鄉的雪散文隨筆實用篇一
我的故鄉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它位于渭北高原上,三面環溝,北邊依山。在那里,我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九年光陰,故鄉的山水草木,風土人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它沒有別致的風景,也沒有沃野良田,盡管黝黑瘦弱的村民最不吝嗇苦力,卻總無法感動上蒼,靠天吃飯,十年九旱,主要農作物小麥,若遇風調雨順,畝產三四百斤就是不錯的收成,若遇旱年,收成銳減,村民們望著毒辣辣的太陽,飽受饑荒的老年人,就會大發又是一個民國十八年的感慨,幾乎在每年的二三月間,總會有挨餓的人家。道路又不暢通,通往縣城的直線距離不過十里,卻得走下東溝,沿溝底崎嶇小道向南而行,再爬上一段長長的陡坡。晴好日子,人行尚且艱難,若遇雨雪天,道路泥濘,坡滑溝深,人們便幾乎無法通行了。
改革初期,商海如潮,村中也僅有幾戶人家進城做了生意人,而對于絕大多數人家,終歸故土難離,打發日常花銷的,無外乎在農閑時節,出門給人下苦力,鉆煤窟,再大的開支,便要糶糧食,拉饑荒。喂養的生豬,出產不多的農副產品柿餅,綠豆等,也因交通不便賣不了好價錢,我看慣了村民那蕩除不盡愁云的臉,聽夠了村民那悲哀無奈的嘆息,當我在北方那段艱苦的求學歲月里,身處繁華都市,常為自己的窮和家鄉的窮而傷心落淚呢!
故鄉難道沒有解決灌溉的條件,沒有求得道路暢通的辦法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東邊的溝底,有條河流,在大興水利的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村民受多方支持,終于將河水引到了源上,在距溝緣約一千米處,挖了一個大池子,抽上的水注入到池子里,便宣告一級站的峻工。二級站便以池子為源頭開始籌建了,當二級站在緊鑼密籌建時,農村發生了深刻變革,兩任村長下來,二級站不僅沒影,連一級站也沒了蹤影:變壓器賣掉了,泵賣掉了,電源線賣掉了,電桿賣掉了,最后水管也被掘出賣掉了,這是怎樣的短視和敗家子行為!
也許領導有難處,但與家鄉一溝之隔的溝東人,卻在攔河筑壩,先后峻工了二座抽水站,幾年下來,起點并不比我們高的溝東人,菜園遍布,果園林立,庭院寬敞,門樓林立,農業機械比比皆是,每逢天旱,抽水站日夜轟嗚;而我們呢?菜園難覓,果園無蹤,莊稼凄涼,徜徉村中,陳莊舊院,柵欄門戶,殘垣斷壁滿目皆是,少有的幾戶門樓,也因年久失修,早已破爛不堪,綠苔縱橫了,這就是我的故鄉??!我的心又怎能不變得憤懣和悲哀呢!
然而,故鄉的人們是勤勞的,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也流下了這塊土地上人們十三年的血汗,而今,當旱象愈演愈烈。村民們望水若渴時,水早為上游所截流而沒了蹤跡,而當淫雨霏霏,村民們直咒老天爺有眼無珠時,水卻從渠中洶涌而來,土地道路被沖的千瘡百孔,甚或墻倒屋塌,我的故鄉成了名副其實的泄洪場。
也就是在這塊土地上,昔沒有名門望族,今沒有達人顯貴,卻遺有古樸善良的民風。每遇紅白喜事,建莊修院,村民便會前來幫忙,否則會倍覺內疚而深感失禮。那家要有個三災二難,婆媳妯娌們或拿幾個白饃,幾張白餅,幾顆糖果,幾斤水果,或高級些,買瓶罐頭,買袋奶粉去探望,盡了人情送了溫暖。八十年代初,我高考名落孫山,在悲苦的日子里,得到了村民極大的安慰。我該是多么的`感激??!特別是張大伯,我家的鄰居,一個沒有文化的老頭,陪我至半夜時辰,叭嗒叭嗒的抽著旱煙,將體貼安慰送到了我的心坎上,他沒有華麗的言辭,卻給我帶來了春天般的溫暖,使我能一掃沮喪,精神抖擻地力求一博。我深深地愛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當我遠離故鄉,身感孤獨和寂寞時,總會想到他們,進而增添奮斗的勇氣。
然而,我終歸無法忘記那種凄涼,當我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時,回鄉的日子拉的越來越遠,在鄉的日子縮的越來越短了,特別是近幾年,我幾乎陌生了故鄉,僅僅在憶及時才覺得揪心。故鄉啊,您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故鄉的雪散文摘抄故鄉的雪散文隨筆實用篇二
;這是百花爭艷的春天,這是康縣人民的今天。經過萬物競長的夏天,必將迎來果實累累的秋天。憧憬美好的明天,定是藍天白云、綠水青山、一片祥和盛世。下面達達文檔網小編準備了,希望大家喜歡。
康縣——故鄉。二十三年前揮淚和你告別,流落塞外北國,然而,我常常做的還是故鄉的夢。這不僅因為康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更因為那里有骨肉相連的兄弟姐妹,有授我知識的老師,有扶我進取的同窗。不管是小學學會的一、二、三,還是中學學會的a、b、c,都無不傾注了老師的心血和同窗的友情。
中學時代,艱難的歲月。月余間我失去了父母,像嗷嗷待育的雛鷹,全靠黨的乳汁和師生的溫暖而活命。牛頭山上有我沒背完的柴火,李家溝里有我未割完的豬草。每個星期天,我都得竭力掙回幾斤苞谷面錢,才能在教室里繼續讀書。有時接濟不上,萬般無奈只有請假去掙錢。老師(陳樹e)說:“你那么小,上哪兒掙錢?”說著從口袋里掏些零錢塞在我手中說:“先用吧!”和藹的聲音,深情的目光,在我的腦際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感受到了老師慈母般的親近!每當請假,老師總是說:“先拿去用吧!”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每當我給老師還錢,老師總是顯出從未有過的嚴肅說:“不用還,拿走,賈學燕,拿走!”老師的嚴肅分明是慈母般的愛戴。
老師走后,李文藝老師湊近我說:“賈學燕,不應該。你可知道,評助學金時王老師紅著眼給你爭……”盡管事后我主動三番五次向老師道歉,老師從心底就沒給我計較,可到現在我總覺得欠著老師情意。
每當困難的時候,總是老師開導指路。高考落第,我氣餒,頭腦如清水摻入了墨汁漆黑一團。劉(兆乙)老師問:“你復習啥哩?”沒理解老師的含義,我無從回答?!澳闵稕]學好!我的意思是,你找份工作,在工作中同樣可以提高自己。聽說需要小學教師,我幫不上忙,你找孫璧瑩即可辦成?!痹趯O老師的推薦下,我于一九六三年九月一日,代教于甘肅康縣岸門口完全小學。半年后,我決定離鄉去尋找容身之地,又是孫(璧瑩)主任寫了介紹信給他的朋友,萬一找不到工作,要我去找這位朋友。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二十三年來老師可親可敬的形象時常浮現在眼前,難以忘懷!
難以忘懷的何止老師呢?
同學間天真無邪的愛,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鏡頭。那些大姐姐多少次領我照過相,多少次克扣自己的生活費塊兒八角地資助我。一天中午,我給幼苗松土,小妹妹從身后把五香豆輕輕裝進我的衣袋,悄悄離去,待我轉身,她正回頭一笑。美好的記憶將伴我一生!
放假了為同學送行,送到了岸門口下街頭,看他們過河,看他們爬坡,
看他們拐彎,拐過楊大灣山嘴,同學們的身影在目光中消失了。但是,我仍然一動不動地望著那個方向,相信會有人返回來特意告別,果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又映入我的眼簾,到現在也沒有消失。
登程高考的前夕,同學從一百八十里外寄給我十元錢。十元錢是多少?是他半個月的薪水。這件事飽含著同學間真摯的愛,也寄托著美好的祝愿,祝我高升晉取,多么美好的心靈!二十三年過去了,因遠隔萬水千山,一直沒機會報答,只有把思念深深埋在心底。
中學時代,崢嶸的歲月。牛頭山上墾荒地;賈安公社去收麥;陳家山林采松果;黑馬關下煉鋼鐵,星夜加班背礦石,月下十里背木柴。紅彤彤的爐火是我們中學時代的象征。由于歷史的曲折,我們都在回環中度過。
一九七九年偶爾回到老家秧田,目睹一垻水田變成了早地,我家門前的一園翠竹連根都刨了,近村的青山禿了,如潮的蛙聲沒了……滿目凄然。
在縣城也巧遇些熟人,盡管幾十年沒見面了,我一眼便能認出他們。然而,他們卻認不出我,幾經自我介紹,三言兩語便匆匆離去。我頓感世態炎涼,人情淡薄。人們思想上留下的陰影殘痕尚未消盡,我放棄了許多美好的念頭。
時局變化如春風解凍。我想,現在故友重逢一定又是一片歡歌笑語了。這份珍貴的來信表明康縣人民對塞外游子的關懷,學生感激涕零!喜
訊傳來,胡耀邦總書記視察我們康縣并做了指示。這是康縣人民的榮幸。然而康縣如何致富,更有待于康縣政府招賢納士,廣開言路,依靠人民,因地制宜,努力創新,有待于康縣人民的自奮。
我們康縣可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滿山蒼松翠柏,遍川瓜果梨棗。河里鯉魚跳,林中錦雞啼。康縣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造紙,康縣人民在造紙術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這里有豐富的天然原料:如茅草、箭竹、枸皮,還有天然滑草。遍地可見石灰石,熟石灰是很好的腐蝕劑。當然,現代造紙有新工藝,但可以土洋結合。造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解放前造紙多用于祭祀。解放后,隨著迷信的破除,造紙也停止了。
這是康縣人民的經濟損失。
康縣地廣人稀,水草豐茂,應大力發展畜牧業。新疆細毛羊,正常情況下平均每只年產毛八到十公斤;年產肉三十到四十公斤。奶牛日產鮮奶三十到四十公斤??煞褚M?
康縣溝多水多可以養魚。至于生漆、木耳、花椒、麝香、水獺、大鯢、狗獾、雉雞、金絲猴、黑熊等就不必說了。這些大自然的杰作都應該給以足夠的重視??傊覀兛悼h資源豐富,發展經濟大有潛力。
我想現在若回到康縣,一定會看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矗貉硖锛亦l一園園斑竹翠了,遠山近嶺綠了;岸門口小學院內冬青樹下玫瑰紅了,一串串槐花白了;中學垻校園里的櫻桃黃了,血紅的李子甜了,累累的葡萄亮了,紅紅的桃子軟了;滿山川露米的核桃裂了,鼓鼓的板栗炸了,梨子香了,柿子紅了……
這是百花爭艷的春天,這是康縣人民的今天。經過萬物競長的夏天,必將迎來果實累累的秋天。憧憬美好的明天,定是藍天白云、綠水青山、一片祥和盛世。
獲悉康縣人民決心把康縣建成花園似的山城,作為故鄉的兒子我欣喜萬分,但,又因不能為故鄉建設奉獻力量而慚愧不已。
?
故鄉的雪散文摘抄故鄉的雪散文隨筆實用篇三
2.那一樹繁花像是走過的日子,即使眷戀,即使不舍,最終將離歲月的枝頭而去。而滿地的落英繽紛,則是留給自己的回憶,那些曾經的美好和詩意,靜靜躺在那里散發著幽香。
3.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熱得河里的魚不敢露出水面,鳥也不敢飛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長舌頭喘個不休。
4.心是一棵樹,一個個故事被年輪攜載;一回回驛動與飛鳥相約;一次次碰撞使它綿密柔韌;一幕幕經歷造就了它博大的胸懷。
6.當你身臨暖風拂面,鳥語花香,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的春景時,一定會陶醉其中;當你面對如金似銀,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時,一定會欣喜不已。你可曾想過,那盎然的春色卻是歷經嚴寒洗禮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卻是接受酷暑熔煉后的結晶。
故鄉的雪散文摘抄故鄉的雪散文隨筆實用篇四
水光瀲滟,山色空濛,自然之美在心悅神娛中緩緩出場。
枕一水清盈,挽一山翠綠。心,閑品著一份雅致;情,頓悟了一絲空靈。云水禪心,讓人走進一個恬淡寧和的生命之都。
泉水潺潺,流經生命里每一個干涸的都城。潤澤著,浸淫著,滌蕩著塵世間無盡的雜念:蓮花飄香,魚蝦嬉戲,平湖弄水,漁舟唱晚。此番美景,讓人陶醉其中,于是千般物欲,萬般心結,緩緩解開,隨水流去。
聆聽這樣美妙的曲子,心已沉靜,意也恬淡。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他們很難閑適淡泊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不如隨了這音樂,慢慢走近丟失多年的禪心里去吧。
音樂在流光溢彩中緩緩前行,眼前不覺浮現那樣閑適愜意的畫面:林間品茶、山前拂琴、月下輕歌、溪畔曼舞,真的是人生最美妙的享受。可是這樣的恬淡雅致的向往,紅塵中幾人能做到了無牽掛的灑脫呢?才子蘇軾也只是在黃州的閑散時光中與月色作伴,和懷民長談,心中那份悲涼與無奈,誰人能懂?何人會聽?就連醉情山水的孟浩然,恐怕也很難領略這樂曲聲中無盡的纏綿,更何況紅塵中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幾許相思,幾番恩怨,都沉湎在閑淡清婉的悲切曲調里,演繹著今生前世的人間情懷。
今夜沐浴著這清泉,舞動著這霓裳,讓剪不斷的愁緒緩緩漫過山林,任理還亂的思念透過指尖,人生如夢,夢隨緣生,不如做個今宵酒醒何處的夜歸人吧。
悲憫的韻味,平和的禪意,如甘露,似清泉,清冽,明澈。仿佛少女無邪的眸子,令人心醉神往,人世間的煩惱只在此刻,消散盡凈。
此刻,只想靜觀云卷云舒,笑看花開花落。
聽著這樣入心的樂曲,看著這樣入神的畫面,不僅是一種聽覺的盛宴與歡愉,更是一種靈魂的脫胎和洗滌。這妙曼的樂曲,給人多少遐想;你是否就是五百年前失落的蓮子,每一年為他花開一次?千年的思緒,都在遙遠的紅塵里,慢慢風干成唐詩宋詞。
忽然想起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詩中淙淙的流水、蒼蒼的山石、郁郁的樹木、朦朧的月色,仿佛就在這清幽,澄凈,空靈的樂曲中涌現。藝術的魅力雖然形式不同,一個是用詩歌來寄托,一個是用音樂來抒懷,但都一樣給人予美的享受,都一樣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愿望,令人嘆為觀止。
人生總會遇到許多的不如意:官場的失意、情事的無奈、生活的瑣事、人生的窘迫……不如把心靈逐放在幽靜空曠的山水之間,去靜靜傾聽這求得片刻的安寧的云水禪心吧。
故鄉的雪散文摘抄故鄉的雪散文隨筆實用篇五
夢里,沿著我思念的經緯,走進了心靈的深深處。沿著熟悉的小路走到家門口,只是不見奶奶的身影。
我從夢中醒來,眼淚浸濕了枕頭。
轉過身故作瀟灑,想說:“奶奶您回去吧?!眳s已泣不成聲。眼淚在風中紛飛,如斷了線的珠子,滴落在沉重的腳下。
融融的燈光下,潔白的素箋是一葉遠航的小船,只是我不知道它會不會在今夜帶著我的思念和牽掛,遺憾和心疼送到天堂您的身邊。
走進過往,夢回故鄉,我又看到我向往已久的心靈純美的孤獨和記憶里一個清純的女孩。沿著我憂傷的痕跡,如夢的腳步,牽著歌唱 的衣裙,邁著夜色里輕盈的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或尋覓或遺忘。
那些光陰流過之后的痕跡啊,那么清凌而灼深。我沿著那條熟悉的小路,獨自走過寂寞的流沙,伸出雙手,在流淌的風里。卻無力握住一些破碎的心愿。
奶奶,今夜,我好想您!
就讓我在思念中伴著風雨入夢,希望今夜過后太陽升起的時候,我不再為微笑而感到疲憊。
故鄉的雪散文摘抄故鄉的雪散文隨筆實用篇六
每逢佳節倍思親”,盡管寒意正濃,我們一家三口還是踏上了回家的征程。隨著車的前行,窗外的景色飛奔而去,迎面而來的是漸漸濃郁的故鄉氣息,沿路熟悉的村莊一一掠過,只覺得空氣也清新起來,呼吸也順暢起來。
由于娘家近,先回娘家,半年未見的老母親邁著不太靈便的雙腿忙前忙后,似乎要把她最濃的愛意都溶于那香噴噴的飯中,看著她花白的頭發,忽然感到時光短暫,歲月無情,而我因遠在他鄉謀生,也沒能多陪母親,忽然鼻子一酸,有淚要溢出,忙給母親搭幫手,母親邊忙邊嘮嗑,把村里熟悉的人的近況一一道來,親切而溫暖,母女話家常時不覺時間,正餐過后,弟弟便送我們一家到了婆家。心中有好多的遺憾和不舍,只想著暑假天暖了在母親那兒多呆幾天。
婆家二老已故,小叔子一家熱情款待,小叔子的孩子和我女兒年齡相仿,她們玩得很盡興。鄉村的'冬夜很冷,我們一家住在久不住人的正房,盡管有小太陽電褥子,盡管有七八斤的被子蓋著十二斤的被子塌著,透過窗戶的寒氣依然逼人,臉很冷,呼出的熱氣清晰可見。在婆家呆了一天,我們便決定北上縣城,因為三姑姐的兒子要全燈,全燈是陜西東府一帶特有的風俗,即孩子到了十三便成年了,舅家送的燈籠也滿了,主家要選定吉日大擺筵席,親戚都要行禮,從幾百到幾千不等,我們自然最少在五百,因婆婆兒女眾多,孫輩孩子達十四個,每個孩子出生,全燈,考學,結婚我們都是重門戶,對我們這收入不高的家庭確實是筆不少的開銷,所以我給老公定好每人每事八百。
到了姑姐家,孩子們云集在一起,我就思謀著選個孩子父母們都在的場合發壓歲錢了,對于給老公姊妹的孩子的壓歲錢的事老公每年一直惦念著,直到我發完為止,生怕錯過一個,使我感慨的是今年的壓歲錢暴漲,我預先換好的錢已經羞于出手了,我家一個孩子相對于別家的兩個孩子來說當然是入不敷出了,不過臉面不能丟,也只能忍痛了。老公對他的親人那是真手足情深,二姑姐的女兒已經二十三歲,對于我發的壓歲錢不好意思收,我已作罷,老公從我手里拿過錢強塞于她,一番推掇之后她收了他才安心。
三姑姐廚房大展廚藝,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我們酒足飯飽之后也準備回西安了,三姑姐一家盡力留宿,盛情難卻,我們只好留宿一晚,第二天才走,回家拿的五千元一路花來已所剩無幾,只感到錢不值錢,不過錢乃身外之物,那份話里話外,觥籌交錯中的的親情依然綿厚。
哦,故鄉,故鄉的親人,我永遠的思念和牽掛。
故鄉的雪散文摘抄故鄉的雪散文隨筆實用篇七
有時我想,人類的智慧簡直無與倫比,可鉆天,可入地。可憑按一個電鈕,操縱一場??贞懍F代戰爭??捎袝r,又覺得人類的膚淺令人沮喪。比如,何謂故鄉,或者說,故鄉是什么?對這個與生俱來、稔熟于心的概念,竟難以作出貼切、豐滿、全面的表述。我有意翻閱了辭海辭源辭通,也是茫然,枉然。那里對故鄉的解釋,也只是干巴巴的以詞解詞,曰故土,故園,家鄉之類。至多再加引荀子過故鄉,則必徘徊焉或木蘭詩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云云。
故鄉是站。如果說人的一生是一次漫長而傳奇的壯游,那故鄉則是這人生之旅的第一站,出航的第一港。無論戰功赫赫的將軍,著述等身的文豪,還是庸庸碌碌的眾生,若沒有故鄉的第一站,他無法成行。這首站,無論對其最終的成功與高攀,有否直接的作用,但這第一是無法逾越和替代的。盡管這第一站,是步履蹣跚的,鋌而走險的,甚至對某些人來說,還交織著痛苦,憤懣,或羞辱。比如,魯迅的走出故鄉,直接原因是家道中落,乃父病逝;巴金的跨出故鄉碼頭,是因為厭棄那個頹敗的大廈將傾的家;白薇,她的告別故鄉,僅是為了逃婚和尋求個性解放,然而,故鄉對他們的才氣、智慧乃至形貌風骨,是有著祖脈地氣的孕育之功的??傊?,這故鄉第一站對他們的稟賦、人性和最樸素的情感的影響,都是不可忽視的。因此,這對每個人也都是刻骨銘心的。
最后我想,這故鄉還是一本小百科全書。毫無疑問,故鄉無論在深山,在平野,在濱海,在崗洼,在大漠,在荒原,都只是一個小社會。然而,這小社會里不乏桃花源,文明與野蠻、崇高與鄙卑、鮮花與血光雜糅共陳、相輔相成。它是大社會、大世界的光與微縮。熟記故鄉,小百科常讀常新的人,對整個社會、人生與宇宙的審視與把握,也就有了重要參照坐標。
因此,一個熱愛故鄉、諳熟故鄉的人,是一個聰明人,一個充分理解人生的人。由故鄉走向社會,再由社會歸故鄉,進而反觀社會的人,則近于哲與圣的超然,徹悟與睿智。故土情深,故鄉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