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一
今天,又是作文班的戶外課,我真沒想到,今天的作文班戶外課是去我爸爸的家鄉(xiāng),萬江!
在戶外課中,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
包粽子要準(zhǔn)備很多粽葉和糯米、脫了皮的綠豆、咸蛋黃和繩子。
我先看了阿姨示范包粽子,兩三下就包完了,別人看著都覺得很簡單,我也覺得很簡單。結(jié)果,簡單的包粽子變得非常難。
我學(xué)著阿姨的樣子,來包粽子。我先把兩片粽葉折成漏斗狀,接著往粽葉里放入一些糯米,然后把脫皮的綠豆放在糯米的上面,再放入一塊蛋黃和一塊五花肉,最后再放入脫皮的綠豆糯米,用兩片粽葉把那些可能會讓餡流出來的地方包住,再用繩子把整個粽子包住。
今天我很驚喜,會來到爸爸的家鄉(xiāng),原來爸爸的家鄉(xiāng)也很好玩,下次有機(jī)會我還想再來。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jié)這天,甜糯的粽子,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還有孩子們的歡笑聲,讓整個小城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慶和歡樂里。
我們?nèi)叶际峭辽灵L的沙縣人,過端午時除了包粽子、喝雄黃酒外,還增添了洗百草浴、吃百草蛋這一習(xí)俗。
百草,要外婆家才有,城市里是找不齊的。端午這天一大早,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外婆家。當(dāng)城市的喧囂離我遠(yuǎn)去時,那芬芳的泥土氣息迎面而來,讓人忍不住深呼吸幾口。
到了外婆家,大家寒暄了幾句,就開始忙端午節(jié)的活兒了。
傍晚,外婆帶我和表弟去采百草。小草嫩綠,大艾芬芳,魚腥草隨風(fēng)起舞,葉下珠向我招手。采了幾種草藥后,外婆告訴我們接下來可以自由采百草了。我歡呼起來,像脫繩的野馬一樣奔跑,像破籠而出的鳥兒一樣自由。我精心挑了幾株看似普通卻長勢喜人的野草,還有一些山地葉和桑葉。我見田里有幾只鴨子,想起了“鴨子草”,這名字是我取的,它是一種葉片形狀像鴨子的草。我跑了幾百米,終于采到了這種草。“咦,那是大艾嗎?”我聽見表弟疑惑不解的聲音。“不是,那是地瓜葉。”外婆笑瞇瞇地說。“可是我已經(jīng)把它采下來了!”看著表弟一臉的憨笑,我和外婆都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
外婆把百草丟入大鍋,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便在屋子里彌漫開來。待水沸騰時,外婆把雞蛋放入百草水中煮。百草蛋煮熟后,我迫不及待地把蛋放在桌上敲擊,小心翼翼地剝殼,然后輕捏雞蛋,往嘴邊一送,一口下去,一股混著百草味的蛋香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吃完百草蛋和熱騰騰的粽子,外婆便用煮過的百草水給我洗澡。我像只歡快的小鴨子一樣,一頭扎進(jìn)棕黑色的百草水里。百草的`芳香讓我歡欣不已,我不禁閉上雙眼,輕輕地往身上潑水,讓身體的每一寸肌膚盡情地享受這清香的禮遇。洗完百草浴后,我聞著從身上散發(fā)出的淡淡百草味,覺得渾身輕松自在,那種感覺真是好極了!
是夜,到處燈火閃爍,小山村的寧靜與節(jié)日的喜慶融在一起,是那樣安詳,那樣迷人。端午是糯香的粽子,端午是帶勁的雄黃酒,端午是中華民族的龍舟,但在我的心中,端午,還是那散發(fā)著清香的百草和浸潤過百草水的蛋香。
“端午,端午,過端午。端午,端午,過端午。過呀么過端午……”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娇煽诘聂兆印?/p>
我也想親手嘗試一下包粽子的樂趣,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早上當(dāng)我趕到奶奶家的時候, 奶奶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包粽葉的東西,有粽葉、有糯米、餡料、還有一些扎粽子的線。糯米雪白雪白的 ,像白雪一般。我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拿起幾片粽葉把它們按順序排好,再把這些葉子折成一個蛋筒型。我放了許多糯米,這時奶奶說:你放的太多了,蜜棗往哪里放呢?我連忙倒回一些米,然后選 了一顆圓圓的、晶瑩透亮的蜜棗放了進(jìn)去。奶奶又說:你還可以放一些紅豆呀。我一想,這可是最好吃的紅豆蜜棗粽呀。我連忙放了很多紅豆進(jìn)去,然后開始包粽子了,可是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放的 米和紅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來,灑了很多。我都有點灰心喪氣了,這時奶奶安慰我說:不要放棄,倒掉一些米和紅豆,再試試你就會成功。在奶奶的幫組下,我的第一個粽子終于包好了。我再接 再厲,又接二連三的包了幾個粽子。雖然,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么精美,但是我心里還是很喜歡。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豬,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圓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簡直就是一個 動物粽子展覽嘛。
粽子包好了,有紅豆蜜棗粽、有豆沙粽、有蛋黃粽、還有豬肉粽。奶奶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不一會兒,清香、誘人的粽子香味從鍋里飄出來,我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粽子煮好以后,我是先吃那個 小肥豬?還是那個小瘦猴呢?我想來想去決定還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勞動成果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讓他們體會一下我的孝心。雖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們一定會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 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四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
這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包粽子。我們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棗洗干凈,還準(zhǔn)備好了幾片竹葉。
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兩顆大棗,再放上糯米,把竹葉包起來,最后用皮筋捆結(jié)實。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粽子熟了,我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吃晚粽子,奶奶又給做了五絲線帶在手腕上。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五
今天是端午節(jié),家家都吃粽子。往年媽媽給我們買粽子吃。今年媽媽說了,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吃。
我們把準(zhǔn)備好的江米、白糖、葡萄干和粽葉,都放在桌子上。妹妹拿來了細(xì)線,剪成了一段一段的。
我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三角形的筒子,然后用小勺子盛起江米,把江米放在張開的粽葉里,加上葡萄干、白糖、。最后把粽葉折過來,把張開的口子封好,用細(xì)線纏起來,纏的很結(jié)實,免的江米從粽葉里跑出來。
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半個小時,媽媽說可以了。
打開鍋蓋,媽媽把熱氣騰騰的粽子放在涼水里,過了一會兒,粽子涼了,我和妹妹拿起粽子,把細(xì)線打開,剝開一層層的粽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真香啊!咬一口,真甜啊,甜到了我們的心里。媽媽說:自己做的粽子好吃吧,我和妹妹異口同聲的說:好吃,好吃。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六
端午節(jié)時吃粽子再正常不過了。但包粽子,你們一定沒有親自嘗試過吧,那就來看看我們四年級二班的“包粽子活動”吧。
老師上午宣布消息時,教室立刻就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組里也有了明確分工,張瑞瑄、劉子岳帶米,孫慧珊帶粽葉,許琦俊帶棗,我嘛,就只能帶一雙手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三點十分,活動開始了!“前來助戰(zhàn)”的家長也帶著一雙靈巧的雙手教我們?nèi)绾伟兆印?/p>
剛開始時盆、鍋、勺“ 霹靂乓啷”,用媽媽買的話來說“活動開始前,你們就像小鴨子跳下水一樣,嘎嘎嘎亂叫喚。”好了,話不多說,快去包吧!
我向?qū)O慧珊要了一片寬大的葉子,綠綠的,一摸,很粗糙,再拿到鼻子前一聞,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口水不由自主的流下來,哎呀,又走神了,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包吧。首先在葉子根部折一個漏斗形狀,這可難不倒我,我握著根部將手一擰,一個秘密實實的漏斗完成了,再一步就是裝米了,這件事小菜一碟!我放了一點點米在“漏斗”里面,折起來,翻過去,折好后發(fā)現(xiàn)密是挺密的,可葉子松垮垮的,稍不留神米就會往下漏,那真是名副其實的漏斗了,跟粽子完全攀不上“親”呀!原因在哪兒呢?我很納悶,我使勁揪了揪葉子,一松手粽子又恢復(fù)原樣,它就像一個懶惰的小寶寶,懶散的伸伸腰露出白花花的小肚皮來。怎么辦呢,媽媽看了看,說:“嘉辰,你的米太少了!多放一點兒鼓漲漲的就不會松垮了。”“哦!”我茅塞頓開,迅速將粽子拆開,裝米時我特地裝得滿滿的,正當(dāng)我折葉子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漏洞,嗯,折過去吧,但那是一個角,萬一頂破了葉子這個粽子就白包了。我試探著蓋住那個角,嘿,真成功了!米漏不出來了!我第一個粽子問世了!可我回頭看奶奶包的粽子時,又泄氣了,奶奶包的粽子,有棱有角,特標(biāo)致!我的,小小的,沒有規(guī)則。這懸殊太大了。
不行,我要學(xué)會這門技術(shù) ,我留神觀察奶奶的做法,哦,這樣呀,我不動聲色的那了四條細(xì)長的葉子,將根部折在一起,裝上米后四條長葉子一起折,不能分開,哪邊有洞就往哪邊折,然后拇指托住(不能太用力,否則米會擠出來。)奇妙的是,這粽子不用線系,在粽子皮上用針扎一個洞,將葉梢傳過針眼,輕輕一拉,粽葉就把粽子牢牢困住了。
我終于學(xué)會包粽子了!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七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xué)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 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jié)快樂”!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八
在端午節(jié)里家家都要吃棕子,據(jù)說這主要是為了紀(jì)念屈原。棕子雖好吃,可是包并不容易了。
記得一次端午節(jié),我跟奶奶學(xué)包粽子。學(xué)包粽子必須要知道包粽子的四大步驟,①選擇合適的粽葉和材料;②把糯米放在折疊好的粽葉里;③把豬肉塞進(jìn)糯米里,包好;④用線把包好的棕子捆住,打結(jié)。
奶奶拿出用水煮過的棕葉,還有翻炒過的糯米,還有調(diào)好味道的五花肉,還有一些花生和豆子,我們準(zhǔn)備“操作”了。
只見奶奶的兩只手快速地把兩片棕葉折成三角形似的,然后,拿適合糯米放在上面,撒一些豆子,放上五花肉,再撒些糯米在上面,包好。奶奶的手熟練地上下飛騰著,就把粽子捆好了。不一會一只飽滿的三角形棕子就包好了,這真不愧是熟能生巧!
而我按照著步驟認(rèn)真包,可是這粽子非與我鬧脾氣不可。忙了半天,一個粽子也沒有包成,我可“不服氣”了,難道這小小的棕子能困住我嗎?這也太小瞧我了。奶奶見了,就在一邊耐心地教我,我認(rèn)真地學(xué)著。果然,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棕子,可是不太好看,不過,對我而言,已經(jīng)很好了,很棒了。
粽子包好了,就開始煮了。奶奶先往鍋里加入許多水,然后開始煮。煮了整整一個下午,盼了整整一個下午,粽子終于可以出鍋了。一掀開鍋蓋,一股熱氣帶著棕子的香味沖了出來,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往嘴里送。吃進(jìn)嘴里,軟綿綿的,帶著一絲絲肉香,而且有嚼勁,好吃極了。
在那一個端午節(jié)里我不但與奶奶學(xué)到了包粽子的手藝,還明白了功夫不負(fù)有心人。
端午節(jié)包粽子篇九
昨天下午,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包粽子。
原料都已經(jīng)提前泡了一晚上,現(xiàn)在就開始吧。
媽媽可是包粽子的老手了,只見微微發(fā)黃的粽葉到了她手里就像施過魔法一樣,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精致的“小漏斗”,媽媽再將白花花的糯米、紅溜溜的`花生和甜蜜蜜的蜜棗裝在那泛黃的粽葉里,“小漏斗”像充了氣似的“胖”了起來,媽媽再用白線將這個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的粽子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工了。
再看看我的“杰作”吧!那真叫慘不忍睹,一會兒有米跑出來了,一會兒線開了,媽媽見了哭笑不得,只得叫我過去玩。我只能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粽子”,過去玩了。
終于包完了,我一看。媽媽包得餡挺多,就是長得不好看,像個丑八怪,姐姐包得有角有棱,就是太扁了,像個難民。媽媽笑著說:“在家里嘛,吃得好,吃得多才算事,好看不頂用呀!”我和姐姐都笑起來。
粽子煮熟了,我嘗了一個自己包的,可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