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政治高考備考策略 新高考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核心素養為宗旨。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充分體現本課程的學科特點和育人價值,是本課程的設計宗旨和實施中的基本要求。
2、內容聚焦大概念。“少而精”為原則,聚焦大概念,精簡容量、突出重點、讓學生深刻理解和應用重要的生物學概念。
3、教學過程重實踐。強調學生動手、動腦,積極參與。通過探究性學習完成工程學任務,加深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
4、學業評價促發展。重視評價的診斷作用、激勵作用和促進作用。
1、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課程、新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怎樣引導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對教學內容深入思考,這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教師應設置恰當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面向全體學生
尊重每一個學生,給每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而不是只關注成績好的同學。這就要求我們課堂教學時,要因材施教,要適應不同性格、興趣、思維方式的學生的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小組學習,分工合作,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取長補短。
3、倡導探究性學習
科學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實驗和探究。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要讀書、查閱文獻,與同學交流、不斷提出問題,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由過去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通過實踐發現規律。
4、由單純傳授知識轉向提高學科素養
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的教育者。學生將來可能忘了你教他的相關知識,但形成的生物學觀念、科學思維方式,科學探究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正確的價值觀,會使他收益一生。
課程結構改變對教學的影響
課程結構的變化:
新課程壓縮了必修,適當增加了選修,且設計了選修的層次,凸顯了學生的選擇性。
課程結構: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
必修中刪去的相關內容,復習時考慮弱化一些,選修教材目前只能閱讀電子版,尤其是原先選修的合并內容,選修3的相關內容要再講了。
對于新高三來說,舊教材新高考,如何實現新舊教材的有效鏈接,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要進行教研,及時解決。
政治高考備考策略 新高考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加強我院行業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我院圍繞今年在縣直機關中開展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在全院干部職工中廣泛開展政治思想學習教育。在實踐中,堅持支部中心學習制度,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在學習方法上,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撰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和座談討論相結合,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方方面面的意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習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3月11日,醫院18名黨員在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的帶領下,深入到駐點村xx村進行義診、送醫送藥、訪貧問苦,此次活動為當地老百姓送去贈藥贈款約3000余元,就診人數達300多人次,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及交口贊譽。醫院結合今年計劃生育工作的嚴峻形勢,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以講政治、顧大局的飽滿熱情認真履行計生兼職單位工作職責,確保完成計劃生育年度考核工作任務。在繼續加強學習法律法規上,結合“四五”普法,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業醫師法》、《醫德規范》、《獻血法》等衛生法律法規,把職業道德教育與^v^《關于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的意見》及醫療機構和人員的“八不準”等內容結合起來,促進了職工服務理念的轉變,堅定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自覺性,加深了醫患關系溝通和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根據醫院形勢發展需要,提高醫療服務,促進醫療技術進步,我們科學地提出了醫院發展目標,牢固樹立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各項規章制度,xx年6月,我們健全完善修訂了規范性可操作性強的《x人民醫院綜合目標責任制》制度,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院干部職工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得到加強;扶危濟困、博愛助人的人道主義精神得到了進一步弘揚,今年為有特殊困難的同志解決實際共捐資47770元,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
為提高醫院診療水平,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就醫需求,加強傳染病的治療安全隔離措施,改善就醫環境,我院興建了一幢占地730平方米,建筑面積1230平方米的標準傳染病房大樓。目前,該大樓土建工程已完工,正在裝修之中,預計年底可投入使用。投入資金160萬元,完成了醫院南大門、綜合大樓等項目工程的征地26000平方米,該項目的立項、報建工作正在進行,爭取明春工程能夠順利實施。繼續推行醫療設備及藥品招標采購,集中采購,以降低成本,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購進質優價廉的設備,達到節約資金的目的,又促進了廉政建設。根據醫療業務發展需要,不斷加大對醫療器械設備的投入,年內醫院先后投資資金30萬元購置了除顫起博器一臺、心電監護儀一臺,集資、籌資320萬元購進德國西門子螺旋ct機一臺,并均投入使用,使得醫院的診療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醫療質量是醫院各項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是醫院的生命線,也是管理成效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根據省衛生廳有關醫療質量管理規定制定了醫療質量管理的原則: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基礎環節、終末質量并重,自我控制與全面監督并舉,建立個人、科室、醫院三級質控。醫教股和護理部將提高醫療質量建在“三基三嚴”基礎上,對全院醫生、護士進行了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核和測評,有效地使醫務人員在臨床中嚴格執行基本規章制度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將科主任定為科室第一負責人,要求嚴把科內醫療質量、手術質量、護理質量、病歷書寫質量、各種檢查、檢驗質量、醫學影像質量等質量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防范,使醫療質量管理更趨科學化、專業化。同時不斷加強對醫技人員繼續培訓工作,繼續選送各類醫技人員到省級或對口扶貧xx市醫療單位進修學習,并在院內多次舉辦醫療學術講座。通過學習,使醫院全體醫技人員不斷更新新理念、新技術,并很好地應用于臨床,為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較好地調動了全體人員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院內形成一股“學、趕、幫”的良好學習風氣。從而大大提高了我院醫技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和診療水平,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今年1—11月份業務總收入963萬元,其中醫療收入548萬元,藥品收入415萬元。接收進修實習生25人。全年總診病人145300人次,其中門診139630人次,急診5670人次,搶救危重病人625人次,搶救成功例數594人次,死亡31人數,搶救成功率95%;住院總人數2565人次,出院人數2525人次,治愈病人2308人次,好轉164人次,未治愈人數43人次,死亡人數10人(其中24小時內2人),搶救危重病人236人次,搶救成功率97%,診斷符合率94%,全院開放病床200張,病房周轉次數12次,搶救心腦血管病人83人次,外科住院病人723人次(手術265例),婦產科住院病人1265人次(手術323例),放射科檢查5091人次,b超檢查4536人次,檢驗科檢查2436人次,ct檢查2160人次,胃鏡檢查186人次,腦電圖檢查243人次,心電圖檢查1843人次,理療科診療163人次,口腔科診療324人次,五官科診療3643人次,眼科復明術124人次,派出干部到掛鉤點及醫生下鄉計劃生育382人次,完成高考、兵檢1632人次,完成有關單位健康體檢625人次。我們承接了xx年良好的發展勢頭,圓滿完成了xx年上級和人民交予的各項工作任務,為xx年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經濟基礎較薄弱,資金短缺,地方財政投入有限,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
2、管理信息化的進程不夠平衡,制度不夠完善健全。
3、高級拔尖專業技術人才少,缺乏學科帶頭人。
4、行風建設還不夠到位,缺乏監督力度。
5、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設備配套需進一步完善、更新,以適應新的科學發展需要。
1、以社會需求、群眾滿意和醫院自身發展的需要為標準,扎實抓好醫院建設,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2、爭取省、市和對口扶貧的支持,多方籌措資金,解決制約醫院發展的瓶頸問題。
3、加大行風整頓力度,融入醫療質量監控全過程,塑造自身形象和品牌,營造溫馨、舒適的醫療診療環境。
4、繼續加強對醫技人員培訓教育、人才引進,完善醫療設備配套、提高設備利用率。
5、預投入資金興建醫院南大門、南面綜合大樓、影相樓、供應室、“120”急救中心、污水處理系統以及老病房改造。
6、預投入資金完善icu病房建設。
政治高考備考策略 新高考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本人近期有幸參與了2022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高中英語)。研修過程中聽取了多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來自韶關的王錦霞老師所作的“區域高三英語教研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講座。現就王老師的講座淺談幾點個人的收獲總結。
一、將課標理念與高三復習完美結合
新課標自20xx年發布以來,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課標里的各種理念也可以說都或多或少能夠深入人心,但如何在日常實踐中很好地踐行卻一直是一線教師在不斷研討當中。特別是在高三復習中,如何將課標理念與高三復習完美結合起來一直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平常經常看到的高三復習教學很多都是詞匯語言點教學、語法復習、專題訓練等,這些教學方式與課標倡導的教學理念是大相徑庭的。然而,王老師的講座卻給我帶來了新的啟示。在王老師的教研整改下,新課標的理念已經能夠很好地與高三復習完美地結合了,如她將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理念貫徹到高三復習的日常操作中。
二、將前沿教學理念與高三復習結合的大膽嘗試
從王老師的講座中,我還發現她將很多前沿理念有機地與高三復習進行了大膽嘗試,比如群文閱讀。在王老師所展示的四節高三復習典型課例中,她介紹了在閱讀課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高三閱讀教學。該課例中,授課老師選用了一篇高考真題,一篇新教材的閱讀文章和一篇舊教材的閱讀文章。這三篇文章都是基于同一主題選擇的,而且文體也都是說明文。本節課例中,第一個文本和第二個文本進行對比閱讀,有效地實現了閱讀技能的遷移,第三個文本作為拓展作業又再次鞏固了閱讀技能。
三、將區域學情與高三復習結合起來
王老師除了把新課標和前沿教研的理念融入到高三復習中,而且還扎根于區域學情特點,把高三復習教學做實做到位。在王老師提供的四個課例當中,每個課例都是基于相對薄弱的學情開設的。這是非常接地氣的做法,因為高三復習針對的群體絕大多數學生的學情并不是特別樂觀。提供大量支架支撐學生有效地學習便是最大的基于學情的體現。以寫作課為例,寫作教學除了教授寫作策略外,該課例中授課老師還提供了很多主題詞、句、段的支架,而且這些支架也都是循序漸進,完全沒有太多的違和感。
政治高考備考策略 新高考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今天,在距離高考一百天的時刻,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目的就是動員全體高三師生再接再厲,頑強拼搏,創造性地做好最后一百天的復習工作,用好分分秒秒,短時間自主高效地創造佳績。
高三這最后一百天,是一個人一生最關鍵的一百天,在某種程度上講,它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決定著一個人未來的生活質量,決定著一個人高中學習的最終效果,決定著一個教師三年奮斗最后收獲什么樣的果實。
高三對我們師生而言,既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重大的機遇。誰能勇于面對,誰能科學面對,誰能高效面對,誰就能笑在最后。
高三全體同學,今天站在新的起跑線上要時刻牢記“現在不埋頭,將來何以抬頭”的深刻道理,樹立“別人與我比父母,我與別人比明天”的雄心,時刻胸懷“別人與我比中考,我與別人比高考”的豪情,全體同學要滿懷必勝的信心,滿懷奮斗的激情,滿懷崇高的理想,滿懷高效的方法,滿懷殷切的希望,不要把遺憾留給未來,不要讓后悔纏繞一生,要堅定地、果斷地、毫不動搖地、熱血沸騰地亮出寶劍,沖上前進道路!
高三全體教師要不負家長的期望,不負學校的期望,不負社會的期望,咬定常規,做透細節,革新方法,情暖三生,恪守撫育,把最有效的方法教給學生,把最動人的關懷送給學生,與我們的學生一起相伴百天,奮斗一百天,同生共長一百天。
學校號召,全校上下要以質量為本,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質量,努力為全校師生尤其是高三師生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多角度的優質服務。
學校號召高一高二全體師生要肩負起學習的責任,肩負起振興學校的責任,肩負起振興家庭的責任,拿現在的每一天當高三過,努力向高三看齊,為在不久的將來沖擊高三,沖擊高三最后一百天積聚力量。
學校號召,全校上下要在奮斗中成就學校光輝的明天,要在奮斗中締造學校質量的輝煌。
政治高考備考策略 新高考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篇五
敬老作經,孝親作緯,織造文明一片天。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敬老的方式也在變革。10月是第七個“敬老月”,在敬老月期間,銅陵的敬老活動推陳出新,讓老年人們盡享文化大餐。活動形式豐富多樣,讓老年人們作為主角,積極參與其中,享受晚年樂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銅陵市范圍內營造出和諧、溫馨的敬老愛老氛圍。
10月7日上午,銅陵市第五屆“情暖夕陽·愛滿銅都”重陽節慰問義演活動在天井小鎮舉行,來自部分敬老院、社區的100多位老人歡聚一堂,沉浸在社會各界為他們營造的濃濃的敬愛氛圍中。活動中,來自義安區實驗小學、伯樂幼兒園的孩子們、市健身秧歌協會、合唱愛好者聯誼會、京劇協會、音樂家協會的成員們以及義安區文化館、市與我同行愛心協會義安總站的愛心人士們,為老人們送上了《重陽到》、《誰不說俺家鄉好》、《孝敬》、《尊老愛幼》等舞蹈、黃梅戲、獨唱、快板等文藝節目,讓老人們在節日里享受到一份獨特的文藝大餐。
震天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舞步跳起來……10月6日,一場以“關愛夕陽·溫暖黃昏”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在銅陵順安老年公寓舉行。這場演出由愛心之家協會攜手翠湖交誼舞協會、老年大學愛心藝術團聯合舉辦,在重陽節前夕給老人們帶去歡聲笑語和溫暖關懷。
在一片歡呼聲中,開場舞《今生相愛》表演拉開了文藝匯演的序幕。歌曲《老阿姨》讓老人們聽得如癡如醉;葫蘆絲演奏《映山紅》仿佛將老人帶進了過去的歲月;歌曲《一曲相送》《嫂子頌》則讓老人們跟隨著節拍輕聲合唱;舞蹈《又見北風吹》《草原上的月亮》將演出帶至高潮,老人們紛紛起身與志愿者同舞共慶。活動現場,志愿者與老年公寓的老人們歡聚一堂,為老人送上了水果和糕點,并親手交到了每一位老人手中。一位老人表示,老年人年紀大了,身邊不經常有家人陪伴,有時候會感到很寂寞,“能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很高興,心里也特別溫暖”。
10月5日,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群心村一改往日的寧靜,全村60歲以上老人及村里工作人員420多人歡聚在村幼兒園的操場上,共享“慶國慶、迎重陽”敬老宴。據了解,當天,和悅軒與群心村聯合舉辦“慶國慶,迎重陽”敬老幸福宴活動,該村400名60歲以上的老人歡聚在一起,共享敬老幸福宴。主辦方不僅為老人們精心安排菜譜、挑選食材,還安排魔術、變臉、旗袍秀、戲曲和歌舞等眾多文藝節目。
92歲的老人吳懷樓說:“看到這個難忘的場面,心里特別溫暖和感動。”村民陳翠花的婆祖母今年89歲,老人由于生病現在臥床不起,陳翠花一大早用三輪車拉著老人來到現場。當看到臺上表演變臉節目時,老人臉上露出生病后從未見過的燦爛笑容。
“老干部活動日”觀光銅陵山水 帶領老人共享城市發展
日前,銅陵市委黨校組織開展“老干部活動日”活動,20余名黨校離退休老同志集體秋游歡度重陽佳節。在西湖濕地,老同志漫步觀賞如詩如畫的濕地水景,駐足眺望候鳥翩飛,興致勃勃地辨識蘆竹、香蒲、茭白、水蔥、傘草等濕地植物,享受和煦陽光、習習清風,以愜意的“濕地行”體驗生態銅陵之美。隨后老同志又來到氣象公園,大家逐一觀看景觀展示,聆聽現場講解,學習氣象知識,感受科技、人文與自然的深度融合。老同志對我市在綠色發展中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奮和自豪,對市第十次黨代會描繪的未來五年銅陵美好藍圖充滿信心,并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銅陵各項事業尤其是干部教育培訓事業發展,做到老有所為。
石頭剪刀布、象棋、套圈……10月8日,在郊區民福社區廣場的“慶重陽”老年人運動會上,一項項妙趣橫生的比賽吸引了不少老人。70歲的吳富貴在套圈比賽中,玩得不亦樂乎,有說有笑的他儼然如一個“老頑童”。“活動了筋骨,娛樂了身心,有趣!”吳富貴告訴記者,雖然年紀大了體力有限,但是運動競技的心不減,他樂呵呵地說這個重陽節過得非常有意思,仿佛一下年輕了一二十歲。
在銅官區友好社區,活躍著一支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年齡最大的超過70歲。這群自稱“紅馬甲”的志愿者,頭戴小紅帽,身穿紅背心,誰家有困難進誰家。更多時候,他們手中拿著編織袋,邊巡邏邊撿拾路邊的垃圾……他們就是汪榮振志愿服務隊。
社區的事情繁雜瑣碎,如衛生死角、化糞池漫溢、窨井蓋缺失、路燈不亮等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對此,汪榮振老人在社區義務巡邏中只要發現這些問題就去主動解決,每天他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不知道為什么,只要干起事來我就渾身充滿了勁,希望多做點事情充實自己。”汪榮振說,他夏天在樓道里鏟小廣告的時候,一般是從早上5時多鏟到下午2時多,一天下來汗水都把頭上的帽子浸濕了,身上也沒一處干凈的地方,但他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多年如一日堅持服務社區,汪榮振老人的行為不僅改變了社區的環境面貌,更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重新找到了寄托。“我今年70歲,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是我不會去想自己的年齡,而是去想怎么為這座城市盡力做一些事情。”汪榮振說,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這一天他要繼續發揮余熱,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10月9日,在銅陵立新社區廣場上,老人們聽說有義診,紛紛趕來。志愿者根據老人需求對老人進行聽力、血壓、血糖等常規檢查,并根據老人的檢查結果提供相應的診療建議和健康指導。此外,志愿者還向老人發放并宣傳了《老年人生活注意事項》《老年人飲食健康》等老年人健康宣傳手冊,為其解答在平常的生活照料中遇到的問題。
“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管是家庭還是社會,也不管事節日還是平時,我們都應該做到關愛老人。”活動組織者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幫助老人正確應對老年生活,也使老人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懷,給老人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