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也是“女兒節”,出嫁的女兒都會在那一天回來看父親,還叫“詩人節”,是因為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
每年的這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在家里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而包粽子,成了我們家的傳統。端午節的前兩天,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超市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們在超市里轉了一大圈,把粽葉、糯米、繩子買回家。
回到家后,先把粽葉在水里浸泡一晚。
包粽子的時候,媽媽先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把糯米一點一點地裝進去,折成了一個三角形,用繩子綁好。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我用左手拿來一片粽葉,我卻把粽葉一會兒折成一個圓形,一會兒折成正方形,然后又把它折成了一個圓形,好不容易把糯米裝進去,好不容易將包著糯米的粽葉折好了,最后用繩子綁起來。
媽媽把做好的粽子拿到鍋了里去蒸,好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來了。
端午節包粽子,我的印象真深刻啊!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二
1.確定集合地點(重慶工商大學校前廣場)。
2. 設立路線圖,專人接送,提示注意安全。確保人人安全到達。
3.安排好每個班委帶領班級小組。確保同學們無安全隱患。
4.除以上措施外,我們還要使同學們明白我們活動是真心為同學們開設交流平臺的活動。以增強同學們對我們活動的好奇心,從而加入我們活動。
二、工作安排:
宣傳工作
1、班會上由班長李蝶思負責向同學們介紹我們的端午節活動,并闡明此次活動的主題、目的和意義。(為同學們系統地介紹和闡述活動的意義是增強同學們的感情)學校端午節包粽子活動策劃方案學校端午節包粽子活動策劃方案。
2、所有材料準備由譚天和何澤敏負責。
3、后期的經費匯總及校核成稿以及活動統籌由李艷、李蝶思負責。
活動現場
2、路線指引由李艷、譚天負責。
3、現場活動游戲制作和調動同學的積極性由李蝶思、傳霞、李昕負責(注意活動的目的和主題,不可偏離主題,控制住場面)。
返校工作
1.考慮到時間問題,所以必須控制返校時間,以確保同學們的個人安全。
2.到校后,要在校前廣場點名,以確保每個人都安全返校。
注:此次完全針對10級工業設計一班同學。
經費預算:
1、車費:100元,4元/人。
2、糖果:40元
3、飲料:100元。
4、餐費:(共兩餐):500元,20元/人。
5、后期材料處理費用:10元。
6、簽字筆5支: 10元 2元/支。
7. 飲用水: 15元.
合計:760元。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三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等,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20xx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
(1)第一主題:端午祭屈原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是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具體要求:
通過上網、課外閱讀等不同途徑了解屈原及他身上體現的高貴品質。每人摘抄一首關于屈原的詩詞。(提示:屈原的生平、屈原的故事、屈原的精神、贊美屈原的詩篇和詞句,或者屈原創作的詩詞等。)(2)第二主題:端午識艾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與端午節有著不解之緣。每到端午節,按照民間傳統,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艾蒿,以驅邪祛毒。
具體要求:
到野外觀察、采摘艾草,做成標本,并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艾草在端午節的特殊用途。
(3)第三主題:端午做香袋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具有避邪驅瘟之意,也做點綴裝飾。
具體要求: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做法:
(1)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有創意的形狀,大小不限。
(2)剪下相對的兩片。
(3)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4)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4、在香袋上貼上標簽,注明班級和姓名。
(4)第四主題:端午攝習俗端午節的習俗很多,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艾葉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我們威海人如何過端午節?請帶上相機,捕捉身邊彰顯節日特定元素的鏡頭,用鏡頭記錄下你的見聞。
具體要求:
1、請挑選兩份精美的作品,沖洗成六寸相片。
2、將兩張相片分別粘貼在a4紙上,并在相片下面附上說明,包括:作品名稱、出處(拍攝地點、時間)、相關習俗簡介,并注明班級和姓名。
以上四個小主題,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條件,每人至少選擇一個主題完成,材料于下周x(6月x日)以班級為單位,團支部書記收繳上交團委。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四
今天是端午節,老師說要以班為集體舉行包粽子活動,我早早的背上書包,來到學校,上完早自習,玩了十分鐘,然后就開始了。
首先老師先讓我們把桌子搬在一塊,六個桌子在一起,也就是一個組,老師,首先給我們講端午節的來歷和端午節的活動,老師說和農歷5月5日是惡日,要用桃枝放在門前,還說剪桃枝要剪枝子朝南的,不能剪枝子朝北的。老師還給我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
講完了,家長也來了,我們就開始包了,老師先給我們每個組安排兩個家長教我們,我們組派來的是黃子豪的媽媽和劉浩然的媽媽,我現在戴上一次性帽子,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口罩,我們把他帶上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由學生變成了醫生,首先是黃子豪的媽媽給我們包了一個看了一下,說先把重要的.一角折成一個三角形,下面不能有漏洞,要不然會漏米,然后還有再放上兩勺糯米,把蜜棗放在中間,再放上一勺米,然后把它包住,用線纏起來,一個粽子就包完了。
第一步,我怎么也弄不會,過了一會兒,家長看見了,走過來幫我弄好了第一步,我剛弄完第一步,池雨彤已經包完一個了,一會兒老師走過來拍照,看了一下她,很好,拍了一張照就走了,當時我才放上米米,放上棗不會折,折好了,但是又漏了,我又拿了一個一半的粽葉,也把它包住。
可是包好了,但是又不會纏線,是家長給我纏的,一會兒老師又拿了一個大鐵盤子來收粽子了,我們一共包了十多個,我后面那個組包了20多個,真是太厲害了!
活動結束了,我們把地掃干凈當然,大部分都是家長掃的。桌子又恢復了到了上課的狀態,我們正上的思品課,語文老師從后門進來,說不來了,吃了站起來,我站了起來,老師給我們不在這吃飯的同學每個人發了兩個粽子,我選了一個好的。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五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等。在這些節日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端午節。
那是上幼兒園大班時過的一個端午節,我們正在草地上玩耍呢!你瞧!我們有人在玩捉迷藏,有人在玩溜滑梯,還有人在玩大蝦抓小魚……草地上一片歡聲笑語。
我們玩得正開心,這時,從沙灘地那兒傳來了老師甜美的聲音“大1班的小朋友們,過來和老師做個有趣的游戲,好嗎?”我們一聽到“有趣”二字,馬上就忘了自己在干什么,跑了過去。
跑到老師那兒后,老師又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有一個習俗,叫包粽子。大家平時在家包過粽子嗎”“包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包過就好。”老師滿意的點點頭,“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游戲包粽子比賽!規則是每人有二十片棕葉,二十根稻草,沙子是餡兒,10分鐘之內誰包的最多最好看,誰就獲勝。”老師的話音一落,我們就議論紛紛。誰知一聲突如其來的“開始”讓我們個個忙活了起來。
有的小朋友快速地抓起棕葉一卷,再用手從旁邊的沙地中抓起一把沙放進去,然后馬上封好口,又迅速地拿出稻草纏在粽子上,再丟到盤子里。
可能是趕時間吧!我在心里得意的想:“哼!那么簡單,幾下就可以搞定啦!”可是包了幾個后,就怎么也包不好:有一個散開了,像個病人,有氣無力的在呻吟著;有一個封口不太好,餡兒從里面流出來了,它咧著嘴,好像在說:“小朋友,你可真笨!”還有一個歪歪扭扭的,像一個彎腰駝背老態龍鐘的老太太。
我看著自己盤子里的粽子,又看著蒙婷雨包好的粽子,簡直是天差地遠啊!我有些泄氣了。“為什么她每次包的那么慢也得冠軍呢?我學學她,說不定可以包好呢!”想著想著,我開始耐心地包起粽子來,不一會兒,我的“模仿一號”出爐啦!它可漂亮了,方方正正的站在盤中,既沒有“睜開眼流餡,”稻草也纏的很穩當,還打上了個結實的蝴蝶結呢!看著這個精致的粽子,我心中樂開了花。接著我又做出了好多和“模仿一號”一樣的粽子,還得到了老師的夸獎呢!
最后,我得了第二名,但重要的不是得了什么名次,而是我的心中又記載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情的時候光顧快是不行的,只有認真才能做好事情。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六
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xxx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讓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包粽子
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3.詩歌朗誦
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大家齊誦
4.觀看賽龍舟錄像。
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看過錄像后,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鼓勵同學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5.吃粽子
請評委根據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并且評出包粽子大王;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七
端午節到了,我在家跟著媽媽包粽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粽葉放在水里泡了三個小時左右拿出來,然后把在超市買的蜜棗和花生拿出來,開始包粽子。
首先拿粽葉,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再把糯米放進去,然后放一顆蜜棗和幾粒花生,最后再放一些糯米。把口填滿后,再把粽葉扣上,用線把粽葉五花大綁。注意綁的不能太松,太松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散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粥了。
我們包的粽子下鍋了,煮的時候,先用大火煮到水開,再用小火繼續煮三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粽子煮好了,滿屋都是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先用冷水浸泡降溫,再剝去粽葉,然后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到一分鐘就吃完了。
這個端午節過得很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
學校包粽子學校包粽子篇八
艾葉香,香滿堂,粽子香,香廚房”。農歷的五月初五到了,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為喜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我們班舉行了包粽子比賽。老師早已把包粽子用的糯米、粽葉、繩子分成了兩份,分別放在教室兩邊。看著擺放在那的糯米和粽葉,我們一個個躍躍欲試,巴不得馬上沖過去包粽子。老師似乎看透了我們的心思,慢條斯理地說:“別急!別急!大家心別太急。我們分成兩隊,來進行包粽子比賽,好嗎?”我們異口同聲地答應了。
我被分配到洗粽葉組。綠綠的葉子帶著一股竹子的清香,不過它也很危險,葉子兩側有又細又密的齒,十分鋒利,會割手,我們都很小心,每片葉子正反兩面我都刷了好幾遍,才算洗干凈了。
不一會兒功夫,我們這邊粽葉洗好,那邊同學把米也洗好了,老師就開始教我們怎么樣包粽子了。老師一邊教一邊包:“先把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在葉子的三分之一處卷一個漏斗形,底部不能有洞。”我們照著老師的樣子一步一步地做。“再用勺子盛一些米放進去,壓實。然后把口子封好綁好繩子,”老師接著說。老師包的粽子真好看,四個角尖尖的。可我們怎么都卷不好,米掉得到處都是,綁好的粽子一動就散掉,手一點也不聽使喚。還好在老師細心和耐心地教導下,我們也有了自己的成就。雖然扁的扁,破的破,漏的漏,看上去慘不忍睹,可總算是綁起來了。以前我看別人包粽子感覺好簡單,沒想到動手起來還蠻難的,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不過我有信心一定能學會裹粽子,我一定能將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傳承下來。
比賽結束后,我把自己的戰利品粽子帶回家給父母親看,心里開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