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春天作文100字篇一
我第一個捕捉到的是一座花園。微風吹過那嘩嘩的風聲吹醒了泥土里的小草苗。她們伸了伸細嫩的腰,好像在對春天表示,是它吹醒了愛睡覺的自己。嫩綠的草芽,覺得一個人很寂寞,便敲開了鄰居――花兒的大門。嬌嫩無比的花兒似乎覺得覺得該是自己展現美態的時候了,紛紛撐破了花蕾,展開了自己那甜美的“笑容”,最先開放的是一株橙色的菊花,其他花兒也不甘示弱,用各自的“微笑”,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我第二個捕捉到的'是街旁的柳樹姑娘,它們隨著微風搖擺,隨著微風起舞。一陣春風習習吹過,令柳樹姑娘原來翠色要流的柳絲有多了幾分嬌嫩與嫵媚。千萬條嫩綠的柳絲在充滿春天的氣息中搖曳。盡管有汽車鳴笛的喧囂,還有人們的喧鬧聲,而對于它一切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柳樹姑娘好像是被這芬芳的氣息給迷住了,她完完全全沉醉其中……
我用這雙好奇的眼睛捕捉到了這么多春天的生機……一年之季在于春,人們脫下了厚實的衣裳,植物換上了新裝,銀裝素裹的大地變的五彩斑斕。
我真希望春天能永駐人間!
四年級春天作文100字篇二
春天來了,冬爺爺的接班人是一位腳步輕輕的春姑娘。春姑娘一揮手,一陣春風就吹過小朋友臉蛋,就像媽媽的手撫摸我們。
來到小溪邊,有一位亭亭的“少女”正在洗頭發,一陣春風吹過,那一位亭亭的少女在微風中跳舞,連黃鸝都來唱歌伴奏,那一位亭亭的少女就是柳樹。小溪里的積雪都融化了,顯得更加的清澈。微風一停,小溪水平如鏡,像一面沒有經過打磨的鏡子,清澈見底。小溪的水真清,清的都能看見溪底的沙石,能看見溪中的小魚和另一只小魚在一起,好像在說悄悄話。青蛙媽媽領著一群小蝌蚪在觀賞溪底的.風景。還有鴨子在溪面上互相打鬧,互相嬉戲。
走向田地里,一朵朵油菜花像鋪遍田地的金子。老牛領著小牛在田地里吃可口鮮嫩的草,它們吃著吃著,不時地抬起頭叫幾聲,好像在感謝春天給了它們可口的佳肴。小草也不想放棄往上生長的機會,一棵棵的小草在田地媽媽的懷里逐漸探出一點頭來,然后努力地挺直身子。
走向農田里,農民伯伯又開始播種。農民伯伯在心里想:春天不播種,秋天哪有收獲呢?小燕子穿著西裝,剪刀似的尾巴,可愛極了。小燕子向小溪飛過去,有的小燕子劃過溪面,有的小燕子用爪子碰一下水面,水紋一道道的,還有的小燕子用它們的剪刀似的尾巴碰一下子溪面,好像要掉下去,緊接著就用勁飛上云霄,還有的小燕子吃得飽飽的,在唱歌。
春天,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最好的季節,我也要把學習的勁頭拿出來,才不辜負這珍貴的春光。
四年級春天作文100字篇三
昨天,太陽出來了。走出室外,明媚的陽光一下子喚醒了身心。老公提議騎車去青龍山,一下子得到了呼應。于是我們收拾東西,整裝待發。
老公和孩子騎一輛自行車,我則騎著孩子的小自行車。我們在這乍暖還寒的春季下午,帶著滿腔的喜悅,就出發了。離開家,走至隴海橋頭,就覺得腿開始酸困,似乎有點力不從心。盡管如此,我卻不肯服輸,繼續奮力蹬車。春風拂面,雖然還帶著些許寒意,可是畢竟已不同料峭的寒風。邊騎邊欣賞路邊的風景,隴海花園的對面原來有一片觀賞植物,如今矗立著幾棟還未完工的大樓。橋上,來往車輛奔馳,我趕緊往路邊靠了靠。橋下是石河道公園,綠植茂盛,迎春盛開,潺潺的流水,婀娜的垂柳,岸上還有三五成群的游人,正在盡情享受這美好春光。赴一場與春天的約會,真好!走至橋頭,發現如今的東區果然是高樓林立,條條馬路縱橫交叉,車水馬龍的,好不繁華!深吸一口氣,春的氣息沁人心脾,簡直要醉倒在這春的懷抱里。蹬至森海玉波苑,又是上坡,實在蹬不動了,干脆下來推車前行。反正總有看不完的人,賞不完的景。
到達文化廣場,終于趕上了老公和孩子。明顯的車輛少了,孩子急不可耐的騎上自己的.自行車,在我們的小心提醒下,一家人再次向青龍山出發。坐在自行車后架上,我恍惚有種剛戀愛的感覺,老公奮力的蹬車,我悠閑的賞景。孩子或前或后,每每超過我們,就得意極了,向著我們笑,看見我們的車超過他了,就特不服氣,像個小牛犢似的又奮力蹬起來。
就這樣,一路說說笑笑,你追我趕,很快就到了青龍山腳下。遠遠就看到臺階上人頭攢動,道路兩旁也停滿了車輛,還有各種小商小販,賣甘蔗的,賣玩具的,還有各種游樂設施,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喧鬧聲,孩子的驚呼奔跑,好一派熱鬧景象。下車,鎖好車子,開始爬山。青龍山爬過很多遍了,今天爬起來的感覺卻不一樣,因為大家之前騎了車,剛上臺階,明顯感覺到腿疼。孩子想放棄,我們趕緊給他加油鼓勁兒。大家走走停停,最后還是登上了那個最高的亭子。登高望遠,在這樣的春季,感受著山風陣陣,對著連綿的群山,喊上幾嗓子,頓覺神清氣爽、煩惱盡消。下山就更好說了,孩子跟老公還走上一條小路去探險,后來穿過小路又走上大路,還想嚇我一跳,幸虧我耳朵好使,發現了他們的“詭計”,一家人笑哈哈地走下山來。
回家路上,孩子騎車技術明顯高了不少,照例他先騎,等到車輛多的時候我騎。回到家,孩子說,腿疼的竟然站不穩了。我故意逗他:那下次還騎不騎?他頭一揚:騎!
相約春天,騎行青龍山,怎一個“爽”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