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做飯篇一
平時都是爸爸媽媽或者是姑姑姑父給我做飯,今天是端午節,大家都在為包菜餃什么的忙的不亦樂乎,于是我就想給大家做一道菜犒勞大家。
太復雜的菜我可不會,剛好前段時間勞技書上有一道簡單美味的菜——番茄炒雞蛋,于是我就開始了。
首先,我先拿了兩個番茄,認真的洗干凈,把番茄的根蒂去掉以后切成小塊兒。
接著,我就從冰箱里拿了兩個雞蛋打到碗里,在碗里放了一點兒(媽媽說是少許)鹽后就用筷子順時針攪勻待用。
最后切一點兒蔥花就把準備工作做好了。
準備工作做好之后就開始炒菜了。
打開火,放好鍋,鍋熱了之后就開始放少許油,油開始冒熱氣的時候把攪好的雞蛋倒進鍋里,開始翻炒,接著放入蔥花和番茄,五香粉以及少許鹽,繼續翻炒,直到番茄炒出紅紅的汁,最后放一點兒雞精和一小勺白糖就可以出鍋了。
由于我不能把鍋像爸爸媽媽一樣端起來,所以只好用鍋鏟把炒好的雞蛋番茄一點一點的盛到盤子里。
看,我炒的番茄怎么樣?
反正是爸爸媽媽吃著我炒的才都高興的裂開了嘴,我看到眼里,心里也美滋滋的。
因此我的端午節過的很快樂,你呢?
做飯篇二
有句名言說得不錯:“失敗乃成功之母”。做任何事都會失敗,但如果失敗后吸取教訓再加上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暑假里,媽媽在廚房炒菜時,我總是跟著在廚房里轉。我認認真真地學習炒菜,聽媽媽講技巧。終于讓我總結成果的時刻到了,媽媽讓我炒一盤簡單的土豆絲加豬肉片,這次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菜給炒好了,我把香噴噴的菜端給媽媽來評分。可媽媽皺皺眉頭對我說:“炒的味道很好,但,如果不燒焦的話就更好了,所以只能得9分。”可我并沒有放棄,因為我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幾天后,因為我努力,所以我拿了滿分,那時我的背上好像長了一雙翅膀要讓我飛起一般。
鏡頭二:我因參加了學校舉辦的運動會的跨攔比賽。這次比賽讓我輸得很難看,當時,我整個身子都在抖,而且還抖得很厲害,并且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上“戰場”。裁判的口令一發,我就像火箭一般沖上前去,由于緊張過度,腳站不穩,打了個滾,鞋子又穿得很松,所以兩只鞋子都掉了,我只能不顧后面,繼續往前跑,最后,我還是完成了整個比賽。第二次,老師還是讓我參加跨攔比賽,這一次的比賽,我充滿了信心,不過,腳還是會有點抖,但,我還是完成了整個過程。而根據整個過程來講還是比上一次的好得多,畢竟上一次的結果失敗得很難看。
這兩件事的開始我沒有成功,但是,第二次,我卻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敗以后,從來沒有退縮的念頭,而是總想著“失敗乃成功之母”。因為你根本不能確定什么時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須先學會失敗。
做飯篇三
我在家里以讀書人自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對家務更是“禮讓三分”。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今天媽媽有事要出門,爸爸也要去上班。當我還在呼呼大睡的時候,對我關懷備至的母親怕我委屈了自己,于是把我從被窩里死拉硬拽了出來。接著,甜甜的夢被母親傳授的“廚師絕技”攪成一團糨糊。在母親滔滔不絕又千百個不放心的出門后,我夢游似的回到房間,一下子撲倒在床上。
不一會兒,只聽見咕嚕咕嚕的聲音。可是我一沒定鬧鐘,二家里又沒人,哪來的聲音呢?我趕緊探尋源頭,細細聆聽。哦!原來是肚子在咕咕的抗議呢!我睡意全無,在床上翻來覆去,結果越來越餓。算了,還是起來吧。我一個激靈坐起來,迷迷糊糊地洗臉刷牙,雖然肚子叫得越來越大聲,但當我走進廚房,看到一大堆沒洗的鍋碗的時候,我還是果斷的選擇了放棄。
終于,在嘗試了n次計劃都無果后,我忍無可忍,懷著萬般無奈的心情,心不甘情不愿的踏進了廚房。我硬著頭皮刷好鍋碗,努力回想著老媽傳授的“廚師絕技”,無奈印象零星散亂。不管了,我在廚房里開始了我的黑暗料理……一個小時后,我終于做出了能填飽肚子的“飯”。雖然四不像,但是能吃就行。在一陣狼吞虎咽后,我拍著肚子滿足地躺在了沙發上。
再次醒來已經是晚上了,媽媽回來了,她看見桌子上的亂七八糟和廚房里的狼藉,簡直哭笑不得,又好氣,又好笑。
最后,經過母親大人一番政治教育,我終于明白:嬌生慣養只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好吃懶做的讀書人,這樣即使書讀得再好,也難以自立于社會。只有學會生存的本領,適應社會,才是真正獨立的關鍵。
做飯篇四
最近幾天都是我自己在家,所以吃飯有點不大方便,每天都要媽媽回來一趟送飯。今天,媽媽卻意外地告訴我,要我自己做飯。
我們沒有更好的工具交流,就用了qq讓媽媽對我進行指導,就像遠程遙控一樣。
媽媽推薦給我做的菜是蒜拌茄子。洗菜媽媽都進行指導,就好像我連洗菜和拿菜都不會一樣。但是,下一步加工我卻出了問題:我還從來沒有自己切過菜,媽媽用手比劃著教我,先把茄子從中間橫著對半切開,然后再把他們豎著切成片,然后再是條。按照媽媽的指導,我把茄子橫著切開了之后,再把他們豎起來,順著往下切。但實際上我并沒有仔細的看過大人們切菜,怕刀切了手,我不敢用菜刀,選擇了水果刀。我用水果刀小心翼翼地切著,厚薄一點也不均勻,不像媽媽切得那么整齊好看。而且茄子的頭和柄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解決,好像是不很好熟,就直接把他們丟進了垃圾筐。
轉眼間,茄子已經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我都不大忍心看了。我換了一把大點的刀,用它來把片切成條。但是我切得有一點淺,有些條都連在了一起,總之,茄子完全是被折磨出來的。
切完茄子,媽媽讓我找鍋,在鍋里添上水,然后把茄子放在屜上,裝進鍋里,蒸茄子。
我不知道該用哪個鍋。我拿起媽媽平時給我煎肉的平底鍋,放到視頻跟前,問媽媽是不是這個,媽媽搖了搖頭。于是我換了一只小平底鍋,是媽媽給我煮麥片的鍋,媽媽又搖了搖頭;于是我又換了蒸米飯的電飯鍋,媽媽還是搖頭。哎呀,到底用什么鍋?我把家里最大的一個蒸鍋拿給媽媽看,媽媽滿意的點了點頭。總算是拿對了。
這下終于好了。考慮到只有我一個人在家,用天然氣危險,媽媽讓我使用電磁爐。按照媽媽的指導,我選擇了蒸煮按鈕。午飯光吃茄子是不行的,我又把幾塊排骨放到了屜的最上層,這樣還可以順便熱一下。
15分鐘后,我關了電源。打開鍋蓋,熱氣馬上噴了出來,嚇得我趕緊又蓋上。
一會兒,媽媽回來了,給我帶了香噴噴的米飯。我用蒜泥、生抽和橄欖油拌好茄子,給媽媽吃,自己卻不想嘗嘗。因為我不愛吃茄子。
媽媽感覺很興奮,因為我意外的學會了做菜。當然我自己也挺高興地。這種方式指導著我學做飯,挺有意思的。
媽媽說,以后找機會,當面再教我幾樣菜,這樣就不愁餓著了,媽媽也不用天天往家跑給我做飯了。
做飯篇五
上星期六是媽媽的生日,早上起來我就在想,送媽媽什么禮物呢?唉,我要是能像王葆一樣有個寶葫蘆就好了……我冥思苦想,忽然,我有了個good idea——乘媽媽買菜沒回來,我幫她做飯。
說干就干,我先舀了兩碗白米放進電飯煲的鍋里,淘干凈加上水,再把鍋底的水擦干后放回電飯煲里,蓋好蓋子,插上電源,按下開關,電飯煲就自動煮起飯來了。
過了大約20分鐘,鍋里的水燒開了,水蒸氣頂著鍋蓋叮叮當當地唱起了歌,又過了一會兒,電飯煲上的紅燈熄了,旁邊的綠燈亮了,說明飯已煮好。
不過,這時還不能馬上掀蓋子,還要再燜幾分鐘才能大功告成。電飯煲煮飯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看火,也不會燒糊。不過要把飯煮得香軟可口也不容易,這不我把飯煮成粥了,但奶奶還是一個勁地跨我能干。這時媽媽回來了,我非常自豪地對媽媽說:“媽媽,今天你過生日,我幫你做飯,算我送你得生日禮物,你滿意嗎?”“兒子,你太棒了,媽媽很高興”,媽媽興奮地對我說。
恩,吃自己做的飯感覺真好!