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助力孩子成長心得體會感悟篇一
我是xxx的家長。我的孩子xxx,今年四年級了,她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忙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地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此,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父母喜愛看書,忘情工作,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給他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此刻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時他們提的問題,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因此我們經常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帶孩子去戶外,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既鍛煉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欲,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她檢查一遍。發現她字寫得潦草,會要求她擦了重寫。有時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軟,得讓她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負出更多的發奮。因此干事情必須要認真,就應盡自己最大的發奮。
此刻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給什么。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終導致自控潛質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她去做。有時也幫忙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她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她不喜愛的事情。盡量讓孩子干她喜愛的事。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忠告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好在她旁邊看電視,玩電腦。我們能夠看一些專業書籍,或看一些小說雜志。我們家凡是讓孩子讀的小說雜志全是我們家長讀過的,這樣會方便與孩子交流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刻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么這種發奮必須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期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能夠不在乎結果,但務必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到達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堅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還期望老師對所有孩子都悉心呵護,使孩子的明天更完美!
助力孩子成長心得體會感悟篇二
一個毛毛蟲幻化為蝴蝶,期間它把自己封閉在厚厚的蠶繭里,但等時機。
在黑暗的時空隧道里,在封閉的自閉環境里,它幾乎無所作為。
先前的汲取與積累,若干的消化與嬗變,都只是一場準備。在別人看來,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一切都還遙遠。它的夢顯得那么遙遠幾乎愚不可及。
但是終于有一天它破繭而出,拍翅而飛了,揮動著一副幾乎透明的幼嫩翅膀,在燦爛的陽光下,和著美麗的旋律,劃著一條美麗的弧線,歌唱它的新生。
育之于人生,就猶如這場蝶變之路。有過懵懂無知,有過一知半解,有過醍醐灌頂,有過黑暗與焦灼,然后漫長的等待,最后終于重見天日,鳳凰涅槃,在春天中御風高飛!
但是,也有胎死腹中的個案。由于外在的嚴酷的氣候,許多生命沒有躲過一波又一波的打擊;由于內在的儲備不足,歷練不夠,許多生命能量很快消耗殆盡,蠟炬成灰。
更有甚者,再過量的知識灌輸下,在習慣性的求同思維作用下,在日復一日的激烈而乏味的競爭下,教育已經不是人生的幸福而是孩子們躲不過的磨難,他們憎惡學校和老師,他們蔑視說教和虛偽,厭惡學習,終于有一天開始拼死反擊,以另一種形式叛逆我們的諄諄教誨,成為我們的掘墓人。他們的存在一再提醒我們,教育并不是純粹的一壺美酒,過量的或非科學的飲用可能也會蛻變為一劑難以下咽的毒藥啊。
適度的教育是享受,過度的教育是難受;
適度的教育是幸福的前提,過度的教育是災難的伏筆;
適度的教育是濃度適中的醇酒,而過度的教育無異于飲鴆止渴!
助力孩子成長心得體會感悟篇三
兒子六周半,小女兒三周半,在這六年多的時間里,我和孩子們每一個點滴都是值得回憶和記錄的,讀書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點滴。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幾點我和孩子們共讀書的一點心得體會。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成長最快,可以說一天一個變化,而且這種成長是不可逆的。我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細節,所以首先從心態上做了調整,從不把帶孩子、養孩子看做辛苦的事情,而是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看成是自己人生最珍貴的財富。心態的調整讓我和孩子在一起感到無比快樂和輕松。
孩子出生后,我們的共讀從看書開始,從五顏六色的卡片,到世界著名的童話,能夠拿到的書,我們都看。兒子漸漸長大,開始對讀書有了要求,每天晚上都讓我讀了一篇又一篇。有時在外面回家的'路上,兒子說要到廣源書城去看書,即使只剩半個小時關門,我也會帶兒子去看書。不是說:“開卷有益”嗎?只要孩子有讀書的需求,我都會盡可能地滿足孩子。
著名教育家洛克說:“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不可返工的教育”中,當然要學習在前,教育在后。
前幾天在《視聽之友》報上看到一篇關于“真人圖書館”的文章,是說由成功人士本人講解自身經歷的真人圖書館。我在這里拿來用一下,父母不就是孩子的“真人圖書館”嗎?父母喜歡讀書,孩子也一定效仿父母,喜愛讀書。
我喜歡讀書。有了孩子,就經常讀有關孩子教育的書,如,知心姐姐盧勤的書,家庭教育家尹建莉的書以及她推薦的其他書籍,井森大的《0歲教育》,老卡爾的《卡爾維特的教育》等等。最近兒子在做作業時,我就在旁邊看書,小女兒就會跑過來問:“媽媽,你看書呢。”小女兒就要求看她喜歡的書。兒子更是到了衛生間也要拿本書翻一翻。父母的讀書習慣對孩子影響深遠,會讓讀書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習慣。
我相信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所以在與孩子讀書中,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自身特點,選擇適合孩子的書會收到奇妙的效果,當然首先以孩子感興趣為前提。
兒子和小女兒性格截然不同,兒子淘氣、熱情、敏感、膽小,小女兒大方、堅韌。所以,我對給兒子選的書上用了點心思。比如給兒子選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系列、《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系列、《班尼兔的晚安故事》、《居家、戶外、學校安全用書》等都是不錯的關于成長的書。每天,我都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分析。漸漸地,兒子有了變化,膽子變大了,很多東西都敢于嘗試了,別人說幾句也不那么委屈了,抗壓能力明顯提高。
這種解讀的方式,不但能鼓勵孩子開動腦筋,激發孩子主動發言的熱情,而且父母的肯定也讓孩子自信心倍增。
和孩子讀書時,我變成了六歲和三歲的孩子,我學著孩子的語氣讀書,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孩子們非常開心。
和孩子讀書時,一句句富有哲理、美妙的詞句從我們的指縫間劃過,滌蕩著孩子們的心靈,也豐富了我的內心,讓我不再簡單地處理孩子的問題。在這里舉一個小例子:前幾天,兒子無精打采地和我說:“我很丑!”,我說:“你一點也不丑,相反你很帥。”兒子不以為然。我問:“爸爸帥嗎?”。兒子看了看爸爸說:“還行吧!”。我接著問:“那媽媽漂亮嗎?”兒子立刻來了精神,說:“媽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我說:“那就對了,你長得像媽媽,所以你一點兒也不丑。”兒子點點頭說:“是啊!可同學們說我丑。”我說:“同學們還太小,不太知道美丑,就像你不知道你有多帥一樣。”陽光又回到了兒子的臉上。事實是兒子很帥氣,很陽光。如果在過去,我可能直接告訴兒子你很帥。通過讀書學習,了解到和孩子溝通,也需要找到合適的孩子能理解的角度。
助力孩子成長心得體會感悟篇四
我是武翰翔的家長。孩子今年四年級了,他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助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地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此,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個人覺得對于孩子的談不上多么成功,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自我教育開始
父母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現在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電腦,電視,手機成為大家獲取信息息主要途徑之一,我們家長每天沉浸其中孩子也會隨著效仿。為了讓孩子看書,所以我們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
二.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他做他不喜歡的事情。盡量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比如,孩子喜歡汽車,喜歡拼裝玩具,我們給孩子購買了拼裝汽車玩具,和他一起玩耍,從一開始的小汽車到后來的大汽車,從簡單的一百多個零件到復雜的3000多個零件,孩子都能愉快的完成,既提升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讓他了解了他最喜歡的汽車的基本結構,拓展了知識面。
三.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么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他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已經欠缺太多,正在努力給自己和孩子共同補課。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最后,希望老師對孩子能悉心呵護,盡管他調皮搗蛋,盡管他粗心大意,盡管他好動多言,只要我們和老師能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能保持足夠的耐心,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放出耀眼的光芒,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助力孩子成長心得體會感悟篇五
家庭是孩子主要的生活場所和賴以生存的地方。孩子一出生,最先接觸的環境就是家庭,最先感受到的溫馨是父母的關愛。最先受到的影響是父母的一舉一動。德國一位學者指出: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最重的因素就是父母,最好的環境就是家庭,家庭中輕松、無拘無束的活躍氣氛有助于孩子各方面潛能的提升。時常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熱吻,一聲鼓勵,一句表揚。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營造一個快樂和睦、溫馨甜蜜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和成長至關重要。
行為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孩子的行為習慣又是在成人的影響下形成的。家長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如孩子的禮貌行為習慣、早睡早起的習慣、講衛生愛整潔的習慣、喜歡讀書的習慣等等。都與家長的日常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舉不勝舉。我們每天晚上要給寶寶講故事,寶寶有時會對一個問題刨根問底,我們雖然說有些不耐煩,但也不要輕易說不知道或不理睬,一定要耐心細致的去回答。即使真不知道,也要引導孩子去找出弄清問題的渠道。這樣,時間一長就會培養出孩子對待事情的認真態度。學校公開課的時候,在課堂上老師們時常用表揚幾個孩子來帶動全班同學的課堂紀律,這種以點帶面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我們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給孩子一個表率作用。
一個人知識的積累不是其聰明程度決定的,它是由腳踏實地、日積月累、博覽群書得到的,何況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說到教育孩子我時常感到自愧不如。暴脾氣這個詞,就是我家寶寶給我起的,說真的,我時常為一點小事,就對寶寶大嗓門,而事后感到后悔與自責,家庭教育中的錯誤就是這樣在無意間產生了。對待孩子犯錯誤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先跟孩子溝通,給孩子講清道理,還可以與孩子進行討論,讓孩子自己感覺到不對之處,并且孩子也可以給家長提一些意見,相互監督。在這樣的過程中,家長也逐漸地磨合了自己,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使孩子把家長當成了最好的朋友,既能吐露孩子心聲,又能解決問題,給孩子帶來了歡樂,自然而然學習的勁頭也就應運而生了。
總之,說了這么多,我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為了我們的孩子全面發展。在學校里老師們采取了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爭奪小印章、喜報,家庭評價欄等等激發了孩子們積極向上的精神,所以要與老師積極配合,理解老師及時主動與老師溝通,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用心去與孩子相處,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賞識代替批評,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為孩子創造一個家校一體的良好環境,共同為孩子今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助力孩子成長心得體會感悟篇六
如何教育好孩子,從孩子出生之前就開始琢磨,這一點,我可能與所有的父母一樣。同時,可能多數父母與我一樣,老題目沒有完全解決,新題目又冒出來了,網絡搜索,購買家教書籍,交流爭吵,這些事情一直沒有少許停止。可是如何教育好孩子,還是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后半生課題。呵呵,閑話少說,固然如何科學、系統、完整地構建一個孩子教育理論,咱不行,咱就把一些點滴案例擺出來,談些想法,請父母界的同行么提提意見吧。
小孩喝飲料過多不好,這個在父母界大家都認同。可是如何控制孩子少喝,方式五花八門,結果效果有好有壞。小兒近三周歲的時候,家中來客,買來橙汁放在臺板上。呵呵,小兒心思從看到橙汁一刻就沒有安寧下來。
“爸爸,我要喝飲料!”, 小兒終于最后忍不住了。
“吃飯時喝,好么”,我不想給她喝,能少喝一點是一點。
“就喝一口,就一口!”,小兒渴看地抬頭,小臉仰看著臥冬向我豎起食指示意“1”,誠懇地說。
“好!就一口,說活算數哦”,我被她感動了,究竟她的要求聽起來不算過分。
“好,說話算數!”,她立馬拿瓶在手,自己擰開瓶蓋,湊在嘴巴上。
她會喝多少?我看著她,心理開始盤算后面會如何延續,又會反映出什么教育題目。假如她真地只喝一口,了不起,這么小就有如此信用意識,我前面的教育肯定有成功之處;假如她不停地喝下往,那么很正常,誰能指看3歲的孩子能夠自控呢,不過,后面如何教會小兒自控任重道遠。
固然我的心理這么倒來倒往翻滾,實在時間也就是一眨眼。
等我一眨眼,小兒已經很幸福地喝下那么一小口橙汁。我看著她,她沒有再喝第二口,不過也沒有把瓶子拿離開自己的嘴巴。小兒保持著要喝的姿勢,眼皮抬起,向上斜看著臥冬 “還能再喝一口么?”小兒的心思清清楚楚寫在臉上。看著小兒滿臉的不舍、渴看,我一剎時感受到了小兒內心的掙扎,覺得小兒很不輕易。我已經有點滿足了,有掙扎就說明已經有自控意識了。然而,一轉念,我果斷地搖搖頭,注視著小兒,向她豎起食指微笑著晃了晃。
小兒肯定懂得了我的意思。她把飲料瓶拿開,遞給臥冬有點討好地對我說:“我吃飯的時候再喝!”。那一刻,我心里真是驕傲:這就是我的孩子,這么小就有如此真實的自控意識,了不起!
“好,真棒!”我立即給予肯定,“咱們吃飯的時候跟爺爺干杯!”說著,我接過小兒交還的飲料,擰上蓋子,又放在臺板上。
然而,那一刻我忽然冒出一個動機,“放在第一層,說不定小兒自己一會兒會來喝的。”于是又將放在第一層臺板上的飲料瓶拿起來放到了第二層上,小兒自己無法自己夠著,這樣就可以保證小兒的承諾不會被違反了。
小兒看著我將瓶子拿來拿往。我想她不可能看透我的心思。不過她的臉上表現一種困惑的樣子,“爸爸這是在干什么?”。
我忽然從心底冒出一種羞愧,“我這是在干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以這種手段來控制自己的孩子!孩子超出我的想象,信守了自己的承諾,這是對我的尊重。然而我卻依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小兒走開了,我還在那里心潮波動。我很慶性冬我能夠及時的醒悟過來。
事實證實,那瓶飲料一直安穩地放在那里,直到吃飯,小兒都沒有動。我不知道真是小兒在有意識的信守諾言,還是她玩忘了。但是不管怎樣,我都很慶性冬慶幸我有一個終極信守承諾的孩子,而這個孩子還有一個信任她、尊重她的爸爸。
這件事很小,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在以后的時間里,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小兒也沒有事事做到都信守承諾。但是,這件事在我心里依然新鮮。它升華了我一種熟悉境界:在每一個孩子身上,都可能會掩躲著一種很樸實動人的優良品質,而這種品質會在某個時刻會象一朵麥冬花一樣展現給你它樸實無華的美麗,只要你相信她、尊重她、關注她。。
助力孩子成長心得體會感悟篇七
我是戴奇清的家長,孩子成長教育心得體會。我的孩子戴奇清,今年四年級了,她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助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地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此,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給他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現在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時他們提的問題,難免把大人難祝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帶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既鍛煉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欲,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她檢查一遍。發現她字寫得潦草,會要求她擦了重寫。有時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軟,得讓她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負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認真,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給什么。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終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她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她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她不喜歡的事情。盡量讓孩子干—她喜歡的事。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忠告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在她旁邊看電視,玩電腦。我們可以看一些專業書籍,或看一些小說雜志。我們家凡是讓孩子讀的小說雜志全是我們家長讀過的,這樣會方便與孩子交流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么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還希望老師對所有孩子都悉心呵護,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