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暴雨篩讀后感實用篇一
但正如羅伯特.佛羅斯特(robert frost)在《林中路》(the road not taken)中所說的,“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時涉足”,歷史也在這些無數(shù)個有著無數(shù)條分叉的路口單向度地延伸著。雖然所有這些我們沒有走的路,按照量子力學中的平行宇宙理論,其實已經(jīng)在另外的一些宇宙中被人踏得寸草不生了,但我們所考慮的仍舊是那“唯一” 的、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歷史。
《隨機致富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認為,正是這種特點,讓人類幾乎天生就是概率盲。如果我們不參考那些“未曾發(fā)生的歷史”,那就無法真正看懂那些“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歷史”,借助物理學家費曼的說法,塔勒布稱這種做法為“在歷史之下求和”(summing under histories)。塔勒布寫作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概率盲上點兒眼藥水。但即使是他本人也認為不會收到太多效果,因為概率法則與人們的直覺是相悖的,我們在面臨選擇時一般只在潛意識中構(gòu)建兩種場景:a發(fā)生,或者a不發(fā)生,而沒有以73.45%的概率a發(fā)生這一選項,隨機性對于我們的大腦來說有些太過于抽象。更多的時候,我們對于未來只構(gòu)造一種場景:最有可能實現(xiàn)的結(jié)果,或者最期待的結(jié)果,當人們闖紅燈穿過車流洶涌的馬路時,他們想到的是方便快捷地通過,當人們花錢購買彩票時,他們想到的是價值上千萬的大獎。
盡管對于隨機性的無視與誤解隨處可見,但證券市場是塔勒布觀察得最多、感觸也最深的地方——在紐約大學數(shù)學教授和暢銷書作者的身份之外,他更是一名混得不錯的交易員。在漫長的職業(yè)生涯中,塔勒布看到那些他身邊的“明星交易員”們起起伏伏,總有一些人會因為一段時間的不錯業(yè)績而認為自己眼光過人,無往不勝,然后,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炸毀”(因為巨額虧損而被清算辭退)在某次黑天鵝的現(xiàn)身之中。
這里的黑天鵝不是指巴塞羅那隊的主教練里杰卡爾徳。根據(jù)塔勒布的梳理,概率論的哲學根源是懷疑學派。蘇格蘭哲學家休謨曾在他的《人性論》中以著名的“黑天鵝問題”表達了對于經(jīng)驗主義者的懷疑:我們看到的白天鵝數(shù)目再多,也無法推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因為只要有一只黑天鵝,就足以推翻這個猜想(后來,人們在澳大利亞真的發(fā)現(xiàn)了黑天鵝)。
時間會消除隨機性,黑天鵝終有一天會出現(xiàn),這在概率論中被稱為“遍歷性”(ergodicity)。“常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就是人民群眾對于這一原理樸素而準確的表達,一個聽上去更加玄乎的例子是,如果你讓一只猴子在一臺打字機前無限期地敲打鍵盤,那么總有一段時間內(nèi),這只猴子能一字不差地敲出《奧德賽》。
更重要的是,黑天鵝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與白天鵝的強烈不對稱性:一只黑天鵝就能推翻成千上萬只白天鵝累成的證據(jù)大山。在概率論中,如果結(jié)果與概率強烈不對稱,這被稱為分布的偏態(tài)(skewness),它的意味很簡單:如果失敗的結(jié)果太過于慘重,那么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有多高根本無關(guān)緊要,你的對策就是傳說中永不輸錢的賭博秘笈——“不賭”。
在蒙特卡洛轉(zhuǎn)盤和黑天鵝之上,塔勒布建立了自己的交易信念。他選擇了一種跟大多數(shù)交易員不一樣的方式進行投機:看分布形態(tài)而不僅僅看概率,因此他會做出看好后市的同時卻大量放空這種令許多交易員不理解的事情,他的交易風格是不斷地賠小錢,以等待黑天鵝的出現(xiàn)而大賺一筆。在這本位列《財富》雜志評選的75本商務人士必讀書之一的小書中,也許塔勒布能給現(xiàn)在的股民們帶來的最重要提醒是:不到胖女人唱歌時(歌劇往往以女高音飆高音結(jié)束),一切未定,投資其實只是在拋骰子,報酬也總有一天會來報仇。
凡是學過一些粗淺概率論的讀者,比如事前概率和條件概率,聯(lián)合概率和獨立分布等等,都會發(fā)現(xiàn)《隨機致富的傻瓜》的內(nèi)容很容易理解,但這并不會讓閱讀本書變得多余。因為即使是一位精通概率論的數(shù)學教授,也未必會在生活中真正用從概率論的觀點考慮事情,正如作者在他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是后天學的,但懂數(shù)學卻是天生的。這讓我想起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約翰.梅納徳.凱恩斯,他也曾寫過一本《概率論》(treatise on probability),顯示出對于這一數(shù)學領域的精深研究,可這也攔不住他在外匯市場上慘遭破產(chǎn),顯然凱恩斯并沒有按照偏態(tài)原理去操作。后來凱恩斯又在股市上再次陷入了瀕臨破產(chǎn)的窘境,考慮到第二次破產(chǎn)可能會極大地損害他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經(jīng)濟學家的聲譽(也許是世界上全體經(jīng)濟學家的聲譽),這一次他終于吸取了教訓,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割肉止損。
除了能獲取一些有用的概率知識之外,也許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透露出的與概率法則非常一致的人生態(tài)度。塔勒布本人的人生經(jīng)歷充滿了戲劇性,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曾擔任黎巴嫩的副,可謂官宦世家,但他卻遭遇了家族從巨富到赤貧的巨變。后來塔勒布成為紐約大學的數(shù)學教授,在剛剛進入股票市場時他就成功地避免了一場股災,并因此而引起了一些華爾街操盤手的側(cè)目。經(jīng)過半年的研究,塔勒布把這一切歸咎于運氣——他并不比別人高明,也不比別人愚蠢,只是和其他所有人一起在命運的轉(zhuǎn)盤上被隨意拋擲。
塔勒布信奉隨機性,但這世界卻喜歡非黑即白。在塔勒布創(chuàng)立投資基金和出版此書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兩極分化無處不在:要么是吸引所有的資金,要么一分錢拿不到,或者要么每家出版社都搶著要出版,要么就沒有任何答復。這種兩極化令塔勒布非常不安,“太成功容易樹敵,太失敗則叫人氣餒。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兩者我都不要”,他的感嘆讓人想起尼采的箴言:“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站在中間,風景最美”。塔勒布的人生觀并非是一種中庸之道,而是對于數(shù)學規(guī)律的一種篤信,甚至可以說,信仰。
暴雨篩讀后感實用篇二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暴雨篩》。
這篇文章寫了作者的一個南方女友不顧狂風暴雨的襲擊,冒著生命危險準時到達夜大學。因為老師和其他同學全部未到,朋友感到非常沮喪和委屈。看門老人稱贊了女友。老人的一席話使女友受益匪淺,以至后來事業(yè)有成。
想想看,在一個狂風肆虐,暴雨傾盆的寒冷夜晚,你會冒著大雨去上課嗎?暴雨,在一般人看來,是危險的,也許一件事就以“下暴雨”“不安全”等理由推掉了,可如果你是那百分之一中的強者,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強者會為了一件事而勇敢的沖出門,把這場暴雨當成考驗自己的時刻。
說到這里,我也有一個跟作者女友差不多的經(jīng)歷:
那是一個星期六,暴雨無情地敲擊著地面。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去上吉他課。冰冷的雨點捶打著傘面,我突然想到或許今天根本不上課。不知不覺中,琴行已經(jīng)到了。
“因天氣緣故,今日停課。”幾個黑色的大字跳躍進我的視線,仿佛在嘲笑我的愚蠢和無知。
現(xiàn)在,回想起這件事,暴雨篩里作者的那個女友,她并不傻,只是面對挫折堅持不懈。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頓時,我心里有一道“彩虹”亮了。對,我不是一個為暴雨所屈服的弱者,我贏了!
沒錯,暴雨是一個篩子,篩掉了膽小的,畏懼艱難困苦的人,留下了那些有膽量,不怕吃苦的勇者。坎坷也好,困難也罷,面對它們必須擁有一份坦然的心態(tài),一份拼搏的勇氣!
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是一條平坦的大路,它也會有崎嶇的山徑;成長的天空也并非永遠艷陽高照,也會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當困難來臨時,我們要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前進;遇到挫折時,我們要不怕吃苦,做一個有膽量,有毅力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取得輝煌的成功。
暴雨篩讀后感實用篇三
俗話說的好:“夏天像孫猴子的臉——一日三變。”現(xiàn)在看來,果然如此。
今日早上醒時,遠遠望去,天空萬里無云,各種鳥聲交雜在一起,嘰嘰喳喳,連綿起伏,有的聲音是從天邊傳來,有的卻又像在耳邊,似乎在看一場百鳥演唱會,可在我耳里,這群鳥似乎在討論一個問題。
可忽然一陣風吹來,震得窗戶“砰砰”亂響,樹葉被吹的“沙沙”狂叫。忽然,天邊飄來一大片云朵,云里白中帶灰,灰中帶飛,還沒有一分鐘,太陽就消失在云海之中了。
隨著風越來越猛,天越來越黑,鳥聲也停了,剎那間,昏天黑地,一道閃電從天而降,帶來了遠處的一聲“轟隆隆”的雷聲。隨著雷聲駕到的,還有一場傾盆大雨,這大雨似乎還想給外面的人類一個下馬威,一下子就“嘩啦嘩啦”地咆哮著、下著。這時,行人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躲進街旁小店,騎自行車、電瓶車的人們也顧不得穿上雨衣,一個個在雨中飛快地騎著。馬路上不時傳來汽車的“嘀嘀”聲,“轟隆隆——”又一聲雷聲,雨開始慢慢地小了。
夏日暴雨雖然時間短,但是卻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