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一
讀了《藍鯨的眼睛》,那殘疾的女孩,年逾古稀的爺爺,愛眼睛的藍鯨……像一朵朵的藍色火焰,閃爍在我閱讀的記憶里。
藍鯨是大海中不容冒犯的神靈,吃著海面上閃爍的星星。它最珍愛自己的眼睛。它的眼睛碧藍碧藍的,發出純凈的藍光。它,用海水滋潤它的眼睛,天天讓自己的眼睛沐浴在淡淡的、嫩黃色的月光下,銀色的星光里。這一切,目的是然它自己的眼睛變得更藍。
可是,一個貪婪的年輕人,卻向藍鯨發出了挑戰。他想奪到藍鯨的眼睛。藍鯨的一只眼睛被他無情地奪走了,但藍鯨的眼睛最終沒有落到這個年輕人的手里,而是落到了一個快要失明的小女孩手里,頓時,小女孩的眼睛明亮了。
最后,善良的小女孩把藍鯨的眼睛還給了藍鯨。她的眼睛,盡然也變得清晰了。而那個貪婪的年輕人,也得到了應有的處罰。
《藍鯨的眼睛》讓我感到了世間的愛是無數的,又是不同的。只要你相信愛,你就會變得幸福。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二
首先,我想問大家,您愛讀書嗎?相信多數人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因為,我也愛讀書。書籍——這一座智慧的殿堂,這一片思想的森林,這一片文明的沃野,包羅萬象,藏珍蘊奇,怎能不使人心醉神迷,留連忘返?無論是朝霞燦爛的早晨,還是炊煙裊裊的黃昏;無論是月光如水的良宵,還是風雨大作的暗夜,打開書,我就忘記了一切悲傷與孤寂,心頭充滿了愉悅與寧靜。從而,綴飲知識的瓊漿慢慢成長。
是的,是讀書,讓我由一個懵然無知的孩子,變成一個對世界有初步了解、開始懂得思考的中學生。讀童話,我走入一個純凈美麗的世界。當看到小人魚為了所愛的王子,毅然放棄了三百年的生命,化為海中的泡沫時,我忍不住潸然淚下。那天,我一整個下午在小溪邊徘徊,看著澄澈的流水,想著小人魚的善良與美麗,一種難言的憂傷與真誠的感動,占據了我幼小的心靈。而當看到童話中的主人公憑著勇敢與智慧戰勝邪惡時,我又為之高興不已,拍手稱快,就這樣,我開始懂得了真、善、美。
有人說“優秀的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的確,讀傳記,讀翩翩風度、錚錚鐵骨;讀詩歌,看蒹葭蒼蒼、楊柳依依;讀哲學,解心靈之惑、悟蒼穹之遠,我的世界因此而遼闊,我的生活因此而充實。不過,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史書。翻開近代史,書中有南湖紅船迎著迷茫煙雨艱難地起航,有抗日戰士直沖云天的熱血,有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的悲愴,有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氣象,也有千里躍進萬馬奔騰的豪壯,書中更有一曲曲直沖霄漢、光照九州的正氣歌!一段段歷史,一頁頁記載著苦難與輝煌的文里,我看到了先輩前賢們雖九死猶未悔的艱難探索,我看到了人們對公平、自由與正義的不懈追求!我看到尋求幸福的道路百轉千回荊棘密布,我更看到人們披荊斬棘跋山涉水一往無前的勇敢!這一切,都讓我明白肩上的責任,讓我看清前方的'路,更使我明白,該怎樣煅造一個潔白而美麗的靈魂!
各位朋友們,同學們,我想對你們說,享受閱讀吧,這會讓你享受到陽光的明媚,空氣的清新,享受到心靈的愉悅和生命的奇妙!享受閱讀吧!讓思想的火炬飛越亂云飛渡,雨腳如麻的歲月,穿行在漫漫長夜亙古荒原,在坎坷中前行,在低谷中攀升,照亮你前行的長路。享受閱讀吧!乘著書的翅膀,掠過千山萬水,走近自然,期盼幸福,收藏陽光!
讓我們都來打開書,打開神奇的世界,打開無窮無盡的希望。讓文明之火薪火相傳,讓智慧之聲響徹美麗人間!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三
兒子出生,讓我無比震撼,快樂過后養子的辛勞接踵而至,表示壓力山大。兒子上幼兒園,讓我如釋重負,輕松過后教子的責任并未轉移,表示壓力比山大。
目前兒子在上幼兒園,但看看上小學的侄兒,我仍然深感極度恐懼。因為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只有一個孩子,難管,難教不言而喻。為此我盡量多的去找一些關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書籍閱讀,希望能對我這個小家庭有所幫助。當然大多數教育類的書籍都能給我帶來一些收獲,但對我心靈的沖擊遠沒有最近看的一本書來的強烈。
這本書叫《一個孩子的戰爭》,是武漢作家徐世立撰寫。徐世立先生不是教育家,他寫的不是教育專著,他只是將家長與孩子的成長過程記錄下來,講述家長的期待反復于天堂地獄之間的歷程,講述家長成熟的代價不亞于一場戰爭,而且這場戰爭除了同敗或共贏,沒有第三個結果。
在書中,徐先生有一句話我深以為然。他說:孩子吃的苦頭是在代父母受過。徐先生想通過本書與兒子和解,達到真正的父子同心的境界。的確,一個孩子的家庭,家長本身是不成熟的,家庭結構是有先天缺陷的,需要家長思考的問題會更多,需要家長付出的代價會更大,但是并不是說思考得更多就是干預得更多,更多的代價就是更大的回報。其中尺度的把握,分寸的拿捏,實在需要家長們好好研究和琢磨,因為不一樣的家庭,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孩子,這個度真不一樣。
徐先生認為孩子4歲前交由岳父岳母帶大是錯誤的源頭,老人恣意寵愛,父母之愛缺失,熔鑄了一個心理失衡、性格復雜的稚子。這一點我也認同,我兒子從出生一直是由我和他媽媽帶,雖然有些日子幾近崩潰,但兒子心理健康、性格開朗就已經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當然孩子也會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我認為那只是人性使然,只要善加引導,必不成大患。
書中有一章的題目是:墮落從電腦開始,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對這個題目感興趣,我也不例外。徐先生開始不同意購買,孩子他媽妥協了,理由是電腦需要善加利用,不會用不行,沉迷游戲更不行,所以要在眼皮底下監控,結果監控失敗。那么可能有很多家長要說,咱家的孩子怎么就監控住了呢?要知道咱們家的孩子才4歲多,徐先生給兒子買電腦的時候,他兒子已經14歲了。我理解,徐先生在源頭上淪陷,造成后期步步被動,嬰幼兒期性格習慣培養缺失,小學期間嚴格要求、重點培養、壓迫式管束教育,終于在中學叛逆期敗在電腦上,實在比較合乎常理。在這里我并沒有幸災樂禍之意,我以為,家長不能將錯誤歸咎于孩子,作為成年人的家長應該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先教育好自己,并掌握盡可能多的教育常識,不要讓自己的無知在孩子身上報應,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最終家長也要付出代價。雖然徐先生很后悔沒有將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撫養,但是就算徐先生將孩子留在身邊,如果沒有學會做父親,結果仍然好不到哪里去。既然為人父為人母就必須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父母教育是任何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無法彌補的教育。寫到這里我再一次表示壓力比山大,但再大也要扛起,因為父愛如山,孩子需要父親撐起一片開闊的天地,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試想,如果徐先生沒有將孩子送給老人撫養;如果徐先生能給孩子更多的父愛;如果徐先生能盡早提供電腦給孩子使用,并善加引導;如果徐先生能陪孩子玩一玩游戲。也許后面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就真的不會發生。然而,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生活也沒有那么多如果,所以無論孩子多大,也許還在媽媽肚子里,家長們都要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因為孩子們再大的錯誤,說到底第一責任人和第一受害人還是父母。稚子無錯,先反省自己吧!
徐先生的家庭,在孩子上高一的時候接近崩潰,徐先生嚴重失眠,孩子他媽以淚洗面,孩子已經厭惡閱讀、消費無度、軟硬不吃、油鹽不進,怎么辦?徐先生無奈送兒子去擇差教育集訓營,那里用大家無法想象的辦法拯救孩子。大家不禁會問:徐先生的兒子救回來了嗎?后來會怎么樣?孩子考上大學沒有?現在情況如何?限于本文篇幅,我無法一一說清,請各位感興趣的家長自行購買閱讀,無論您處于什么狀態,我相信您都能從《一個孩子的戰爭》這本書中得到某些啟發。在這里我要代表閱讀過本書的我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家長們,感謝徐世立先生無私的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成書,讓我等后來者借鑒,這需要何等胸懷,何等勇氣。最后,祝家長們教子有方,壓力不大。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四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后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日益成為我們每個家長的共識。近年來,二實小以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為目的,開展的假期親子共讀活動,使我們全家人受益匪淺,我們的孩子張子陽也越來越喜歡讀書。
我們家崇尚“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從學校開展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首先,我們盡量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并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充滿童趣的書藉,和孩子共同閱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為什么”,而為了解決這許多的為什么,他就愿意去看更多的書,就近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舉趣,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他以前不感興趣的領域,探索的樂趣,拓寬了他的興趣面,以此類推,形成良好的循環。對每個孩子來說,書本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為他們提供了無盡的想象。
我們作為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正確引領孩子去閱讀,讓他們發現閱讀是一種有趣的、愉快的經歷。激發他們讀書的欲望,以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同來讀書,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于書的世界里,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書,使我們家長由對孩子教育的無知變為略知一二,使我們自己的事業起飛,使我們與孩子有共同的話題。在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樂于學習,與書為伴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是快樂,健康、自立、博學的。
或者沒有興趣的知識,達到了和孩子一起積累一起成長的目的。我們還需要做到持之以恒。每日為工作和家務勞碌的我當初只是在業余時間和心情好的時間陪孩子讀書,沒有持之與恒。后來,在學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后,為了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方法,我不得不忙中抽空,在假期里,每天固定了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使之成為習慣。我是利用晚飯后,與孩子一起共同同閱讀一小時左右,就這樣經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講出來,然后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發表看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與孩子一起讀書有很大的好處,我們共同經歷著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我們和孩子貼的更近,可以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于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對于父母來說,千萬不要奢望可以教給孩子什么,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成長,包括身體的,感覺的,情緒的,認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長,而不只是被灌輸屬于父母的認知和技能,那樣的人生無味而無趣。通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為家長的我,能有這些收獲,還要衷心感謝學校,老師的用心良苦開展這樣的“親子共讀”活動,你們不止給予了孩子們的關愛,而為我們家長增長教育兒子知識搭建了平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帶領孩子們、陪伴孩子共同攀登成長的階梯,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快樂!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五
陪孩子閱讀一直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閱讀也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培養想象力、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寬孩子知識面。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找好合適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而我則是陪孩子一起讀書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我陪孩子閱讀的方法和經驗。
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后,我會和孩子一同把當天學習的課本內容再讀一遍,孩子有些在幼兒園還沒掌握的字可以再鞏固一遍。
孩子畢竟年齡還小,自己閱讀會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問題有時候也不能及時問家長。我會選一些新繪本,有圖畫有文字,與孩子一起閱讀。鼓勵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時提出,我也會故意提問,讓孩子幫助我解答困惑,這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
孩子自制力差,需要家長督促。家長也要主動地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孩子在家的時候,我會放下手機,關掉電視,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看書或者是各自看書,孩子沒有其它的誘惑可以更好地把注意力放在書本上面,而家長營造的看書的氛圍也能給孩子起到引導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心得和總結。在陪孩子一起閱讀這件事上面,我會一直堅持下去,讓閱讀成為孩子的興趣和習慣。也謝謝老師們對孩子的教導和付出!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六
假期里,我讀了冰波老師的藍鯨的眼睛,讓我深有感受。我明白了,只有愛,才能消除怨恨;只有愛,才能寬恕過錯與冒失;只有愛,才能洗清污濁;只有愛,才能讓世界從重歸美好。
讓我憤怒的事情是,年輕的男孩決斷地舉起鉤矛。一道寒冷的白光,像一道閃電,射出向鯨的眼睛。藍鯨發出一聲短促的、痛苦的叫喊,它驚呆了。它沒想到他會這樣對待它,它最信賴的人類朋友。劇痛使它猛然回到現實里。它看見了鉤矛上拖著的麻繩正像蛇一樣瘋狂的扭動。驚愕、痛苦、憤怒涌上了藍鯨的心,但最厲害的是絕望。那鮮血染紅了大海;染紅了年輕的男孩的衣裳。那一刻,藍色的火焰爆發了,我知道,藍鯨復仇了。那一刻,我的心、世界,跟著藍鯨憤怒的心,指責那個冒失的少年。
讓我不明白的事情是,為什么女孩的爺爺把的藍鯨眼睛拿走?為什么要把藍鯨的眼睛埋了呢?后來我才懂了,原來,小女孩的爺爺他寧可冒犯神靈,讓孫女的世界繼續黯然無光,只是為了眾多漁人的生活。藍鯨不能失去它的眼睛,可是漁人永遠不能失去大海,我知道他心中的敬畏,也知道他們那時的悲哀。
最后,藍鯨的眼睛已經洗去了一切的污濁,靈魂升上天上去了。女孩的眼睛還是那么清澈、明亮、溫柔、純潔。這是一個多么好的結局呀!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七
我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今年快九歲了,爸爸從小教我識字,四歲開始讓我讀書,如今已讀了四、五年書了。我覺得讀書對我幫助很大,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心得體會如下。
(1)、讀書使人的思想進步。讀書使人明智,這話一點不假。通過讀書,我越來越懂事了,知道了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
(2)、讀書可提高閱讀能力。我開始讀書的時候,很多字都不認識,不斷問爸爸、媽媽,隨著不斷積累,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讀書的速度也快了。
(3)、讀書可提高寫作能力。一位名人說過,寫作能力從閱讀中來,說的很有道理。我的寫作之路經歷了三個階段:看圖寫話,寫日記,寫一般的文章。
總之,閱讀好處多多。我今后還要堅持閱讀。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八
我和我愛人都是人民教師,我們深知閱讀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所以從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給他講故事,帶他去書店,讓他從小就接受這樣的熏陶。孩子上小學以來,自己也認識了不少字,也更喜歡看書了。到現在為止,我們陪孩子親子閱讀已經有四、五年多時間了。回頭看一看,頗感不容易!欣喜的是我們家長的心血真的沒有白花,而且,這種潛移默化的成效,只有在家長和孩子共同用心投入、耐心堅持之后才能夠真正體會得到。
經過這么多次的親子互動式閱讀,我們已經驚訝地發現,孩子的閱讀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明顯的轉變:由被動變為了主動,由主動變為了自覺,由自覺變為了自發。現在的小家伙呀,早就改掉了回家沒事就看電視的習慣,總喜歡一頭扎進自己的房間里靜靜地看書;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小家伙就老喜歡把書中看到的有趣內容講給大家聽,還經常道出一些耳目一新的詞句,有模有樣的,頗有一定的語言組織和邏輯推理層次。閱讀,這個認知世界、吸取知識的重要方式,現在已經逐漸融進了孩子的興趣世界里。
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天下的父母親,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教育好,可是,如果不擺脫成人的眼光,不共同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世界里,不與孩子互動,不用心去摸索合適的方法,不去引導激發孩子的潛力,是很難體會到親子教育真諦的。
在共同閱讀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與兒童閱讀和思維特點有關的問題。這里略拾幾點,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首先,面對要解決的就是孩子的興趣問題。對幾歲的孩童來說,初期的生字生詞較多,較長的文章很容易讓孩子厭煩,講大道理的方式更是適得其反。除了耐心解釋之外,我們摸索了一些辦法,比如:給孩子提一些有趣的問題,模仿不同人物使用不同的有趣語調和滑稽的動作,pk式閱讀(游戲定角色,一人讀一節,誰讀錯或沒讀好就受罰)等等,收效比較明顯。
其次,就是如何讓孩子讀流利。我們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是先認字后理解意識,而且擔心念錯,因此停頓較多,詞句不連慣,如果讀錯就立即糾正的話會加劇這種現象。于是,我們鼓勵他消除顧慮,大膽地用詞語聯想的方式閱讀,孩子試后會流利許多,只是漏字和錯字多了一些,我們沒有再如以前一樣當時打斷糾正,而是改成了讀后指正,效果反而不錯。
另外,我們意識到,得要選擇適合孩子這個年齡段的書籍。對于二年級的學童,成人的感受、華麗的語句、復雜的邏輯思維,對于他們來說可謂是晦渥難懂,而且,純文字式的書籍不被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接受,如果讓孩子自已選擇書籍,他們更喜愛以漫畫方式為主的課外書。
總之, 親子閱讀,不是形式,需要家長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實踐;孩子的潛力,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引導,用心去激發!相信,每一次用心地參與,都會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發光點!都會感覺到了親子閱讀的魅力!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九
是什么在你躁亂時給你寧靜,在你困惑時給你啟發,在你傷心時給你慰藉,在你潦倒時給你力量,在你得意時給你清醒?……那就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書籍。書,小小的體積蘊含著無窮的內涵,娓娓地向我們彈奏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我喜愛閱讀,書幫我“知善”。書上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人就要存善心,表善意,起善行,終善果。要善待同學,善待朋友,善待親人,善待對手,更要善待自己。我在書上學到的第一個成語就是“與人為善”,我要把這書中文字符號的“善”變成更加具體的“善事”。
我喜愛閱讀,書幫我“知義”。書上曰“鐵肩擔道義”,這個“義”不是義氣,是指自己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書讀的越多,自己肩上承擔的.義務也就越多,對社會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書上還曰:“多行不義必自斃”。書告訴我們什么是國家之義,什么是江湖之義。什么義可行,什么義不可行。
我喜愛閱讀,書幫我“知理”。書上曰:“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世界上如何事物都是有聯系的,有規律的。因此我們只有“按規律辦事”才能事半功倍;分不清事物的內在聯系和事理,那只能是事倍功半。
我喜愛閱讀,書幫我“知遠”。書上曰:“智者慮遠,見微知著”。閱讀可以幫我們明亮眼睛,明辨是非。在慢慢人生路上,難免會有一些困難,有一些干擾。書籍,像一艘船,帶領我們沖出狹隘的溝谷,行駛到廣闊的大海;書籍,像一面旗幟,引導我們獲取知識的密碼,打開智慧的大門;書籍,像一盞明亮的燈,為你照亮人生前方的道路,為你照亮心靈的塵埃!
朋友,如果你想求善、求義、求理、求遠,那就熱愛書吧!
樹的眼睛詩歌里教案反思篇十
假期里,我讀了冰波老師的《藍鯨的眼睛》,讓我深有感受。我明白了,只有愛,才能消除怨恨;只有愛,才能寬恕過錯與冒失;只有愛,才能洗清污濁;只有愛,才能讓世界從重歸美好。
讓我憤怒的事情是,年輕的男孩決斷地舉起鉤矛。一道寒冷的白光,像一道閃電,射出向鯨的眼睛。藍鯨發出一聲短促的、痛苦的叫喊,它驚呆了。它沒想到他會這樣對待它,它最信賴的人類朋友。劇痛使它猛然回到現實里。它看見了鉤矛上拖著的麻繩正像蛇一樣瘋狂的扭動。驚愕、痛苦、憤怒涌上了藍鯨的心,但最厲害的是絕望。那鮮血染紅了大海;染紅了年輕的男孩的衣裳。那一刻,藍色的火焰爆發了,我知道,藍鯨復仇了。那一刻,我的心、世界,跟著藍鯨憤怒的心,指責那個冒失的少年。
讓我不明白的事情是,為什么女孩的爺爺把的藍鯨眼睛拿走?為什么要把藍鯨的眼睛埋了呢?后來我才懂了,原來,小女孩的爺爺他寧可冒犯神靈,讓孫女的世界繼續黯然無光,只是為了眾多漁人的生活。藍鯨不能失去它的眼睛,可是漁人永遠不能失去大海,我知道他心中的敬畏,也知道他們那時的悲哀。
最后,藍鯨的眼睛已經洗去了一切的污濁,靈魂升上天上去了。女孩的眼睛還是那么清澈、明亮、溫柔、純潔。這是一個多么好的結局呀!
我是個愛讀書的孩子,我讀過許多書,有:《老人與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麗絲夢游奇境》等。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本由著名兒童文學家冰波寫的《藍鯨的眼睛》。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他吧!冰波,著名兒童文學家,本名趙冰波,杭州人。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五十余大獎。
這本書里寫著一些感人的故事,有:藍鯨的眼睛、紅蜻蜓、花背小烏龜等等,其中我最喜歡藍鯨的眼睛這則故事,就讓我來講給大家聽吧。
在幽深的大海里住著一條巨大的藍鯨,藍鯨很愛它的眼睛,只有這雙眼睛才能發出純凈的藍光。有一個女孩,她的眼睛雖然長得非常漂亮,但是她是看不見的,因為那是一雙患了病的眼睛,爺爺讓她去聽海浪聲,那感覺就和看見大海是一樣的。爺爺是一位漁民,可現在他老了,不能出海。女孩很想讓自己的眼睛得到光明。夜晚,有條帆船出海了,船上有位漁民,他拿著桿鉤矛,想要藍鯨的眼睛,但他沒得到,藍鯨因疼痛一直向下潛,繩子被拉斷了,但那矛鉤卻無情地把藍鯨的整只眼睛都挖了出來,藍鯨痛苦地呻吟著,還好那只眼睛被那位小女孩撿到了,藍鯨的眼睛有著神奇的力量,使她重新恢復了光明。但她的爺爺擔心會發生藍鯨在海上報復漁民的行為,所以,趁夜里女孩睡著了,爺爺悄悄地拿走了藍鯨的眼睛,把它埋在了大榕樹下。女孩知道后,為了人類和藍鯨的友好相處,就把藍鯨的眼睛拋回了大海,海面頓時變成一片純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護、保護動物,才能讓生態平衡。
《藍鯨的眼睛》對我來說感受深刻。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三人,分別是小女孩、藍鯨和年輕人。先講小女孩吧,失明的小女孩得到藍鯨的眼睛后雖然很喜歡,但是她還有一個善良的心那就是每天等待藍鯨并還回眼睛。當爺爺將藍鯨的眼睛埋了后,失明的小女孩是多么悲傷,多么痛苦!她不顧一切,要找到藍鯨的眼睛,甚至手指頭都流出了血,還是努力去找,最終找到了。
再說藍鯨吧,藍鯨自從被人類拿走了自己的眼睛后,它感到絕望,因為它愛自己的眼睛勝過自己的生命啊!后來它卻寬恕了人們的過錯,還救過漁民的性命,最后將自己的眼睛獻給了小女孩,說明藍鯨有個善良的心。
最后講講這年輕人,當他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后,認識到錯事要自己承擔,便在海上用匕首將自己刺死了。
雖然他們三個的性格大不相同,但是唯一的共同點那就是愛。愛可以讓失明的小女孩不顧一切地保護藍鯨的眼睛;愛可以讓藍鯨將重獲光明的機會給了小女孩;愛還可以讓藍鯨原諒人類的過錯。只要心中有愛,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藍鯨的眼睛》是一部來自于冰波筆下的美麗童話故事。
在一個小村落前,有著一片大海,大海里面住著一頭藍鯨,而藍鯨是海上不容冒犯的神靈。它每一天只會去吃一些海面上閃閃的“星星”。而這頭藍鯨,最喜歡、最珍愛的東西莫過于他那雙冰藍色、水晶球般的大眼睛。在小村落里的每一個漁民都知道,只要得到了藍鯨的眼睛,也就等于得到了光明,有了它,瞎眼能夠重見光明,亮眼能夠變得炯炯有神。最珍奇的是,它能使人們的眼睛越來越美,永不衰老。
千百年來,曾有過多少人試著去挖藍鯨的眼睛啊,可是,到了最后,所有嘗試去挖藍鯨眼睛的人都失敗了。
后來,有個勇敢而冒失的少年,卻向藍鯨發起了挑戰,并把那冰冷的長矛刺向了藍鯨的眼眶,藍鯨的眼睛掉了下來。在這之后,那只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藍鯨開始瘋狂地報復小村落里的漁民。把村子里出去捕魚的漁船全部吞噬在大海里。最后,那個勇敢而冒失的少年,因為覺得自己非常對不起藍鯨,而在藍鯨的面前自刎了。
藍鯨愛著眼睛,男孩愛著女孩,女孩愛著世界;爺爺愛著孫女,也愛著祖祖輩輩傍海而生的漁民們……藍鯨的眼睛就是愛的晶體。只有愛,才能消弭怨恨;只有愛,才能寬恕過錯與冒失;只有愛,才能洗清污濁;只有愛,才能讓世間重歸美好。
寫出這樣作品的人,心中懷著多么大的熱情與希望、多少的憂傷多少的愛!我總是這么感激地想啊想。
《藍鯨的眼睛》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在海上發生的事,一個中年男子駕著漁船,乘風破浪來到了海面上,他是來干什么的呢?我的心中出現了一個問號。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那男人是來海上挖藍鯨的眼睛的,我讀到那男人把鉤子挖向藍鯨的眼睛,藍鯨的一只眼睛離開自己眼眶時,我的心不禁一震,心想:難道那位男子就不會感受感受藍鯨失去眼睛的痛苦嗎?難道他就不會體會體會藍鯨的心情嗎?藍鯨是無辜的,他為什么要傷害藍鯨呢?藍鯨失去眼睛,會給它帶來多少煩惱啊!那位男子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并不美好的印象。
我繼續讀著讀著,有一位眼睛即將失去光明的小女孩竟得到了那只閃耀著藍光的眼睛,頓時,她的那雙眼睛突然充滿了光明,她能清楚地看到一切,看到這美妙的世界。“多么神奇的眼睛啊!”我的心默默地念著。藍鯨的眼睛為小女孩帶來了幸福,帶來了快樂,令他的眼睛又得到了光明,從此不會寂寞。
我一口氣讀了許多,最后,小女孩的爺爺悄悄的把那只眼睛從小女孩身邊那走了,準備把那只眼睛活埋了,使藍鯨死去。就是為了不讓那只缺了眼睛的藍鯨再把大海搞得驚濤駭浪,因為那時,藍鯨的心情暴躁到了極點,動不動就會把出海的漁船打翻。從此,小女孩的眼睛又失去了光明,她問爺爺,爺爺說大家一起把那只藍鯨的眼睛活埋了,小女孩馬上跑出去,東尋西找的找眼睛,讀到這,我心中暗暗祈禱,希望小女孩能把那只藍鯨的眼睛找到,果然,小女孩在一塊土地前,感到了一片光明,他用力刨呀刨呀,終于把眼睛刨出來了,她的眼睛又恢復了光明。
這篇故事告訴我:我們要保護好小動物,它們也是人類的朋友,是善良的使者,讓我們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愛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