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長開學第一課心得100字篇一
一、“嚴”字當頭,絕對不能走向“寵愛”、“溺愛”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多了。以上現象均容易導致對孩子的“錯愛”、“寵愛”、“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本該自己做的事情而要求爺爺奶奶代辦。例如,在我所教的高二、高三學生中均出現過父母給孩子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犯錯。家長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幫助他克服缺點,同時也嚴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我要求孩子不要以大欺小,對人要很有禮貌。對待孩子我嚴格而不專制。專制是強迫孩從育從,嚴格管教一定要注重講道理,以理服人,在對女兒的教育上,正確的觀點我尊重她,不傷害她,在不傷她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她講某些她能理解的道理。
二、時刻注意恰如其分的夸獎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可能面臨很多苦惱,例如:有時作業做不出、沒有朋友、怕寫作文等。我們首先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然后要想盡辦法幫助解決。此時父母親的及時鼓勵、開導尤為重要,通常情況下,我會認真仔細地讓她向我傾訴煩惱的原因,然后總有一句話:“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決,媽媽相信你。”孩子需要鼓勵、夸獎。“夸”不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的信心。我認識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自己妄自尊大,而對孩子缺乏應有的尊重,對孩子不公平。孩子都會以自己所特有的手段來回應,他們或者哭鬧,或者任性,或者干一些“壞”事來加以回報。“夸”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孩子考試成績一般或差時,不要給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幫孩子找一些原因,關鍵是找出孩子閃光之處給予夸獎,千萬不能讓孩子失去信心。
三、努力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可分為學習習慣和各種行為習慣。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引起學習較差。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特別可怕的是有的孩子從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們現在學習非常好,到以后的學習都非常麻煩。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作業做完,當然還要做好,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做事專心致志,敏捷靈巧,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因學習時間較長,失去學習興趣,被動學習而厭學的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的言談舉止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不是我們手中的一件物品,她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復雜的人,如果你從小就不能了解透她,不能與之交流,只是依靠父母所謂的“權力”來壓服他,那當他上初中、高中時,學習成績會一落千丈,因為在學習中找不到樂趣,他就會學會說謊,把精力放在交朋結友,沉迷于游戲。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我兒子不怕我們,就怕老師。”其實這種家長的觀念有兩個錯誤:一是自己不愿意承擔管教孩子的責任,想把責任推給老師,寄希望于老師把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等著摘果實;二是說明自己根本不會管孩子也不知道怎樣管孩子。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著家庭教育,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很長,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家長開學第一課心得100字篇二
孩子是祖國的明天,是父母的希望。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那么幼兒家庭教育心得到底是什么呢?我在這給大家說說我的幼兒家庭教育心得:第一點:多給孩子講故事。
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應當順應孩子的這種天性,多給孩子講故事,利用講故事這種方式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講故事時應盡量用普通話、用書面語,讓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斷地適應規范化的語言。一則故事要重復講,加強孩子的記憶,孩子會越聽越有趣,再讓孩子復述講過的故事,這就訓練了她的語言能力。
第二點:要在適當的時候多和孩子交談。
可以用提問問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認為這樣孩子可以增強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有時在公園里或路上遇到有亂扔垃圾的現象,我會問她這樣做是不是對,得到肯定地回答后,我會告狀她怎樣愛護我們的環境。這樣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判斷能力,同時也讓她學會遵守社會公德。
第三點:要堅持自己帶孩子,我認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我們白天上班,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本來就少。如果晚上再不帶她,會很難了解她。要和她交朋友,要尊重她,適當的時候把自己也變成小孩,順應她的喜怒哀樂。讓她和父母沒有距離,這樣我們才能了解她的心聲。
第四點:要讓孩子學會團結伙伴、幫助別人,讓她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記得有一次我們單位組織學習臺灣著名營銷專家余世維老師講課中說道:“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后,不要問她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幼兒園老師不會單獨不給我們的孩子吃喝。要問她今天在幼兒園幫助同學、老師做了哪些事情。有沒有團結同學,出現了狀況她自己又是怎么處理的。”這段話對我的啟發很深刻。
第五點:培養孩子要堅強。
不要讓孩子學到的知識成為口號,只說不做。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把那些英雄事跡拿出來讓孩子學習他們的精神。
家長開學第一課心得100字篇三
一、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1、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結合。
2、識字閱讀相結合
(1)讀準拼音,讀準字音
(2)指導學生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鞏固讀音,了解字義,感悟課文。
(3)分析字形
3、感悟、積累、實踐與必要訓練相結合,重視讀書是在感悟中提高朗讀,要注意挖掘。
(1)點要、精、重點必須突出,有透徹,深層研究教材,使教學內容結構化,要有重點,有內容,有層次,有聯系。
(2)內容問題化,應有什么問題,怎樣提,提什么問題?
(3)注意教學內容經驗化,就是要與學生生活相結合《草蟲村落》。
二、倡導生活中的語作文
1、生活與語文的關系,把學習語文融入生活之中,就如水與糖,使生活與語文統一起來。
2、引導孩子們把生活與語文學習積極主動聯系起來。
(1)聯系生活事物學習語文。
(2)主動學習語文用到生活中去。
(3)用學習的語文和能力,去創造生活,記錄生活,反應生活。
三、發展的語文
新課標說語文素養(兒不是語文能力)也就是說學習語文先會說會寫,是要通過學習語文學會處事,會做人,會生活,珍愛學生心靈(以上是我學習中的一點心得)。現就我的教學說一點體會。
1、語文老師應該是快樂的,老師快樂,學生才能快樂,快樂是一種修養,面對差生屢教不會,部分學生錯誤屢犯不改,我們是“過去的學生,今天的老師,教的是明天的主人。”想一想我們的童年是否犯過錯誤,也許現在會有一種兒童觀念有一點尊重,多一些寬容,自然會有快樂,但老師絕對可以生氣、拍桌子(注意語言)。如果講到關鍵處,老師無動情,任學生亂說亂動,差生就這樣產生了。“沒有······沒有······”
2、語文老師語言應該豐富,富有幽默,愛好應該廣泛,我比較愛看電視,現在有事也看“喜洋洋”,也會看“灌籃高手”,甚至“天線寶寶”、小品、相聲······。課上氣氛沉悶時引用“臺詞”幽之一默,知道作文是“灌籃高手”一上,學生眼睛都發亮,這時什么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生活空間、藝術空間都一說就明白,學生會的我都會,經常指點一下、露一手,拉近距離,親其師信其道嗎?
3、扎實的基本功。我們現在不缺優秀設計,課堂實錄,不用我們勞心勞神地去考慮什么事難點,只需上網一下載,但教學是操作過程,好的劇本需要好演員才會有好效果,聽得真才會有課堂上機智,說得清才能出動學生心靈,讀得好關鍵時刻學、讀不到位,我們不用指點這指點那,只需一讀之,寫的文章好就好,學生自然信服。
四、備課時考慮
1、盡量讓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情趣。
2、盡量讓每一個環節都有利于孩子發展。
3、盡量讓每一個環節都有互動。
4、盡量讓每一個環節都凝結著教育。
5、盡量讓每一個環節都開發學生潛能。
最后,引用疑問名師的話,結束我的發言:“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七分得于課外,學法于課內,激趣于課內,得益于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