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嶗山游篇一
嶗山綠茶產于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嶗山綠茶,嶗山地處黃海之濱,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土壤肥沃,土壤呈微酸性,素有北國小江南之稱。大家聽過嶗山綠茶嗎?對嶗山綠茶有了解嗎?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嶗山綠茶,快來看看吧!
北方的春天,乍暖還寒,雨量稀少,茶葉葉片生長極其緩慢,采摘的葉片,綠中帶黃,葉片小而厚,略顯老氣;南方已經春暖花開,氣溫已經很高了,茶葉生長的速度快,雨量增大,采摘的茶葉鮮、嫩、綠、葉片大而薄,梗長。加工工藝也存在著差別,南方加工綠茶的工藝成熟,各種設備較北方先進;嶗山綠茶歷史較南方要短得多,加工工藝不夠成熟,加工設備不夠先進,因此,生產出的成品茶葉外形有較大的區別。南方綠茶茶胚極細,大小均勻,顏色綠;嶗山綠茶茶胚略顯粗,偶有大葉夾雜其中,顏色微有綠黃感覺,表面有白毫。
南方綠茶,湯色綠,茶湯略顯渾濁,有較大的懸浮物,可見杯底;嶗山綠茶,湯色綠中帶黃,俗稱帶黃頭,茶湯明亮,有極細的白毫懸浮其中,可見杯底。
南方綠茶與嶗山綠茶生長的土壤環境不同,澆灌用水不同,還有霧氣、海氣等環境因素的不同,味道截然不同。南方綠茶初聞香味濃烈,再聞香氣不純感覺;嶗山綠茶初聞一股淡淡的清香飄入鼻腔,再聞能感覺到一種豆香味,那種豆香味就是我們都熟悉的豌豆香,給人一種清雅、幽香的感覺。
南方綠茶與嶗山綠茶由于生長的地理環境不同,沖泡以后的葉片的形狀也就不同。南方綠茶沖入水后,卷曲的葉片馬上打開,打開的葉片平、直,表面光滑,其中有許多較大的半截葉片;嶗山綠茶沖入水后,卷曲的葉片伸展較慢,有些葉片到最后也不能夠完全伸展開,即便是伸展開的也是皺皺的,其中偶有較小的殘片。
南方綠茶前三泡口味較重一些,但入口不滑、不綿,較澀,回甘、回味不好,三泡以后,口味變淡;嶗山綠茶一泡沒有什么味道,二泡口味稍好,三泡以后漸入佳境,那種特有的.清雅、幽香的豌豆香味開始顯露出來,茶湯入口滑、綿,微苦,回味悠長,回甘較好。六泡以后口味逐漸變淡。
飲茶與減肥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神農本草》一書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及茶的減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現代科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實,飲茶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膽固醇,令身體變得輕盈,這是因為茶里的酚類衍生物、芳香類物質、氨基酸類物質、維生素類物質綜合協調的結果,特別是茶多酚與茶素和維生素c的綜合作用,能夠促進脂肪氧化,幫助消化、降脂減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維生素c則可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綠茶本身含茶甘寧,茶甘寧是提高血管韌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嶗山綠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堿,兩者所產生的綜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養神之效,更具備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美國化學協會總會發現,茶葉不僅對消化系統癌癥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對皮膚及肺、肝臟癌也有抑制作用。經過科學研究確認,茶葉中的有機抗癌物質主要有茶多酚、茶堿、維生素c和維生素e;茶葉中的無機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鉬、錳、鍺等。中、日科學家認為,茶多酚中的兒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把茶用作排毒的良藥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神農時代(約公元前2737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說,這在《史記·三皇本記》、《淮南子·修武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
嶗山綠茶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體現在若干有效的化學成分和多種維生素的協調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堿、維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強人體心肌活動和血管的彈性,抑制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力,從而抗衰老,使人獲得長壽。根據醫學研究證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還能增強微血管的韌性和彈性、降低血脂,這對防治高血壓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癥極為有用。茶葉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機硒,比糧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國理查德·派習瓦特博士認為:食物中加入硒與維生素c、維生素e配合成三合劑,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而茶葉中正富含這些有益生命的奇異元素。
嶗山綠茶是我國綠茶中的經典名品,香韻醇厚宜人,滋味鮮爽獨特。
品茶時三刮莫要忘,越刮茶越香。
悄悄刮去漂浮的茶料,喝出的是冰糖消融之后的甜美。
茶味與輔料的滋味超脫而出,甜香味美。
露變幽香,淡淡湯色,潤喉解渴。
嶗山游篇二
這天,烈日炎炎,我們整裝待發,要一起去嶗山旅游。
到了太清宮頂,我們終于可以下車了,一群人沿著剛修好的林間小道一路下坡,“下山了!”我們大喊著,兩個小朋友快速飛奔。下山的路都是臺階,一會我的腿就抗議了!
到了山底,沿著寬敞的石頭路進入太清宮,啊,這里有很多的參天大樹,有銀杏樹、山茶樹,還有藤類植物,有的銀杏樹都1400多年了,太厲害了。在一個院子,有一顆樹,自己沒有了葉子,被藤類植物纏繞著,這個藤還開了很多鮮艷的花朵,兩個植物幾乎都分不開了,很多地方長在一起,所以,大家都叫它們“夫妻樹”。
穿過龍頭樹,進入一道門,里面有一顆更加神奇的側柏樹,它在很多年以前被雷打過,火把它燒的焦黑,還燒了一個洞,就這樣它還是活過來了,而且還長得又高又大,這么頑強,真是太厲害了。看著它軀干上留下了被火燒的痕跡,很多人都覺得佩服。
最后我們把所有的樹都看了,這些樹,各有特點,形形色色,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頑強地生長著,象征著自強不息的精神。
嶗山游篇三
突然心血來潮使我想去尋舊。這念頭一產生,就是不可擋。
再向上爬,卻沒有看松樹,而是直奔竹林而去。原先的竹林,不知去哪里了,這里的竹林在寂靜中沉默。問及,人人都搖頭不知。我把附近找了個遍,也未尋到記憶中的那片竹林。
我的導游問我:“你能詳細說說你記憶中大體的印象嗎?”
“我好像能帶你找到你要去的地方。”
于是,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那邊去。從濰坊到嶗山,只是為了尋舊。
果真是這里,四合院外面走不幾步就是甜水井和夢中的竹林。只見記憶中的那口井,方方正正立在那里,清澈見底,只可惜,這里的水已經不能再喝了,滿井的錢沉在井底,讓人寒心。而那片竹林,早已沒有記憶中的風采,亂蓬蓬的沒有了輪廓。我丟了童年中的竹林,雖然這里的水還請,這里的竹還翠,但記憶中的,我已記不清楚了。
經過多年后的我,追尋著去看竹。人有時,尋找的不過是記憶里的從前。當年的種種,不曾忘記的,日后又念念不忘的,只因為啊,從前的童年,我們再也會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