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樓夢讀者閱讀心得感受篇一
獨坐窗邊,捧一杯清茗,靜讀《紅樓夢》一書,初如白開水,淡而無味,而后漸覺如陳年佳釀,個中滋味,五味雜陳,正所謂千古一夢,都是紅樓中人。紅樓如酒,小酌怡情,大醉傷身。
古今中外,可有一書,能讓人百讀百遍義,孰讀孰不同?正如作者開篇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此書早已曠古絕今,再續皆為狗尾續貂。
曹雪芹作紅樓夢,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自覺紅樓有大道寓于其中,道生一,開篇衍生一“石頭”,一生二,由石頭衍生出神瑛和絳珠,二生三,再衍生出寶、黛、釵,三生萬物,是為紅樓夢。
紅樓中事,滿紙荒唐。紅樓中事,滿目心酸。總覺得高鶚和劉心武續的后四十回都不甚好,都沒有寫出曹雪芹心中所想,把紅樓的結尾寫得太過凄涼,太過小家子心性,沒有剛開始的大氣,也忽略了許多隱藏的深意。如果曹雪芹沒有生在亂世,如果他能夠將紅樓的結尾公諸于眾,或許一切都會不同。但自古亂世生英才,如果不是在那個紛亂的年代,沒有那亂世之秋,又何來雪芹何來紅樓?紅樓大夢,千古一夢。我這小輩自不敢妄加造次,比不上那些紅學家,也只是憑著對紅樓的親切與熟悉來談一些見解罷了。
普天之下,怕是只有紅樓才能常讀常新,每時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心性都會影響對這書的感悟。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怕也只有這石頭記能讓人魂牽夢縈,配得上這名著二字。
紅樓夢讀者閱讀心得感受篇二
簾外一蓑煙雨朦朧,梧桐在風雨之中,枝葉顫抖,沙沙作響。不經意間,一兩片黃葉自枝頭飄落,于一地素白的秋菊之間顯得分外蕭瑟。我坐于窗下,桌上放著一杯茶,溫熱的霧氣一點點溢出,漸漸散于秋風中。氤氳之中,我手捧一部《紅樓夢》,細細品咂。
我深陷于紅樓的夢境中,無法逃脫。賈府的繁榮到敗落,從滿園的歡聲笑語到雜草叢生,我盡收眼底。
落紅滿地,她惋惜地皺眉,一雙似睜非睜的眼不覺間流下淚水。這女子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除黛玉,誰還能有這般美好?這般富有詩意的女子,有著這般細膩的心思……最后卻還是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移步,抬頭,見一女子在打理盆栽。蘭花清幽,虛涵若谷,優雅淡然,風輕花落定。時光踏下輕盈的足跡,卷起昔日的美麗悠然而去,那與之有良師一起品茶論經的日子,漸漸模糊,而那良師,近在咫尺,卻似遠在天邊,帶著一顆素心,期待著執子之手。探春,純潔如你,堅強如你。
紅樓夢中,賈府的女子有數人,我偏愛非議最多的寶釵。相對于林黛玉外冷內熱、鮮活靈動,薛寶釵顯得太冷靜,也太無情——還記得寶玉生日群芳抽簽占花名嗎?寶釵抽到的那根簽子上寫著“任是無情也動人”,她動人是真的,無情亦不假。金釧去世時,她為王夫人開解;尤三姐之死,她更是冷漠。在寶釵眼里,尤三姐的死、柳湘蓮的遠遁,還不如伙計們吃飯重要。不錯,她冷漠、無情,可是就算是她為尤三姐、柳湘蓮盡灑同情之淚,甚至寫下傷感的詩篇,又有何用?死去的不能復生,遠遁的也回不來,倒不如打理府上的事。寶釵總是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默默地幫助一些人,比如給和自己毫無關系的邢岫煙施以援手,雪中送炭,這種善心,她不愿別人知道。金釵雪里埋,高貴如你,孤寂如你。
由寶釵我得到了很多啟發,就是小善與大善、感性與理性的區別。小善者,就是婦人之仁,表面會做出慈善狀,當真的事關自己利益時,便就不再理會,不愿真心付出。寶釵則是君子之仁,這個有智慧的女子早就一葉知秋地參透世間沒有永久的繁華,便有言:“姨娘是深知我家的,當日我家也是這樣冷清不成?”今后,我知道了,做人應做大善者,并且不能被別人的小恩小善所迷惑。
迎春、妙玉、晴雯……這些女子,性格各異,像是讓作者寫活了一般。曹雪芹筆下,這些女子是那么活靈活現,與當時的封建社會格格不入。評點四大名著,《水滸傳》中,女子要么是水性楊花的,要么就是“母老虎”;《西游記》中,更是把女子塑造成一個個妖怪;《三國演義》里雖不乏有許多美麗的女子,但終究是“禍水”……只有《紅樓夢》,在一個女人還在裹腳的封建社會,寫出了這樣的大觀園勝景——一個個姑娘。這本名著不僅是文學上的突破,更是社會思想上的突破。
也許第一遍讀此書的人會覺得《紅樓夢》的故事情節有悲有喜。但讀過多遍的人再去讀,便會覺得全書的格調都覆蓋著一層淡淡的憂傷。作者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便道出了這一點,這是對全書的最好總結,也是作者的寫實。從家族鼎盛到家道中落,從錦衣玉食到剃度出家。從荒唐、叛逆的少年開始,他便痛恨官場的人浮于事,不屑于政治的偽善面目,但他的生活離不開這種官僚體制的供養,無奈之下,《紅樓夢》出于世。而無論那般生活,那種狀態,對社會的批判、不滿,在洋洋灑灑的文字間,都顯得那么淋漓盡致。
我坐于窗下,輕合書頁,長嘆一聲,感慨萬千。
紅樓夢讀者閱讀心得感受篇三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夢開篇即一個“淚”字,從中不難品味出紅樓一夢的辛酸、悲哀。
說到淚,大家一定會想到位居十二釵之首的黛玉。
其實,黛玉原本也是“雪為肌膚,花為腸肚”的人,只是年幼的父母雙亡,寄人籬下,促使她成了那種遇事哭哭啼啼的人了。
黛玉的淚,不只是為自己而流,更是為自己的男顏知己|——賈寶玉所流的。
按理說,寶玉與黛玉,一個喜歡一個愛,兩人情投意合,這哪里有錯,沒有錯嘛,但這錯就錯在兩人生在富貴世家。
紅樓夢讀者閱讀心得感受篇四
僅憑美貌絕倫,“描述似黛玉若寶釵,但無黛玉之病體,可比寶釵婀娜”也是萬萬不行能再寧國府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重要人物的。而她卻是“上能敬重老一輩,下能接近下人,四處周全的圓圓滿滿,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
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中,作者大寫特寫了秦可卿的葬禮,透過巨大的局面和慎微的細節的濃妝淡抹,以及她所用的“原系義忠親王翻戲歲要的”棺木,體現其身份的不一般。諸如此類之富貴,并非賈蓉媳婦一角所能承當。
再看其閨房,“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傷過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得聯珠帳”,曹翁用竭力夸大的描繪展示可卿的顯貴、豪華,種種諸如此類的描寫,能夠必定她絕非僅僅是養生堂棄嬰。
《紅樓夢》中史湘云有句詩云“雙懸日月照天地”,劉心武教師以為,這句話暗合其時的政治局勢,秦可卿的人物原型極可能是康熙朝廢太子“義忠親王翻戲歲”的女兒。
這樣一位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的奇女子,哪里去尋?許多人厭棄秦可卿,最不齒的就是她與公公那見不得人的爬灰。旁人歪解紅樓,給秦可卿出墻的紅杏供給了許多官樣文章的理由竊以為,底子無需理由,像秦可卿這樣一位奇女子,亭亭玉立的形狀下必定隱藏著一顆憂傷徘徊的心,是那么的迷人和令人愛撫。她多情的表面下隱藏這無助的徘徊,更令人心碎,被艷麗包裹的情傷,比昏暗之傷,更令人感動。
紅樓夢讀者閱讀心得感受篇五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0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紅樓夢》是一部有關愛情的小說,但作者并沒有把著眼點完全放在故事情節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顯示出高度成熟的藝術水準。全書共刻畫了四百多號人物,不同的身世命運,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筆下,人與事的來龍去脈,一概井然有序,從容自然。上至皇庭貴婦,下至走卒車夫,其神色、語言及個性,都纖毫畢現。
賈寶玉,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前世為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從小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
賈寶玉是小說的核心人物。他聰慧異常,出類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寵兒,但命運卻不由得自己做主,與林妹妹相契相知,抒發真性情真心意,卻_著娶了寶釵,終離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
這一切,都是作者憑借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群芳中始終蕩漾著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著東方文化的芬芳《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
紅樓夢讀者閱讀心得感受篇六
紅樓夢里面有很多我喜歡的人物,比如賈寶玉、襲人、寶釵……但最喜歡的還是林黛玉,為什么呢?因為作者把林黛玉與眾不同的特點。
林黛玉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四大家族賈家第四代賈敏與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之女,寶玉的姑表妹,賈母的親外孫女。幼年喪母,體弱多病,紅顏薄命、身世可憐。
黛玉聰慧無比、琴棋詩畫樣樣俱佳,尤其詩作更是大觀園群芳之冠。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這篇文章里,更突出了林黛玉多疑與敏感,多疑表現在黛玉在敲怡紅院的門時,晴雯沒有開門,黛玉又聽見寶釵和寶玉在里面說說笑笑,不禁流下了眼淚。敏感表現在當第二天,寶玉來找黛玉,黛玉哭個不停。
黛玉用詩詞來宣泄自已的離情別緒。她所寫的多是些哀傷的詩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敗。比如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詩,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鶴影。”黛玉對了下句:“冷月葬花魂。”就表現了黛玉離別時的情緒。
曹雪芹對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的都不一樣,而且還清清楚楚的、對比鮮明,尤其是林黛玉豐滿的人物形象,這正是寫作的妙處,我們要認真學習他的寫作方法呀!
紅樓夢讀者閱讀心得感受篇七
《紅樓夢》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和高鶚嘔心瀝血,把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躍然在紙上。《紅樓夢》造就了眾多不朽的藝術典型。小說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達480余人,其中能給人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幾十個。而寶玉、黛玉、寶釵、王熙鳳則成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紅樓夢》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寫出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和獨特性。作者善于根據人物的不同地位,以不同的手法,對人物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描寫從不同的角度刻畫他們的特征。特別是書中的主要人物,他們往往具有復雜、多面的性格,不要說寶釵、襲人,即使像豪爽單純的史湘云、道貌岸然的賈政,也不是由單一特征所構成的。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全書的主要內容。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賈寶玉不是才高八斗、金榜題名的狀元郎,而是蔑視功名利祿、”于國于家無望“的情癡林黛玉愛賈寶玉只是為了自己的心,從不曾勸賈寶玉去求什么功名利祿。正是在超脫了世俗偏見的共同理解的基礎上,寶黛之間建立起相互愛慕高于其他一切的純真愛情。
這種愛情支持賈寶玉在沖破封建思想束縛的路上走得更遠,愛情的毀滅使他割斷了同封建家族的最后聯系。賈寶玉最終棄世出家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徹底絕望實際上表達了曹雪芹對當時社會的無情否定。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其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則是讓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霧里,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著,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并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系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復雜。我學會借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著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上查詢,終于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獲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后,我終于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為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秘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獲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選擇了在網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后,便有豁然開朗、撥云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秘也才逐漸隱現。
隨著進一步深入了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鉆研,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們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