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廠房搬遷方案 牌洲搬遷方案篇一
搬遷避讓工作以“把握政策、善重民意,周密安排,確保搬遷”和“建一拆一,拆一補一”為原則,立足全面推進,既突出重點,又兼顧一般,對危險點上的重點戶嚴格按搬遷避讓政策要求,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采取自建、外遷、投親靠友等形式搬遷安置,需統一安置到龍盤新村的要統一安排好宅基地分配、基礎設施配套等事宜,保障搬遷群眾生產有發展,生活有保障。
20xx年10月15日前完成剩余2個非重點戶的搬遷,20xx年10月25日前完成剩余10個非重點戶的房屋拆除,確保完成周林田地質災害點搬遷治理任務。
加強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和防治,認真執行搬遷進度月報、周報等制度,確保在治理工作過程中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加快搬遷避讓安置工作,加大周林田重點地質災害危險點群眾的組織動員工作,安排好群眾的生產生活。
抓好重點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管理,緊緊抓住“建、搬、拆”三個環節,周密安排,細化責任,分工落實,真正做到思想、責任、工作、指揮四到位,堅持建新房、拆舊房的原則,群眾搬遷安置后,危險點上的原宅基地收回,房屋及時拆除,并堅決禁止在危險點上新建住房以及遷入新的戶籍、拆分戶口等行為,同時做好資金管理,實行專款專用。
積極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鼓勵支持群眾開展多種經營,通過組織崗位培訓、勞務輸出等方式幫助群眾多就業,增加收入,使災害危險點上的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過得好,實現安居樂業,使搬遷群眾既脫離危險,又脫貧致富。
廠房搬遷方案 牌洲搬遷方案篇二
1.1.1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工程的技術交底,并對每一個單項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工藝要求,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等進行交底,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均應熟悉現場、圖紙及規范、規程要求,作到人人心中有數,不盲目操作。
1.1.2按照業主和規范要求,對所有施工工機具,檢測儀器(表),清洗設備,勞保用品等作好檢驗、驗收、儲存、保護工作。
1.1.3設備的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a. 檢驗設備的外觀b. 確認設備的技術參數、動作狀態c. 檢查設備的安裝精度d. 測繪設備間的相互位置,操作位置,畫出相關圖e. 設備的加工精度以現場就地生產的工件為準,以后該樣品工件隨機裝箱和發運。
以上檢查要作出詳細的記錄,并交雙方現場代表簽字,作為安裝依據。
1.2標記為了方便拆遷和復原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設備拆遷采用統一的標志方法,即數字標位的辦法進行,電氣設備的拆遷,基本上采用同一方法進行,并根據電氣設備的復雜性,相應增加部分標記符號。
其次,為了確定各線設備在生產線的位置,按各線工藝流程方向排列的先后標定各設備,標定的原則為各可分離的、完成某一工藝過程的設備為劃分單元進行標定。
設備分解要綜合考慮,分解及重新安裝時,能保持原有精度要求的條件下考慮包裝方便,二者有矛盾時應以保證精度,工作性能不發生變化為準。
各線(設備)的限位擋塊,行程開關,無觸點開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不拆下,以減少安裝后再調整的工作,必須拆下的,必須嚴格測定探頭的位置與發訊工件(或擋塊)的相對位置和距離,標出安裝位置,并作好記錄,畫出草圖。
各線設備,應按以后安裝時可能缺乏資料的情況下,標定各相關的定位尺寸,并畫出草圖,記錄具體數據,以便復位安裝。
對于二個設備之間的聯接件,應有復位的標志和定位標記,并且盡可能在一條線上做到符號統一,部件標號可按聯接設備的工位。
對于不易辯認方向的設備,要有明顯的安裝方向符號。
各種拆卸符號,標志,必須牢靠,定位標記和定位尺寸測量點,應盡可能按永久性要求進行,以免因掏箱運輸等原因損壞和模糊,影響安裝。
記錄工作,是以后安裝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必須有專人負責,需要甲方簽證認可的工作,必須堅持會簽制度,特別是設備檢查的缺陷記錄,裝箱清單記錄。
1.3拆卸記錄1.3.1由于拆卸的設備一般都是舊設備,拆卸前,北京搬家網應對每臺設備的外觀,相對位置,安裝精度,工藝情況作好檢查,并且會同業主與 有關技術人員填好會簽表格,作為今后交工驗收的依據,對個別正在進行的設備,北京搬家網還可取其加工件作為調試中的樣品,以作設備安裝后加工精度的標準, 對一些控制方式較先進的設備,比如用計算機控制的設備,要考慮從停產 拆卸、包裝、運輸、 重新安裝、 調試運行這樣一個長周期過程中,機內程序丟失問題,要及時作好備份。
1.3.2拆卸前,設備的標號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細致的工作,設備的拆卸務必要做好這項工作,拆卸時,要按照統一標號法編號,為今后順利安 裝提供保證,另外,除了對拆卸設備進行編號外,還要對設備某些部分作好定位標記,如設備的工藝檔塊,碰頭限位開關的位置,各種傳感器的安裝位置,保險裝 置,安全閥的原始位置以及一些圓形安裝件,對稱安裝件,在拆裝過程中有可能改變位置,在拆時,作好定位標記,安裝時就能很容易地恢復原位,減少不必要的調 整和失誤。
1.3.3根據總的拆卸原則,結合各設備的實際情況,確定主要拆卸件的數量,各件的外形尺寸及估算重量,拆前應繪制出測出各部分的相關尺寸,繪制必要的管路系統圖,對運行導軌,動力頭及各種傳感檢測元件采取保護措施。
1.3.4拆卸順序方框圖:(圖略)1.3.5管路、線路拆除拆卸時應先拆支管后拆總管,最后支架,在其他設備解體件外形尺寸內的管線不再拆卸,由軟管與 設備連接時,將與管子連接拆開后,將軟管綁扎到設備上,拆卸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a. 繪制出各生產線必要的管路系統圖b. 由于拆卸的管頭較多,因此必須在被拆卸的管接頭兩側先掛上安裝標號牌,拆下的管接頭要包扎好,以免損壞絲扣和污物進入。
c. 管接頭所帶的密封墊不得遺失,可一起包扎在管接頭內。
d. 拆下的管子,按其所載的介質種別,分別捆綁,掛好裝箱標記,送往指定地點。
e. 拆卸時,必須用合適的工、機具,用力適當,每件拆卸件必須有裝箱號,并進行防銹處理后,才可裝箱。
1.3.6解體根據各工藝設備的具體情況及運輸要求,確定其是否解體,解體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a. 繪制出必要的工藝設備平面布置圖。
b. 拆卸過程中要做好詳細檢查和拆卸、解體記錄。
1.3.7電氣系統的拆卸各加工線(設備)電氣系統拆除要注意以下幾點:
a. 拆卸前,要熟悉各電氣設備的相對位置,了解電纜走向和其編號意義。
b. 畫出各電氣設備間的相互位置,在拆卸橋架前,要先畫出立體圖,然后再在圖上標上安裝號,再將此安裝號標在電纜橋架上,標志完畢,方可拆卸。
c. 考慮到機械電氣拆裝的安全方便可靠,電纜解體從各動力頭按線盒位置進行。
d. 拆卸前要先按對應端子的線編號,全部編上號,認真核對無誤后方可拆卸。
e. 對于位置超高的接線盒,應從立柱上拆下,固定在相應的位置,但線纜不能受力。
1.4清洗設備、管件等拆卸完畢后,應及時進行清洗、防銹工作,具體操作方法可參見《機械設備安裝方案》中的“設備清洗”。
2.1先小后大,先易后難,先地面后高空,先外圍后主機,必須要解體的設備要盡量少分,同時又要滿足包裝要求,最終達到設備重新安裝后的精度性能同拆卸前一致。為加強崗位責任,采用分工負責制,誰拆卸,誰安裝。
2.2拆卸前,首先必須會同廠家及業主切斷并拆除該設備的電源。水源、氣源等和車間動力聯系的部位。
2.3放空潤滑油,冷卻液,清洗液等。
2.4拆卸中應避免破壞性拆裝(如氣割等),如必須進行的要通過業主代表及主管工程師。
2.5所有的電線、電纜不準剪斷,拆下來的線頭都要有標號,對有些線頭沒有標號的,要先補充后再拆下,線號不準丟失,拆線前要進行三對照(內部線號。端子板號、外部線號)確認無誤后,方可拆卸,否則要調整線號。
2.6拆卸中要保證設備的絕對安全,要選用合適的工機具,不得隨便代用,更不得使用大錘敲擊。
2.7吊裝中設備不得磕碰,要選擇合適的吊點慢吊輕放,鋼絲繩和設備接觸
處要采取保護措施。
2.9組合設備拆裝時,拆下的螺栓、螺母,定位銷等要涂油后立即擰回和插入原位,以免混亂和丟失。
2.10對設備上的一些可動部分,如溜板。動力頭等要降低重心,用木板墊死后再鎖緊。
2.11設備的液壓管路較多,每拆一個頭前,必須先掛上帶有安裝號的標志牌,有些部件要作好定位線記號,拆下的管子二端要立即用蠟紙包扎,以免污染和損壞絲扣。
2.12拆下的設備要按指定地點存放。
2.13設備的電氣柜內插件板不要拔下,用膠帶紙封住加固。
2.14作好拆卸記錄,并交相關人員。
三、
四、
4.1熟悉環境,了解水、氣、電力控制的操作位置,拆卸時必須明確停斷狀態方能操作。
4.2嚴格按電氣安全規程施工,停斷必須掛有“禁止合閘”的標志牌,并有防止誤送電的技術措施。
4.3正確使用現場工、機具,了解其使用性能。
4.4嚴格遵守防火規定,需要明火操作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并有專人監護,在易燃、易爆物周圍,要嚴格禁止明火作業。
4.5應盡量避免交叉作業,高空作業必須攜帶安全帶,安全帶懸掛必須符合安全規程要求。
4.6拆卸設備時,必須先熟悉相關圖紙及設備,禁止盲目操作。
4.7拆卸設備和吊運時,必須注意不得損壞廠房及設施。
4.8現場應配備專職安檢員,及時檢查和清除不安全因素。
4.9要做到文明施工,及時清理現場和廢物。
(一)單臺設備的安裝施工
(二)單臺設備安裝工藝
(1) 設備從存放地至安裝位置的隨箱起吊、運輸、開箱、清點、查驗、移交;
(2) 地基基礎檢查、清理及安裝器材準備;
(3) 設備吊裝、就位、一次找正;
(4) 地腳螺栓灌漿、養護、二次找正;
(5) 管路連接;
(6) 液壓系統安裝及管路連接;
(7) 潤滑系統安裝及管路連接;
(8) 風管連接;
(9) 控制柜、操作柜的安裝;
(10) 電氣儀表及控制系統安裝、配線及橋架鋪設;
(11) 與上下輔機的控制聯絡接口安裝;
(12) 潤滑部位的潤滑油脂加注(包括減速機等);
(13) 設備擦洗、現場清理;
(14) 配合設備空負荷試車、綜合檢查、整改、安裝階段驗收、配合負荷聯動試車、最終驗收;
(15) 系統清理、設備擦洗、綜合檢查、空負荷試車、配合負荷試車。
廠房搬遷方案 牌洲搬遷方案篇三
為推進全鎮扶貧開發工作,幫助農村貧困人口解決基本生存條件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根據自治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會議精神及縣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聯系本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是一項牽涉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量大的工程。為積極穩妥推進項目的實施,在工作中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政府組織、群眾自愿原則。扶貧搬遷試點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土地等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上,鎮人民政府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和措施,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愿的原則,要發揮中央專項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以及對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調動搬遷戶自愿搬遷的積極性。
(二)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鎮人民政府要積極做好項目實施的前期準備工作,堅持成熟一個,審批一個,開工一個,做到有組織、有計劃的穩步推進。
(三)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原則。搬遷方式不搞一刀切,根據各搬遷點具體情況,能就近插花安置盡量就近插花安置,宜分散安置的則分散安置。有經濟基礎、建房用地條件較好的搬遷點,要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布局。
(四)鎮人民政府實施、部門配合的原則。鎮人民政府作為工程業主,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其他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根據各部門的職責,制定相應措施,積極支持工程建設;鎮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負責督促、負責檢查。
(一)搬遷對象選擇依據
搬遷戶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居住地生態環境惡劣,自然條件差的石山區貧困群眾,人均耕地面積在0.3畝以下的;水源涵養林、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工程建設中需要搬遷的農戶;貧困地區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農民。(屬地質災害搬遷須市一級國土部門鑒定并確認)。
2、有勞動能力,遵紀守法,實行計劃生育,愿意到搬遷地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
(二)搬遷區域的確定
根據我鎮居住地生態環境及地質災害情況,搬遷區域確定為我鎮的高堆、甘棠2個村。
(三)扶貧搬遷對象的確定
1、凡符合扶貧搬遷條件的農戶,必須自愿提出申請。
2、審批程序:搬遷戶自愿申請。填寫好《蒙山縣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農戶申請書》和《蒙山縣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人口遷出審查表》,各一式四份。鎮派出所、鎮人民政府審查后簽意見蓋章,再由鎮人民政府統一報縣林業局審查簽意見蓋章,最后報縣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定案。
(四)各遷出點的移民規模
全鎮計劃搬遷規模為4戶15人(其中高堆村2戶7人,甘棠村2戶8人)。
(一)遷入地選擇依據
1、各搬遷戶就近插花安置,搬遷戶不改變其原住小組所在地行政性質,生活住宅建設用地在自有的旱地(坡、荒地)安排,要有發展余地。由鎮人民政府審查,上報縣土地局審批后方可實施。
2、有利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3、所在地的'干部群眾積極配合搬遷戶搬遷工作。
(二)遷入地的確定方法及各遷入點的搬遷人口規模
遷入地全部在遷出地本屯(組)選擇,不存在土地糾紛,也可降低搬遷成本,易于群眾搬遷。全鎮遷入地及搬遷人口規模為4戶15人,分別是:高堆村2戶7人,甘棠村2戶8人。
(三)遷入點的建設內容
1、遷入點的主要生活和生產條件及移民生產發展方向
各遷入點交通相對便利,具備路通、電通、水通條件,居住環境改善后,移民能安心搞好生產,通過發展種植、養殖業達到脫貧致富的目標。
2、搬遷戶的生產用地來源
搬遷戶仍使用原來生產用地,并在荒地、坡地墾荒開挖土地45畝(人均3畝)種植經濟作物。
3、搬遷戶生活資料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
新開墾耕地45畝,新建道路3公里,清理水利渠道2公里,搬遷戶新建住房建筑面積250平方米。
(一)退耕還林方案
1、移民遷出后,在縣水果、林業部門的指導下,計劃種植水果和毛竹或造林,恢復植被。
2、條件允許可墾為耕地,種植木薯或種桑等,發展經濟達到脫貧致富目標。
(二)方案實施時間
搬遷后,用兩年時間實施
完畢。
工程總投資7.5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國債)4.5萬元,地方配套3萬元)。
20xx年9月-11月,對2個搬遷點進行詳細的摸底調查,做好宣傳發動和搬遷戶的思想工作,完成項目的實施設計方案。
20xx年11月-20xx年6月,項目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期內要完成住宅、道路、水電、新開墾耕地等建設,組織農戶為下一步的生產、生活做好準備。
20xx年7月檢查驗收階段。項目竣工后,鎮人民政府組織人員自檢、自驗,并將項目的有關資料整理歸檔。自驗合格后,寫出申請報告,由縣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領導小組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初步驗收;初驗合格后,再申報市有關部門進行驗收。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是我鎮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措施,是幫助農村貧困人口解決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是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工程建成后,易地搬遷戶生產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從而使未擺脫貧困的群眾和地質災害頻發區的群眾安居樂業,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廠房搬遷方案 牌洲搬遷方案篇四
為切實做好地質災害易發區群眾防災避險搬遷安置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州國土資源局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縣所處的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形地貌復雜,地質構造復雜,巖性巖相變化大、穩定性差,斜坡巖體的風化、卸荷強烈,巖土體的工程地質性質較差,加之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區內大部分區域地質災害處于易發區。地質災害涉及全縣16鄉2鎮,具有點多、面廣、災種齊全、規模大、爆發頻率高和難以治理等特點。全縣地質災害覆蓋率達縣域面積的70%以上,受地質災害直接威脅的群眾達5700余戶,31000多人。嚴峻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已成為制約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
堅持“預防為主、治理與避讓相結合、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按照“以人為本、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節約用地、方便生產生活”的方針,著重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緊密結合起來,以鄉(鎮)為單位,實行屬地管理,由鄉(鎮)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堅持“自力更生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的原則,公平、公開、公正地推進我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工作,努力保障地質災害危險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為確保搬遷安置工程順利實施,成立由分管縣長為組長負總責,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為副組長具體抓落實,各成員單位相互配合的縣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安置工作領導小組。
(二)具體保障措施
項目實施主要從政策保障、土地保障、資金保障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落實。
1.政策保障。在生產發展上優先補助搬遷戶,在建房貸款上實施優惠。在新農村建設、水電開發移民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持,以盡快安置災民。
2.土地保障。由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在自愿的前提下進行土地轉租、調換、退耕還林或根據就近搬遷原則將未承包土地及閑散地調整給搬遷安置戶等多種形式。原宅基地,原則上要求復墾。
3.資金保障。實行專款專用,封閉運行。根據省項目補助資金大小,明確搬遷戶補助標準和發放程序。
4.制度保障。明確各職能部門目標任務、工作職責等措施;由縣國土資源局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責任書,各鄉(鎮)人民政府與搬遷戶簽訂協議書,并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執行。
(一)搬遷對象的確定(20xx年6月至20xx年7月)
我縣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需搬遷的農戶數較多,避險搬遷安置為175戶。根據《省藏族自治州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和《縣避險搬遷規劃修編(20xx年~20xx年)》,由在規劃內的農戶向當地政府提出自愿搬遷申請,各鄉(鎮)通過對規模、穩定程度、發展趨勢、危害性、危險性及農戶受災害點危害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最后確定今年避險搬遷對象。搬遷農戶必須與縣國土資源局及鄉(鎮)人民政府簽訂《自愿搬遷申請書》、《地質災害避險自愿搬遷協議書》。
(二)避險搬遷選址的落實(20xx年8月至20xx年9月)
根據《省藏族自治州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和《縣避險搬遷規劃修編(20xx年~20xx年)》避險搬遷安置工程選址技術要求,地質災害易發區的農戶必須進行搬遷安置的新址選定,選址以安全為首要原則,避免再次受到地質災害的影響和危害。結合“就近安置與發展相結合、土地開發整理及生態移民搬遷相結合”的原則和本地實際情況等幾個方面內容。
(三)避險搬遷戶動工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
搬遷選址確定后,縣國土資源局與鄉(鎮)、村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加強對新房建設的督促工作,同時對搬遷戶所遇到的具體困難給予幫助和解決。
(四)驗收階段(20xx年12月)
搬遷安置戶的新房屋驗收,由縣國土資源局組織鄉(鎮)、村聯合進行驗收。驗收采取“一看、二查、三聽”方式進行。一是看搬遷戶是否按《實施方案》搬遷完畢、安置房的取得方式(新建、購置舊房;安置房的間數、面積)、災害區域內舊址房屋拆除情況(是否全部拆除舊房)。二是檢查搬遷選址是否按《實施方案》要求選定,是否位于安全地段。三是了解搬遷戶搬遷后的生產、生活是否適應等各方情況。
(一)資金籌措
搬遷安置工作所需資金由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災害防治減災防災專項資金解決。
(二)資金使用及安排
嚴格按省級下達的補助標準,項目經驗收合格后,縣國土資源局向縣政府申請,經縣財政撥付國土資源局后分別劃撥至各鄉(鎮),由鄉(鎮)人民政府一次性支付給搬遷農戶。
涉及避險搬遷安置工作的各鄉(鎮)務必于20xx年8月15日前將《自愿搬遷申請書》、《避險搬遷協議書》和《縣20xx年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工作目標責任書》報送至縣國土資源局。
廠房搬遷方案 牌洲搬遷方案篇五
1、確定總負責人、執行人員,以及各部門對接人員; 2、確定搬遷日期:
3、發布搬遷通知(對內)及公告(對外),要求各部門接到通知后對所需搬遷的物品開始進行計劃性整理;
4、變更企業vi,如名片,是否需在搬遷前進行更換;
5、新辦公地點清潔用具、低值易耗品統計(需列明清單)及采購;
6、新、舊辦公地點出入證辦理,主要是搬遷公司的搬運人員出入證。
7、新辦公室是否需做空氣凈化、精保潔。
8、新址文件柜擺放,辦公室安排。
1、各部門對所需搬遷的物品自行打包,并做標記,電腦拆裝后由搬運公司負責打包。(工作必須物品可最后封箱)
2、人力資源部對各部門需搬遷的物品進行統計核對。 3、搬運當晚加班人員名單,對各部門物品核對。
1、舊辦公地點廢品的清理。
2、新辦公地點的保潔。
前期準備工作表
搬遷物品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