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新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知識點總結匯總一
這次培訓,專家們的精辟講解,名師的精彩課堂,都給了我深深的感悟。各位知名專家、同行從自己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他們對初中歷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給我們展示未來中國教育的遠景,在這些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個普通農村鄉鎮中學的教師,我們平時思考的太少。平常我們在學校中,考慮的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課,對于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的并不多,更沒有著眼于教育的發展遠景。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多年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這已經成為固定的教學模式,新課改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次培訓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使我認識到: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改變了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更加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系融洽。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討中,我們都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體會。每一個話題都會引發班級成員的熱議,每天都有不小的收獲。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見,使我有了更寬闊的視野,掌握更高的教學技能。因此研討交流充實了我,讓我獲得了進步。我將把自己學到的、感悟到的應用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使教學效果更上新臺階。
這次網絡培訓學習雖然辛苦勞累,但是讓我獲得了快樂。我懂得了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動中研究,這將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標。例如“課例研究”,通過參加此次培訓活動,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內涵,對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特定教學問題的深刻反思及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的過程。
今后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去,在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最新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知識點總結匯總二
ok3w_ads("s005");1764年,伏爾泰在《哲學辭典》中曾寫下這樣一段讓中國人讀起來頗感自豪的話:“4000年以前,當我們還不會閱讀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知道了所有我們今天引以為豪的東西。”這“引以為豪的東西”中當然包括中國的金融業:中國有5000年的金融歷史,中國的貨幣源遠流長。
通史是溝通歷史和現實的紐帶。也許,因為中國金融史有5000年的歷史,紛繁漫長而內涵豐富,也許,因為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跌宕起伏、 曲折回旋使中國金融發展史充滿了矛盾性和復雜性,所以要正確地記敘和恰如其分地評價中國5000年金融發展史實在是一項太艱巨的工作,非一般的研究人員的能力所及。可以說,中國至今還沒有一部系統地闡述研究金融的通史。
16年前,1992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融學會、中國金融出版社攜手中國金融史研究領域的六大著名專家,開始了中國金融界的一大創舉:編寫一部系統地闡述中國從古至今金融活動及其規律性的專業通史。16年后,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統地闡述和研究5000年來中國金融演進與制度變遷的專業通史——《中國金融通史》(全六卷本)全部正式出版發行。
了解《中國金融通史》的六位作者就懂得了《中國金融通史》的分量。
葉世昌先生,1929 年出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教授,中國經濟思想史博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張國輝先生,1922年出生,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導。杜恂誠先生,1947年出生,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兼職博導。洪葭管先生,1921年出生,上海市金融學會副會長、研究員,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指導教師,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姜宏業先生,1930年出生,金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金融史研究會副主任,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楊希天先生,1940年出生,人民銀行陜西分行金融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這六位學者在相應各題素有研究,擁有重要學術成果,理所當然具有絕對的權威。
《中國金融通史》的分量還表現在這套書的時間跨度上:這部巨著上溯先秦,下迄20世紀末,第一卷為先秦至清鴉片戰爭時期,第二卷為鴉片戰爭后的清時期,第三卷為北洋政府時期,第四卷為國民政府時期,第五卷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據地時期,第六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996)。特別要提的是,《中國金融通史》的內容不僅涵蓋了從古代到近現代,而且還講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金融發展與改革,過去一般人寫史都不愿意講當代,《中國金融通史》對此作了重大的突破。
5000年的金融歷史在現在的讀者看來是非常遙遠而神秘的,金融歷史又具有不可重復性,要考察中國金融的發展軌跡,只能借助前人的文獻資料。讀《中國金融通史》,讓人感嘆的是它的征引文獻資料之豐富、史料挖掘之深、參考文獻涉及面之廣。舉一個例子,《中國金融通史》第一卷雖然只有50多萬字,但書中所列的主要參考書目就有174種(還有多種文集筆記、明末清初小說、地方志等未一一列出),其中,光是《明實錄》、《清實錄》兩套書總卷數就達7000余,作者從80年代初即開始逐卷查閱、抄錄,并以此出版了《明實錄經濟資料選編》和《清實錄經濟資料輯要》。應該說,六位作者的前半生都在為《中國金融通史》的寫作作素材和思想上的準備。
居今識古,鑒往知來,可以說,《中國金融通史》為我們拾起了中國5000年的金融歷史,為我們搭起了金融歷史和金融現實的橋梁。“記載過去,啟迪未來”,這應該是《中國金融通史》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相關熱詞搜索: 沉寂 歷史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最新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知識點總結匯總三
從總體看試卷,試題覆蓋面廣,能緊扣知識點,注重在試題類型和敘述方式上緊扣書本、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側重于對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題源于教材,試題難度適宜。
1.從試卷中反映出以下問題:選取題滿分20分。出錯較多的是基本史實錯誤、歷史概念含糊不清,多在需要記憶的小題。造成這些題失誤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固,缺乏相關歷史知識的積累,不注重對有效信息的分析,不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等等。如4.日本人在杭州設廠--考查的是甲午戰爭后《馬關條約》的資料,如最能反映五四運動資料和性質的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2.第二題:非選取題,本試題總分30分,依舊考察的是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1)一些同學審題潛力差不會審題甚至不仔細審題。如21題問1919年以前中國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事件,許多同學回答的是中共成立,明顯時間上不對(2)一些學生態度不端正,答題用心性不高,試卷存在超多空白,只做選取題,甚至無試卷。(3)一些同學基礎知識不牢固,甚至沒有記憶,如長征的起止點等。
1.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平時教學中應以課本為主。在考試中,基礎知識部分是占主體的,掌握基礎知識是學生綜合運用,靈活掌握知識的前提,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前提。在教學中務必要加強對知識點的鞏固,反復訓練,以每個學生都能熟練地掌握為前提,尤其是對于學困生,務必要讓他們掌握最基礎的知識。
2.注重答題技巧的傳授
在平時的教學中,務必要注意訓練學生的答題技巧,傳授解題方法,尤其是材料題,務必要多訓練多指導,力爭使學生能夠從容答卷,減少失誤。
3.注意審題潛力的培養
這次考試中,導致失分嚴重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生不認真審題。在以后的教學中,多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讀題,審清題,有的放矢地作答。
4.端正學生學習歷史的態度。
沒有看題就放棄了。所以要端正學生學習歷史的態度,告訴他們學習歷史的簡便方法,是他們學習歷史歡樂起來。
最新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知識點總結匯總四
比較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異同
相同點:
歷史背景相同:統一前資本主義都已有了顯著的發展。由于國家的分裂割據狀態成為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所以迫切要求實現統一。
統一都有一個中心:意大利是以撒丁王國為中心;德意志是以普魯士為中心。
都有中心人物:意大利是加富爾;德意志是俾斯麥。
有共同的敵人:都要求排除阻礙統一的奧地利的干擾。
統一的方式相同:都是通過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實現統一的。
都達到了最后的目的:走上了統一,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掃除了障礙,但都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不同點:
德意志: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推行“鐵血政策”,對內加強局勢的嚴格控制,大力發展經濟、軍事實力;對外一方面依靠強硬的軍事,武力解決問題,一方面展開靈活的外交活動。
意大利:在統一戰爭中除內因外,更多地借助于外國的幫助,主要是法國的援助,借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最后完成統一。人民起義在戰爭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