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吃餃子作文篇一
吃完飯后,我問爺爺:“為什么要吃年夜飯?年夜飯是怎么來的?”爺爺回答說:“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與親人團聚。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傳統習慣。春節(過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不出遠門,忙著準備過年的食品、迎接遠歸的親人。過年吃甜粄、煎丸子、饊子,還有鹽焗雞、紅燒肉、釀豆腐、臘肉、臘腸等客家菜。”
我又問爺爺:“那我們今天晚上吃的鹽焗雞、紅燒肉是誰發明的呀?”
爺爺笑著說:“這不是誰發明的,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傳說是客家人以前擔鹽上江西時,把雞埋在鹽擔里以備路上吃而無意發明的。紅燒肉呢,傳說蘇東坡家住在河堤旁邊,他經常把自家的豬肉切成方塊,做好后送給修河堤的工人吃。他把這種肉稱為‘東坡肉’,后來人們就簡化成了紅燒肉。”
“爺爺,那您最愛吃的釀豆腐又是怎么來的?”我又問爺爺。爺爺喝了一口茶,笑著說:“相傳很久以前,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是結拜的好兄弟,后來因為在吃飯點菜的時候出現了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豆腐,聰明的飯店老板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制作出了釀豆腐。”
(釀豆腐)
這時,我的表弟接著問:“外公,那我最愛吃臘肉、臘腸又是怎么來的呢?”爺爺說:“臘味至今已有很長的歷史了,當時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興旺,當時的豬肉除正常屠宰銷售外常有剩余。一次偶然的機會,當地有一個村民把剩余的豬肉用食鹽鋪撒面上,次日又將用鹽腌制了一夜的豬肉用繩吊掛起來,時值冬至,連日大雪,無法出門,那戶人家便將腌制的豬肉取下煮食,卻發現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從此,用鹽腌制豬肉成臘味的工藝便流傳開來。而臘腸呢,是廣州的伙計看到做生意的阿拉伯人經常攜帶的灌腸。覺得這玩意兒不錯,在臘肉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
(臘肉、臘腸)
吃豐盛的年夜飯時,全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邊,一邊吃飯,一邊說說笑笑。我覺得那是最幸福的時刻。我真想天天都過年,天天都吃年夜飯呀!
春節吃餃子作文篇二
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家人總會按照習俗把“財神爺”“灶王爺”等各路神仙請到家里,讓他們保佑家里平平安安。可我才不這么老套,我想著的是如何把美食請到肚子里做客。
推開超市的門,我的眼睛立刻盯住了各色美食,目光像透明但卻粘力十足的膠水,粘著食物,不能動彈。我推著高級“跑車”――購物車,車輪慢慢移動,開向食物身邊,接它們回家“過春節”,為我的肚子做鋪墊。
夜幕降臨,河面上已倒映著一絲月影和顆顆閃礫的星影,以及夜空的黑影……
把食物們從超市請來做客也真不容易,伴隨著一路月色回到了家,媽媽卻不招待它們,真是讓我不好意思。回到家,也只有妹妹這吃貨滿心歡喜迎接食物的到來。食物在我家“住”了一天,晚上引起了我和妹妹的失眠!
屋里,鐘聲“嘀嗒,嘀嗒……”的演奏,像在為我和妹妹催眠,可我們卻一人手里拿著幾包零食,享受著吃貨的快樂。春節的夜晚,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布滿夜空,真是完美無瑕,煙花聲里飽含著春節快樂祥和的氣息,我們吃著零食,隔著窗戶看煙花……
這就是一對吃貨姐妹幸福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