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沉思錄》讀后感500字篇一
- 《沉思錄》讀后感 推薦度:
- 《沉思錄》讀后感 推薦度:
- 《沉思錄》讀后感 推薦度:
- 《沉思錄》讀后感 推薦度:
- 《沉思錄》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沉思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前朋友送給我一本英漢雙語對照版的《沉思錄》,沒有深入閱讀就放在書架上了。總想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再讀,一拖再拖,沒有想到最后讀完的不是手頭的實體書,卻是下載的圖文并茂的.純漢語電子書。我下載電子版純粹是因為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沒錯,就是“梁實秋”三個字。梁老師是莎劇翻譯大師,他翻譯的《沉思錄》影響不小。他曾力推這部譯作,認為是對他影響較大的一本書。帶著試探與好奇,想看看這本書到底神奇在哪,對自己會產生什么影響,于是我匆匆流覽了一下。
原來這是善于思考哲學問題的羅馬皇帝奧勒留留給自己孩子的警世恒言,也是斯多亞派哲學最后一部重要典藉。全書共十二卷,每一卷都加了一個小標題,小標題來自正文中最為經典的一句話,點明了主旨,可以根據標題喜好選讀。正如梁實秋所言,這些字字珠璣完全是“人格修養之借鏡”,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生活準則。作者對生死、善惡、理性、工作等都有思考。個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死亡以及相關問題的深刻闡釋。
什么是死亡?每個人來自于自然,被投放到宇宙,最后離開自然是一個自己的過程。無所謂恐懼與擔憂。每個人都只是蒼茫宇宙里的一個小角色,演出三幕足以謝幕離開了。做事應該抱著一種享受的態度,做每一件事就像做最后一件事那樣。不要動不動發怒生氣,應該學會理性克制自己。不要對過去與未來心存幻想,把現實據為己有,因為人唯一能被剝奪的只有現在。要簡單樸素愉快地活著,不要被肉體所奴役,只做必做之事,讓自己有保持安靜的定力。愛命中注定相遇之人。幸福就是按照本性去生活。
這本書最好是經常閱覽,會常讀常新。因為里面有梁實秋的評論,以及相關歷史背景介紹,所以讀起來相對較為方便。拙樸的內容,拙樸的文字,連梁實秋都認為原文很難翻譯,可見譯者的功底。有空還要看一下英漢對照版,看看難在哪里。
s("content_relate");【《沉思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沉思錄讀后感07-06《沉思錄》讀后感05-03沉思錄讀后感11篇10-19《沉思錄》讀后感5篇08-28《沉思錄》經典讀后感7篇06-22沉思錄的優秀讀后感作文06-05《沉思錄》讀后感15篇12-21小樓出走沉思錄-作文03-29沉思錄觀后感06-18讀《沉思錄》有感作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